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536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第1课时《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岳麓版必修1

高考总复习 历史 QG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民主制(禅让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1840年)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中华文明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2)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国家分裂,但孕育统一(3)隋唐时期(581~907年):

中华文明走向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4)宋元时期(960~1368年):

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5)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中华文明由繁盛到出现危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1)以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

(2)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彩(3)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第1课时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

 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提示】1.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2)概况

(3)影响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

(5)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判断:

(2011·上海单科,6,改编)西周已实现了国家统一,各封侯应绝对服从周王。

(×)

(2)选择:

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C)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3)选择:

(2010·课标全国,24,改编)今天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源于(A)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思考: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据此回答:

商周时期封侯的内部事务是否完全由天子决定?

答案:

否;因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1.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

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

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可归纳为“一、一、二”

一个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一个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两对关系内部:

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

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

关于封建概念的理解

备课札记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背景:

秦朝统一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统一。

2.形成

(1)中央

(2)地方

(3)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3.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判断:

(2012·海南单科,3,改编)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承袭华夏传统。

(×)

(2)判断:

(2010·课标全国,25,改编)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3)选择:

(2013·北京文综,12,改编)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历史进步性在于(B)

A.打破贵族分封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政治文明发展   D.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4)思考:

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周天子和皇帝对地方的管辖权有何不同?

答案:

在诸侯领地内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力,而皇帝对地方郡县长官直接任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概念的区别

备课札记

 

 

 

 

聚焦重点 史论突破

重点一 封邦建国的国家管理制度——分封制

[史论要点]

要点1 如何理解分封制的概念?

提示:

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实行分封,建立诸侯国。

要点2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要点3 分封制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1)积极影响:

对周王室起到了拱卫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

(2)消极影响:

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又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3)对后世影响: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史料印证]

1.史料二中的封建“亲戚”是指哪些人?

答案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史料四反映了分封制的怎样发展趋势?

答案 反映分封制走向瓦解。

3.(2012·浙江文综,13,改编)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根据“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秦晋长期通婚说明什么?

答案 秦晋不同姓。

 

重点二 以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宗法制

[史论要点]

要点1 宗法制的内涵是什么?

提示: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划分大宗和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

要点2 宗法制有哪些影响?

提示:

(1)对西周:

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贵族的垄断特权,凝聚了宗族,稳定了统治。

(2)对后世:

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

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史料印证]

史料一

1.据史料一分析宗法制的特点。

答案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远近亲疏。

2.试举一例你身边的宗法制遗存现象。

答案 祭祖;修订家谱;本家兄弟等。

3.(2010·广东文综,12,改编)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什么?

答案 宗法制。

重点三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史论要点]

要点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

(1)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

(2)中央机构:

以皇权为中心;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3)地方机构:

实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体制;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要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提示:

(1)积极:

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

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激化。

[史料印证]

史料二 图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答案 皇权至上。

2.史料体现的特点对国家政治决策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给国家、社会带来损失。

3.(2010·课标全国,25,改编)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讲到“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项制度是什么?

答案 郡县制。

识图读表 释史明义

一、读图释义

西周分封示意图

读图要领:

(1)图片背景:

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封制。

(2)图示内容:

图示反映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从布局上,王族占据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3)应用提示:

根据图片考查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影响等。

二、读表释义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合作探究:

(2011·浙江文综,38,改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变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知古通今 中外链接

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比较内容

中 国

西 方

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

理性、个体、平等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政治改革、法律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实行民主,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共和再帝制,最终以法律形式巩固统治

文明延续

与否与政

治制度的

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易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应用体验]

(2011·安徽文综,36,改编)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

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

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皆为贵族)主持的寡头政治。

……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比较上述材料反映出的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谈谈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答案:

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

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

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了追求财富的观念。

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

[解题答题示范]

【高考典例】(2013·浙江文综,15)公元前221年,秦完全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的是(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题思路示范】

【题型分析】

▲题型要素1 时空概念型选择题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发生,对时空概念的把握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

不过,由于近几年更强调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对学生记忆性知识考查较少,很多学生对此类试题不加重视,本题能起到重视历史时空知识的重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题型要素2 组合式选择题

组合式选择题是高考命题中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解答本类试题可采用选基法、筛选法等。

如本题,根据所学知识,秦最先灭掉的是韩国,最后吞并的是齐国,从图示信息看,②代表韩国;⑤代表齐国,故②在最前面,⑤在最后面,故正确答案为A。

[高考题组训练]

1.(2013·课标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2.(2013·浙江文综,14)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

因此④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②“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可世代为官,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③正确。

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答案 D

3.(2013·海南单科,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 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

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

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

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排除D。

答案 B

4.(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引起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

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奴隶主贵族渐趋衰落,战国时期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百姓”逐渐失去其贵族身份的专属意义,所以选B项。

答案 B

5.(2012·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鲁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答案 C

6.(2010·课标全国,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的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 材料中“封建”是指西周“分封制”。

在分封制下从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标准是才干政绩,地方权力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的“公天下”,故选D项。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