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10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技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技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技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技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工作.docx

《科技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工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工作.docx

科技工作

如何发挥县级科技部门的职能作用

 

县科技局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机构,统领所辖区域科技进步工作,根据“三定”职责划分,主要有以下综合职能:

加强对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科技发展环境;组织、协调和指导当地的科技工作(包括行业科技工作),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区域科技进步;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统筹开展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科技示范作用;建立和发展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科技为动力,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

笔者认为当前要着重从科技参谋、科技引导、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职能建设。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切实当好县委、县政府的科技参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首先得有地方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实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制,这一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处于科技工作边缘末梢的县级科技部门的工作却正在被边缘化的趋势,一些地方对科技工作和重视很大程度停留在口头上,难以进入经济工作的主流和成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是,县级科技工作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和推广能力弱化,企业创新能力不全,农民迫切需要的大量实用技术得不到满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为科技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

可以看到,随着地方科技工作在国家整体科技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各级领导的科技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

作为县级科技部门的组织者、管理者,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既要当好区域创新的“参谋长”,又要当好科技惠民的“服务员”。

要有统筹区域科技发展的职能,跳出传统被动的思维模式,提升认识高度,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使科技目标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中心紧密结合。

积极谋划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和关键技术,使科技工作成为县委、县政府谋利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巧借东风,利用贯彻各级科技大会精神的契机,多向县委、县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地方党政一把手的重视。

要学会“挖掘”新产品、新技术,及时发现出来申报上去;还要学会“导向”,就是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进而提升区域的科技水平,把成熟的科技成果尽快得到应用,形成生产力;要依法规范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科技三项费依法高于财政增长幅度增长。

  

(二)准确定位,量力而行,发挥科技引导作用。

县科技部门作为县科技工作的统筹、策划和组织者,在条件不是很好、经费不是很多、力量相当有限的情况下,要在服务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发挥重大作用,必须超前思维,调整工作重心,在科技引导上下功夫。

科技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主要应该做超前的、前瞻性的工作,从国家战略来说,主要是抓自主创新和尖端核心技术,而从县级科技部门来说,重点应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突出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

加强对科技项目、科技产业的引导,将科技工作的重心往前移,要做在产业部门界入之前,要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有选择地引进新项目、突破技术瓶颈。

加强县域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中小企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共性的,公益性的科技工作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把有限的人才、财力用在刀刃上,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至于成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科技产业的再扩大,则主要是产业部门的事情了。

  (三)转变作用,主动出击,切实抓好科技服务。

建设创新型国家,地方科技工作舞台广阔。

县级科技部门要根据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模式,改变座等农户、企业上门要技术、争资金、争项目为主的工作方式。

走出机关,拓展工作触角,突出以服务为重点,主动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掌握科技信息资源。

加强与各行业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掌握全县科技动态,紧密结合区域资源和产业实际,在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针对性地主动帮助引进技术成果。

并建立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发现一个,引进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

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和特色,利用2、3年时间,抓出1—2个有特色、有显示度的东西来。

  (四)整合资源,放大优势,强化科技管理工作。

县级科技部门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目标的有机构成,是科技工作的基本环节,应该及时得到上级部门更多的重视和支持,要整合科技系统的资源,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应将县级科技工作纳入宏观科技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在职能设置时应更多地照顾到县这一级,要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实实在在地支持县级的科技工作。

要强化科技执法工作,加大专利、技术市场、地震等执法力度。

要十分注重构建属于科技部门独资特色的工作板块,对科技计划、科技成果奖励、专利、地震、科技信息等其他部门不能替代的工作,不要动辄推向社会其他部门或中介机构,要坚守阵地,规范管理程序,放大优势,并一以贯之地抓出成效。

  (五)夯实基础,重塑形象,切实加强科技部门自身建设。

切实重视县级科技部门基础建设,改善基层科技部门的工作条件,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提升科技部门服务经济建设能力,做到有为有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科技部门形象,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都有大的提高。

  唯其如此,才能发挥县级科技这个组织、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使科技局的工作越来越忙,忙出水平,忙出效益,忙出科技局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新形象。

一个县级科技局对“干什么、怎样干”的尝试与思考

一个县级科技局

          对“干什么、怎样干”的尝试与思考

   在江西西北隅的赣湘鄂边界,有一个国土面积居江西全省之冠的大县,它就是修水县。

修水县重峦叠嶂,县域45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被周边占八成的山地所包围。

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修水的一个显著特点。

秋收起义枪声就是从这里响起,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也是在这里升起。

修水在大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有10300多名。

可以说,这里的人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然而,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这里却没有沿江、沿海等区位优势,甚至至今还没有铁路、高速公路或国道从县域经过的有利条件。

基础差、底子薄和地理条件造成的困难,加上全县70多万人口中百分之八十滞留农村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修水县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目前全县还有18万贫困人口,是国家认定的重点扶贫县。

   面对艰难的现实,作为主管全县“第一生产力”的县科技局,坚持以科教兴县为第一要务,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取得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科技工作的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科技进步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极致。

2000年以来,全县GDP总量、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以12 %、    16.6%、10%的年均增长率实现着跨越式发展。

修水县的科技工作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2000年,修水县获得了九江市科技工作评比第一名;2001年,经科技部批准,修水县进入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2002年,在“九五”期间建设国家级星火密集区的基础上,修水县再次被批准为新一轮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该县的渣津镇被批准为全国只有34家的“十五”第一批“全国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创建单位;2003年,经江西省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江西省科技厅继续将修水县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正式上报科技部。

修水县科技局的成功实践,为回答“县级科技局应当干什么和怎样干”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主动上位靠前  实践“两个转变”

   县级科技局是县级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全县科技工作的管理者和科技进步的推动者。

然而,从县科技局所具有的权力和实际的协调能力来看,要担当好这个角色,又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县科技局也确实算不上是很显眼的单位。

为此,在实际工作中,修水县科技局首先做到的是在政府行为的大平台上,主动上位,积极靠前,力争把科技工作优先摆上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强“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通过“两个转变”,把“科教兴县”战略透渗到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中,使科技工作形成了“大合唱”,实现了大作为。

   一是实现从“单打一”到“大联合”的转变。

科技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因此,全面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决不是哪一家能够单独办好的事,即使是主管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如果孤军作战,也一定难以大获全胜,必须寻求全社会的大力协同与联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万马奔腾”的新局面,科技工作才能实现大作为。

为此,修水县科技局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挂科技点,将考核内容列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评,考评结果进入领导干部的政绩档案。

其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对全县科技人员实行以“四联四带”为主要内容的挂村联户与发展产业联系制度,让全县每个科技人员联系一项产业,联系一个乡镇(企业),联系一个基地,联系5户农村专业户;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带头推广科学技术,带头普及科学知识,带领群众科技致富。

县里成立了“四联四带”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并按年度对挂村联户的科技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技人员的评优、评聘挂钩。

全县迄今已有220名有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与100个重点村、20个重点企业、1120户农户挂钩帮扶,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设立了科技工作先进奖、科技兴农奖、科技兴企奖等奖项,设立科技专项奖励基金,表彰奖励在推动全县科技进步中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2002年全县共奖励了12项科技创新项目,4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县科技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把全县各部门的科技力量有效地调动和组织起来,实现了大联合的目的,而且有效地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实现从“管项目”到“大服务”的转变。

社会上流行一种偏见,认为县级科技局是个既没有权又没有钱的部门,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而事实上,仅仅在管理科技系统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的小圈子里,也确实难以做出很大的成绩,而要提高自身的显示度,必须面向社会,实行大服务。

为此,修水县科技局下决心做了三件在全县有影响力的实事。

第一件事是建立了一个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内设项目部、培训部、信息部、音像图书服务部,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开发项目的调研、策划、论证,科技成果转让中介、新产业引进、推广、试销、科技培训、科技图书影像服务等,运转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件事是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请缨建起了一个县级政府中心网站,为县级党政5套领导班子、36个乡镇、32个县直部门和2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了一个共用共享的联络互动信息平台。

通过网站发布修水新闻、政策公告、投资信息、介绍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推介产品,宣传修水。

建网三年来,成功引进科技项目52项,直接间接引进资金2亿多元,修水县科技局也由此成了全县的信息枢纽。

第三件事是牵头建立健全了县科技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于一个经济上的贫困县来说,更有其非同一般的深远意义。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修水县科技局协助县政府制定了《决策咨询工作条例》。

县政府成立了由各类专家组成的科技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由县科技局局长任主任。

三年来,咨询委对39个单项资金超过50万元的重点项目进行了论证,论证意见全部被决策部门所采纳,对有效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论证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科学严肃性,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起到了智囊参谋作用。

   紧扣经济发展  做好“三个贴近”

县级科技局在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应当怎样去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是每个县级科技工作机构和科技工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

修水县科技局通过“三个贴近”尝试着科技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有效工作方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使县级科技局有了存在的真正意义。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修水县科技局通过修水报、修水电视台和政府网站等媒体,公开向全县作出庄严承诺:

修水县科技局为全县社会各界提供科技服务,实行“三不四帮”。

“三不”是只帮忙不添乱,只服务不索取,只支持不增负。

“四帮”是对需要帮助的企业、单位、农民,帮助他们开发产业项目,争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成果验收鉴定,打造科技品牌;帮助他们沟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和科研开发机构;帮助他们通过修水网站在互联网上发布产品开发、供求信息和招商引资项目;帮助对项目进行科技经济决策咨询论证,为项目的申报立项提供前期调研、编制可行性报告。

他们以真心换来了友情,以诚恳换来了信任,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真正使全县科技工作做到了紧贴社会。

   一是贴近企业,做业主的参谋。

修水县科技局建立了与业主紧密联系的制度,每年年初都要召开依靠科技、共谋发展的对策研讨会,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建立与企业主的联系卡,联系了全国各地30多位“两院”院士作技术后盾;与全国的名校、名院、名所建立了“不为所有,只求所用”的智力引进机制;实施“科技安居工程”,对引进的科技人才,在住房、待遇、晋升、子女就读、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待;开展了“院士帮你解疑难”等技术对接活动,在“资本”与“知本”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三年内,县科技局帮助企业开发了30多个新产品项目,其中有7项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可是,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次,有位上级领导要到该县一家企业了解情况,当县科技局出面与这家企业联系时,这家企业不仅没有表示出欢迎的热情,而且还婉言拒绝。

“三不四帮”的承诺就是该局在这件事的触动下向社会做出的回应。

他们真正践行承诺,决不食言。

有一家企业,在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开发了3个新产品项目,争取了3项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到的国家项目经费100多万元,而且成果获得了科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

然而,县科技局从未收受过这个企业的一份礼,也没有让老板请吃过一顿饭。

   二是贴近农村,做农民的帮手。

修水是农业大县和蚕桑大县,农业在全县三次产业的构成中占了第一位的比重。

几年来,修水县科技局开展的科普百村行、科普周、科普之春、农业科普年、农函大巡回辅导等系列科普活动,主要目标都是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

他们把技术培训班办到屋场,把技术送到田头,把农村实用技术光盘和技术资料送到农民手中,还把县直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名单和电话号码印成卡片公开告诉农民,真正做到了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修水县虽是江西省的蚕桑基地县,而栽桑养蚕技术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却是盛名难副。

县科技局针对这种县情,积极联合县老建办、县蚕桑局、县电视台等方面的力量,拍摄了一部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蚕桑科技电视片,采用当地的方言土语配音讲解,并制作成2000多份光盘,免费送给乡镇、村组和专业户,还自带电视机、VCD机免费到边远地区逐个屋场向农户边播放、边解答蚕农提出的技术问题,使全县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大为提高,产茧量增加31%,预计全县蚕农可从中获得24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三是贴近社区,做居民的朋友。

修水县科技局和修水县科协,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建制,这为他们向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

近几年来,他们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创建科普一条街、科普走廊、科普书库、科技讲座、科普竞赛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2003年“非典”疫情流行期间,全县第一个把防治“非典“的图片和宣传资料送到社区街道的就是县科技局,并由此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修水县科技局通过这些活动,赢得了声誉,也有效地提高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知名度。

   凝集项目抓手  培植“四个支撑”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都在于科技创新。

对于一个县级科技局来说,就是如何抓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的重大需求,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方面着眼,注重以产品或产业为中心,按照技术集成的科技创新思路,开发推广一批对产业升级改造和持续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项目,建成若干具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架构起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修水县科技局正是沿着这样的科技发展思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寻求着科技对经济的支撑点。

   几年来,修水县科技局在充分发挥科技行政部门管理科技项目这一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清理科技发展思路中,逐步发现星火带、产业链、企业群、明白人是可以对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的支撑点。

科技工作紧紧抓住对这四个支撑点的培植,就能够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为此,修水县科技局以一种主动的、务实的姿态确立了以项目为抓手的做法,通过有重点地定向连续支持取得为产品升级、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成果,着力在培植这四个支撑点上,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

第一个支撑点是发展以蚕桑、药材、茶叶、山羊为主导产业的4条星火产业带;第二个支撑点是建立以祥辉、五星自动缫丝生产线为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以龙腾医用生物缝合线为龙头企业的山羊综合利用深加工产业链,以赣宁、民辉精细化工为龙头企业的白钨开采加工产业链,以宁红保健茶、神茶为龙头企业的茶饮料产业链,以康顺、昌盛为龙头企业的耐热瓷产业链;第三个支撑点是重点扶助宁红茶业、神茶集团、龙腾生物、昌盛陶瓷、万顺特艺、民辉化工、祥辉制丝、赣宁钨业、元昌化工、天合食品等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群体;第四个支撑点是培养万名学有专长的农函大学员,使他们成为带领全县农民科技致富的明白人。

   围绕这四个支撑点,修水县科技局先后系统地实施了“宁红保健茶系列产品开发”“蚕桑产业化工程”“中药现代化产业工程”“山羊开发工程”“高温耐热陶瓷炊(燃)具系列产品开发”“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建设”、“神茶研究与开发”等专项科技计划。

三年来,共有49项科技项目得到了政府科技三项经费的支持。

其中有7项列入了国家计划、6项列入了省级计划、10项列入了市级计划。

通过这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开发了LT无机化工陶瓷颜料、耐热陶瓷炒烤锅、电磁炉用瓷餐具、医用可吸收生物缝合线、宁红康视明、白钨GN冶炼工艺、氧化石蜡皂等一批技术含量高、有着极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同时,有23项成果获得科技奖励。

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奖10项,县级科技奖12项;有7项获省级新产品称号;申请专利22项,已有10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在科技项目成功实施的带动下,全县星火带稳步发展,产业链得到了延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5条高新技术产业链所形成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到了70%以上的份额。

2002年,全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7%。

民营企业群中的10家重点民营科技型企业,有2家被评为国家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家被认定为市级民营科技型企业;有3家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民营科技型企业成为越来越大的新亮点,有力地支撑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农函大等途径培养的农村科技致富明白人队伍,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一个贫困县的科技局为什么能够给这么多的科技项目筹措足够的经费支持?

这与该县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科技投入体系是分不开的。

   一是向上争。

修水县从“九五”时期开始实施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建设以来,就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的相关科技计划项目,并取得相应的科技三项经费支持。

县科技局在组织基层单位申报项目时,就制定了选定项目的基本原则,如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本地资源优势的发挥和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的前期基础较好,技术起点高,相关产业间的关联度好,有利于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项目实施单位的技术基础条件较好,能确保项目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等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科技局将市级以上项目一律列为重点项目切实加强跟踪管理,务使合同书所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以诚实守信的精神来赢取上级部门的信任。

为了保护企业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修水县科技局对一些确有市场前景、而又未能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立项的项目,就在县级科技三项经费中给予立项支持,既保护了项目申请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县科技局从更多申报项目中好中选好,从而使向上申报的项目能有较高的质量,每年争取的科技经费也几乎连年都超过了县级财政安排的科技三项经费。

   二是县财政挤。

修水县人均财政收入不足200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吃饭财政”。

但在实际工作中,县里确切地感受到了科技投入能够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好处,如有一年省里给了宁红集团15万元科技项目经费,结果带来了1亿多元的产值,除上交税金外还直接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修水县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丝毫不含糊,始终坚持做到了科技投入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较大幅度地增长。

2002年,县级财政给科技的实际投入达到了54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173万元,在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中占到1.2%的比例。

   三是企业投。

修水县科技局通过县科教领导小组制定的《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办法》,对县直部门和重点企业的科技投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重点企业用于R&D的经费不得低于销售收入的1%。

几年来的实施结果,全县有6家国有改制企业、10家重点民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占到企业年销售收入的3.14%的比例。

2001和2002年度,列入考核范围的16家县属重点骨干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分别达到了813.6万元和1 110.4万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50%和3.92%。

在全县科技投入的总体构成中,企业的投入达到了80%的份额。

企业既是技术创新主体,也是科技投入主体的重要地位在修水得到了体现。

   再创科技亮点  做强“五大产业”

   依靠科技,抓产业,抓绿色农业,带动集镇的发展,这是修水县科技工作的一大特色。

“九五”时期以来,经过连续两期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建设和发展,修水县在蚕桑、茶叶、中药材、山羊、耐热瓷五大产业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全县已建立蚕桑示范基地100个,栽桑面积达到10万亩;建立药材示范基地14个,药材基地村80个,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建立山羊养殖基地村80个,山羊饲养量达到60万头;茶叶是修水的优秀传统产业,全县茶叶面积有5万亩。

修水县的蚕桑、茶叶、山羊、药材这四大产业均已成为江西省的生产基地县。

耐热陶瓷的生产,全县已有2家规模化的企业。

这五大产业不仅在当前修水县的经济构成中已经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尤其重要的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统筹地区之间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修水县科技局按照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制定了再创科技新亮点的谋划,这就是通过项目、资金、人才三项生产要素的优势集成,用新技术嫁接和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五大产业。

   首先,在科技计划项目的安排方面,围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将五大产业做强,做好科技项目的规划设计。

例如蚕桑产业,以前的科技项目,主要侧重于解决提高栽桑养蚕的产量和质量的技术问题,在产业链方面,目前在修水县还只是做到缫丝这一步,而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还无能为力做下去。

还有栽桑养蚕过程中的大量副产品,目前也还只是粗放地利用,做不出精细的轻化工产品。

在茶叶产业方面,修水在历史上以“宁红”著称于世。

近年来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继宁红保健茶之后,又成功地开发了具有减肥降脂功能的青钱柳神茶,宁红瘦身含片,还有宁红康视明、宁红一杯清等系列功能性饮品,只要进一步将其中相关的技术问题加以配套完善,就能形成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能成倍地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