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37139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培优练习.docx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培优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第三节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 导电性                                

B. 腐蚀性                                

C. 不助燃                                

D. 沸点高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橡胶轮胎

                                          B. 木雕作品

C. 艺术瓷瓶

                                           D. 青铜摆件

3.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丁为氧化物                                                  

B. 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2

C. 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                             

D. 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4.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烷是有机物                                                     

B. 甲烷具有可燃性

C. 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 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5.有机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用油脂可以制造肥皂,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两者都可催化水解得到葡萄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来检验葡萄糖中是否有醛基

C. 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

D. 甲醛对人体有害,但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标本的防腐,甲醛是制造酚醛树脂的原料

6.部分有机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结构式

据此推测已烷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

A. 3:

7                                 

B. 44:

21                                 

C. 6:

7                                 

D. 11:

12

7.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元素                         

B. 丁烷中分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 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 丁烷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2:

5

8. 萨罗(Salon)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

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二十六个原子构成;②该物质是氧化物;③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6:

48;④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4g;⑤该物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⑦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3H10O3

A. ①③                                  

B. ⑦                                   

C. ①③⑦                                  

D. ②④⑤⑥

9.“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

”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胞嘧啶由4个碳、5个氢、1个氧和3个氮原子构成的     

B. 胞嘧啶属于有机物

C. 胞嘧啶中各元素质量比为4:

5:

1:

3                                  

D. 胞嘧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43.2%

二、填空题

10.我国研发的“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 。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2)Bi2Te3中确(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1.图甲是一个“火山爆发”模型。

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C6H8O7)干粉倒入火山模型内没有动静,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火山”就会爆发出来。

(1)在物质分类中柠檬酸(C6H8O7)属于________。

A.酸    B.盐    C.碱     D.有机物     E.无机物     F.化合物

(2)这个模拟实验为什么要加水呢?

将碳酸氢钠干粉和柠檬酸干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如图乙),立即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没有熄灭。

用棉花封住管口,静置约半小时后再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可见,水在本模拟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2. 2019年5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 。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________ 。

13.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

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____

14.“厨房文化”和“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各类食物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①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之王”.研究显示,维C可提高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人体缺维C会引起________病.

②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________.

(3)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根据下列标签回答问题:

每100g含有

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6g

7.8g

7.4g

18mg

201mg

30.8mg

8.1mg

以上标签中列出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________.

(4)下列所示的各种炊具、餐具中,主要利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5. 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B.葡萄糖、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C.油脂、蛋白质属于有机化合物   D.硫酸、碳酸钙属于有机化合物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苹果中含有戊酸戊酯(C10H20O2)是其有果香的主要原因.组成戊酸戊酯的元素有________ 种,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

(4)只用水来制取植物油是通过化学方法无法实现的.请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

16.请利用化学知识可分析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1)电器插头所用的塑料大多是酚醛料(俗称电木),它属于________塑料(填“热固型”或“热塑性”).

(2)现有以下食物:

①米饭②牛奶、瘦肉③蔬菜、水果④动物油⑤面包,如要有目的地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最好选用的食物是________(填序号);人体所需的热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某糖X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X+6O2═6CO2+6H2O2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3)某地甲、乙两个工厂排除的废液中都含有污染环境的物质,甲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使废液呈现蓝色;乙工厂排除的废液中含有一中污染水源的碱.为了防止污染,变废为宝,两厂将排除的废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变成无色,经测定,这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写出甲工厂排除的废液中含有的盐的化学式:

________,两厂废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7.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________原子个数有关.

(2)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________

1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茶叶中钙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茶叶中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所以要预先除去,溶液中铝离子、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在6左右,加热有利于沉淀聚沉)

①称取100g干燥的茶叶,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mL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再加热煮沸30min,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灼烧灰化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热煮沸30min的目的是________。

(3)计算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

(4)下列课本中的哪一个实验,与上述科学研究方法最相似?

     

A.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B.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C.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探究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

四、解答题

19.杭州市河道生态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道曝气机(如图)在很多河流中被优先采用。

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属于________。

进行河道曝气复氧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河道曝气机通电工作时能量变化过程为________。

该装置________季节使用频率最高;

(3)污水中的异味和气泡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硫化氢、甲烷及氨气,据此可推断,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________。

20.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

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

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环,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___ 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

H:

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甲烷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___(写一条)。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________牛,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广燃,说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C

【分析】根据“可以灭火”推断七氯丙烷的性质。

【解答】灭火的条件方法就是隔绝可燃物,既然七氯丙烷能够灭火,就说明它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A

【分析】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分析。

【解答】A、橡胶轮胎所用材料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木雕作品所用材料为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艺术瓷瓶所用材料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青铜摆件所用材料为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3.B

【分析】

(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根据①的结构图尝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进行配平即可;

(3)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比较;

(4)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解答】A.丁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①中的化学方程式应该为:

,那么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

2:

4=1:

2,故B正确;

C.根据结构图可知,丁分子比甲分子中多一个氧原子,因此甲的式量<丁,而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都是4g,根据质量分数=

可知,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丁,故C错误;

D.由于甲和丁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4.C

【分析】A、根据甲烷是含碳元素的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C、根据氧气的构成三种状态的原因分析;

D、根据甲烷的性质分析。

【解答】液态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与气态氧气只分子间隔不同;

故答案为:

C。

5.C

【分析】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

食物中的油性物质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解答】A、油脂与碱性溶液反应,制成脂肪酸钠即肥皂;天然油脂含有甘油一脂、甘油二脂、甘油三酯等混合物;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其水解后可以生成葡萄糖,银氨溶液与醛基发生银镜反应可以验证醛基的存在;故B正确;

C、蛋白质加入硫酸铜后会发生变性失活,不是盐析;故C错误;

D、甲醛对人体有害,但其溶液可以有效的杀死各种微生物,从而起到防腐的作用,甲醛可以用来制取酚醛树脂;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

6.B

【分析】一个分子式里某元素总质量与另某种(几种)元素总质量比。

【解答】由表格中的化学式的变化规律可知,己烷的化学式为C6H14;所以己烷完全燃烧后会生成6个CO2和7个H2O;即其质量比为:

(6×44):

(7×18)=44:

21;

故答案为:

B。

7.D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丁烷的化学式、组成及其性质。

【解答】A、丁烷属于烷类化合物,烷类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所以丁烷是由碳氢组成的,由订完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所以丁烷分子中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B错误;

C、一个丁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故C错误;

D、丁烷的化学式为:

C4H10,所以其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

5;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8.D

【解答】解:

根据萨罗的分子模型图,1个萨罗分子是由13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化学式为:

C13H10O3.

①1个萨罗分子是由13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故正确;

②由萨罗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错误;

③萨罗(Salol)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

(16×3)=156:

48,故正确;

④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

⑤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该物质色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3+1×10+16×3=214,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⑥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⑦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萨罗的化学式为:

C13H10O3.故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分子结构模型书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进行相关的分析解答.

9.B

【分析】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

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解答】A、一个胞嘧啶分子由4个碳、5个氢、1个氧和3个氮原子构成,必须指明胞嘧啶分子的个数;故A错误;

B、胞嘧啶分子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

C、胞嘧啶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12

4):

(1

5):

(16

1):

(14

3)=48:

5:

16:

42;故C错误;

D、胞嘧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二、填空题

10.

(1)有机物;36:

5

(2)+3

【分析】

(1)有机物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

(1)根据化学式(C6H10O5)n可知,纤维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2×6):

(1×10)=36:

5;

(2)Bi2Te3中确(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

2x+(-2)×3=0,解得:

x=+3价。

11.

(1)A、D、F

(2)使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加快反应速率

【分析】

(1)根据酸、有机物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即可;

(2)如果反应能够在溶液中,可以增大反应物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解答】

(1)根据柠檬酸(C6H8O7)可知,柠檬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因此它属于酸;因为它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物;因为它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是化合物,故选ADF;

(2)水在本模拟实验中的作用是:

使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加快反应速率。

 

12.

(1)有机物

(2)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

(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

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

(2)根据甲烷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回答。

【解答】

(1)因为甲烷中含有碳,所以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13.蛋白质;油脂;不要高温加热;食醋

【分析】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

食物中的油性物质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解答】

(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人体营养素中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单位质量的脂肪能够放出热量是最多的;

(2)由实验可知,当维生素被加热至沸腾状态时,就会被破坏失去其功能,因此在烹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时,不可温度过高;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氧化,因此可以把碱性物质中和掉即可,可以加入醋来中和碱性物质;

故答案为:

蛋白质;油脂;不要高温加热;食醋。

14.

(1)a

(2)贫血;坏血病;分子在不断运动

(3)锌

(4)b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

【解答】

(1)a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苹果主要含有糖类和维生素;c白菜主要含有维生素;d面条主要含有糖类;故a符合题意;

(2)人体缺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