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658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docx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

CNG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快速有效,妥善处置CNG加气站意外发生的各种突发事故事件,充分发挥现场第一人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反应能力,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便于上级及有关部门快速组织救援行动,控制事态的发展。

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除依据综合预案的一句以外,还依据: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46号)

《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晋政办发[2009]47号)等

《太原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号:

2004K-063)(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

《太原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CNG加气站)(工号:

2005-130)(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2008.7)

《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西温庄加气站改造工程》(工程号:

92689)(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08.8)

1.3适用范围

西温庄CNG加气站。

包括:

因天然气泄漏发生火险、火灾、人生伤亡、财产损失的重大事件。

1.4应急预案体系

见综合预案1.4.1。

2危险性分析

2.1事故分类

1)上游气源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停气。

2)加气站内设备发生漏气,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3)地震、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加气站设备损伤,气源输送受阻。

主要设备包括:

加气站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压缩机;干燥器;优先控制盘;加气机;加气柱;储气井;交叉供气控制柜;安全控制柜等。

2.2事故因素分析

2.2.1生产装置运行工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天然气,主要设备有:

压缩机、过滤器、干燥器、加气机、储气井等。

2)压缩机进气压力:

1.6~2.5MPa;出气压力:

25MPa。

压缩机为露天设置。

该单元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窒息、机械伤害、触电、噪声危害等。

3)火灾爆炸:

如果系统或设备发生天然气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将很快向四周扩散。

当空气中天然气的含量达到爆炸范围内时,遇明火等火源将爆炸着火,从而酿成事故。

4)窒息:

天然气中的主要成份甲烷为窒息性物质,如果天然气大量泄漏,将取代空气中的氧气而降低其浓度。

因而会导致人员窒息。

5)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的运行和高压天然气在管道中输送所产生。

2.2.2储运设备的安全分析

本项目储运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物料是天然气。

储存方式为地下储气井;运输方式有管道运输、CNG撬装拖车。

储存过程中主要危险为有害因素:

压缩天然气(CNG)采用常温高压贮存的地下储气井。

因此,储存过程中的危险主要来自产品CNG的储存过程。

储存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窒息等。

储气井选用材质是否符合要求、压力储气井是否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

设备带病运行等也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储气井安全装置失效(如安全阀、自动报警仪等),在超压时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2.2.3天然气化学性质分析

原料天然气的密度为0.695Kg/m3,比重0.537,爆炸极限4.57~14.57%、主要组分为CH4(96.1mol%),甲烷属一级可燃气体,甲类火灾危险性,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7825-8708kcal/m3),扩散系数为0.196,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

另外,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长期接触可导致神经衰弱综合症。

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

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可引起头疼、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若不及时脱离,可窒息死亡。

因此,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窒息性。

3.3主要职业危害性分析

3.3.1泄漏危害

压缩天然气生产过程为密闭状态,高压常温储存,作业过程中,尤其是检修过程中,泄露易对作业人员造成冲击、冻伤等危害。

3.3.2噪声危害

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管道中输送的噪声,此类为连续噪声源。

此外,还有安全阀泄压,放空等气体放空噪声,属间隔噪声源。

噪声使人烦躁、头晕、心悸,长时间在高噪声环境中作业会损伤听力,而且对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3.3振动危害

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其影响范围涉及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听觉、视觉、人体平衡等许多方面。

当振动比较强烈时,会造成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的严重损伤;当振动频率和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接近时,还会由于引起共振而造成内脏器官损伤,导致呼吸加快、血压改变、心跳加快、心肌输出血量减少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则会导致胃肠蠕动增加、胃下垂、胃液分泌和消化能力下降、肝脏的解毒功能代谢发生障碍等;在神经系统方面则会造成失眠、交感神经兴奋、腱反射减退或手指颤动等。

人长期处于振动环境中,会由于接触不同频率的振动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3.4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序号

触发

事件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危险后果

建议措施

1

天然气泄漏爆炸性气体达爆炸极限

1.设备、管道、管件、阀门、法兰等部件腐蚀,变形,移位,和破裂;2.超压;3.静电聚积

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

1.输送气体的管道、管件、阀门、法兰等部件应保证无腐蚀,变形,移位和破裂以及保温层完好;2.应定期检测管道,严重腐蚀的管道和管件要及时更换;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不得超过设计压力运行,严禁强烈震动;防止超压;静电导除。

4.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

5.选用防爆电机。

6.禁止违章动火。

7.在处理设备故障和设备检修时,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

2

设备易爆介质倒流进入管道内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检修时,为采去堵盲板与系统切断措施,在易燃气体存在下动火而爆炸。

2.检修后,置换不合格开车。

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

1.检修动火前必须按规定抽堵盲板,专人负责,确保盲板质量,并不得随意代替,切断与生产系统的联系,检修完毕后及时抽掉盲板。

2.加强维护管理。

3.检修前必须进行彻底置换,吹洗,排尽残存天然气质,动火前先作动火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动火。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保证安装质量,确保设备密封。

6.检修后,置换动火分析合格开车。

3

违章动火

动火前未作动火分析,为办动火许可证,引起易燃介质发生爆炸

设备损伤

人员伤亡

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并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4

设备超温、超压未及时发现

仪表失灵

设备损伤

人员伤亡

1.温度、压力表应定期校验,不合格的温度、压力表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2.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3.操作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5

检修未与生产系统隔绝

不与生产系统隔绝动火;检修前后未按规定抽堵盲板,或盲板质量不合格;检修后未及时抽掉盲板而造成运行中超压;

设备损伤人员伤亡

动火前应与生产系统有效隔绝;所用盲板质量应符合要求;检修后按规定抽堵盲板。

6

电气设备或线路

电气设备或线路长期过负荷,短路或受外界影响等原因造成过热而着火等

设备损伤

设置可靠的过负荷,短路保护设施;变配电室建筑设施要有防火,防水,防雷及防小动物进入的措施;注意对外界火源的隔离与保护。

4加气站加气站周边环境概况

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CNG加气站位于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后所营村东北处。

CNG加气站的东侧为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天然气门站,与天然气门站以围墙相隔,围墙中间设联系门。

天然气门站东面为西温庄派出所,西温庄派出所有两处建筑分别为西温庄派出所餐厅、西温庄派出所四层办公楼;站区南面为武洛路;站区西面为马练营路;站区周边为农田。

站区北面隔一条乡村路为蔬菜大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和空旷,较适合于其经营活动,安全系数高。

5消防设备分布及应急处理

5.1站区消防器材分布图

站区消防器材分布图见下图。

5.2消防应急处理

加气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非火灾爆炸的泄漏事故,绝不可惊慌失措,一定要沉着冷静并迅速正确地予以处置,全力将事故控制在萌芽阶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处置要点主要是:

1)要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

站长或值班长负责事故处置分工和指令下达;机房操作工和维修工负责截断气源,包括关闭总进气阀和

站区消防器材分布图

储气装置的进出气阀;电工负责截断电源;加气工、门卫或其余人员负责灭火、报警和警卫等。

2)要采取正确得当的措施。

CNG加气站多数事故最终都会导致火灾发生,在消防警力尚未到达之前,要充分利用加气站站区设置的各种常规消防器材,竭尽全力阻止初期火灾扩大蔓延。

如果储气瓶、储气罐或输气管道发生破裂爆炸,必须果断关阀断气。

  3)要注意尽可能避免这些消防水浸入设备内部,以防止与CH4中的H4S结合生成氢硫酸而缓慢腐蚀这些管道及设备。

  4)要控制可能引发的一切着火能源。

事故发生时,已属于非正常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必须严格控制所有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点火能源,如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开关,生活用火及明火,金属撞击火花,静电火花以及处于工作状态的手机机产生的火花等。

6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

6.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总指挥为公司负责CNG项目副总经理。

其他见综合预案3.1

6.2应急救援组人员职责

见综合预案3.2

6.3应急信息流程图

报指

告令

信息来源

上报

 

6.4信息监控与报告

见综合预案4.3.3

6.5预警预防行动

1)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确认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启动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司进入紧急状态,各应急部门开始工作。

首先进行受伤人员抢救工作,同时研究应急抢险方案。

初步方案确定以后,经应急总指挥批准,常务副总指挥负责实施。

通知应急抢险队伍采取相应行动,划出危险区域,进行预防,疏散无关人员,开始应急抢险。

当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认为需要支援时,请求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协调。

2)突发应急响应预警公告发布单位

Ⅰ级(红色)、Ⅱ级(橙色)紧急响应的预警公告由市应急委员会发布,并组织实施。

Ⅲ级(黄色)、Ⅳ级(蓝色)紧急响应的预警公告由市城管委应急办发布,并组织实施。

7站内职责分工

一旦发生事故,应全员投入抢救。

为做到忙而不乱,应对员工进行职责分工并进行事前培训及演练。

根据加气站的工艺及管理情况,大致可作以下职责分工:

1)公司领导

负责指挥整个系统的应急救援

2)主管领导或站长负责指挥事故的处理,根据事前的职责分工组织断电断气,灭火,警报,待事故得以控制后隔离和保护现场。

3)班长或安全员协助站长对事故认真处理。

站长不在时,全权负责指挥事故的处理和善后工作,并及时上报。

4)操作工,维修工,负责切断气源;并根据管道流程分别负责关闭总进气阀及相关阀门。

5)电工,负责切断气源,包括动力和照明电。

对于爆炸或泄漏事故应迅速果断;对于燃烧事故,其照明电可根据现场情况,酌情处理。

同时,迅速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如火苗难以扑灭,进行电话报警;当发生爆炸或泄露事故时,负责隔离现场及警卫。

8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8.1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调度室电话:

7038157

西温庄加气站应急电话:

7950040

8.2公司内部报告方式

综合预案4.3.2

9险情级别及事故类型

9.1险情级别

见综合预案1.3.3

9.2事故类别

一是燃烧;二是泄漏后爆炸;三是燃烧后爆炸;四是爆炸后燃烧。

不管哪种事故发生,其后果均相当严重,故首先应加强防范,杜绝事故的发生。

在平时,全站员工应当认真钻研技术,熟悉加气站生产工艺,了解事故发生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力争将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同时要加强对预案的研究和现场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按照预案程序及时处理。

9.2.1燃烧

气站燃烧应有两个条件,一是气体外泄,二是有火源。

气体外泄的可能发生地点很多,管道、阀门、气瓶、压缩机、干燥器、回收罐、储气井、过滤罐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故除了平时加强维修保养外,另一个重要的就是运行过程中的检查,发现漏气,应立即处理,切莫大意,首先把好防止气体泄漏这个关。

二是防火源。

气站生产火源的可能性有电器设备产生火花(含电线接头松动,电机封闭不严)、金属碰撞产生火花、静电产生火花(设备静电如加气枪、天然气管道、工人穿化纤衣服、普通手电筒等)、操作失误、加热设备故障等及其他火源。

防范应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含接地线、管道接地跨接卡等,另外,维修时尽量避免敲击、碰撞,必要时切断气源并作好防护。

同时工人上班不得穿化纤服装。

9.2.2泄漏后爆炸?

?

气站爆炸,主要是管道、设备、压力超过了管道设备能够承受的强度而发生,通常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系统压力超过允许压力,最终超过设备及配件的强度极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

二是因设备、管道及配件等在运行中,由于腐蚀、疲劳损伤等因素,降低了强度,降低了承受能力,而发生炸裂和管道接头松脱产生泄漏,此类事故的预防应从防止超过和加强维护入手。

对于超压运行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在设备和维修中,一定要定期送检系统安全阀及压力表等强制检验器械,防止因设备失效而超压。

对于腐蚀、疲劳等降低强度的防范,则要求加强维修保养来解决。

对于气瓶一是要防止因H2S的侵蚀产生氢脆现象,二是要定期送检。

?

9.2.3燃烧后爆炸?

?

气体燃烧如不能迅速扑灭,将会导致气站容器的加温,气压迅速升高,如安全装置一时排气不畅,即有可能发生爆炸。

此种情况一般不易发生,因气瓶等在设计试验时,即作过该类似实验。

但如火势过大,加热过快,造成压力上升过快,也可能发生。

另一种就是爆燃,由于燃烧加温,容器内的天然气通过安全阀外泄,与空气形成5-15%的混合比时,一旦接触火源,即有可能发生爆燃。

故气瓶库的建筑不宜封闭,也不宜仅靠排风扇通风,而应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至少应有天窗,并应与机房、站房等用防火隔墙隔开,减少上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9.2.4爆炸后燃烧

一旦设备、管道等发生爆炸,均有天然气外泄,如外部无火源,也未发生剧烈碰撞,一般不会燃烧,如仍有气源流经爆裂点,就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大量外泄天然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此时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发生爆炸后燃烧事故。

10事故处理

10.1事故类型、区域

1)加气站发生的事故主要为燃烧或爆炸。

二者同时发生,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事故,发现者必须立即上报,同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如断气、断电、关闭阀门等。

2)整个CNG加气站可分为储存区(储气井)、工艺区(压缩机及干燥器)、售气区(加气机、加气柱)、监控室;区域间靠埋地管线连通,并有气动或手动阀门控制,其中监控室是加气站管理的核心,可以监控站内各区的实际生产情况。

见下图

注释:

A1:

1号压缩机出气阀B1:

1号压缩机排污阀G1:

高压售气阀G2:

中压售气阀

A2:

2号压缩机出气阀B2:

2号压缩机排污阀G3:

低压售气阀

A3:

3号压缩机出气阀B3:

3号压缩机排污阀H1:

高压售气放散阀H2:

中压售气放散阀

C1:

交1阀C2:

交2阀H3:

低压售气放散阀

C3:

交3阀C4:

交4阀I1:

1号检修低压阀I2:

1号检修中压阀

D1:

柱1入口阀D2:

柱2入口阀I3:

1号检修高压阀

D3:

柱3入口阀D4:

柱4入口阀I4:

2号售气机低压阀I5:

2号售气机中压阀

E1、E2:

1号低压井前阀E3、E4:

2号低压井前阀I6:

2号售气机高压阀

E5、E6:

中压井前阀E7、E8:

高压井前阀其中:

□代表安全阀代表压力表

F1:

高售气安全阀前阀F2:

中售气安全阀前阀------为排污线路

F3:

低售气安全阀前阀为天然气线路

10.2事故的处理

1)如果1号加气柱发生轻微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查明原因,如为加气柱零部件或软管漏气,此时由维修工进行零部件与软管的更换。

例为1号加气柱内部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然后关闭上游阀门D1,如果仍有漏气现象,说明D1阀门内漏,此时当C1、C2关、C3、C4开,应关闭A1阀门。

2)如果2号加气柱发生轻微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查明原因,如为加气柱零部件或软管漏气,此时由维修工进行零部件与软管的更换。

如为2号加气柱内部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然后关闭上游阀门D2,如果仍有漏气现象,说明D2阀门内漏,此时当C1、C2关、C3、C4开,应关闭A2阀门。

3)如果3号加气柱发生轻微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查明原因,如为加气柱零部件或软管漏气,此时由维修工进行零部件与软管的更换。

如为3号加气柱内部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然后关闭上游阀门D3,如果仍有漏气现象,说明D3阀门内漏,此时当C1、C2关、C3、C4开,应关闭A3阀门。

4)如果4号加气柱发生轻微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查明原因,如为加气柱零部件或软管漏气,此时由维修工进行零部件与软管的更换。

如为4号加气柱内部漏气,应首先关闭加气柱开关,然后关闭上游阀门D4,如果仍有漏气现象,说明D4阀门内漏,此时当C1、C2关、C3、C4开,应关闭C4阀门、A3阀门。

5)如果1号售气机发生轻微漏气,应关闭售气机应急球阀,并查明原因,如为零部件或软管漏气,此时应由维修工进行部件更换与软管的更换。

如果仍有漏气现象,由加气工关闭I1、I2、I3,如果关闭I1、I2、I3后仍有漏气现象,说明I1、I2、I3阀门有内漏,此时应由维修工关闭G1、G2、G3,同时打开H1、H2、H3对管路中的余气进行放散。

6)如果2号售气机发生轻微漏气,应关闭售气机应急球阀,并查明原因,如为零部件或软管漏气,此时应由维修工进行部件更换与软管的更换。

如果仍有漏气现象,由加气工关闭I4、I5、I6,如果关闭I4、I5、I6后仍有漏气现象,说明I4、I5、I6阀门有内漏,此时应由维修工关闭G1、G2、G3,同时打开H1、H2、H3对管路中的余气进行放散。

7)如果车辆在加气时,车辆元件故障引起漏气时,应立即关闭售气机。

关闭车上瓶组阀门,拔下加气枪并复位,设置警戒线,线内禁止车辆发动,由加气工协助司机将故障车推离站区。

8)值班室报警器发生报警时,应关闭加气柱(机)、压缩机,停止加气,设置警戒线,禁止车辆发动,禁止明火,及时查明泄露原因,报告上级,并由专业人员来处理。

9)站区内发生大面积泄漏时,应立即按下ESD按扭(所有电磁阀掉电、气动阀关闭、气源、电源切断),立即上报,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由专业人员来处理。

10)燃烧事故:

应立即按下ESD按扭(所有电磁阀掉电、气动阀关闭、气源、电源切断),立刻上报,同时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

11)爆炸事故:

应立即按下ESD按扭(所有电磁阀掉电、气动阀关闭、气源、电源切断),立刻上报,同时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

12)各处管线连接接头发生漏气时,应关闭加气机,停止加气;关闭上游控制阀,设置警戒线;严禁站区内车辆行驶、发动。

严禁明火,立即上报,由专业人员来处理。

13)站区内设备及配电柜发生故障时,关闭压缩机、加气机(柱),停止加气,立即上报,由专业人员来处理。

14)站区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119",关闭站区电源、气源及相关阀门,使用灭火器灭火,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10.3险情处理

无论哪一区域发生险情,均须紧急停止系统的正常运行,并立即关闭发生险情区域前的第一道阀门、电闸及进站总阀,同时进行救护工作并上报。

10.4爆炸级别

加气站最大的危险就是爆炸,无论火灾前还是火灾后的爆炸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经济损失都是极为严重的。

因此将爆炸的应急反应级别定为最严重级别红色。

10.5发生事故的通信及报警

10.5.1事故报警

加气站一旦发生报警事故,值班人员首先要确认报警的位置及事故发生的程度并马上报告上级,同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10.5.2应急通信

发生事故报警,无论事故程度大小,都要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及管理部门。

10.6抢修恢复

事故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站内恢复清理工作:

1)由专业、权威人员分析事故原因,查找预防、解决办法;采取严格预防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检查站内各系统,进行恢复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在事故中受到损坏的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换;整个装置系统在恢复生产前必须重新进行试压、吹扫、调试等工作。

3)在恢复生产前,若需要,应同CNG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并办理相关手续。

11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由相关领导组织立即撤离现场。

救援路线如下:

12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措施

见综合预案。

12.2防护与消防设备

见综合预案。

12.3机械与电器设备

见综合预案。

12.4仪器和仪表

见综合预案。

12.5抢险材料

管线所应常备应急救援所需的管材、管件、阀门及辅助材料。

12.6其他

用于应急救援的机具、设备、车辆、仪器、仪表应定期维护保养,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13抢险作业

13.1作业现场

1)抢险人员应携带警戒绳、警示标牌、天然气检漏仪、抢险专用工具、材料等前往事故现场。

到达事故现场后,在现场指挥部署下,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同时根据天然气泄漏的程度确定警戒区,设置护栅或警戒绳进行隔离,在警戒区内严禁明火,限制交通,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若现场地下设施比较复杂,泄漏处附近有防空洞、热力管沟时,应迅速查清漏出煤气是否窜入周围建、构筑物。

当发现漏出的天然气已窜入周围建(构)筑物时,应及时疏散建(构)筑物内人员并清除聚积的天然气。

2)抢险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后,必须及时救助受伤人员。

3)抢险现场经测定泄漏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达到以下浓度时,应划为危险区:

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5%-15%,危险区应设置醒目标牌。

13.2危险区作业规定

见综合预案5.3.4。

13.3火灾与爆炸

1)发生天然气火灾后,应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天然气火灾的抢险工作,应采取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制火势,但应防止管道内产生负压而再次发生灾害。

2)由于其它原因(除天然气泄漏原因外)引起的火灾,危及天然气管道及设备安全时,应立即进行灭火,并通知消防部门。

3)火势得到控制后,应按本预案第8.3节的有关规定进行抢险。

4)天然气管道及设备发生爆炸后,抢险人员应迅速控制气源和火种,将爆炸管道或设施与输配系统隔离,防止次生灾害,保护事故现场,制定修复方案,尽快恢复供气。

5)火灾与爆炸险情抢险作业结束后,应对管道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事故原因已查清,且所有隐患已消除时,方可撤离抢险现场。

14现场恢复

见综合预案5.4.1

15资料与保管

15.1资料管理

见综合预案7.1。

15.2存档的文件资料包括

见综合预案7.2.2

16培训与演练

16.1培训

见综合预案9.1。

16.2演练

见综合预案9.2。

17奖惩

17.1奖励

见综合预案10.1

17.2责任追究

见综合预案10.2

18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见综合预案11.3。

19术语和定义

CNG——压缩天然气的英语单词(CompressedNaturalGas)的缩写。

压缩天然气一般是逐级加压到20MPa左右的气态天然气(甲烷为主要成分)。

CNG加气站分类

CNG加气站是专门供CNG汽车充气的场所,主要分布在天然气管网附近。

根据所处站址及功能的不同分为标准站、加气站、子站。

一)标准站(常规站)

标准站通常采用管网取气,建在固定地点,通过压缩机将天然气加压至25MPa,储存在高压储存器中,采用加气机给汽车加气。

主要设备:

压缩机组,储气瓶组,干燥器,回收罐,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