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写好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517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么样写好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怎么样写好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怎么样写好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怎么样写好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怎么样写好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么样写好诗.docx

《怎么样写好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么样写好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么样写好诗.docx

怎么样写好诗

怎么样写好诗

(根据讲课稿整理,有删节)

     第一个问题:

怎么样才算好诗?

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既可以用来创作,又可以用来欣赏,还可以用来修改作品。

这个客观标准,大体可以根据诗词界历代诗人的共识,还是能大体归纳出几条,可供参考和借鉴。

下面我就重点说一说好诗的标准。

       诗词创作,有一个说法叫眼高手低。

这个词,对于我们诗词创作是褒义,没有贬义。

就是要眼高,你才能手高。

你眼不高,手是高不上去的。

眼界见识,判断力达不到,你想写出好诗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见识。

认识上的东西,眼界要高。

一般的诗人都是眼界高于创作。

越好的诗,越是高眼界、高见识创作出来的。

有人说,不是也有创作高于眼界的吗?

李白就是一个。

他的创作亘古第一流,但他从来不讲理论,不谈怎么写好诗。

其实,李白对诗的见识也是第一流的,他只是没有把诗词理论写出来而已。

李白到了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诗,他就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没有对诗的判断力,没有很高的眼界,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吗?

但李白不死心,从武汉一直沿江而下,到了南京,写了“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

”但是跟崔颢比,还是没有比得上,他自己也承认没有崔颢写的好。

所以,说李白的眼界不高,是不符合事实的。

       对于好诗的标准,历来说法不一。

古人就有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肌理说等等,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到了现代,说法就更多了,总的看来大概有五条标准。

第一个标准,就是“格律严谨”。

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

一般地说,在诗的格律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其实,格律是诗的第一道门槛,他还只是形式上的“游戏规则”而已,还谈不到艺术上来。

打个比方,就像下象棋,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山、车杀一线,这好比是象棋的“格律”。

可是你会这个以后,离下好象棋还远着呢。

格律问题,稍稍沉下心来,一般有四五个工作日,就能全部过关,有些基础且思路敏捷的人,一两个小时就能过。

初学的诗友对格律有一个误解,往往注意古人的出律现象。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不”字就出律了;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陆游的“一生报国有万死”,一连五个仄声,肯定出律。

既然古人可以出律,我为什么不能出?

于是就对格律不那么讲究了,学了三年、五年,还在原地徘徊,进入不了诗词的氛围。

古人的出律,仅仅是我们看他出律,二十一世纪的人看唐朝人的格律,拿现代人所了解的格律去衡量唐朝的诗人,很可能会看不准。

我们觉得出律,唐朝人很可能不认为是出律,或者别有说法。

所以说这是一个误解。

我们所看到的出律这个问题,有些是以“入”代“平”现象。

“野火烧不尽”,“不”是入声;“南朝四百八十寺”“八、十”是入声;“儿童相见不相识”,“不”是入声。

以“入”代“平”,这些都不是出律或拗句。

还有些是当时允许的体式,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不复返”、“空悠悠”,不对仗,平仄也不对,词性也不对。

可是崔颢的这首诗被认为是唐诗第一律。

你说古人怎么能把一首出律的诗捧为第一律?

我们不了解古人、其实,在唐朝时,这种体式是允许的,是合律的。

律诗中如果第三联是一个工对,那么第二联就允许半工对。

我们看第三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一个工对。

而第二联就允许半工对,“白云”、“黄鹤”对上了,“一去”,“千载”对了一半。

“不复返”、“空悠悠”不对了。

我们再看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小儿女”和“忆长安”明显不对仗。

但你看第三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工对。

有了第三联的工对,第二联允许半工对。

“遥怜”、“未解”对上了,“小儿女”和“忆长安”就不对了。

这种体式是当时允许的,不算出律。

 

       古人出律的原因大概有十来种:

以“入”代“平”、当时的体式、古诗的残余、律绝形成期中的一些未成熟现象、还有是有意的突破。

“八月湖水平”、“一身报国有万死”这都是有意突破,即常说的“不以辞害意”。

当然确实也有不少就是出律。

所以,对古人出律要有分析,不宜简单地说是出律。

即使古人出律,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原谅自己。

古人出律是谙熟格律,得心应手之后,是在创作中出律。

而我们是在学习格律阶段,这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现在学习阶段,一定要过好格律关。

再说,古人诗的流传,不是以出律而流传,而是以好诗而流传。

即使是好诗,出律也是瑕疵,而不是亮点。

你要光学古人的出律,那就学偏了.其实,格律不仅仅是形式,它还有内涵,有它的作用。

格律是引导我们进入古典诗词氛围的一个向导。

格律是古人把汉语音节的音乐美发展到极致所形成的规律。

经过千百年的研究,古人认为汉字音节这样排列是最美的,它对音乐美的调动是最充分的。

       第二个标准,就是“语言清通”。

诗对语言的第一个要求,是把诗的语言写的通顺,叫读者一看就明白,引导读者顺利的进入你的审美思维。

刚才我们说,格律还未进入艺术领域,语言已经进入艺术领域了。

语言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对语言的要求很多,语言清通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要求。

为什么呢?

我们不要以为说话说的很清楚,写出来的就很清楚了,那是有差距的。

当然,我们说话时也要说清楚,但说话时可以重复,听不懂时可以当面问。

而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文字,看了诗以后,他不能当面问你,你也不能立刻解释。

所以对语言清通的要求就更高。

超出我们现实生活中语言交流的本身。

读者看的是文字,看不到你的手势、表情,也不容许解释。

一句诗几个字就能把你的思想感情、要说的事,完整的传达出来,不能叫读者误解、走岔路,这是我们语言上的功夫。

有些诗友写的诗,他自己很清楚,但读者不清楚。

我们不能按自己的意思生造出一个词来用在诗上。

这种词你自己懂,别人不懂。

有些大诗人他生造词,像苏东坡、鲁迅,生造了好多词。

但他是语言大师,他造了以后被社会所公认。

而我们没这个水平,造的词不为社会理解和公认。

你要创新,肯定不能总用老词,得用新词,可是要用新词,就涉及到生造词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理论能解决的问题,须要靠我们创作实践来解决,靠提高语言能力来解决。

不要以为你说的话挺明白,写的诗就不会有问题,语言问题一定要当回事。

       再说一首诗,标题叫“澳门回归”。

我看诗的内容不是写澳门回归,于是打电话问作者:

你这也不是写的澳门回归呀!

他说:

“怎么不是呀,我就是写澳门回归,我刚从澳门回来。

”他从澳门回来,是他回归,不是澳门回归。

他是很清楚:

我从澳门回来了,不就是既回又归了吗?

这是个语言的水平问题,是功夫,大家不要小看。

为什么说鲁迅是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运用上,又新鲜、又有趣、又精确,又被大家所接受,那是很不容易的。

虽然我们做不到大师那样,但要做到清通、明白、不让读者走岔路,走迷宫,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我们写好诗的基本要求。

       还有一个是对朦胧诗的误解。

把朦胧诗理解为谁也看不懂,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朦胧诗的朦胧不是表现在词句上,而是表现在意境上,可以有多种理解,给读者创造想象的余地。

西方有句话叫做: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就是说,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一百个人看了以后,就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

字句上朦胧,云山雾罩,谁也不知道你说的啥意思,那不叫朦胧诗。

      李商隐是我国朦胧诗的鼻祖。

他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们看表面上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哪个字,哪个词“朦胧”呢?

蚕吐丝,吐到死才吐完。

蜡烛滴泪,滴蜡油,什么时候蜡烧光了,泪才滴完,都是非常明白晓畅,没有丝毫的朦胧感。

但是,它的意思,它传达的感情,是不确定的。

有人认为是爱情诗,在爱情上不大顺利,“丝”的谐音是“思”,相思的“思”,“泪”的谐音是“累”,吃苦受累的“累”,为相思所累,这样理解可以,完全讲得通。

有人认为是官场失意,李商隐因陷入党争被贬,竞争失利,只剩下了“丝”和“泪”,这样理解也可以。

有人说是友情诗,跟朋友的关系出了毛病,也可以。

所以,背后的含义,要传达的感情,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是朦胧诗的本质特征。

千万不要认为把诗写得谁都看不懂就叫朦胧诗,那是对朦胧诗的一种误解。

还有关于“双关语”的问题。

“双关语”跟“歧义”是两回事。

“歧义”是读者理解不出作者的原意,却理解成了另外的意思,走到岔路上去了,易生“歧义”。

歧义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写出来后,读者却理解成这个意思。

而“双关”的两层意思都是作者想说的,表面一层意思,通过某种关联,背后还有一层意思,这叫“双关”。

在作者用的这个词里面,他有两层含义。

这两层含义都是正确的,都是作者要表达的,但是作者重点表达的是那个背后的一层。

刘禹锡的《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那个“晴”字,就双关了。

它既是天气阴晴之“晴”,又是爱情之“情”,这两者都是作者想说的。

作者就是想要通过阴晴之“晴”来传达爱情之“情”。

这是作者的本意,是作者有意的艺术创作,不是歧义。

       诗的语言要清通,就是不能让读者的理解产生歧义。

不能让读者走岔路,把你的意思理解错了,不要让读者走迷宫,转来转去不知你在说什么。

“双关”,是修辞手法,也是诗词创作技巧之一。

现代人用双关语最好的是聂绀弩。

大家可以看一看《聂绀弩旧体诗全编》,他几乎首首用双关,而且用的出神入化。

当年他削土豆时伤手了,他说:

“难凭赤手建中华”。

“赤手”血染红了手,是一个含义:

在干校劳动,我是赤手空拳为祖国效力,怎么能效的好呢?

这才是背后的更重要的含义。

他的诗和现实生活结合得特别紧。

他在干校牛棚里面,写的都是现实的劳动:

担水、刨粪、割麦子、推磨、脱坯等等。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于语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古人的语言的继承(其中包括形象,不仅仅是语言)。

诗词是传统文化,主要的艺术宝库是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我们的主要教材。

使用古代语言,我们诗词是使用最多的。

但我们应该反映社会,反映时代,继承唐宋而又不拘泥于唐宋。

现代语言、现代社会生活还没有完全融入诗词语言库里来。

什么原因呢?

我想,一个原因是因为现代生活发展太快,诗人创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像唐宋时期,千百年一直是牛耕人种,没什么大的变化。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唐朝时这样,到了宋朝还是这样。

而现在就不行了,今年是“田夫抛秧田妇接”,几年后就是插秧机,再过几年就是雇人插秧了。

自己坐在稻田边上,吃烧鸡喝酒,有人用机器帮你插好了。

变化太快了,这是一个原因。

我们现在诗词语言仓库里面的零件,大部分是唐宋的零件。

1997年香港回归时,搞了一个“香港回归诗词大赛”。

其中有一首诗,写解放军进驻香港是“饮马香江”。

有诗友来信就提出反对意见:

他说,解放军并不是骑着马进的香港,你们这不是歪曲历史吗?

解放军确实不是骑着马进的香港。

但是,诗并不是历史纪录,不是新闻。

你不让他“饮马香江”,说“坦克进香江”、“装甲车进香港”,这很难融进诗里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还没有出现足够数量的语言大师。

这是个时代问题,是历史问题。

这个现代社会生活的词语,还没有诗化到诗词语言库里来,没有创造出来。

古人没有坦克,没有造这个词,所以只好说“饮马香江”,“挥鞭东指”等。

慢慢来,以后肯定会有人发现一个好词,不必再用古人的老词了。

我们在座的每个诗友都有这个责任,看谁能发明出来。

将来还会有这样的诗,像什么“电脑”、“反恐”、“股票”、“艾滋病”、“经济危机”等等现代的东西都反映到诗里来,肯定不会老停留在唐宋的语言库里面。

这是一个时代、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使命。

      我觉得对古人的语言,大概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完全可以照搬,它的生命力比较强,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完全被现代大众所接受。

比方说“促膝谈心”,过去坐在炕上、席上好促膝;现在坐在沙发上谈心,不好促膝。

比方说“破釜沉舟”,这些词估计没有什么障碍,是可以继续用的,它已经完全和现代的民族语言融合起来了。

第二种是属于半可用,有限制的使用。

比方说“陛下”这个词,在中国没有陛下了,可是在外交上,对日本天皇、英国女王还是要称陛下,这是特定的外交语言,叫做有限制的使用。

第三种是已被历史、被时代淘汰了,不可用了。

我收到一个女诗友写的诗,他自称“妾”。

古代女人自称妾,是谦称,不是说自己是小老婆。

现在要自称“妾”,太陈腐了,也没有必要。

这类词已经死亡了。

男人自称“仆”,自称“在下”,这些我看可以不用。

总而言之,对古人的语言,大概有这三种类型,即可用,半可用,不可用三种。

但这也没什么量化的标准,大家可自己掌握。

第三个标准,就是“形象典型”

诗的艺术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抒发感情,这是诗词的审美特征,本质特征,它是以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

我们把凝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称为“意象”。

诗词里的形象,严格说来,都应称为意象。

       我们这些初学者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由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渡,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思维方式转变的问题。

我们已经习惯于作报告、下指示、写文件,习惯于使用逻辑思维,没有或者很少借助于形象思维,这已形成了思维定势。

而诗词创作,它要求通过一个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而不是直接把感情告诉读者。

逻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势,使我们容易犯三个毛病:

一个是“直言其事”;一个是“紧跟形势”;一个是“豪言壮语”。

形势要不要跟?

当然要跟,但是要用诗词的艺术形式。

没有形象在里面,就成了标语口号,把诗写成了整齐押韵的“挑战书”、“请战书”、“决心书”的样子。

我们不是说它不好,我们只是指出,诗不是这样,诗应该怎样。

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时,搞了一个诗词大赛。

其中有一篇稿子未能得奖,他从邓小平法国勤工俭学写到百色起义,写到太行山、大别山直到改革开放。

历数邓小平的历史功绩,罗列的整齐押韵,这固然是歌颂邓小平,但这不是诗的方式,最多是韵文的方式,是押韵的人物传记。

所以,诗词不是对错之分。

诗词它不是说明书、操作手册,一般来说,没有可直接操作的实用价值,而是通过艺术的形式,使读者悟出一定道理从而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比方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如果农民说“锄禾日当午”,看看表,中午十二点,咱们去锄地吧!

这可能吗?

没有哪个农民偏要在中午去锄地,但是诗却要这么写。

你不能说“早晚来锄地,中午歇个晌”,这就不是诗,而是“工作安排”了。

所以,诗词艺术不可抽象论对错,而是以意境论高低。

诗的对错不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对错。

比方说“锄禾日当午”是对是错?

要说这样去锄地,可能就不对了,要说反映农民的辛勤劳作,这样写就是最真实、最典型、最形象的。

诗一般不具备可操作性,它只是传达感情,通过形象传达感情,不要给诗强加不能胜任的任务。

用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是诗词艺术的特征。

唐朝诗人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写诗的诀窍。

什么诀窍呢?

那就是一定要用形象来传达自己的感情。

你看他写一个新媳妇问丈夫画眉深浅合时不合时,时髦不时髦,但我们看诗的题目是“近试上张水部”,是给考试官张籍写的,跟这个新媳妇毫无关系。

他是想请考官张籍指点一下,自己的文章有何得失,有何缺陷,是问自己的文章“入时无”。

朱庆余是来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字不提文章,而是通过一个新嫁娘的形象来传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这才是作诗的正道。

这首诗家喻户晓,我感觉对我们诗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大家可以把它当作座右铭,每次写诗时读读这首诗,想到应该通过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直言其事,不要贴标签,而是要把自己的感情灌输到所创造的形象里面去。

这是诗词艺术创作的特征,也是我们终身追求的,永不满足的,永无止境的。

刚才讲到罗列邓小平历史功绩的诗,那是纪实文学,没有经过艺术创作,没有艺术劳动的结晶,所以原则上说,这还不算诗。

那次诗词大赛有一首获奖的诗,是河北省一位有名的诗人刘章写的,题目叫《赤岸观花》。

在邯郸山区有个小村子叫赤岸,曾是当年八路军司令部驻地。

邓小平和刘伯承在院子里曾经栽了一棵海棠花和一棵丁香花。

“丁香花伴海棠开,刘邓当年亲手栽。

无边战火硝烟里,人间春色早安排。

”表面上是说海棠、丁香,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春色,这是诗的表层意思。

其中内涵是什么呢?

是邓小平早就把祖国前途甚至开放改革都考虑成熟了,早已胸有成竹了。

他是通过花的形象、花的作用来表达刘邓的功绩,而不是把一些事实罗列起来。

 

       为邓小平南巡讲话,专门搞了一次诗词大赛,其中得一等奖的是湖南浏阳的王巨农(已去世)。

题目是《观北海九龙壁》:

“久蛰思高举,长怀捧日心。

偶曾鳞爪露,终乏水云深。

天鼓挝南国,春旗荡邓林。

者番堪破壁,昂首上千寻”诗中句句写的是北海九龙壁,同时句句说的是邓小平。

九龙蛰居,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九龙捧日,这是说对毛泽东主席的感情;偶尔露鳞爪,是说邓小平历史上多有建树;“终乏水云深”,终归没有合适的环境,没飞起来,这是说邓三起三落,一会儿被打倒,一会儿扶起来,没有给他以展示自己才华的环境;南国天鼓响,祖国大地春潮涌动,给九龙创造了条件,这是说邓南巡讲话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者番堪破壁,昂首上千寻”,这回有条件了,九龙可以飞了,昂首向九霄了,真实的含义是有了邓小平的讲话,才有了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这首诗为什么被评为一等奖?

因其创作手法和技巧是有艺术性的,通过壁上九龙的形象把邓的功绩、南巡讲话的威力充分反映出来。

而不是直接说“南巡威力大,全国齐响应”一类的口号,这是我们作诗用形象思维来创作的样板。

       形象创作可以分多类型,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人象。

这个用的最多。

“洞房昨夜停红烛”就是人象,一个新嫁娘的形象。

       二是物象。

李贺《马诗》: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就是物象。

物的形象,也是大量作为诗人抒情的寄托。

       三是景象。

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完全是一个风景的画面,是景象。

这个也比较多。

诗人往往不是只使用一种形象,大多是人象、物象、景象兼而有之,结合使用。

       四是心象。

心理形象,没有人物、景物,只是心理描写,用心理形象映射出人物的形象。

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是写一个少妇的心理状态。

还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也是心理形象的描写。

元曲里有一首《[越调]凭栏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写一个女子在家给戍边的丈夫寄征衣时的心理活动:

寄了征衣,你不冷了,就不想家了。

不寄征衣吧,你又要挨冻。

寄与不寄,真让我为难。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将士戍边的艰辛、女子对丈夫深深地爱,全都体现在里面了。

这属于心理形象。

       五是事象。

写一件事,其中人物的形象不太明显,只是一件事的过程。

这在律诗中比较少,在古风里比较多。

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这首是七律中少见的叙事诗,目前只发现两首。

另一首是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首诗写待客的经过,有池塘、鸥鸟,开门、扫地,没有好酒好菜,找邻居老头陪客一起喝酒,这么一个过程。

这种叙事诗在律诗中是少有的。

杜甫的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

主人公不出现。

《客至》从头到尾也未见到这个客人。

前两句是环境,三、四句是迎客活动,五、六句是在菜桌上吃饭,最后两句是请邻居老翁一起喝酒。

而客人是谁,什么样,始终未见着。

宋词里也有这种叙事的词,如周邦彦《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也是以事象传情的。

       六是暗象。

就是诗里好像没有什么明确的形象,但给人的印象非常清晰深刻,我们称其为暗象。

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这是歌颂项羽的英雄气概,而不是对项羽人物形象的描写。

但在读者面前,项羽的高大形象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种手法我们称暗象,这是一种较高的艺术手法。

       七是群象。

一首诗里,不是一个形象,而是好多个形,象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传达某种感情。

李商隐《无题》:

“东风”、“百花”、“春蚕”、“蜡炬”、“晓镜”、“云鬓”、“月光”、“蓬山”、“青鸟”,用了好多形象;杜甫《绝句》也是好多形象。

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了十个形象来说断肠人(客居行人)的感情,所以叫群象。

马致远的这首元曲曾经引起过非议,有人说它光有名词没有动词,光有主语没有谓语,不合语法。

实际上,确实只有名词,但给人在感觉上是明确的。

谓语是省略了,不是残缺。

通过这一系列形象说明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感,思乡、思亲、悲凉无助,前途未卜,感情交织在一起,引起读者想象和共鸣。

这是古人在创作形象上给我们提供了样板,我们应该学习。

       形象和感情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般来说,一个形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一个感情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形象。

对我们来说,只要选择你最熟悉的、感触最深的形象就可以了。

比如月亮。

月亮是古人常用的形象,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千差万别。

李白说“疑是地上霜”,这是一种感情;他又说“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这又是另一种感情;他还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看,他又和月亮跳起舞来了。

到了苏东坡,他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与李白的感情不同了;而辛弃疾的“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感情了。

       再比如项羽这个人物,李清照诗中是歌颂;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同情中带着无穷的惋惜;再看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他说你项羽带领了江东八百子弟,百战疲劳,军心涣散,即使人在,谁肯替你打仗?

这简直就是批判甚至谴责了。

所以说,同一个项羽的形象,每个诗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都与自己有关,都是自己感情的反射,这叫做“融情入境”。

《红楼梦》第七十回里的“柳絮词”,同样是咏柳絮,林黛玉《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

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絮飘落尘埃,无家可归,四处漂泊,那就是林黛玉本人,它的身世,她的整个思想感情全部灌输到柳絮上了;薛宝钗《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要当荣国府的宝二奶奶,执掌荣国府,雄心壮志,跃然纸上。

同样一个柳絮,林黛玉是如泣如诉,而薛宝钗却是激情满怀。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的《螃蟹诗》。

贾宝玉说“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贾宝玉自称“富贵闲人”,有吃有喝,无心无肺。

林黛玉却说“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螃蟹是那么美丽可爱,她真心爱着贾宝玉,那就是她心目中的宝二爷。

而薛宝钗的诗,却是“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螃蟹横行,道路不分经纬,一肚子大便,这是在骂贾宝玉不求上进。

为什么骂他?

因为她要嫁给他,关心他,希望他争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做“皮里春秋空黑黄”的纨绔子弟,所以骂他。

贾宝玉听的明白,所以说:

骂得痛快。

同样一个螃蟹,传达的感情却是大不一样的。

       再举个例子。

清朝有个人叫徐兰,由北京岀居庸关到银川一带去戍边。

他写了首诗《出关》,其中有“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句。

往马后看是京城,桃花一片,春光烂漫。

往前看是冰天雪地,一片饥寒荒凉。

实际上,马前也能有桃花,马后也可能有雪。

但他选择马后桃花,代表京城的繁华,马前的雪,代表大漠边关艰苦的军旅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