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720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品社论文).doc

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陈文彬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该课程的核心。

它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让小课堂融进大社会,让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步走上“生活化、特色化、活动化、自主化”的道路呢?

一、挖掘生活资源,实行开放教学

1、教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生为本,要特别关注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和锤炼生活材料这一极具有教育价值的“富矿”,将其引进课堂教学中。

因为对学生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就是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在《米粒的诉说》的教学中,我结合所带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个别同学家里也播种水稻,对耕地、播种、插秧、浇水、收割、扬场等稻谷的生产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等情况,动员这些同学讲述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述“米粒的故事”,并请来农民伯伯讲述他们的劳动过程,有一些同学在暑假里也帮父母干了不少农活,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劳动体会。

在课后的教学拓展中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配上图案、花边做成漂亮的广告语,放在餐厅适当的位置,或做成小书签和同学、家人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从不掉米粒、不随意倒掉米饭等小事做起,人人争做“粮食监督员”。

2、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会实践。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品德课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以后的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确立“大品社”的教育观念,善于联结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生活,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生活,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形成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互相渗溶、互相作用的互动机制。

例:

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溪流污染特别严重:

溪流两岸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

我们联合周边社区干部,开展的“碧水”的行动,带领学生再次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溪面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

如在社区内设置宣传窗;写环保倡议书;建议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激活品社教材,开发特色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作为课程重要形态之一的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因此,教学不能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要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个人经验。

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这一流程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因时制宜地创造开发富有特色的课程,扩展教学内容。

就《米粒的诉说》这一课来说,教材所给的资源是很少的,内容容量也很少,于是我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背诵与田间劳作有关的古诗,如《悯农》、《乡村四月》等,课堂上增加了一些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古诗以及一些农谚、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等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课文中设计的主题活动也比较少,不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于是我增加了三个主题,一是当“小推销员”活动,向“顾客”介绍家乡特色农产品(地瓜、木署等)及其生产简况。

二是表演小品,让学生讨论“他们做错了什么”。

三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写几句“给农民伯伯的知心话”,全班交流,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不仅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增进了对“三农”的情感。

三、创设活动平台,突出主体地位

品德与社会学科倡导活动化的教学方式,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

《品德与社会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以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敢于创造的能力。

“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业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

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和知识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

在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地道的“通过自我”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到课堂活动中去,促进学生融会贯通,明理导行。

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情感得以深化,使品德得以内化。

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学生主体的突出,没有活动作为依托,情感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教育为突破口,尽情地为学生创设充实、丰富的活动平台,给以充分表现机会,从而塑造出学生规范的品德行为。

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

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生成,在生活中育德”。

如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我就让学生们表演体会盲人购物,断臂人写作业系鞋带,下肢残疾人上楼梯……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难处,从而更加坚定作为一个健康人,我们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把学生们带到了体育场,开展了一个班级运动会,让他们尽情地跑、跳、掷、欢呼、懊恼……让他们彼此交流胜利与失败的原因。

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体验是丰富而深刻的。

四、实施多元评价,提高课堂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的总目标是“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因些品社课的教学评价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多向选择”。

它不再是为这节课做一个终结性的平定分等,而强调过程性评价,在真实情境中评价,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如态度、能力、合作、收集、表达等,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欲望,使课堂实效入情入理进一步提高。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综合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性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

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空间是广阔的,教师要牢牢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强化实践体验,让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