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427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试题2套含答案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1—2题。

(双选)

1.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   )

A.地势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郊间公共客运系统。

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某站甲、乙两个快速公交站台示意图,图2为两个站台工作日分时段平均净上车人数统计图(净上车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

读图,完成3—4题。

3.靠近甲、乙两个站台的城镇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B.居住区C.工业区D.行政区

4.快速公交系统(   )

A.该站运行方向为M出城、N进城B.与轨道交通相比,更准时

C.与普通公交相比,运营效率更高D.能够促进城郊间人口迁移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该城镇规划的实施,可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该地的(   )

A.技术创新B.产品升级C.市场拓展D.空间集聚

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推测M最可能是(   )

A.辽宁B.上海C.湖南D.安徽

8.2000—2005年,吉林省的(   )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9.下列图示时间段内,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如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却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镇人口数量

11.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镇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下图是某城镇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城镇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3.城镇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我是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据此完成14—15题。

14.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15.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道路清扫B.医疗救护C.幼儿看护D.事故处理

古人盛赞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据此完成16—17题。

16.“泉城”为济南的别称,该名称源于(   )

A.黄河流经济南B.泉水众多C.大明湖D.小清河

17.最能体现“泉城”特色的城市建筑物是(   )

A.众多的高架桥B.山东大厦

C.泉城广场的泉标D.八一立交桥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据此完成18—19题。

18.影响图中城镇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河流C.交通D.资源

19.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如图分布的原因有(   )

①建设工程量小

②洪水灾害威胁小

③地质灾害威胁小

④耕地资源占用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根据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读下面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城区及郊区土地面积变化图。

(1)根据上海市城区及郊区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AC;2.CD

解析:

1.由图可知,每个林盘都外环水渠,且林盘分布于川西平原,故林盘所在地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并非全年温和,该区域地处平原,物种相对较少;本区主要为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且商品率低,自给自足;该地一家一院落,外围竹林、水渠、农田,说明区域人均耕地较多。

2.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留存林盘文化;农旅融合可以更好地开发林盘旅游资源,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拆迁合并和集中布局会破坏川西林盘的原生态和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

3.B;4.C

解析:

3.甲站台处7:

00上车人数最多,此时对应上班时间;乙站台处18:

00下车人数最多,此时对应下班时间。

故靠近甲、乙两个站台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居住区。

4.大城市居住区多分布在郊区卫星城,大部分甲站台上车的人去往城区工作,故M方向是进城,N方向是出城;与轨道交通相比,公交车没有专门道路,故没有轨道交通准时;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郊间公共客运系统,与普通公交相比,运营效率更高;快速公交系统可以促进城郊间人口流动,没有改变居住地,不是人口迁移。

答案:

5.B;6.D

解析:

5.商业区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结合图中的信息可知,乙地属于商业区。

6.从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城镇规划的实施中同类产业活动相对集中,空间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具有集聚效应。

答案:

7.B;8.D;9.D

解析:

7.读图,结合材料可知,M在2000—2005年,“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镇区人口增长为负值,慢于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应为我国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随着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周边镇区人口向城区迁入,图中M“镇化”贡献率在2010—2015年为正值,说明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使得周边地区的镇区人口增长速度增快。

8.读图可知,2000—2005年吉林省的“镇化”贡献率大于100%,说明镇区人口呈现正增长,而城区人口负增长,镇区人口总数上升,城镇人口总数在增加。

9.读图可知,重庆的“镇化”贡献率在2000—2005年高于陕西,2010—2015年低于陕西,重庆的“城化”贡献率在2000—2005年低于陕西,2010—2015年高于陕西。

答案:

10.C;11.C

解析:

10.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大多低于美国。

美国后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

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

各国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1.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减少,第三产业比例增加3美国城镇环境质量好转。

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中国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比例迅速增加。

答案:

12.D;13.C

解析:

12.城镇化由于改变了地面状况,故使下渗减少,则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减少;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3.由于地面状况的改变,即由植被地变成了硬化路面,则使下渗减少,故地面径流增多。

答案:

14.C;15.A

解析:

14.从题干提取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

15.智能机器人可以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有被取代的可能是道路清扫。

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

答案:

16.B;17.C

解析:

16.“泉城”源于济南泉水众多。

17.泉城广场的泉标最能体现泉城的含义,体现泉城地域文化特色。

答案:

18.B;19.A

解析:

18.读图可知,图中城镇大多沿河流分布,便于取水且有利于交通联系。

19.读图可知,图中交通线沿山麓地区等高线修建,工程量小,且地势高于河谷,洪水威胁和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20.答案:

(1)1980年以后,上海市郊区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城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1980年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解析:

(1)城镇化的标志之一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城区及郊区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区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

(2)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

(3)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

(4)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迂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

下面图1示意高要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2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与排水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水源丰富B.水运便利C.水灾多发D.耕地划片

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下表是世界某大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其中0—5千米为核心区,5—15千米为内城区,15—25千米为外域区,25—35千米为边缘区,35千米以外为郊区。

结合表中数据(相对位),完成3—4题。

据市中心距离/km

0—5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大于35

地表硬化程度

0.92

0.80

0.75

0.1

0.5

0.4

0.3

0.1

常住人口密度

0.11

0.85

0.91

0

0.54

0.43

0.36

0.01

商业密度

0.98

0.35

0.41

0

0.24

0.35

0.27

0

道路密度

0.96

0.55

0.54

0.2

0.42

0.36

0.24

0.12

3.与边缘区相比,该城市核心区(   )

A.建筑物密度较小B.植被覆盖率更高

C.第二产业产值高D.地表径流汇集快

4.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千米区域内的建筑可能为(   )

A.居民住宅B.大型医院C.公共景观D.工业仓储

我国传统的风水学,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

下图为阆中城区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阆中城区所在地的描述及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两者组合正确的是(   )

A.河岸坡度大   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区域

B.土层深厚,颗粒大   丙地为重工业区

C.地下水埋藏较深   古城区布局是受行政规划影响

D.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乙地建筑较为密集

6.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

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B.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C.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冬季气候相对温暖

D.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城镇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指城镇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8.若图中有高级居住区分布,则它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广州市先修建了地铁2号线,后又将原2号线拆分为现在的2号线和8号线,并新建了19个地铁站点。

下图示意广州市2号、8号地铁线附近各年竣工小区平均容积率(容积率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据此完成9—11题。

9.将原地铁2号线拆分为现在的2号线和8号线,并新建19个地铁站点,可能是在(   )

A.1997—1999年B.2004—2006年

C.2007—2010年D.2013—2014年

10.地铁线的规划建设,使地铁站周边地区偏向(   )

A.高密度居住区和商业用地的开发B.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用地的开发

C.低密度居住区和公共用地的开发D.文化创意园区和科研用地的开发

11.由市中心向外,地铁线(   )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聚D.站点附近土地利用变化率减小

人口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从第一产业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城镇化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经济结构中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的过程。

调查发现,人口域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同步增长的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下表为2004年和2014年青海省各市(自治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对比表。

读表,完成12—13题。

地区

西宁市

海东市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04

人口城镇化

0.81%

1.18%

-0.2%

0.36%

1.42%

0.5%

2.93%

-0.36%

产业城镇化

0.75%

1.36%

2.21%

0.79%

1.16%

3.66%

-4.13%

0.49%

2014

人口城镇化

13.91%

41.24%

2.06%

1.37%

8.05%

1.54%

5.81%

12.69%

产业城镇化

0.1%

2.08%

0.84%

1.02%

0.05%

1.18%

5.88%

-0.47%

12.下列关于青海省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B.2004年产业城镇化均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C.201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D.2014年产业城镇化总体超前人口城镇化

13.青海省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程度反映了(   )

A.2004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属于人口超前型

B.2004年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属于产业超前型

C.2014年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都不协调

D.2004年至2014年玉树藏族自治州由不协调型转为协调型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a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b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回答14~16题。

14.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I型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

15.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IV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

16.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

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坡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

城市人口密集,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下图为六盘水市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

据此完成17—19题。

17.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18.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   )

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19.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   )

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B.阶梯状分布的湿地

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D.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

读下图,完成20—22题。

20.地理信息系统的(   )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21.图中城市(   )

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

22.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

2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人口比例约为68%,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材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2)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

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形成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C;2.D

解析:

1.由图1可知,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有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

2.由图2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

该地容易有洪涝灾害,因此设置八卦村排水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排水而不是蓄水;村落在小盆地内,中心容易积水;道路如果全部都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从中间向四周交通便利,但是环形交通不便。

答案:

3.D;4.C

解析:

3.读统计表可知,核心区地表硬化度高,商业密度大,道路密度大,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区,建筑物密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以第三产业为主,地表径流汇集快。

4.读表可知,距离市中心15—20千米区域内,地表硬化度低,没有常住人口,也没有商业活动,说明该地建筑可能为公共景观。

答案:

5.D;6.A

解析:

5.结合等高线数值,阆中城区所在地地势较平坦,水流缓慢,河岸坡度小,甲地位于凸岸、左岸,是沿江防洪堤较薄区域。

水流慢,细小泥沙颗粒也沉积,丙地在城区内,不可能为重核工业区。

该城位于四川盆地,属于湿润区,地下水埋藏较浅,古城区布局因受地形影响而成。

该地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是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乙地位于城市中心,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6.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

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小。

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北方山地可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冬季气候相对温暖。

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答案:

7.C;8.B

解析:

7.商业区是城市中单位面积地租最高的功能区,而该区域地租指数较低,只能是该区域人口流通量较多的缘故。

8.居住区地租指数越高,说明该地居住租金高或人口流通量较少,则该区域为高级居住区。

图中显示该城市西南方向居住区地租指数较高且范围较大。

答案:

9.C;10.A;11.B

解析:

9.将原地铁2号线拆分为现在的2号线和8号线,并新建19个地铁站点后,2号、8号地铁线附近竣工小区平均容积率将大为提高,故可能是在2001—2010年。

10.地铁线规划建成后,周围地价迅速提高,用地类型具有较髙的付租能力,偏向高密度居住区和商业用地的开发。

11.由市中心向外,地铁线使得城市地价提升,交通通达度提高,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有利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集聚;站点附近土地利用变化率增加。

答案:

12.C;13.D

解析:

12.200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小于产业城镇化;2004年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产业城镇化高于人口城镇化;从表格中可看出,201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13.2004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口城镇化呈负值,且低于产业城镇化,说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04年西宁市人口城镇化高于产业城镇化,但总体差别不大,区域发展较协调,黄南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城镇化高于产业城镇化,属于人口超前型;2014年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相差小,区域发展较协调;2004年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城镇化高于产业城镇化,2014年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相差小,区域发展较协调,2004年至2014年玉树藏族自治州由不协调型转为协调型。

答案:

14.D; 15.B; 16.A

解析:

14.读图1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I型的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