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85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docx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一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1.1“世界工厂”

近几年来,对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

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

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曾经提出,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l/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

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

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对比而言,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

尽管中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其附加值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制造产品都出至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

1980-2008年的29年间,中国出口额从181亿美元增长为14285亿美元,但外商直接投资出口额却也从0.08亿美元增至7906亿美元,所占比例额从1980年的0.04%涨到2008年的55%。

从整个出口贸易方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从传统的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方式逐渐转变,1980年,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例为94.52%,加工贸易出口比例为5.14%,但到200年,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例降到了46%,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却增加到了47%,特别是从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始终都占整个出口贸易的50%左右,而且其中由外商投资企业所主导的加工贸易出口始终都占整个加工贸易出口的70%到80%,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这期间,1991年,中国所有产业的出口中外国子公司所占份额为17%,制造业中占16%;。

2001年,所有产业出口的50%和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于外国于公司。

再者,客观估计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及作用力还需要跃出国际贸易这个单一的判断指标。

1991-2008年间,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技术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提高的速度尤其可观,但占整个出口产品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

1991年,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额为28.8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量的的4%,2008年这一出口额已经增加到了4156.1亿美元,增长了144倍之多,包括通讯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计算机零部件在内的10种主要产品已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占相当地位,但在所占出口总量上却也只有29%的份额。

这说明国内企业还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并没有达到世界工厂所需要的完全掌握全部或大多数高新技术部门的要求。

而且这些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到底有多少是由我国完全或大部分独立开发的产品还不好说。

因此,单从产品的出口额上判断我国的分工地位是不准确的。

我国当前并没有像以前不同时期的英国,美国,日本一样拥有生产世界产品的绝对优势,即,科学技术优势,产业结构优势,管理经营优势。

之所以当前世界上学多产品被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主要还是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再加上发达国家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提高产业内经济的需要等因素,才使得我国现在出现替别人代生产世界产品的这一现状。

中国并非其所谓的“世界工厂”,其实际形态事实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加工厂”,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被动接受者,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低端。

1.2我国当前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不利表现。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我国还是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西方发达国家把大量的资本投入中国主要还是由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制造业生产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工业配套能力较强;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

但是,中国制造业本身也存在很多劣势:

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物流成本高,物流企业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

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规模和质量上的显著差距。

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的,在世界范围内站得住脚的工业制造业体系。

在一定时期不能占领价值链生产的高端的情况下,就不得不继续凭借其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进入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这当然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

1.2.1.实得经济利益较低

中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生产价值分工链的最低端,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进行生产组装。

尽管中国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产品,工业制成品的产量相当大,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却并不高,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够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因为此,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用“丰收的贫困”来描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一般而言,处在“微笑曲线”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的产业利润只有5%。

有人这样概括在中国的外国投资商:

他们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中国的资本只能拿30%的利润。

而对于OEM这种“贴牌生产”,有专家估计,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最多拿到8%。

正是由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这种地位,又有舆论将中国企业比作“国际民工”。

1.2.2阻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会永远保持现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是长期处于国际分工底端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阻碍其将来的转型升级。

首先,以国外企业投资构筑起来的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转型升级的动力。

加工贸易的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来自于国外的跨国公司,长期依赖于这些企业就会形成惰性,不愿去承担未知的技术研发成本,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必须以科学技术生产力提高为基础。

其次,长期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消费结构也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发展。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前我国的产业部门是按照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来构建的,也就是说国外需要什么消费品,我国就在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的主导下生产这些产品,虽然产业部门相对齐全,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含量的产业较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较少,缺少合理性,没有一个科学的产业结构规划。

1.2.3有悖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

产品的加工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上属于最低端的环节,对自然资源的要求很高,对加工地区的环境影响也较深,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可以是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这也必然会以高资源消费,高环境污染为代价,这与我国科学的发展观相悖。

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严重污染的占8.4%;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

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50%;从1990年到2001年10年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达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未来20~30年内我国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据预测,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

1.2.4贸易增长的夸大与摩擦

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这种高速增长的贸易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却被夸大,因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很大比重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民族企业的进出口增长能力。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1991-2004年间,外资企业进出口份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首次超过50%,成为中国进出口总额贡献最多的企业。

从出口比重来看,外资企业出口份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2001年超过50%,成为不同性质企业中出口最多的企业。

就现阶段来看,由于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的大量出口必然导致贸易摩擦的上升。

2006年1月至5月,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32起,涉案金额4.8亿美元。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整个实体经济形态也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如果还长期以“制造业加工厂”的模式发展,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影响工业部门现代化工业的进程,有悖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方向和最终目标,不符合和发展谐社会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地位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议程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经济发展中谋求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从垂直分工的低端逐步向高端演进,逐步参与世界水平分工的模式,以赢得更大,更具有长远意义的利益。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理论

在探讨怎样优化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前,先来回顾下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这是解决我国国际分工实际问题的理论前提。

2.1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形式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有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和水平型的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这类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这类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

在这种国际分工中,参加分工的各个国家都有类似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由于生产的专业化,既可以节省生产费用,使生产成本降低,又因使用专业设备生产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升我国国际分工的地位也就是从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垂直分工向高劳动生产率,高回报率的水平分工演进。

2.2传统的决定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

2.2.1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上。

迄今为止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改善了工艺技术、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了变革。

生产力又决定着国际间分工的地位,谁在科技创新,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谁就在国际分工的中占统治地位,获得巨大的分工利益。

生产力的发展还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有着确定性的作用,当今的国际分工俨然已成为摆脱了经济形态的束缚,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分工。

2.2.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

在国际分工的最初阶段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替代性出现后,其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就会逐渐减弱。

2.2.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人口的分布不均是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人口稠密的地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口稀疏的地方可以发展其他资源禀赋为主的产业。

人口的质量也对国际分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劳动的规模越大,起分工就越细密,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一国不可能包揽一起时,就具备了国际分工的可能性。

因此一国的果如生产力不发展,劳动规模不大,分工不细,势必就会影响与别国的分工。

当人口和劳动规模都具备时,国际分工就受制于市场规模。

国际分工的发展史是同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分工较细的国家也是国际商品市场的中心。

2.2.4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本国经济资金的渴求和跨国公司兴起,19世纪末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输出,这使得国际分工在垂直方向得到了很好的,更深刻的发展,并为将来整个世界工业沿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水平型分工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3,国际贸易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初期国际间的分工主导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最初不管是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都是以国际间劳动分工的原始起初现状为理论基础。

分工不仅影响了贸易的区域分布,贸易商品的结构,贸易商品的流向,还主导了贸易发展的速度。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发展,国际间的劳动分工也不断的得到了演变,尤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国际贸易的预期发展模式,形态,方向更是反过来引导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在国际贸易高速的向前发展下,各个国家都明白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发展本国或地区的经济仅靠自己力量独立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为了赢得当前或以至于将来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利地位,长期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就会根据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特点主动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改变自己在国际间的分工现状。

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初期,国际间的劳动分工主宰了国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但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却会在将来极大程度上反过来引导国际间新的分工格局。

2.4,新国际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对国际分工发展方向的提示

2.4.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国家优势的理论最早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以“地域分工论”作为其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提出了绝对优势说。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

1817年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优势说,指出即使一国在每种产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只要各国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成产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的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相对优势的关键在于比较,其精髓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

20世纪20~30年代,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该理论认为,劳动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如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丰裕程度的差别,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这就使得具有相同要素构成比例(即生产函数相同)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国际贸易由此得以发生。

要素禀赋理论是对单一要素的古典贸易理论模型的修正和完善

实际上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差异还是要素禀赋差异,其核心都是每单位产品中的要素含量的差异,也就是成本差异,只是二者对商品价值的来源理解不同,而且二者都认为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最直接原因,由于国际贸易导致的一国相对价格改变,也是该国获取利益的源泉。

因此,将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上的技术差异论和建立在要素存量不同基础上的要素禀赋差异统称为比较优势理论。

但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结构差异——要素相对价格差异——相同产品相对价格差异——国际贸易——产品相对价格变化——贸易利益的获得这样一条根本的推导思路中,其每一个环节都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两个苛刻的假设为前提的,因而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2.4.2竞争优势理论及对当先国际分工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将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而提出新贸易理论。

该理论对贸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此外,克鲁格曼还认为哪一国对某产品国内需求大,有利于该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哪国就具有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该国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新贸易理论在模型的构建上把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之中,认为市场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并非是规模经济报酬不变。

此后,格罗斯曼,以及狄克西特等学者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动摇了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

几乎与克鲁格曼提出新贸易理论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的关键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源在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见,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竞争优势。

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比,竞争优势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暗含着一个经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具有保持不变的特征,从而使得比较优势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即一国在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就必然在另一方面具有比较劣势,并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优势互补的国际分工格局,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静态地分析一国比较优势的确立因素,并从全球角度去考虑如何提高世界范围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而竞争优势是一个绝对性命题,一个国家或者处于竞争优势,或者处于竞争劣势,不存在竞争优势与竞争劣势并存的第三种状态。

同时一个国家在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不意味着它在另一方面一定具有竞争劣势,一国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的,与比较优势理论相比具有动态深入的分析。

波特把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他从动态的角度,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信息流动等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结合赋予了资源禀赋全新的内容。

在竞争优势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阶段,这就是说在竞争优势发展的起步阶段,一国要素禀赋的优势是决定一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就是比较优势形成的阶段。

因此,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初期拥有较多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国家就是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在来看竞争优势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投资驱动的成熟阶段,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大导致大量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国家发展资金的渴求。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技术创新推动的阶段即将到来,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将逐渐摆脱由自然资源,资本流动所禁锢的历史时代,朝着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发展动力的方向高速发展。

简而言之也就是在可预见的将来,生产力将成为决定国际分工发展的最终因素,以“技术创新为唯一资源禀赋的绝对优势理论”极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指导理论,这也就为将来引导国际分工向着更专业化更技术化的水平型分工加速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我国如果还仅仅是倚靠着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大量吸收外来资本的方式参与国际间的分工,发展国际贸易,那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加大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投入是在必然,以通过自主创新建立起来的产业来参与国际间的分工,逐步从垂直消耗型国际分工的地位向水平持续型国际分工地位的转变。

三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整个经济形态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是不管从宏观整体经济结构还是从各个微观经济层面上来看我国经济都还是处于非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状态,要想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攀升到价值链的高端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即使以后将来能够达到,这个时间也是比较长的。

因此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借助外界的力量去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面对竞争优势理论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以技术创新为唯一资源禀赋的绝对优势理论极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国际贸易的指导理论,引导国际分工的局面,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某一方面的先进技术就会在这一方面处于国际分工的有利地位,参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模式。

所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是每个国家的必然,但是这个投入到底是多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完全负担的起,参与创新的人才是否符合要求,参与国际竞争的各方面实力够不够,这些都是未知数,因此对于我国来说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来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改变我国以垂直分工为主的现状是一个十分有效而且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手段。

3.1区域经济的概念与发展形成

在界定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时,应把握其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达成国际协议,共同采取减少歧视性或取消贸易壁垒的的贸易政策,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流动,并为此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欧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和动力是最大程度地维护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即提高成员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利益,参与国际国际水平分工。

其中从规模经济中所得到的利益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提高竞争优势所需先进技术的重要捷径。

3.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及国际分工形态的影响

为什么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的地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3.2.1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竞争力的民族经济。

要想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有所提升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己的民族工业,只有本国的民族经济得到振兴,其本国的国际分工才能有提升的平台。

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欧洲、北美、亚太三个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使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块式”结构和“网络”状态的新格局。

如果发展中国家还是单个单个的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谋求发展,那势必会处于贸易弱势的地位。

这个地位不仅体现在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上,而且还更体现在对外贸易的谈判桌上,使在本来就已经不平衡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下,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常此以往,发展中国家较为落后的或者甚至已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民族工业就会受到外围经济势力的严重冲击:

市场被挤压,资源被掠夺,相对的价格优势被削弱,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对待等等。

最后本国国内的民族工业招到抹杀,整个国家经济完全沦为发达国家产业“制造加工厂”,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自然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自身国民经济完全被附和在外来的发达国家或区域经济上,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护好自身有一定竞争力的民族工业就必须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家庭。

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去对抗外来经济势力的冲击,同时在区域内还可以为自己的民族工业争取到相对更大的市场,更好的贸易条件,更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