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762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docx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

中环线A3.3标金沙江路地道

基坑围护工程

 

 

上海金山市政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环线(浦西段)A3.3标项目部

2005年3月29日

 

 

1.施工方案总说明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环线A3.3标(浦西段)金沙江路地道主要采用工程SMW工法围护桩及Φ700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基坑围护方案,按施工图纸所标示在K10+800~K11+180之间采用单排SMW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基坑最大挖深约14米。

围护结构SMW搅拌桩从K10+800至K10+940、K11+060至K11+180采用Φ650搅拌桩,桩长分别为8m、11m、12m、13m、16m、18m、20m及21m,桩中心距为450mm,两根搅拌桩之间的搭接为200mm,Φ650搅拌桩方量为5099m3;搅拌桩内插H型钢,型钢规格H500×200×10×16,型钢长度分别为8.6m、11.6m、12.6m、13.6m、16.6m、18.6m、20.6m,型钢主要采用间隔插,中心间距900mm,局部加密插,H500×200型钢吨位为635吨。

从K10+940至K11+060采用Φ850搅拌桩,桩长分别为21m、22m、28m,桩中心距为600mm,两根搅拌桩之间的搭接为250mm,Φ850搅拌桩方量为6496m3;搅拌桩内插H型钢,型钢规格H700×300×13×24,型钢长度分别为20.5m、22.5m、28.5m,型钢主要采用间隔插,中心间距1200mm,局部密插,H700×300型钢吨位为1148吨。

在K11+005处设一道封头墙,采用单排Φ850SMW工法桩,间隔插H700×300型钢。

地下结构完成后,H型钢全部起拔回收。

SMW搅拌桩水泥掺入量为搅拌土体重量的20%。

本工程采用日本进口三轴搅拌设备施工。

K10+740至K10+760至K10+800及K11+180至K10+220采用一排Φ700搅拌桩围护结构,内插H340×250×9×14型钢,隔一插一。

基坑内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及钢格构柱作为立柱桩。

根据目前道路交通及管线情况,第一阶段施工时在K10+800、K10+860及K10+940处各设一道Φ700横向止水帷幕,止水帷幕底与该处较深SMW工法桩底平,顶与开挖面平。

第二阶段施工根据临时交通组织情况,在K11+100及K11+160处设二道止水帷幕,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当增加。

1.2、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优良工程

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安全事故为零

1.3、施工流程

1.3.1、施工顺序安排

1.3.1.1、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场地硬化

(2)、测量放线

(3)、资料报验及材料复检

(4)、清除地下障碍物及地下管线搬迁。

1.3.1.2、SMW工法桩及深层搅拌桩施工顺序

根据围栏范围及管线搬迁情况,初拟以金沙江路划分南北两块,为保证金沙江路道路通行,划分两块施工区域,即K10+740~K11+005、K11+005~K11+220。

待K10+740~K11+005施工结束,再施工K11+005~K11+220SMW工法桩及深层搅拌桩。

1.总体原则

(1)K10+700~K11+005段,单排Φ700两轴搅拌桩、Φ650三轴搅拌桩及H型钢、Φ850三轴搅拌桩施工及H型钢同时施工。

(2)在K10+700~K11+005区段西侧,单排Φ700两轴搅拌桩从K10+740开始向K10+800处施工;Φ650三轴搅拌桩施工从K10+800开始向K10+940处施工;Φ850三轴搅拌桩施工从K10+940开始向K11+005处施工。

(3)在K10+700~K11+005区段东侧,单排Φ700两轴搅拌桩从K10+800开始向K10+740处施工;Φ650三轴搅拌桩施工再从K10+940开始向K10+800处施工,Φ850三轴搅拌桩施工从K10+005开始向K11+940处施工。

(4)待道路翻交后在K10+005~K11+220区段施工,Φ850、Φ650、Φ700搅拌桩按南侧施工方向同时施工,并且须处理K10+700~K11+005施工区域与K10+005~K11+220施工区域的施工冷缝。

2.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地交通组织及官衔搬迁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原则是尽量减少施工冷缝。

3.钢筋混凝土圈梁、钢支撑施工、降水及土方挖运顺序与工法桩相同。

1.4、工期(见施工进度表)

1.5、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1.6、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1.7、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1.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流程图

2、金沙江地道SMW工法围护施工方案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围护方案采用劲性水泥土搅拌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

围护结构SMW搅拌桩总工程量约11595m3,需H型钢约1783吨(型钢规格为H500×200×10×16和H700×300×13×24两种,根据实际拔除型钢时的要求,H型钢须露出圈梁顶不小于50cm)。

SMW工法桩直径为650mm和850mm,Φ650桩长分别为20m、18m、16m、13m、12m、11m、8m,Φ850桩长分别为28m、22m、20m。

Φ650桩中心距为450mm,两根搅拌桩之间的搭接为200mm,Φ850桩中心距为600mm,两根搅拌桩之间的搭桩接为250mm。

主体结构完成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H型钢全部起拔回收。

在中环线与金沙江路交叉口采用斜封堵墙,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暗埋段M1及M2处采用深3米的裙边坑底加固和泵房深坑满堂加固。

Φ650和Φ850三轴搅拌桩水泥掺入量均为搅拌土体重量的20%。

施工设备全部采用日本进口三轴搅拌机。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2.1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总体性质描述如下:

①1层填土:

人工而成,顶部多为20~50厘米水泥地坪,下部为以粘性土为主,夹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土性较差。

该层层底标高为3.0~2.17m,一般厚约3.5m。

①2层暗浜填土:

由上部以粘性土为主,夹石块、垃圾等杂物;底部为灰黑色淤泥含腐植物,有臭味,土性极差。

该层层底标高为0.14~0.14m,一般厚约4.7m。

②1层褐黄色粉质粘土:

含氧化铁斑点,夹粉土薄层。

该层层底标高为2.20~-1.32m,一般厚约2.0m。

②3层灰黄~灰色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

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为粘质粉土,土层不均匀。

层面标高为-4.67~-7.41m,层厚约12.1m。

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

含有机质,夹含少量贝壳碎片。

层底标高为-8.29~-9.11,层厚为6.0m。

⑤1-1层灰色粘土:

含有机质、泥质结合及少量半腐植物根茎,夹少量粉土团块。

该层层底标高为-15.79~-16.18m,一般厚约7.10m。

2.2.2不良地质现象

本拟建场地存在以下不良地质现象:

(1)第②3层局部夹较多薄砂,渗透性强,在一定的动水条件下易产生流沙、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

(2)第④、⑤1-1层为灰色淤泥质粘性土,流塑状,且厚度较大,属中灵敏度软土,该层土易产生触变及蠕变,应注意其不利影响。

本场地所处的地貌单一,属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广阔,地面一般在+3.89~+4.80左右,工程区域内主要为现有道路、绿化等。

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其水位动态为气象型,各勘探点地下水位埋深为0.85~1.3m。

根据勘探报告显示场地范围内的承压水不会对基坑造成突涌现象。

场地20.0m范围内,未发现有饱和砂土或砂质粉土。

(3)第②3层局部夹较多薄砂,且多处于开挖面以上,三轴机下沉速度宜控制在0.7米/分钟以内,提升速度宜控制在1.0米/分钟以内。

2.3.SMW工法施工步骤

2.3.1场地回填平整

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内的表层硬物,素土回填夯实,路基承重荷载以能行走50吨大吊车及步履式重型桩架为准。

现场地因地下管线搬迁,场地有部分回填土,三轴搅拌机进场后,根据总包提供地下管线搬迁情况,回填土部分应夯实,并铺设走道板及钢板。

2.3.2测量放线

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

放样定位后做好测量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

确认无误后进行搅拌施工。

2.3.3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围护控制线宜外放3~5cm。

采用0.4m3挖土机开挖沟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沟槽尺寸900(深)×1200(宽),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SMW工法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开挖沟槽若遇地下管线,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总包向有关部门查清后,经总包批准方可施工。

2.3.4定位型钢放置

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200,长约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300×300,长约8~20m,定位型钢必须放置固定好,必要时用点焊进行相互连接固定;转角处H型钢采取按实际情况而定,H型钢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

 

图1Ф850型钢定位

 

图2Ф650型钢定位

2.3.5三轴搅拌桩孔位定位

三轴搅拌桩三轴中心间距为900mm(Ф650mm),中心间距为1200mm(Ф850m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2.3.6SMW工法桩施工

2.3.6.1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采用三轴深搅设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工期的要求以及现场场地条件和临时用电等情况,合理确定设备的投入力量和机械的配套工具,详见下表: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

产地

新旧程度

拥有或外租

1

SMW工法搅拌钻机

Φ650

PAS-120VAR

1

日本

9成新

自有

2

SMW工法搅拌钻机

Φ850

MAC-240

1

日本

9成新

自有

3

步履式桩架

D36.5

自重190T

1

上海

8成新

自有

4

履带式桩架

SF558

1

日本

9成新

自有

5

搅浆系统

2

日本

9成新

自有

6

空压机

9M3

2

蚌埠

8成新

自有

7

挖掘机

0.4M3

PC-100

2

常州

9成新

自有

8

吊车

50T

2

国产

9成新

自有

9

型钢起拔设备

400T

WK-35

本公司

9成新

自有

2.3.6.2施工顺序

SMW工法施工按下图顺序进行,其中阴影部分为重复套钻,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该施工顺序一般适用于N值小于50的地基土,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垂直度补正是依靠重复套打来保证,以达到止水作用。

2.3.6.2.1Φ650、Φ850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

一般情况下均采用该种方式施工。

 

K10+800~K10+940至K11+055~K11+180

K10+940~K11+055

2.3.6.2.2Φ650、Φ850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

对于转角处或有施工间断情况下通常采用此连接。

K10+800~K10+940至K11+055~K11+180

 

K10+940~K11+055

2.3.6.2.3K10+800处一排Φ700深层搅拌桩与Φ650SMW单排工法搅拌桩的连接,搭接不小于200mm,采用下图连接。

K10+800处连接处理

2.3.6.2.4暗埋段M1及M2裙边加固平面布置

2.3.6.2.5泵房深坑满堂加固

 

2.3.6.3桩机就位

2.3.6.3.1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2.3.6.3.2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线锤对龙门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2.3.6.3.3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3cm。

2.3.6.4搅拌速度及注浆控制

2.3.6.4.1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下沉速度不大于1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2m/min,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开挖面以上适当控制下沉速度及提升速度,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

详见下图

施工时间

深4

度1

3

桩底2

重复搅拌注浆

2.3.6.4.2水泥库及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100m2水泥库,在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拌浆及注浆量以每钻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

注浆压力为1.5Mpa~2.5Mpa,以浆液输送能力控制。

土体加固后,搅拌土体28天抗压强度≥1.2MPa。

2.3.6.4.3水泥用量参数确定

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5~1.8,经施工单位试桩,现场监理认可,确定施工水灰比。

各区段每幅桩水泥用量见下表(每桶水泥浆放四包水泥)

区段

桩长

每幅桩水泥用量(t)

每幅桩水泥浆桶数

备注

N3

8

1.7

8.5

Φ650

N4

11

2.3

11.5

Φ650

N5

13

2.7

13.5

Φ650

N6

16

3.4

17

Φ650

N7

18

3.8

19

Φ650

N8

20

4.2

21

Φ650

M4

23

8.3

41.5

Φ850

M3

24

8.7

44

Φ850

M2

25

9

45

Φ850

M1

24

8.7

44

Φ850

S12

21

7.6

38

Φ850

S11

20

4.2

21

Φ650

S10

18

3.8

19

Φ650

S9

16

3.4

17

Φ650

S8

13

2.7

13.5

Φ650

S6~S7

12

2.3

11.5

Φ650

S5

8

1.7

8.5

Φ650

2.4.H型钢加工及下插H型钢质量保证措施

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吊机应立即就位,准备吊放H型钢,一般在30分钟内插入。

2.4.1H型钢使用前,在距型钢顶端处开一个中心园孔,孔径约8cm,并在此处型钢两面加焊厚≥12mm的加强板,加强板尺寸400mm×300mm和600mm×300mm,中心开孔与型钢上孔对齐。

2.4.2若所需H型钢长度不够,需进行拼焊,拼焊采用“蝴蝶板”(附图)形式,焊缝应均为坡口满焊,焊好后用砂轮打磨焊缝至与型钢面一样平。

2.4.3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H型钢顶标高的高度差确定吊筋长度,在型钢两腹板外侧焊好吊筋(≥Φ12线材),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型钢插入水泥土部分均匀涂刷减摩剂。

2.4.4装好吊具和固定钩,然后用50吨吊机起吊H型钢,用线锤校核垂直度,必须确保垂直。

2.4.5在沟槽定位型钢上设H型钢定位卡,型钢定位卡必须牢固、水平,必要时用点焊与定位型钢连接固定;型钢定位卡位置必须准确,要求H型钢平面度平行基坑方向L±4cm(L为型钢间距),垂直于基坑方向S±4cm(S为型钢朝基坑面保护层);将H型钢底部中心对正桩位中心并沿定位卡靠型钢自重徐徐垂直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体内,垂直度控制用线锤控制。

2.4.6用槽钢穿过吊筋搁置在定位型钢上,待水泥土搅拌桩达到一定硬化时间后,将吊筋与沟槽定位型钢撤除。

2.4.7若H型钢插放达不到设计标高时,则采用提升H型钢,重复下插使其插到设计标高,下插过程中始终用线锤跟踪控制H型钢垂直度。

2.5报表记录

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的下沉时间、提升时间和H型钢的下插情况。

及时填写当天施工的报表记录,隔天送交监理。

2.6.工艺流程见后附图。

2.7涂刷减摩剂

根据设计要求,本支护结构的H型钢在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必须全部拔出回收。

H型钢在使用前必须涂刷减摩剂,以利拔出;要求型钢表面均匀涂刷减摩剂。

2.7.1清除H型钢表面的污垢及铁锈。

2.7.2减摩剂必须用电热棒加热至完全融化,用搅棒搅时感觉厚薄均匀,才能涂敷于H型钢上,否则涂层不均匀,易剥落。

2.7.3如遇雨雪天,型钢表面潮湿,应先用抹布擦干表面才能涂刷减摩剂,不可以在潮湿表面上直接涂刷,否则将剥落。

2.7.4如H型钢在表面铁锈清除后不立即涂减摩剂,必须在以后涂刷施工前抹去表面灰尘。

2.7.5H型钢表面涂上涂层后,一旦发现涂层开裂、剥落,必须将其铲除,重新涂刷减摩剂。

2.7.6基坑开挖后,设置支撑钢牛腿时,必须清除H型钢外露部分的涂层,方能电焊。

地下结构完成后撤除支撑,必须清除钢牛腿和牛腿周围的混凝土,并磨平型钢表面,然后重新均匀涂刷上减摩剂,否则型钢将无法拔出。

2.8埋设在压顶圈梁中的H型钢部分的保护隔离措施

2.8.1筑压顶圈梁时,H型钢挖出并清理干净露出的H型钢表面的水泥土后,在扎圈梁钢筋前,埋设在圈梁中的H型钢部分腹板和翼板二侧必须先用泡沫塑料(厚度大于10mm)包裹,再用油毛毡片包裹泡沫塑料二层,油毛毡片包裹高度高出圈梁顶15cm;并用U型粗铁丝(>8#)卡固定好油毛毡片。

2.8.2挖土时对SMW工法桩和型钢的保护

基坑开挖时,随着土体不断挖去,SMW工法水泥土桩逐渐露出,为了有效保护好SMW工法水泥土桩,保证桩墙的稳定和止水性以及今后型钢能顺利拔出,要求机械挖土至离SMW工法水泥土桩边20cm时,采用人工将水泥土桩上的土体小心剥离下来;严禁挖土机械任意碰撞水泥土桩,挖去桩体水泥土,露出型钢;若水泥土桩体被挖损并碰划型钢表面,使减摩剂涂层破损,必须马上清理好型钢表面,并补涂上减摩剂;拆除钢支撑及钢围檩时,必须将H型钢表面磨光,并补涂上减摩剂,以防型钢锈蚀今后无法顺利拔出。

2.9H型钢回收

待地下主体结构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专用夹具及千斤顶以圈梁为反梁,起拔回收H型钢;起拔过程中始终用吊车提住顶出的H型钢,千斤顶顶至一定高度后,用25吨吊车将型钢拔出桩体,在指定场地堆放好,分批集中运出工地。

2.8.1施工顺序:

凿混凝土地坪、挖沟、人工清泥起拔机就位、施加反力吊机就位起吊H型钢空隙密实。

2.8.2起拔H型钢施工条件:

2.8.2.1在暗埋段,应考虑在顶板浇筑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回填后,25吨汽车吊及0.7m3挖土机在顶板上作业;在敞开段25吨汽车吊及0.7m3挖土机可停通道两侧,起拔H型钢,以保证H型钢起拔顺利施工。

2.8.3起拔H型钢施工机械及劳动力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起拔机

WK-35

汽车吊

25吨

1

2.8.3.1劳力配备用两班作业,每班6~8人,其中起重工3~5人。

另外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工程进度。

2.10质量保证措施

2.9.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见后附图)

2.9.2质量因素全面控制网络图(见后附图)

2.9.3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措施

2.9.3.1孔位放样误差小于4cm,钻孔深度误差小于±5cm,桩身垂直度按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0.5%桩长。

2.9.3.2严格控制浆液配比,做到挂牌施工,并配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浆液配置。

严格控制钻进提升及下沉速度,第②3层局部夹较多薄砂,且多处于开挖面以上,三轴机下沉速度宜控制在0.7米/分钟以内。

2.9.3.3施工前对搅拌桩机进行维护保养,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上岗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2.9.3.4看桩架垂直度指示针调整桩架垂直度,并用线锤进行校核。

2.9.3.5工程实施过程中,严禁发生定位型钢移位,一旦发现挖土机在清除沟槽土时碰撞定位型钢使其跑位,立即重新放线,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2.9.3.6场地布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设备多次搬迁、移位,减少搅拌和型钢插入的间隔时间,尽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2.9.3.7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对每批水泥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11施工冷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冷缝则采取在冷缝处围护桩外侧补搅素桩方案,在围护桩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补桩,以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10cm。

若不能在外围进行补桩,则进行套打。

2.12确保桩身强度和均匀性要求做到:

2.12.1水泥流量、注浆压力采用人工控制,严格控制每桶搅拌桶的水泥用量及液面高度,用水量采取总量控制,并用比重仪随时检查水泥浆的比重。

试桩时按1.6的水灰比进行施工,用比重仪测出灰浆比重,以后按照这一比重进行对比。

2.12.2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钻孔下沉、提升速度,使原状土充分破碎,有利于水泥浆与土均匀拌和。

2.12.3浆液不能发生离析,水泥浆液应严格按预定配合比制作,为防止灰浆离析,放浆前必须搅拌30秒再倒入存浆桶。

2.12.4压浆阶段输浆管道不能堵塞,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土浆夹心层。

2.12.5发生管道堵塞,应立即停泵处理。

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上提和下沉1.0m后方能继续注浆,等10~20秒恢复向上提升搅拌,以防断桩发生。

2.13插入H型钢质量保证措施

2.13.1型钢到场需得到监理确认,待监理检查型钢的平整度、焊接质量,认为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进行下插H型钢施工。

2.13.2型钢进场要逐根吊放,型钢底部垫枕木以减少型钢的变形,下插H型钢前要检查型钢的平整度,确保型钢顺利下插。

2.13.3型钢插入前必须将型钢的定位设备准确固定,并校核其水平。

2.13.4型钢吊起后用经纬仪调整型钢的垂直度,达到垂直度要求后下插H型钢,利用水准仪控制H型钢的顶标高,保证H型钢的插入深度。

2.13.5型钢吊起前必须重新检查表面的减摩剂涂层是否完整。

2.14质量检验方法

根据有关规定每台班做一组7.07×7.07×7.07cm3水泥土试块,一组六块。

试样来源于沟槽中的置换出的水泥土,按规定条件养护,到达龄期后送三块水泥土试块去质检站做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报告及时提交监理与甲方。

2.15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后附施工进度安排表)

安排日夜连续施工。

本工程施工工期天。

2.16劳动力组织安排

一天分为两个台班,每台班人员安排如下:

工种

人数

测量

2

电工

2

浆液配制及输送

8

涂刷减摩剂

4

空压机操作工

2

电焊工

6

吊机司机

2

挖机司机

2

钻机操作工

2

桩机操作工

4

起重工

8

普工

8

合计

50

2.17、SMW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放样

开挖沟槽,清除地面、地下障碍物

设置导向定位型钢

桩机就位,校正、复核桩机水平和垂直度

拌制水泥浆液、开启空压机,送浆至桩机钻头

钻头喷浆、气并切割土体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

钻头喷浆、气并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

H型钢垂直起吊、定位

校核H型钢垂直度

将H型钢准确、垂直的插入完成的搅拌桩内

固定H型钢

施工结束,转下一道工序

3.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案

3.1工程及地质概况

本工程K10+740~K10+800、K11+180~K11+220采用一排深层搅拌桩围护结构,选用双轴搅拌机,采用二喷三搅施工方法,其中K10+7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