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045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docx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

子宫颈病变的诊治

子宫颈癌的筛查

子宫分为子宫颈和子宫体,子宫颈的阴道部可以通过窥器检视。

子宫颈病变狭义地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它是子宫颈癌前病变(preinvasivediseaseofthecervix,PDC)。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据世界范围内估计,每年大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2000年,全世界新发病例47万人,因子宫颈癌引起死亡人数为23万人。

在中国妇女中,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乳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感染导致宫颈不典型增生,进而进展为宫颈癌。

因此,子宫颈癌有一系列的癌前病变(CINI、CINII、CINIII),从一般的子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子宫颈癌大约需要十年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子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以预防,甚至可以治愈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

一:

加强健康教育,避免过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乱。

二:

定期做子宫颈癌筛查。

三:

对于已发现的宫颈病变(通常没有症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子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四:

筛查方法使用正确,筛查妇女的目标人群覆盖率高(70%以上),并且有可靠的相关治疗,是一个筛查分流成功防治子宫颈癌的关键因素。

从世界范围看,近3/4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中50%发生在亚洲。

我国20世纪90年代及70年代比较也表明,城市地区妇女子宫颈癌死亡率下降幅度大于农村地区。

因此,发展中国家及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原因致使医疗卫生资源低下,卫生设施不完善,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缺乏,筛查工作等受到限制,使子宫颈癌高发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2006年WHO公布了宫颈癌综合防治实践指南,就指南的问题,提出下述解读:

一:

健康教育为宫颈癌全面防治的重要内容。

利用各种机会提供信息及教育,并促进不同年龄组的患者不良行为的改变。

二:

开展组织性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

附: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一:

过早性生活者(16岁之前)

二:

自己或配偶有多个性伴者

三:

多孕早产的妇女

四:

免疫功能低下者(HIV阳性、器官移植、化疗等)

五:

曾经或正在患生殖道HPV、单纯疱疹病毒或其它性传播疾病的妇女

六:

吸烟、吸毒、营养不良

七:

有宫颈病变

三:

推荐细胞学方法用于大规模宫颈筛查,可用传统巴氏涂片法。

如果条件具备,可选择液基细胞法,报告分类选择TBS法。

开始筛查的妇女年龄≥30岁,也包括不足30岁的高危人群。

一般不主张为65岁以上的妇女进行字宫颈癌的筛查(中国癌症基金会)。

四:

细胞学筛查结果的标准处理方法:

 宫颈涂片

满意的评价

不满意的评价

 

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

阴道镜(colposcope)是由德国学者HansHinselmann发明,用于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目前阴道镜己成为对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早期宫颈癌、尖锐湿疣等辅助诊断及治疗后随防、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首次推出电子阴道镜,继而光-电一体式阴道镜成像系统(显微定影式阴道镜)问世,有效地整合了传统双目光学阴道镜与数码电子阴道镜的各自优点,成像清晰,电脑储存、利于病变的前后对照及远程会诊等。

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为宫颈病变的两种诊断技术,但宫颈细胞学检查为初筛,而阴道镜则为对病变部位及性质的进一步诊断,在阴道镜指引下活检而得到病理学的诊断,这就是目前确定的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程序:

宫颈细胞学检查(初筛)-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的金标准)。

阴道镜检查的指征

1.宫颈细胞学异常巴氏分级Ⅱ级以上,TBS系统中ASCUS和/或HPVDNA阳性者及以上。

2.临床可疑

异常症状:

接触性出血、非经期出血、异常排液。

外观异常的宫颈

3.女性或性伴下生殖道湿庞或HPV感染

4.外阴、阴道可疑病变

5.宫颈癌和CIN治疗后随访

6.追踪观察下生殖道病变的动态变化

7.无绝对禁忌证

8.其他如CIN戓早期宫颈癌治疗前估价阴道是否受累、外阴或阴道肿瘤

阴道镜检查前注意事顶

1.检查前至少24小时内不宜作阴道冲洗、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妇科检查、阴道用药及性生活。

2.急性宫颈、阴道炎症时,先行抗炎治疗。

3.月经干净3-4天检查,更利于观察宫颈管。

4.孕期阴道镜检查无可疑高级别病变或癌变时少做活检,避免宫颈管刮术。

5.绝经后妇女(无使用激素替代)在行阴道镜检查前,局部或口服3周雌激素可能更好。

6.国外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进行阴道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包括阴道镜检查伴随的操作如:

活检、颈管刮术、照相及可能的并发症。

阴道镜检查的步骤

1.阴道镜检查前复习患者的病史对外阴、肛周区检查

2.放置窥器,避免损伤子宫颈造成出血,影响观察。

3.用棉球轻轻擦净宫颈分泌物,全面观察宫颈、颈管下段。

4.应用5%醋酸湿敷宫颈表面30-60秒后,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的变化,异常上皮变化需等侍1-2分钟后才完全出现。

必要时3分钟后重复。

5.可用绿色滤光镜观察血管的特征。

6.阴道镜检查结果前将卢戈碘液涂于宫颈(Schiller试验、无碘过敏),用于确定活检部位。

阴道镜检查如果己得到了所需的资料可不做碘试验(选择性使用)。

7.多象限病变需多处活检。

8.细胞学持续可疑或阳性,阴道镜检查未有阳性发现,而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时,应行宫颈管内膜刮术,而鳞柱交界完全暴露时,无需常规行宫颈管刮术。

细胞学提示高级别异常且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时,有必要行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依据

1.病变区域(topography):

CIN和早期宫颈癌主要发生于转化区内,而湿庞等病变可发生在转化区内或转化区外的原始鳞状上皮。

2.颜色和混浊度(colourandopacity)醋白反应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反应病变程度加重。

化生上皮出现的醋白反应常为“出现快、消失快”。

混浊度随病变加重而表现为白色、灰白色、黄色及暗红色等。

3.表面构型(surfaceconfiguration):

不正常的上皮,加碘或加醋酸后边界清晰,重度CIN或浸润癌,因上皮增生,使上皮呈云雾状、脑回状、猪油样及不规则突起。

上皮粘附力差易脱落而形成糜烂或溃疡。

4.血管结构(angioarchitecture):

典型的异常血管包括:

点状血管、镶嵌及异型(非典型)血管。

管径粗大、形态不规则及血管间距离增大者提示病变程度加重,非典型血管常被作为浸润癌的标志,但亦可出现在良性病变中。

阴道镜国际通用术语(200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第11次国际宫颈病理和阴道镜会议)

1.正常阴道镜所见(normalcolposcopicfindings)

(1)原始鳞状上皮(originalsquamousepithelium)

(2)拄状上皮(columnarepithelium)

(3)转化区(transformationzone)

2.异常阴道镜所见(abnormalcolposcopicfindings)

(1)扁平醋白上皮(flatacetowhiteepithelium)

(2)致密醋白上皮(densetacetowhiteepithelium)

(3)细小镶嵌(finemosaic)多提示LSIL或化生。

(4)粗大镶嵌(coarsemosaic)多提示HSIL。

(5)细小点状血管(finepunctation)多提示LSIL或化生。

(6)粗大点状血管(coarsepunctation)多提示HSIL。

(7)碘试验部分阳性(iodinepartialpositivity)有轻微醋酸改变及斑点状碘染区域,可能为LSIL或化生。

(8)碘阴性(iodinenegativity)明显醋白上皮及碘染完全阴性的黄色区域(“亮黄色”ayellowstaining)提示HSIL。

(9)非典型血管(atypicalvessels)形态不规则如僵硬走向突然中断或呈逗点状、螺旋状、发夹状或意大利面条状。

阴道镜图像提示低度病变

(1)表面平滑,边界不整齐

(2)醋白上皮出现缓慢,消失较快

(3)碘着色浅,大部阳性,部分斑点状

(4)细小点状和细均匀的镶嵌

阴道镜图像提示高度病变

(1)表面多平滑,边界清晰锐利

(2)浓厚醋白上皮,似牡蛎色出现早,消失慢

(3)碘染阴性,厚白上皮呈现芥末黄

(4)粗大的点状血管,大小不匀的镶嵌、间距宽而不均

(5)柱状上皮区域出现浓厚的醋白上皮,提示腺上皮病变

3.提示浸润性宫颈癌的阴道镜图像(colposcopicfeaturessuggestiveofinvasivecancer)

(1)表面不规则、糜烂或溃疡

(2)浓厚醋白上皮

(3)宽大不规则的点状血管和镶嵌

(4)非典型血管

4.不满意阴道镜检查(unsatisfactorycolposcopy)

鳞柱交界看不见(squamocolumnarjunctionnotvisible),看不见宫颈(cervixnotvisible),严重感染、萎缩、创伤(severeinflammation,severeatrophy,trauma)

5.各种混杂所见(miscellaneousfindings)

(1)湿疣(condylomata)可见于转化区内戓转化区外,镜下表现为很厚的醋白上皮,,乳头分叶及绒毛结构比柱状上皮的葡萄结构大,粗大发卡样血管(血管襻)。

(2)角化(keratosis)阴道镜图像为隆起的白色斑块,于涂醋酸前就有白染,可能会妨碍对其下方转化区的全面观察。

(3)糜烂(erosion)很少见。

一般为直接创伤所致。

也可见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及不正常的转化区,需行活检排除癌变。

(4)感染(inflammation)

(5)萎缩(atrophy)上皮苍白,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清晰可见。

(6)蜕膜改变(deciduosis)

(7)息肉(polyps)表面覆盖化生戓柱状上皮。

阴道镜诊断的分级系统

RCI对每项阴道镜图像特征的评分标准:

1.边界:

0分:

湿疣状或小乳头状轮廓,模糊醋酸白色上皮,边缘呈云絮状或羽毛状,成角状,粗糙的病变,卫星状病变与醋酸白色上皮延伸超过移行带。

1分:

病变轮廓光滑,直而规整,边缘锐利。

2分:

边缘呈卷曲状,可有上皮的剥脱及各种混合性病变。

2.颜色:

0分:

明亮雪白,一过性、模糊、半透明的醋酸白色上皮。

1分:

中等阴暗色,或间断呈白色。

2分:

污浊,呈牡蛎灰色,浓厚稍凸的醋酸白色上皮。

3.血管

0分:

细点状或细小镶嵌,细口径的血管,形态不清晰,毛细血管间距狭窄。

1分:

无血管见及。

2分:

粗点状或大的镶嵌,毛细血管间距增加。

4.碘试验:

0分:

整个宫颈阳性吸碘呈赤赫色或暗棕色。

1分:

部分区域吸碘染为浅棕色,班驳状、斑点状、龟背样改变。

2分,无染区表现,呈芥末黄色。

RCI总分:

0~2分为HPV感染/CIN1;

3~5分为CIN1~2;

6~8分为CIN2~3。

 

基本的阴道镜诊断有四类:

①正常;②低级别病变(HPV感染/CINⅠ);③高级别病变(CINⅡ或Ⅲ);④浸润癌。

通过阴道镜分级系统来评估转化区的异常程度,提供一个客观、准确、可重复的对临床有预测价值的方法。

根据目前阴道镜检查的经验,Reid阴道镜评估其诊断的符合率达95%。

阴道镜指数可以对低级别至高级别病变进行准确区分。

这四个标准为:

①病变边界;②醋白颜色;③血管类型;④碘染色反应。

每个标准均分为0,1,2三等,这些评分值相加后进行评价。

评分0-2为低级别病变,评分6-8为高级别病变,3-5分代表了低级别和高级别的交叉区域。

宫颈腺上皮病变的阴道镜图像

宫颈腺上皮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腺体瘤样病变(CIGN)和原位腺癌(AIS)。

现有的阴道镜观察标准适用于鳞状细胞病变而非腺体病变。

多数腺上皮病变或早期腺癌是在CIN活检后偶尔发现,腺体病变阴道镜下主要表现:

①病变位于柱状上皮之上,与鳞柱交界不接近。

如在柱状上皮的绒毛上有致密的醋白病变,隆起的醋白病变表面不规则,增大或融合的绒毛呈乳头状形态。

②巨大的“腺体”或腺管开口。

③粗大、僵直、水平走向及间距增大的根茎样或树枝样非典型血管(见点状血管、镶嵌和螺旋状血管等可除外腺体病变)。

外阴、阴道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图像

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常为多中心病灶,醋酸白色上皮或色素病变表面稍隆起。

多数情况下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阴道上1/3最常受累,少数为下1/3,累及中1/3极少。

VAIN病灶涂醋酸后,在阴道镜下通常表现白色上皮、镶嵌和点状突起。

常为多灶性分布,检查时应从顶端到阴道口按顺序逐步检查。

绝经后患者,可在局部应用激素软膏后检查。

阴道镜诊断的局限性

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实验室诊断方法,而阴道镜则是一种临床诊断方法。

阴道镜和细胞学结合,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达98%-99.4%。

病变的范围累及宫颈的范围越大,病变的程度越重,阴道镜诊断的准确性越高。

相反,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活检过于浅表及组织少会造成假阴性。

另外对阴道镜图像的解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致影响活检部位的选择和对病人的诊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

CIN(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前期病变。

Richar于1967年首先提出,它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的连续发展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按上皮细胞异型的轻重和累及上皮层的程度分为3个等级。

CINⅠ:

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即不典型增生的细胞仅限于上皮层下1/3,细胞异型性轻,可见核分裂相。

其中相当一部分细胞形态的改变是继发于炎症等的增生性病变,严格说不能反映出CIN中瘤变的含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CINⅠ的尺度差异较大,也最不严格,统计百分率也变化很大。

CINⅡ:

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即不典型增生的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2/3,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较多。

CINⅢ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即不典型增生的细胞扩展至上皮层的2/3以上,细胞异型性显著。

Border(1932)首先提出宫颈原位癌的概念,指不典型增生的异型细胞扩展到鳞状上皮的全层。

原位癌常呈多中心性病灶,可与不典型增生、早期浸润癌或浸润癌并存,诊断时应引起警惕。

当前国际潮流不再区分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但在特定的医疗环境中,一些学者仍倾向于将二者区分。

1988年12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在Bethesda召开的会议上,建议使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LG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GSIL)两个名词,LGSIL包括HPV感染和CINⅠ,HGSIL包括CINⅡ和CINⅢ。

CIN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一些病变不易截然分界,即使有经验的病理医生也难以达到高度一致,一级间的差异是常见现象。

CIN与HPV感染

1974年,zurHausen首次提出HPV感染与宫颈肿瘤有密切关系。

近10年来大量流行病及基础研究的资料证实人乳头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HPV的类型及致癌机制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和鉴定出超过200多种不同类型的HPV。

其中有大约54种可以感染生殖道粘膜。

根据HPV与癌瘤的尖系,感染肛门生殖器的HPV可分为低危型(Low-oncogenicriskLR)和高危型(HighoncogenicriskHR)。

低危型HPV有6、11、40、42、43、44、53、54、57、61、62、72、81、83等,尤其是HPV6、11型常在良性和低度病变中检出,如肛门和生殖道外生型湿疣、亚临床HPV感染和CINⅠ。

没有一种宫颈癌显示与HPVLR有关,这些病毒弃不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

低危型HPV的E6、E7仅能微弱地与P53、pRb结合。

高危型HPV有16、18、26、31、33、35、39、45、51、52、55、56、58、59、66、67、68、73、82等与宫颈癌及高度CIN有关。

HPV16与50%宫颈鳞癌及30%以上的宫颈腺癌有关。

在80%以上的HGSIL中、在25%以上的宫颈低度病变和10%的生殖道尖锐湿疣中可检测到。

HPV18在低级别宫颈病变中检测率5左右,在宫颈腺癌和腺鳞癌中达36%。

HPV往往感染宫颈的移行带上皮(鳞状细胞,主要位于分化中的基底层复制),可以持续存在于染色体外,不引起任何病变,或引起良性病变和低度病变,如尖锐湿疣或轻度不典型增生等。

在某些条件下,HPV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的基因中,高危型HPV的E6蛋白可与P53结合导致其失活,P53降解增加,使细胞逃避细胞周期调控点,产生抗凋亡,从而宿主染色体突变累积。

而E7蛋白与pRb(重要的抑癌基因)结合,并使其失活,进而使细胞永生化,并且对恶性变的防御进一步受到影响。

通常癌变则与病毒DNA整合入宿主染色体密切相关,然而,癌变并非绝对需要病毒整合,一些宫颈癌被发现只含游离状态的DNA或含游离和整合混合状态。

女性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感染HPV,在30岁以下性活跃的女性中感染的机会在4%-15%,终生积累概率60%-80%。

大多数感染是一过性的,HPV的携带状态平均8个月自行清除。

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会发生CIN戓宫颈癌,一般平均8-24个月可发生CINⅠ、CINⅡ和CINⅢ,再平均8-12年可发生浸润癌。

CIN的自然病程及转归

CIN它的外表可以是正常,但细胞学或组织学有了异常增殖变化。

它具有双向发展的可能。

未经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的自然病程可表现为三种结局,即病变消过、持续不变或病变进展。

从CINⅠ及CINⅡ进展到CINⅢ约需3-8年,从CINⅢ进展为浸润癌约需10-15年(WHO1985)。

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35岁以下患者病变进展的机会明显增加,时间大大缩短。

CINⅠ、CINⅡ和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分别为15%,30%和45%。

CIN总体有15%可发展为子宫颈癌,为正常的7倍。

CINⅠ或CINⅡ可以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Ⅲ。

影响CIN转归的因素:

①随CIN级别增加,其逆转率下降,进展率增加。

②高危持续的HPV感染是CIN进展的重要因素。

③随着年龄增长,CIN逆转率下降。

④随诊时间长短也影响CIN转归的评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清除HPV感染能力下降,导致HPV感染的持续也会影响CIN的转归。

CIN的临床表现

章文华报道了最近5年收治的CIN病例高峰年龄31-40岁,中位年龄38岁。

CIN的平均年龄明显提前,进展时间缩短。

1.症状和体征:

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体征表现为宫颈糜烂或无异常。

2、诊断

①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HPV检测美国妇产科学院(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ACOG)发布宫颈癌筛查新方案建议是:

应在第1次性交后3年左右或在21岁开始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

30岁以下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筛查。

如妇女年龄≥30岁,可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筛查,连续3年结果均阴性,则以后可只做宫颈细胞学筛查,每2~3年筛查1次;戓联合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和FDA批准的高危型HPV检测,如果2种检测结果均阴性,则该妇女只需每3年筛查一次(每次做2种检测)。

以前因良性疾病而做子宫切除术,宫颈已被切除的病人,如该妇女无异常细胞或癌细胞生长史,可停止常规细胞学筛查。

做过这种子宫切除术,但有异常细胞生长史(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的妇女,必须每年筛查一次,一直到连续3次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均阴性后,才能停止常规筛查。

由于对老年妇女进行的研究较少,因此,难以全面确定宫颈癌筛查的年龄上限。

2003年8月30日,国家卫生部门及著名妇科专家讨论共识:

筛查对象:

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

起始年龄:

经济发达地区:

25~30岁。

经济欠发达地区:

35~40岁。

高危人群:

起始年龄应相应提前。

终止年龄:

65岁以上危险性极低。

由中国癌症基金会提出三种不同的筛查方案,以适于不同地区资源条件和人群风险度的。

第一种是液基细胞学和HPV检测并联组合,灵敏度提高到100.0%,适宜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妇女的筛查方案;第二种是HPV检测和传统的细胞学检查组合,适宜我国中等发展地区和高风险妇女的筛查方案;第三种方案肉眼观察(VIA),如果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其灵敏度可达70%,这一方案适于贫穷落后、卫生资源缺乏的地区。

②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的活检(biopsy)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HPV检测是一种筛查的手段,阴道镜则为对病变部位及性质的进一步诊断,在阴道镜指引下活检而得到病理学的诊断为诊断CIN的金标准。

CINⅠ:

轻度醋白上皮,薄而扁平,半透明。

有边界,但较模或不规则,细小的点状血管或镶嵌极少见,碘试验阴性,呈淡黄色或部分着色。

CINⅡ:

醋白上皮平滑,较厚,灰白色,不透明,边界清楚而规则,可见碘状血管和(或)镶嵌。

碘试验阴性,呈黄色或芥末黄。

CINⅢ:

醋白上皮致密而厚,灰白或牡蛎白,不透明。

表面隆起不平或不规则,常见较粗大而形态不规则的点状血管和(或)镶嵌。

碘试验阴性。

通常在CINⅢ中常见醋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称为“三联征”。

盲目活检的漏诊率约为12%-26%。

阴道镜下的多点活检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首选。

③宫颈管诊刮(endocervicalcurettageECC)颈管诊刮的指征:

对细胞学异常,阴道镜检查(包括活检)阴性,或不满意阴道镜图像。

细胞学提示腺上皮异常。

但颈管诊刮阴性也不能除外颈管内病变。

但当阴道镜检查满意时,无需常规行宫颈管诊刮。

④宫颈锥切具有诊断及治疗的作用。

它包括传统的冷刀(coldknifeconization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

LEEP是20世纪90年代后用于诊治宫颈病变的新方法。

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省时,廉价及完全可在门诊使用的优点,为临床医生所青睐。

是否可替代CKC尚需进一步观察。

造成漏诊,如CINⅢ和浸润癌并存,经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的CIN中有4.3%的患者于宫颈锥切术后确诊为微小浸润癌。

所以,阴道镜下宫颈的多点活检不能完全替代诊前性宫颈锥切。

诊断性宫颈锥切的指征为:

①阴道镜无法看到病变的边界或未见鳞柱交界。

②主要病灶在宫颈管内。

③宫颈细胞学检查为HSIL,而阴道镜下活检为阴性或CINⅠ。

④ECC所得病理报告为异常戓不能肯定。

⑤疑为子宫颈腺癌。

3、CIN的治疗

目前CIN的治疗趋于保守,根据CIN级别明确诊疗原则,使治疗规范化。

对病人的年龄、婚育状况、病变程度、范围、级别,以及随诊、技术条件等综合考虑,做到治疗个体化。

据统计,美国每年超过100万人诊断为CINⅠ,约50万人诊断为CINⅡ/Ⅲ。

中国无相应的数据,估计超过该数字。

2001年美国阴道镜与宫颈细胞病理学会(ASCCP)组织全球29个权威机构参与,并共同发表了CIN的处理指南。

CINⅠ处理指南

未经治疗的CINⅠ具有较高的自然消退率和较低的癌变率。

一项对4504例CINⅠ患者的观察研究表明,57%的患者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