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623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docx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

一、洋务运动

时间:

1861年-1895年

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内部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1、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2、军事:

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

北洋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

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是它毕竟曾经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踞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最初目的。

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

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3、翻译书籍

在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京师同文馆、上海光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是当时翻译西方的中心。

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著作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著作并重,甚至后者略占上风的过程。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西书36种。

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中国第一部国际法中译本:

惠顿的《万国公法》(1864年);第一部外交学中译本:

马登的《星柖指掌》(1876年);第一部经济学中译本:

福赛特的《富国策》(1860年)。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

大量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4、开创报刊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报刊有《申报》和《万国公报》,两者均为该时期创刊。

5、政治: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举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6、历史影响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

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

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

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富国”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

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队人才的需要。

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总要的举措。

开办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主要为翻译、工程、兵器、通讯、医务等培养新型人才,虽然学堂规模不大,但是依旧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二、清末新政

时间:

1901年—1911年

背景:

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造成列强大举入侵。

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1、军事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清末新军建设是中国军事史的重要环节,尽管它最后的发展方向并未与这场军事变革的发动者——清政府所预期的一致,但是新军建设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进程的多项先河,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重要进步。

新军建设与洋务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洋务运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思想上根本没有承认西方军事思想和制度的领先,幻想单纯从西方列强手中购买洋枪洋炮、替换清朝军队手中的大刀长矛和土炮就能成为一流军队,而对于真正决定战斗力的军队制度丝毫不作变革,导致清朝军队在镇压国内革命运动时还有足够的力量,可是甲午战争当中面对同样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军事变革的日本军队,清朝军队照样不是对手,因此,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本质上改革军队,军队战斗力没有大幅的提升。

反观新军建设,是从军队制度乃至武器装备、官兵培训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变革,近代军队司令部、军事学校、军乐队、近代军事编制、后勤制度以及“国防军”概念等等措施,都是清政府守旧势力不敢想象的变革。

一系列的变革对于提升新军战斗力的效果非常明显,辛亥革命初期,人数上占据优势的旧军面对新军时,大部分一触即溃。

最终南方新军在孙中山、黄兴的领导下顺利起义,北方新军在袁世凯指挥下进行逼宫,给予了清王朝致命的一击。

新军的西式军制在清朝灭亡后,经过进一步改进和变革,一直作为国民政府军队的军事制度,而部分军事制度甚至也被后来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所沿用、发展,其意义和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2、经济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3、教育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在思想文化上,通过清末新政,在这方面的变化是十分突出的。

其一,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

其二,清末出现了办学热潮。

由于清政府号召办学,又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加上废除科举制度,于是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其三,由于清朝政府的号令及地方官和个人的努力,很快地出现了留学的热潮。

1905至1906年间,仅留日学生就多达8000余人(一说10000多人),这同新政前比较,增长了100多倍。

其四,政治思想界也有所变化。

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在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体系中透进了一线民主的霞光。

4、政治

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清末新政前,清政府基本上还是封建的政权机构。

在清末新政期间,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06年前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及设立商部、练兵处、巡警部、学部等;还表现在1906年11月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

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

到此,清政权虽然仍是半新半旧的,但这毕竟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时期的开始。

5、法律

1901年1月,清廷下诏变法。

翌年5月13日,一道“上谕”下达:

“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

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

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几经反复,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

不过,基本架构已在晚清新政时期奠定。

6、消极影响

1、增负

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为了筹款,清政府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如1903年12月24日清政府发布的两个上谕,就向各省派款每年达960万两。

清政府向下派款,而这些款项,各地方政府又通过提高部分商品物价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

如直隶,1902年袁世凯拟“每户售酒百斤,抽捐制钱一千六百文,并准其于常价之外,每斤增加十六文发售。

”此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名目的税捐,如粮捐、房捐、新捐、学捐、铺捐、膏捐、统捐、摊捐等等。

2、北洋军阀崛起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

众所周知,袁世凯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的,又靠出卖维新派和帝党及镇压义和团运动发迹的。

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

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

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崛起是这次新政的一大毒瘤。

3、列强的经济侵略

清末新政时,某些经济政策的公布,客观上也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在西方列强看来,与其等着一味守旧的清政府最终被革命所推翻,不如督促清政府实行改革以消弥革命,这样才能保持甚至扩大它们在华的既得利益。

因此,《辛丑条约》签订之前和之后,列强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改革的建议。

从这一点上讲,清政府最后力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迎合列强的因素。

清末新政后,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张謇是清末提倡实业救国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过“棉铁主义”、发展外资等具体发展实业的措施。

棉铁主义指以棉纺织业、钢铁业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形成民族工业体系。

他还主张以合资、借款、代办等形式,利用外国资本解决发展民族工业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但是帝国主义也不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正是英、德、法、美四国以借款为诱饵,胁迫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激化了清政府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强化封建国家机器

清末新政时,练新军、办警政,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政府对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镇压。

因为在清末,清朝旧式军队早已失去战斗力,而所编练的新军,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加上各地办起的警察,加强了对人民反抗斗争的侦缉和镇压,这也是清末新政的一个恶果。

三、评价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

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洋务运动是“外科手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军事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从军事的现代化开始,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所决定的。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这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大动力。

洋务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军事近代化。

 现代化运动的推进,根本还是在于社会经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洋务运动作为一个自强求富为目的的现代化运动,根本的目的也在于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作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始,这就是它代表着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国产业技术近代化的开始,开启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新篇章。

 

清末新政则直指核心,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历经了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尝试的失败,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唯有根本的变革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尽管存有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进程。

 官制改革中三权分立的原则,体现了政府机构向着近代化的迈进,并为辛亥革命后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宪政改革中出现的资政院、咨议局,是中国近代政治体制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革旧法与修订新律运动,第一次把国家体制从千古不变的传统中解脱出来,并纳入现代化的轨道。

 清末新政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延续与发展,是洋务运动的深化与延伸,继经济近代化之后,开始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伟大尝试。

 总而言之,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是一脉相承的,清末新政是洋务运动的持续和开展。

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办官僚资本的一条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