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58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docx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5、6

任课教师:

何全成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章):

 

宁阳县第九中学

2017年8月30日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6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两班成绩比较,5班学生平均分较高,两个班优秀人数相差不大。

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和期末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

相反,每个班级还有部分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理想。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发展,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1、有利因素: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不利因素:

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

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些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学生欠缺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教科书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本册教科书包括整式的乘除、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和实数共六章内容。

3、教材编排体系,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的学习,大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并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这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达到《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

教材的编写力图采用“

(1)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应用和拓展;(2)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

本学期学习的“整式的乘除”是对“整式的加减”的继续,是整式的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为下一步学习“数据的分析”做准备,“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函数的基础,为下一步学习“一次函数”做铺垫,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三角形”、“轴对称”,培养几何直观,发展推理能力,感悟数学的分类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章节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教学注意事项

《整式的乘除》共包括8节内容。

主要包括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等。

 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三个运算法则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据,教学时应夯实基础。

乘法公式分为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的特殊情形,是在学习了一般的整式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运用乘法公式能简化一些特定类型的整式相乘的运算问题。

注意事项:

(1)、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务必使学生对整式的乘除运算,包括其中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达到熟练的程度。

(2)、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在练习中与所运用公式的结构特征联系起来,对所发生的错误多做具体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结构特征的理解。

(3)、掌握添括号法则的关键是要把添上括号后括号内的多项式与括号前面的符号看成统一体,对于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要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4)、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防止随意拓宽内容和加深题目的难度。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共4节内容。

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表示、统计图的选择。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与数据的处理能是本章的主要目标。

重点: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

了解数据的处理过程。

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难点:

用样本估计总机,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的描述数据。

注意事项:

(1)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

(2)重视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

教学中注重活动的教学,特别是小组合作活动的教学,在合作交流中组织教学,通过互帮互组,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共同进步。

(3)努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有关数据要真实可靠。

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开展调查活动。

(4)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同样是统计图表,不同的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是有差异的。

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认识统计图表。

《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有3节。

分别是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用表达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章是函数内容的起始课,内容的设计定位于对函数的初步感受,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基本上是依托情景的,非形式化的。

重点:

根据具体问题,初步感受模型思想,并结合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难点:

体验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1)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对变化规律的丰富经历中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注重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过程。

(3)注重学生从表格、表达式、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三角形》共5节内容。

分别是认识三角形、图形的全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尺规作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重点:

在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述问题解决的理由,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注意事项:

(1)始终注重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的发展,正确把握和落实教学目标。

(2)加强直观性,注意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的结合,注意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努力把握培养学生推理的阶段性要求。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了解、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4)适当注意数学语言的学习。

《轴对称》的内容共4节。

分别是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重点: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探索基本图形得轴对称及其相关性质。

难点:

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的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数学活动经验和发展空间观念。

体会轴对称的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注意事项:

(1)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进行教学。

(2)注重使学生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和图案设计等实践活动。

(3)有意识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时间和空间。

三、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

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具体不同的要求,落实学生对作业题的不同要求。

4、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5、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鼓励评价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成功感,促使教学相长的效果。

6、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8、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10、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五、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课时

安排

1

9.1

6.1

同底数幂得到乘法

1

2

9.4—9.8

6.2-6.4

幂的运算发展

5

3

9.11—9.15

6.4-6.5

整式的乘法

5

4

9.18—9.22

6.6-6.8

乘法公式

5

5

9.25—9.30

6.8-8.1

本章复习

5

6

10.9—10.13

8.2-8.3

数据的调查与表示

5

7

10.16—10.20

8.3-8.4

统计图的选择与复习

5

8

10.23—10.27

9.1-9.4

变量之间的关系

5

9

10.30—11.3

1.1

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5

10

11.6—11.10

期中考试、期中业务检查。

复习

5

11

11.13—11.17

1.2-1.3

判定三角形全等

5

12

11.20—11.24

1.4-1.5

尺规作图与复习

5

13

11.27—12.1

2.1-1.3

轴对称

5

14

12.4—12.8

2.3-2.4

等腰三角形

5

15

12.11—12.15

3.1-3.3

勾股定理

5

16

12.18—12.22

4.1-4.3

无理数、平方根、立方根

5

17

12.25—12.29

4.4-4.6

实数

5

18

1.2—1.5

第六章复习

整式的除法

5

19

1.8—1.12

第八、九章复习

数据与变量的表示

5

20

1.15-1.19

第一、二章复习

三角形全等与轴对称

5

21

1.22-1.26

第三、四章复习

勾股定理与实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