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559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docx

地理考试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

地理试题(鲁教版必修三前三单元)

2013-1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我国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

①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②华北地区③东部季风区④浦东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中,应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实现三个地带的互补发展。

对此,正确地的理解是(  )

A.应逐渐缩小各地带的经济差距或使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

B.三个地带应该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平均发展

C.三个地带应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特色

D.把农牧产品加工业全部转移到中西部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

A.整体性特征B.开放性特征C.联系性特征D.综合性特征

下图是海南岛水系图,据图完成4—8题。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四周高,中间低D.中间高,四周低

5、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消费市场B.力量雄厚技术C.接近原料产地D.接近能源基地

6、该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热量B.交通、热量C.市场、水分D.交通、水分

7、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应把旅游业作为海南岛的特色产业来抓。

海南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宜突出①喀斯特地貌②热带海滨和岛屿③度假休闲④少数民族风情()

A.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③④

8、下列说法与海南岛的区位优势不相符合的是()

A.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

B.位于华东和华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C.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

D.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回答9~10题。

9.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11.英、法两国相同的地理特点有()

A.首都都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B.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C.工业化历史较短,工业发展水平很高D.大多数河流水量充足,水流平稳,利于航运

12.关于英国和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能源均不能自给③海运条件便利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

14.有关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及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A.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它是西北干早半干早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线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是东部季风区内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

C.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它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早半干早区分界线

D.16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15.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柴达木盆地D.东北平原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回答16~18题。

16.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17.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

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18.下列不属于Ⅰ自然区的地貌单元是()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19~20题。

19.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含量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20.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

据此回答21—23题。

21.“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

22.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

A.古希腊时代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C.18世纪6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23.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

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中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24—26题。

2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

25.东滩生态城位于上海崇明岛东滩,启动区域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将由三座相互连接的小型城镇组成,下列符合生态城市的说法是

A.生态城市的中心将是超大型的中心商务区

B.生态城市内部主要进行绿色农作物生产

C.生态城市内部没有工业区

D.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是遵循“以人为本”,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市

2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读我国西南某地“农业产值构成(左图)”和“地形结构(右图)”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该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砍伐D.过度捕捞

28.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立体开发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回答29~30题。

29.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均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③经济技术水平低④环保法规不完善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0.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逊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31~32题。

3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生态旅游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

33.下列经济发展模式,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A.养殖—种植——沼气池配套组合B.煤炭开采——火电站——炼铝厂

C.建设完善的道路设施——使用化石燃料交通运输工具

D.家庭装修采用新型装饰材料

“十一五”规划建设中惟一的两个量化指标:

“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我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耗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

读后回答34—35题。

34.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产业结构不合理C.石油消耗增长过快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过快

15.能耗过高产生的后果是()

①经济增长较快②经济效益较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资源利用率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

随着人口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据此回答36—38题。

36.有关世界环境问题的叙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生存问题

B.当今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导致世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C.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当今环境问题已从局部的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37.有关追求经济增长时的不正确观点是()

A.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考虑到环境对社会付出的代价

B.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中解决

C.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和发展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D.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38.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

B.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四个基本原则

C.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的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公平

D.共同性原则是指全球各国必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我国政府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

据此回答39~40题。

39.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的原因是

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

A.

B.

C.

D.

40.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压缩生产规模B.倡导循环经济C.减少资源开发D.控制人口数

“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

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回答41—42题。

4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D.加强科学管理

42.下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我国下列省区中,最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

A.黑龙江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43~45题。

43.我国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4.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5.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46-48题。

46.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B.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47.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A.露天采矿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48.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回答49~50题。

49.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近期目标是()

A.彻底改造贫瘠的黄土

B.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C.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D.为大、中流域的治理提供经验

50.下列符合图中甲框含义的内容是()

A.贮水拦沙B.蓄水保土

C.提高肥力D.充分利用光热

鱼鳞坑工程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

读图甲、图乙,回答51—52题。

51.如图甲所示,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52.根据图乙可知,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的坡度约为()

A.15°~25°B.35D~45°

C.55°~65°D.75°~85°

读右图,回答53~56题。

53.图中H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该工业区是()

A.英国中部工业区B.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C.德国鲁尔工业区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54.F河是()

A.莱茵河B.鲁尔河C.利珀河D.易北河

55.早期,该区得以发展,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①丰富的铁矿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水陆交通④环境优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6.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地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不是()

A.煤炭成本上升B.石油、核能的利用,对煤炭需求量减少

C.新技术发展D.煤炭资源不足

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57~59题。

57.关于鲁尔区区位优势的论述,正确的是()

A.离法国东北部的煤矿很近

B.莱茵河、易北河、鲁尔河等天然河流供给丰富水源

C.众多河流及运河航运便利D.在法国与西欧有广阔的市场

58.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能源消费从“石油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②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④铁矿资源进口受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9.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据此回答60~61题。

60.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D.黄河是“地上河”

61.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  )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

我国是世界上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88位,水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据此回答62~63题。

62.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主要面临的三大问题是()

①水能丰富②水资源短缺③发电能力差④水资源分布不均⑤水环境恶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63.水资源紧缺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关于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采取节水措施②降低水循环利用率③实行累进收费制度④依法治水⑤减少新的水源⑥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64~66题。

64.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65.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66.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

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

读图回答67~70题。

67.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A.地形因素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D.工业基础条件

68.川气东送干线通过的地形区依次是()

A.四川盆地、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69.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A.水污染B.大气污染C.固体废弃物污染D.噪音污染

70.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二、综合题(30分)

71.材料一海南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

材料二海南省探索订单农业之路,始于冬

季瓜菜,起步于1998年,大面积推广于2000年。

时下,海南全省种植反季节瓜菜近170多万亩,

与农民签订保价放种订单达130多万吨,形成独

特的订单农业海南模式。

海南八成以上反季节瓜

菜销往岛外,产销衔接,全靠订单,而且海南特

别提倡大面积发展无公害瓜菜。

材料三我国加WTO后一段时期以来,农产

品(如茶叶、苹果、大蒜、白兰花)、动物性肉食

品等出口,因关税壁垒等资格因素而导致的贸易限

制已逐渐减少,但随之而来的是受到欧、美、日等

发达国家制定的高标准绿色壁垒限制日趋严重,致

使出口农产品一次次遭到退货甚至索赔,造成江

浙、福建一带农民深受其害。

(1)根据材料一回答:

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

;为了发挥气候

资源的优势,海南岛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两点)(3分)。

(2)据材料二回答:

海南推行“订单农业”,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菜的主要影响因素因素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回答:

什么叫绿色壁垒?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打破绿色壁垒(答三点即可)(4分)?

72.(10分)材料一:

据有关研究,白1600年以来,地球上有记录的动物灭绝586种,植物灭绝504种。

1900—1950年,共有60个物种灭绝。

而在自然状态下,估计每100年到1000年才会灭绝一个物种。

材料二:

渡渡鸟像火鸡一样,体形较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毛里求斯岛上。

1507年,葡萄牙人发现了这个小岛,1598年该岛又被荷兰人所统治。

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乌当作一种游戏,并采集它们的蛋。

同时,殖民者为了开垦农场,先用火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驱赶野猪、野猫和猴子等动物捕食渡渡鸟,结果造成渡渡鸟数量的迅速减少。

1681年,渡渡鸟灭绝,甚至连一具完整的骨骼都没有保留下来。

牛津大学保存的惟一的一个标本,也在1755年的火灾中焚毁,灰烬中只保留下头和脚。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另一种珍贵的特有植物——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眼看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材料三: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的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仔细研读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人们捕猎渡渡鸟,是(人地关系思想)的反映。

(1分)

(2)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濒危,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2分)

(3)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其中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2分)

(4)哺乳类、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5)从渡渡鸟的灭绝,你认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3分)

73.(10分)图甲为黄土高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图乙为华北平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的海拔是。

(1分)

(2)黄土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图甲中的a坡和c坡,土壤侵蚀力大的是坡,原因是。

(2分)

(4)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工业规划用地,则处宜建钢铁厂,理由是;

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农业规划用地,则处宜建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理由是。

(5分)

 

班级姓名考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