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理ppt.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3475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管理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疫情管理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疫情管理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疫情管理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疫情管理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疫情管理ppt.ppt

《疫情管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管理ppt.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疫情管理ppt.ppt

艾滋病疫情管理,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5.15,网络直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动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通知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指南(试行)2007年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考核参考指标(试行),指标一:

个案流调率,定义:

指当年新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检测时已经是艾滋病病人的个案流调率分子:

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检测即是艾滋病病人完成个案流调的人数分母:

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检测即是艾滋病病人的总人数,考核标准,截至2007年12月31日,2007年新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首次检测即是艾滋病病人的个案流调率,以既往采供血为主要流行方式的地区常驻人口达到95%,流动人口达到50%;在以注射吸毒为主要流行方式的地区常驻人口达到不低于50%,流动人口达到50%;在其他流行模式地区常驻人口达到不低于70%,流动人口达到50%。

组织对本辖区内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在一周内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羁押场所暂时除外),补充或核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中信息,填写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并网络直报。

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不在本辖区居住,无法调查时,报告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通知感染者或病人现住址所属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协查。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接到协查通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一周内完成调查,并及时网络直报。

对于异地感染者或病人要加强其现住址及居住动向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于协同疫情管理。

对于报告前后已经死亡的感染者或病人,仍需按规定的时限找到知情人完成个案随访表中死亡相关内容。

每日上网浏览属地直报机构和外地报告的现住址在本地的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补充个案信息。

户籍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只有在收到居住地所属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协助调查请求时,才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寻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本人进行流调或向其直系亲属打听其下落,但不可向无关人员透露其病情。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或随访时应注意事项,指标二:

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定义:

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确认后5日内完成网络直报的人数占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总数的比例分子:

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确认后5日内完成网络直报的人数分母:

所有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人数,考核标准,网络直报及时率达到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的报告发现符合报告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后称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以后称附卡),填卡医生签名。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由负责疫情网络报告的科室负责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并须对报告卡内容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疫情信息必须及时向填报人核实。

核对无误后直报人签名,并于24小时内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输入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

不具备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上报所属辖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代为网上直报,并登记备案。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仅限采供血机构进行的网络直报,只是提请疾控机构注意检测和调查该人的工作线索,不是报告病例,县级疾控机构不得审核和确认该类报告,也不得对相关人员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该类报告只有在进一步检测符合疫情报告标准后,才可作为正式的报告病例进行网络直报。

抗体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的网络直报,不是报告病例!

仅一次初筛试验阳性,未进行确认试验且/或不符合疫情报告检测替代策略阳性判断标准者,不得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不报告疑似病例!

指标三:

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定义:

指当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实际随访落实干预措施的人次数占规定需要落实干预措施总人次数的比例。

分子:

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随访落实干预措施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人次数分母:

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规定需要落实干预措施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总人次数,考核标准,在以既往采供血为主要流行方式的地区常驻人口达到95%,流动人口达到50%;在以注射吸毒为主要流行方式的地区常驻人口达到不低于50%,流动人口达到50%;在其他流行模式地区常驻人口达到不低于70%,流动人口达到50%。

组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对艾滋病病人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均需填报个案随访表,并网络直报。

对于现住址变更的,要尽量追查新住址信息,并予以网络直报更新。

无论在何地和以任何形式随访,都应注意保密工作。

病例随访,“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电话均为虚假信息,而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

若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访。

“失访”是指在既定的随访期内3次或以上不能找到随访对象,并且不能了解到随访对象目前准确信息的情况。

对于暂时未找到的随访对象,每年首个随访期至少随访3次,每次间隔约一个月,其余随访每到既定的随访日期均应按规定进行,直至获得确切信息。

公安司法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HIV检测,关于印发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366号转发关于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疾控2005252号关于要求各省按季上报公安监管场所HIV抗体常规检测数据的通知中疾控艾办便函2006437号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发关于要求各省按季上报公安监管场所HIV抗体常规检测数据的通知闽疾控2006164号,存在问题,数据库格式不一致(http:

/23:

16:

31),2006-10-15或2006-1-5场所属性:

“看守所”、“强戒所”、“拘留所”、“安康医院”或“收教所”中的一种,用汉字填写。

其他场所应归类到上述五种中的一种。

表中每个场所应单独填写一行,不得将场所合并。

司法系统也参与检测的省份,可填写“监狱”和“劳教所”。

“初筛结果”、“复检结果”与“确认结果”,请填写“阳性”或“阴性”。

省、市、县(区)和户籍所在省填写不规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