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
《最新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
整理:
江苏泰州贝成科学工作室拜永兵
一、单元分析
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粘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本单元的设计,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石头、沙子和粘土的特征,了解他们的用途。
第一课《石头》,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教会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第二课《玩泥巴》,通过采集泥土、筛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
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指导学生识别沙子和粘土,比较干沙子和干粘土的特征,探究沙子和黏土渗水性的不同。
本单元三课在总体上呈现并列关系,石头、泥土以及泥土中的沙子和黏土都是岩石,只是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第二课和第三课构成总分关系,沙子和粘土都可以从泥土中得到,先发现它们可以共存一处,再将它们分开研究,研究各自的特点,比较不同之处。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2.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3.喜欢玩石头、玩泥巴,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
1.石头
【教学目标】
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
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
学生材料:
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个、记录单若干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
(出示石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
(出示雨花石图片)
2.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
都玩过什么游戏?
3.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
(板书课题:
石头)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逐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话题上。
]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1.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2.你会观察么?
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个新朋友:
(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分钟)看明白了么?
3.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5.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
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
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
6.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与学生一起梳理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斑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石头特征的观察。
)
7.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实在有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人。
8.(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头!
[设计意图:
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就一块石头展开过仔细观察;他们也许能说出石头的某个特征,但不一定能针对一块石头从各个方面描述其特征。
本活动设计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结构性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
]
四、给石头分类
1.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
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
(请男生举手!
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
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
2.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区分了。
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
5.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
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
[设计意图:
“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
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比较中进一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
五、了解石头的用途
1.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
(通过PPT了解一下)你还知道石头的哪些用途?
[设计意图:
这里给学生提供一组石头用途的图片,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还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
六、小结
1.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门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板书设计】
1.石头
1.石头
......
yánsè
颜色
dàxiǎo
大小
biǎomiàn
表面
bānwén
斑纹
xíngzhuàng
形状
2.玩泥巴
【教学目标】
1.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做捏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一个捏好的泥塑。
学生材料:
每组泥土若干(一次性餐盒分装)、一次性桌布(或旧报纸)1张、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唤起生活经验
1.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
因为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事物。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几个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
(堆土、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
2.你玩过泥巴吗?
3.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板书课题),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设计意图:
交流自己是怎样玩泥巴的,不仅可以调动玩泥巴的经验,也可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
二、筛泥土
1.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鱼可爱吗?
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的土。
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
(实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
生:
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
生:
不行,还要倒点水。
2.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
(板书:
拣)有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书:
捻)。
这样就行了吗?
3.PPT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
提问:
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
为什么?
生:
第二种,更细一点。
4.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的?
可不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
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
……
5.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筛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
(板书:
筛)
(播放PPT或示范)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
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
6.我正好有2个筛子,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
孔的大小不同。
7.想一想:
先用哪一个?
后用哪个筛呢?
生1:
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筛(提醒:
如果泥土没有进行初步筛选,大的颗粒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
)
生2:
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
8.小结一下,想要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呀!
(1)(指着板书)“拣”——“捻”——“筛”,筛子从筛孔大的开始用。
3个筛子,2个盆,盆交替使用。
(2)友情提醒:
分工合作,人人参与。
筛完坐正,注意卫生。
“筛完”:
筛到已经没有太多土漏下来为止。
注意:
筛子上的颗粒不要倒,就放在上面,筛子放一边。
下面就请你们来动动手。
发:
塑料餐盒分装的泥土、3个筛子、2个塑料盆。
9.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10.看一看:
3个筛子筛得的土有什么不同?
生:
大小不同,筛孔小的筛出来的土就越细。
11.(PPT出示实验册内容)是的,不同的筛子可以筛出不同的土,请你来连一连,这里有三个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筛孔依次为大、中、小,用他们筛土,分别可以得到下面几号土呢?
学生口答
12.原来泥土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粗细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
这个一个简单的分离泥土、筛选泥土的操作活动。
通过分拣采集来的土壤,将观察目标聚焦于颗粒大小不同的泥土上。
再通过筛泥土,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
]
三、捏泥塑
1.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
你们试着捏一下,行不行。
2.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办?
生:
加水,像和面一样和泥
3.水怎么倒?
一下全倒进去行吗?
生:
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
4.时间关系,如果完全自己来筛出合适的泥土,估计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师提前筛好了一些,补充给每一组。
5.补充说明:
先把盆倾斜过来,把土集中在一边。
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断捏一捏。
可以小组共同捏一个,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
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
6.学生操作
7.你发现加了点水的泥有什么变化?
生:
加水后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
而干的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
8.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
干的泥土加水能和成泥,泥会表现出与干的泥土截然不同的特点。
关于这一点,直接告诉学生没有意义,而要让他们去做做看。
本活动就是通过做泥塑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泥的特点。
同时,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知道泥塑经过烧制可以变成陶器。
]
四、总结与拓展
1.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就成了陶器。
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家里的碗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2.总结:
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
今天一起玩泥巴开心吗?
【板书设计】
2.玩泥巴
拣——捻——筛
3.沙子与黏土
【教学目标】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
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点】
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