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训练.docx
《中考作文审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审题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作文审题训练
中考作文审题训练
(一)做到三审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审题就是仔细审读题目,了解写作要求,弄清写作禁忌,捕捉相关信息。
审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
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
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 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 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
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
如2006年江苏无锡卷,文题为"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
"'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
一般包括:
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
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
如2006年江苏常州卷一一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一一共五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三、审读"导语"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作文题,文题之前多有一段导语,这些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
可别小觑这些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理应对此引起重视。
1.看"导语"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
如江苏南通2006年卷中的"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它其实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指明了选材范围。
2.看"导语"是否点示了立意角度。
如浙江金华2006年卷--"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
"导语实则点明了"精彩"的内涵--美丽、奋发、健康等,为考生指明了立意的方向。
3.看"导语"是否透露了构思方法。
如2006年山东淄博卷中的"寄托哀思""洋溢欢乐",湖北随州卷中关于"幸福"的解说,都透露出了构思的信息,值得考生注意。
[实战演练]
1、 周围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认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有的人不能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但有的人能理解,有时候能理解。
请以"我能理解"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提示]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看问题的角度,一是看问题的态度。
应该仔细揣摩题干中的提示,为什么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不能理解?
为什么有时候能够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
想一想其中的原因,进而从"角度"和"态度"入手,使文章写出新意和深意。
2、向往 [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既然是向往,就应该展开自己的想像,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憧憬,自己想要到达的境界写出来;同时,向往不是空虚的幻想,它浪漫又现实,既产生魅力,又产生动力,所以在写作时,也要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
3、在路上。
要求:
亲身见闻。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提示]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写"亲身见闻",而每天在路上的见闻,也许你会觉得平凡而又千篇一律,那就需要考验我们观察生活的眼光了,可以试着换一下观察的角度,那么,你会发现,"在路上"会有很多新鲜而有意义的人和事呢。
4、唱响今天
[提示]①唱响今天,是强者在面对艰难挫折与不幸时所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乐观向上珍视生命每分每秒的豁达、开朗的进取之心。
②唱响今天,是直面生活,把握机遇的基石,要将生命的最强音,唱响在今天。
③伟人之所以成功,在于经历磨难时,没有怨天尤人,而牢牢把握今天、奋斗今天、唱响今天,创造辉煌。
5、点亮感恩的心
[提示]①感恩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
②感恩使你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你有积极的人生观,感恩会善待自己,也快乐自己。
③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不幸。
6、发现精彩
[提示]①什么是"精彩"?
学业有成是精彩,竞赛夺冠是精彩;取得长足进步是精彩,克服困难也是精彩;巨大的收益是精彩,微小的提高也是精彩。
②现实生活中精彩无处不在,关键在你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去发现精彩。
发现别人的精彩时,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发现自己的精彩时,充满信心,继续前进。
7、欣赏
[提示]"欣赏"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享受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
既可以是自然界的怡人景致,又可以是人世间的优秀品质。
"欣赏"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他物,又可以是"自我"。
如可以写"欣赏美丽的四季",也可以写"欣赏建设者的洋山精神",可以写"欣赏蜜蜂的乐于奉献",也可以写"欣赏自己的某一特长"。
8、精彩____ 要求: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这种几乎是全体考生都能写的题目,尤其要注意"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中的"中心与材料",不能满足仅仅于写肤浅的或俗套的"精彩球赛"、"精彩活动"等,应注重文章的立意和材料的新颖,如"精彩读书行"、"精彩瞬间的背后"、"精彩乡村夜"、"精彩语文"、"精彩京剧"等,都可以参考。
9、当微风吹过
[提示]本文的写作范围较宽泛,关键在于对题中"微风"的理解。
"微风"可以是具有比喻意义的,如父母、老师、朋友的爱,可以是幸福的感受;可以是正确地理解某一事物之后的欣悦,可以是有独到发现之后的快乐等等。
也可以处理成具有寓言色彩或童话色彩的文章。
不论写实还是比喻,微风吹过是一个特殊的情景,写的是此时此景此情,要的是你的真心体验与感悟。
10、润物无声,真爱无痕
[提示]古诗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正的爱也是如此,她不计较利害得失,
不关心付出与收获是否对等,只知道要他人幸福。
真爱真的没有痕迹吗?
请用你智慧的眼、丰富的情感去感知这一切。
(二)中考作文中审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
中考作文要获得成功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审题,考生只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思考和分析作文题目,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准确把握文题的要求、主题、选材范围、体裁及人称等,才能稳妥地越过"偏题""跑题"的雷区。
扣题写作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阅卷者评分的第一标准和第一印象。
在中考作文中,因为偏离题旨而失分的情况屡屡发生。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一、整体偏离。
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比如,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二、部分脱轨。
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离心段,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
比如《我关注"神舟"六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
文中插入"影响学习"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三、表达失当。
有些题目对写作内容或文章体裁有限制,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
比如题目是"小议骨气",文章如果成段成篇地描写,就不符合该题目要求写议论文的暗示。
还有的小作文要求进行场景描写,你如果大段描写人物言行就不妥当。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主要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
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
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
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大。
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你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
三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
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三)走好审题第一步
最近,我发现中考考生中存在着‚欲速不达,失分可惜‛等问题,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因误解而离题。
如‚激情在心中点燃‛,把‚点燃‛写成了‚燃烧‛。
2、因忽视而偏向。
‚温暖的时刻‛‚美丽的瞬间‛把重点写成了‚温暖‛、‚美丽‛。
3、因随意而脱轨。
‚最好的朋友‛应该写一个而写成三个。
‚成长的烦脑‛只写‚烦脑‛忘记了‚成长‛。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对策:
(一)咬文嚼字,拨正航向。
1、找准文眼,关键之处下功夫。
‚这就是未来的我‛中的‚未来‛,‚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的‚那‛。
2、注意虚词,限制当中求精彩。
‚又见枝头吐新芽‛中的‚又‛,既要写现在,又要回忆写以前,用对比手法写。
‚ 也是爱‛中的‚也‛,说明表面看来不是爱,但实际上是爱的才能用‚也‛。
如‚唠叨、责备、批评、冷漠‛,如果填‚抱抱‛这人本来就体现爱的词就不妥了。
3、留心比喻,喻体身上创新篇。
广东广州07年命题作文‚心中有盏红绿灯‛,天津07命题作文‚心中的彩虹‛,08湖南长沙命题作文‚心灵的地震‛。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的‚风景线‛。
偏题有如下具体表现。
一、开头偏。
如《我沐浴在春风中》中开头,运用了排比句,表面看很优美,但丢掉了‚沐浴‛这个关键词。
写成了‚亲情,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你的心;亲情,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你前进的道路;亲情,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你成长;亲情,如同一阵春风轻轻抚摸你。
‛ 二、中间偏。
如《道歉其实关不难》的中间所拟两个小标题写成‚可以挽回朋友之间的友谊。
可以拉近与父母间的距离。
‛整个内容写成了‚道歉‛的意义和好处,并没有写出如何沐浴在友情中,如沐浴中亲情中。
再如《我沐浴在春风中》的三个小标题:
‚妈妈的爱如春风,老师的爱如春风,同学的爱如同春风。
‛并没有突出‚沐浴‛二字。
应改成:
‚沐浴在母爱的春风中,沐浴在母爱的春风中,沐浴友爱的春风中‛。
三、结尾偏。
如《呵护其实关不难》(注;扬州2009年中考作文题‚呵护‛)的结尾写成了‚呵护,其实并不难发现,只要你善于发现就可以。
‛不应该写成发现呵护,而应该写如何呵护。
相应的对策是想方设法,适时扣题。
具体说有如下三点对策。
1、首节末尾先点题,切忌凤头转大头。
一般在第一小的末尾要先点题,千万不要到三分之二处才写与题目有关的事。
2、文中选材暗切题,切忌脚踏风火轮。
文中的选材要符合题目要求,不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也有人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不要像《合作学习给了我幸福》最后写成了旅游活动,丝毫不谈合作的事。
3、文末点睛回扣题,切忌豹尾成蛇尾。
文章结尾既要回扣题目,又要深化中心,决不能简单重复,不了了之。
以上只是给即将走上中考考场的初三学生提个醒,不要在考场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四)作文怎样出新意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
作文如果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来便得心应手,下笔成章;当自己的心灵受到某种感情的冲击时,便会产生通过文字倾泄心绪的写作冲动,这时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因此,我们写作时,应该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
第一册语文教材选编的反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文章,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背影》等。
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就是因为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好文章来。
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美、捕捉美的慧眼。
因此作文起来还是摆脱不了老题材、老形式、老内容的桎梏。
要把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出新意,写出不同凡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锻炼观察的敏锐性。
文章不是照搬生活。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要对生活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注意把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感人的人和事不断提炼出来。
这就需要耐心、细致、敏锐地观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它的不平凡之处,从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中寻觅真、善、美。
有一篇《抢电视》的习作,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喜欢体育节目的爸爸的‚拿手好戏‛是先发制人,早早吃罢饭便像卧地金刚一样在电视机前‚蹲点‛。
而我呢,以柔克刚,孝顺地捧上香茶,千方百计地劝爸爸多灌几杯,等他‚内急方便‛的时
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换频道,爸爸中了我的‚调虎离山‛之计,只得望‚机‛兴叹,懊悔莫及。
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忙完家务后,以‚强权‛夺得电视‚控制权‛,自得其乐地看她的‚哭剧‛,而我在一旁敢怒不敢言。
后来家里添了录像机,大家便再也不愁看不到自己喜爱的节目了。
但少了家庭的热闹情趣,于是录像机没用几个月便‚退居二线‛了。
每到晚上,家里又重新燃起了抢电视的战火。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抢电视‛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镜头,这位同学却把它写得情趣盎然。
‚爸爸‛、‚妈妈‛和‚我‛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不同的兴趣爱好,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多么深刻!
通过三处细节描写分别突出了‚爸爸‛的傻气,‚我‛的灵气和‚妈妈‛的霸气,表现出这一家子浓浓的亲情。
二是训练思考的深刻性。
进行观察时,如果只带着眼睛和耳朵,不带上自己的心,就好比是在生活的门外参观,那你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肤浅的生活表象,难以深入地体味到生活的真谛。
因此,对于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某一类物、某一个现象,不仅要用心去观察,还要多加思考,善于联想和想象,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
这样就可以开掘材料的内蕴,增加立意的深度,充实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的容量。
如有一篇题为《鲇鱼跑了》的习作,记叙的是‚我‛家买了三条鲇鱼,怕它们溜掉,于是严加防范。
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压在桶上的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
这时,父母互相埋怨,而‚我‛却突发奇论:
‚我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
我突然感到:
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从日常生活中,作者独具慧眼,领悟到富有启示意义的哲理,文章由此陡然生辉,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这便是深入思考的结果。
三是注重情感的真实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
这个‚情‛必须是作者从胸中流淌出来的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用情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神气充足,情韵丰满,激荡人心。
真情实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到‚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一段文字,作者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时的情景,一举一动艰难费力,但融注着风烛残年的慈父对行将远离的儿子挚爱之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作者的感动之泪,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
四是追求表达的新颖性。
由于思维定势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在有些同学的笔下也最容易流于平庸。
因此我们要敢于打破旧模式的束缚,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写出新意来。
具体地说,就是作文时要善于选择新的角度,探索新的结构,运用新的手法,提炼新的观点,塑造新的形象,想人之所未想,用人之所未用,写人之所未写。
同时敞开心扉,抒写性灵,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
课本中就有值得借鉴的。
如《我儿子一家》中身为母亲的作者从五岁儿子的角度写一家人的生活,有一种独特视角创造的错位美。
《金黄的大斗笠》运用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和蒙太奇手法构成了一幅充满欢乐、纯真的风雨童趣图。
有一篇《咖喱虫与可可豆》的习作,分‚咖喱虫篇‛和‚可可豆篇‛,写的是同一内容,作者分别从两个人物自述的角度来结构故事,展开情节,很有创造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表达的创新,更多的是体现在语言上。
如‚冰雪化了,化成了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桌上,已有满满一袋的缤纷‛,给人以强烈的视角感和色彩美;‚他把胸脯拍得‘嘣嘣’响,就像黑猩猩一样‛,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无奈无奈!
阿哈再次无利润承包清洁区‛,实指被罚扫清洁区,让人忍俊不禁;‚我承认,都是天真惹的祸‛,化用电视剧名等等。
这些语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作者个性、才华的具体体现,也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同学们作文时都有搜肠刮肚之苦,提襟见肘之窘。
勉强成文,或是言之无物的‚客里空‛,或是胡编乱造的‚想当然‛,没有具体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害怕作文的心态。
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