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458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docx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

戏曲进初中教学课堂初探

长久以来,我们的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无外乎就是演唱、欣赏以及学习音乐知识,而我国传统的戏曲却被置之门外,学生们一提起戏曲大多都皱起了眉头,在现在的电视媒体中,各类的选秀节目充斥着荧屏,什么“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节目,初看时还不错,比较吸引人,但是频繁的开办后让人感觉有些审美的疲劳了,商业化的包装,宣传使学生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不和谐的音符、色彩。

这样的情形使我感到忧心忡忡,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文化难道就这样被淡忘被遗忘了吗?

因此,怎样更好的拉近我国的戏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成了我们作为教师当务之急应该做的事。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呢?

一、学高为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戏曲素养

虽然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师大多数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唱歌跳舞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但是戏曲在大学里的教学几乎是没有的,根本不开这一科,大家在日常的练习中叶都是比较注重声乐、键盘类乐器以及乐理知识的训练与学习,进而忽视了戏曲这样一个领域,更有甚者不但对戏曲不感兴趣自己本身就排斥戏曲,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来进行教学工作啊?

可笑之极啊!

学习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有教师有很扎实的戏曲技能以及理论基础,我们所教的孩子才会因此对我们祖国的戏曲产生兴趣进而去感受去学习”我们不必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什么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啊,戏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啊,现在的孩子太不好管理不好掌控啊等等。

这些都不是我们教不好戏曲的理由,教师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充分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能力,只有我们做老师的唱各类戏曲的水平提高了,学生才会买我们的账。

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做好积累,要做个有心人。

多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还要多做,这个“做”就是身法,几年前我曾经听过72中学付威威老师的一堂戏曲课,讲的是京剧这节课代表东北三省参加了国家级的比赛得到了一等奖,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称赞,我还记得付老师的导入当时在场的所有老师都被他那具有一定的戏曲艺术修养和较为得道的戏曲功底所震撼,他那丰富的表情,优雅的手势,有板有眼的演唱,娴熟的演技,俨然一个戏曲家。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接下来教师的台步示范,更像个十足的专业演员,武旦,武生的亮相,老生,小旦的行礼,更是精彩绝伦,学生也被老师的表演折服了,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

整节课汪老师通过自身的范唱和表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溢于言表。

因为学生对于听自己教师的范唱远远胜过欣赏戏曲名家的演唱,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对学生能产生一种潜在的暗示,这种暗示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对戏曲音乐的态度,对他们造成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的戏曲教学应多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二、培养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常会见到这么一种现象:

学生课间做“能量”、“剪子石头布”等极富节奏感的游戏时,乐此不疲、神情专注;哼唱流行歌曲时有板有眼;自制乐器时情绪高涨……而在进行戏曲教学时却兴趣不浓。

学生不喜欢戏曲的原因是:

听不懂,拖得太长,没有时代感。

首先,戏曲本身流派很多,受地域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对其他的地方剧种了解很少。

加上过长的唱腔,难懂的方言,使戏曲学习更加困难。

相比之下,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的流行音乐更易于让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营造戏曲学习的一种氛围,例如:

当学生课间休息时、午间休息时、或是参与活动时,应在校园内播放一些戏曲音乐,让学生多听,多感受;也可以建立“校园小戏班”,让学生学一学水袖表演,走一走台步,唱一唱、演一演,并举行一些比赛,为学生提供有自我展示才艺的平台;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民间艺人、或是专业的戏曲演员走进课堂或开展讲座,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结合大量的经验进行再学习;也可以有计划的统筹安排师生走出校门,到戏院去观摩一些戏曲表演,或是到公园去看一看民间的戏曲艺术,因为我们的身边就有特殊的资源,传统的“社戏”经常进行,让他们深入到戏曲音乐的实际环境,学学、做做,亲身体验戏曲音乐文化的奥秘与真谛。

通过这些有趣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戏曲音乐的了解,培养他们学习戏曲的兴趣。

三、优化课堂,以趣教学

一堂精彩的戏曲课总是离不开构思精巧,充满新意的教学设计,而那些匠心独具的铺垫部分与诱人的连接环节,则会不断地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使其产生新的审美渴望,这就是从审美教育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

过去我们在教授戏曲时仅从音乐入手,像欣赏、学唱等,不管学生喜好与否,先“灌注”下去再说,完全忽略了学生一切的学习都应从兴趣入手,引导其自发、自觉、自主的学习这一原则。

戏曲艺术是一门集诗、乐、舞以及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及表演为主的综合艺术,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综合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比如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以讲述跟欣赏剧目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人物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欣赏京剧时还可以以模仿简单动作的表演、了解绚丽脸谱色彩的含义和绘制各种脸谱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记得在一次《京剧》欣赏课上,讲到京剧行当时,有位学生给大家展示了“小丑”的形象,他在自己鼻梁上贴了个“豆腐块”,并邀请组里同学用双响筒给他伴奏,他随着有节奏的打击乐边走“矮子步”边念自己编的台词,那滑稽、风趣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声。

他的表演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演欲望,后来又有学生模仿表演了旦、净等角色。

这种多角度的切入学习可让戏曲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艺术能力的获得更自然、更容易。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音乐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参与音乐。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产生浓厚的兴趣音乐。

因此,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活动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以兴趣为动力,通过音乐本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创造出更多的趣味教学,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走近戏曲。

本学期我执教了一节戏曲课《走进琼剧》,这是小学艺术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南腔北调》课题的拓展内容。

琼剧是海南地方文化艺术的精华,反映的是海南人民的历史传统和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一门地方艺术;同时它又是一门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是一种通过唱腔、人物、表演等生动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艺术。

在课堂中,为了改变学生学习戏曲的被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自己收集有关于琼剧的资料。

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组同学准备琼剧的历史文化资料,一组同学去采访琼剧名家,另一组同学尝试琼剧的表演。

学生们兴致勃勃,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下载、复印了许多有关琼剧知识的资料,有的还通过TV的形式把琼剧表演艺术家请到课堂上来,有的还从琼剧院借来了服装与水袖。

有位学生还告诉我,为了了解琼剧,作好课前准备,她还专门认真细致地看了戏曲频道,学唱了一段。

汇报自学成果时,学生十分积极踊跃,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他们还提出了许多有关琼剧知识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由他们相互讨论解决,我只是耐心地倾听和引导。

在课最后抢答的这一环节中,又将这些知识再次交流,共享。

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他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掌握了不少的知识。

这种在活动中了解戏曲知识,在活动中学习戏曲音乐的教学手段,大大培养了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四、增加戏曲音乐的时尚元素

时代在发展,媒体与网络无处不在,使现在的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

加上年龄的特点,最吸引学生的是时尚流行音乐文化。

流行音乐节奏性强,通俗,易懂,易唱,有些学生认为这唱戏一个字要转好几个弯,难以掌握。

基于这种想法,根据学生的喜好,在教学中,我尝试将流行音乐的伴奏形式引入戏曲,来激发他们对戏曲的喜爱。

例如,在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欣赏教学中,我播放具有通俗歌曲演唱风格、并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相融合的《说唱脸谱》这一首歌的MTV,让学生跑圆场进入教室。

听着歌中“生、旦、净、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工夫是不简单”的念白,看着动感十足,千变万化的戏剧造型,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着,比划着,似乎想要剖开其中的奥妙。

前面有了这一段的铺垫,接下来的教学就容易多了,在最后演唱这首作品时,我用电子琴为学生伴奏,并加上(Rhumba)伦巴节奏增加了戏曲的欢快感,学生们个个唱得摇头晃脑,乐此不疲,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通过对戏曲伴奏形式的改变,使学生感受到了戏曲的清新秀美,同时又体验到了流行音乐带来的刺激。

即增添了流行音乐元素,又不失戏曲特色。

这种传统与时尚的嫁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显得十分前卫。

现在流行歌曲里都出现了传统戏曲唱腔。

歌手陶拮,王力宏,周杰伦都在这么做了,效果非常美,非常动听,其实,戏曲和流行歌曲也有不少相通之处的,比如一些小花腔和曲调的跌宕起伏和韵味。

在教学中,如果能从流行歌曲中吸取营养,保留传统的精华,借鉴流行音乐的曲风,来迎合学生的喜好,学生学得“乐”,我们教得轻松,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艺术,把戏曲音乐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演绎,给戏曲音乐以新的时代气息。

弘扬民族文化,匹夫有责,振兴戏曲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把戏曲艺术引进音乐课堂,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大有裨益。

这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

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

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

因此,让地方戏曲唱响中小学音乐课堂,让中国传统音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时代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

 

中学戏曲教学:

在尴尬中突围

浙江省温州二中 程永超

摘要:

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国戏曲在当下语文教学中处境尴尬。

鉴于此,当前在教学价值取向上,要明确中学戏曲教学的文化意义;在具体文本解读上,要还原戏曲文本原有的艺术品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戏曲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戏曲教学范式。

关键词:

中学戏曲教学;文化;还原;突围

包括京剧、昆曲和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歌舞说唱形式,在民族艺术舞台上演绎了数千年,可谓是传统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而今之处境却令人甚忧。

据一项调查表明,当前看戏的群体基本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即使有年轻人,也多是些戏剧艺术学校的学生。

尽管有关人士为此而大声疾呼,“拯救民族艺术!

”其结果却应了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先生所言──“台上振兴,台下冷清。

”中国戏曲艺术濒临如此尴尬境地,自然也会波及当前的中学戏曲教学,并由此而衍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中学阶段是否需要戏曲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戏曲教学又该如何进行等等。

下面,笔者就不揣浅陋试论之,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一、戏曲价值:

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毋庸赘言,中国戏曲是一门包容广泛的综合性民族艺术。

传承与弘扬这一民族文化艺术应“从小抓起”,自然是离不开中学语文教育这块厚实的阵地。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早已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

──什么是“优秀文化”?

我们说,那些古典戏曲就是灿烂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让人遗憾的事实是:

自2000年语文教材新版(人教版)以来,整个中小学仅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原有的《窦娥冤(节选)》的基础上增加三篇,才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中国古代戏曲单元,而其他处则再难觅其踪影;而现行的新课程5套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连一个完整的“戏曲专题”都没有,有的也是零星点缀,但就是这些承载民族文化精华的“零星点缀”,在实际教学中也令我们师生伤透脑筋,困惑不已:

古典戏曲“远离现代生活、内容艰涩难懂,学的没意思”;“再说高考又不会考,我凭什么学你?

”其实,透视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涉及到“戏曲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而我们只有在现实中解决这一问题,才有可能接下去探讨如何优化戏曲教学等系列问题。

朱自清先生曾在《经典常谈》中指出:

“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在于文化。

”此言甚当,选入中学教材的古代戏曲作品,例如《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等,可谓篇篇称得上是经典戏曲文本。

其他不说,单就这承载着戏曲文本的独特“艺术语言”就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时代烙印。

乌申斯基曾说,“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洪堡特也曾说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的确如此,作为民族艺术精粹之一的中国古代戏曲(如京剧等),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思想,有人就曾这样评价道:

“阅读经典戏曲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民族情感,解读民族心理密码的过程。

”此话一点也不为过,“阅读”经典戏曲,感受着它们所承载的丰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将会领略到民族艺术的无穷魅力,激发我们内心潜在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也会为自己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而我们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集各民族艺术之大成,历经无数艺术家不断创新积累,已经成就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为此,在中学阶段进行戏曲教育,我们说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不仅要凸现戏曲应有的价值地位,而且还应该“把戏曲当成戏曲教”,教出戏曲文本的“戏曲味”。

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提升自己语文素养的同时,传承且弘扬着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

二、剧本解读:

还我原有艺术品貌

《语文课程标准》不止一处提到要“了解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初步把握小说、戏剧等各自的艺术特性”,这些表述无不说明不同类型的文体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

我们说,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也应有其独立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

但遗憾的是,由于客观存在因素的制约,我们不少教师在教戏曲时,“摸着石头过河”却“摸”失了方向。

于是五花八门的“戏曲剧本教学”便纷呈于课堂:

有的将剧本文本肢解成小小块,精嚼细咀,仿佛是在串讲文言文;有的“像教小说那样”,顺着情节发展,对剧本中人物“深入分析”;有的干脆以“放”代“讲”,将节选的电影戏曲片段搬上课堂等。

可以说徘徊于戏曲艺术殿堂门外的各种非戏曲剧本教学,有时内容处理之“粗糙”,有时形式运用之“时尚”,使得学生或草草然或嬉嬉然,哪还有什么真正的戏曲鉴赏兴趣?

也难怪有人说,如此传承民族文化,即便有再多“好戏”也会被“教”砸了──“有米之炊谁能为”啊!

黑格尔说过: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人们用来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深入欣赏艺术,就不能不以艺术原本固有的方式来把握它。

尽管我们中学语文所承担的“戏曲教学”不可等同于高校专业戏曲教育,但艺术欣赏只有高下之分而无对错之理,其内在鉴赏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当还原戏曲原本的艺术品貌和个性,把“戏曲”当成“戏曲”来理解,将剧本文本当作剧本文本去解读。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是一门“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的独特艺术。

其中“歌”在戏曲中被拆为“唱”“念”(即音乐性的对话);其中“舞”在戏曲中称为“做”“打”(舞蹈性的动作)。

可以说中国戏曲就是“唱、念、做、打”的艺术综合体,而且构成这一艺术综合体的各种局部成份彼此渗透,有机结合。

它们不会游离独立,也非平分秋色或互不相扰,可以说戏曲的局部成分会因整体而显独特,整体也会因局部而熠熠生辉。

戏曲独特的艺术生命,就是在其动态的立体的发展中得以传承与发扬的。

如果我们在实际戏曲教学中硬将其人为地进行肢解,就会使其肢解成份顿失光彩,也会令戏曲整体黯然失色。

譬如(戏曲)元杂剧中的“舞台语言”,就是区别于任何其它语言的“语言”。

有的教师将其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去填写,尽管它也强调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但“戏曲语言”绝不仅仅是“诗的语言”,更不是模仿生活的“对话”,它必须是要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说”、“唱”的。

试想,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仅将其简单地处理为一般的“文学语言”,其“戏曲语言”的特性就会丧失殆尽,例如《窦娥冤》等元杂剧的戏曲语言艺术魅力也就无从谈起。

三、课堂教学:

在尴尬中突围

应该说,我们所谓的“戏曲教学”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戏曲教学”,而是从文学角度而言的戏曲“剧本(文学)教学”,这种“剧本(文学)教学”是不可等同于高校专业戏曲教育的。

而不具备专业戏曲教育条件的中学戏曲教学,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走出困境,可谓是路险道阻,困难重重。

姑且不说“宾白、科介”之类的专业术语及外加的文言语言(本来学生就怕学习“文言文”),就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师所接受的戏曲教育知识的缺失,也恐难承担起中学戏曲教学之重任。

再加上我们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文体变通的教学意识,有的只是沿袭传统的枯燥灌输和平面讲读,自然激发不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更加远离戏曲艺术的真实。

那么,中学戏曲教学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突出重围,走出尴尬的境地呢?

窃以为当务之急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重建序列,奠定基础

当前戏曲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比例甚微,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戏曲教材仅此数篇而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教育的确有点不可思议,而且这些戏曲作品大都集中于古代戏曲作品,更谈不上形成什么戏曲教学序列了。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对而言学生对当代话剧的兴趣要浓于对当代戏曲的兴趣,对现代样板戏和当代地方戏的兴趣要浓于对古典戏曲文本艺术的兴趣,也就是说,愈是具有现代性的艺术学生愈喜欢,反之,则接受起来越困难。

因此,笔者建议在当前“新课改”的东风下,我们基础戏曲教育也应当从接受学角度出发,在中小学教材中(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地方版教材),在其各个学段按先易后难的接受原则,适当地增加一些(或适量)戏曲作品的分量,就如同传统的文言文教育;或者干脆就将其融于文言文教学体系之中,即先穿插一些简单的话剧学习,然后选取适量的现代样板戏、地方戏曲,最后再进行宋元南曲戏文、元代北曲杂剧、明清传奇顺序的教学。

当然,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或“校本教材”等途径重新开发整合戏曲教材。

如此,戏曲教学方能初步拥有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体系。

(二)相互融合,彼此吸收

戏曲是一门不断吸收其它姐妹艺术(如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营养,逐渐成为一种包容广繁杂的综合性艺术,而戏曲教学应该是艺术的教学。

但是,当前我们的中学戏曲教学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戏曲教育,或者说它还仅仅是单一的戏曲剧本的文学欣赏,而要真正地理解欣赏戏曲艺术,就不能仅仅关注从戏曲整体中肢解下来的静态文本而不顾其它。

尽管中学戏曲教学并不要求中学生有舞台实践,但很多时候艺术需要的不是艺术成分的肢解而是整体艺术的熏陶。

或者说在进行戏曲教学时,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其平面地孤立地处理为文学教育,它应该与其他文学作品教学或科目教学(如音乐、美术等)平行进行的。

诸如联系小说、诗词曲赋等知识,积极吸收其中有益成分,构建“大戏曲教学”的整体框架。

另外,在音乐、美术、诗词等教学中注意联系、吸取戏曲相关成分。

诸如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戏曲中的音乐教学,从诗词教学的视角来审视戏曲中的唱词艺术等。

如此相互融合,彼此吸收,将戏曲教学融合在各学科教育的大家庭之中。

(三)立体教学,整体鉴赏

如果说中学戏曲教学还仅是戏曲剧本的文学欣赏,那我们就应该在戏曲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说,戏曲剧本教学一定要体现剧本的“舞台语言的文学性”(这一点是中学戏曲教学与其它文体教学的区别之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剧本舞台语言”入手,让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当然学生会“演唱”更好)来感受戏曲情节的发展,体验人物情感的变化;同时,师生还可以通过对剧本语言的推敲斟酌,文学分析,让剧本情景、人物形象在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再现于师生的头脑。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强调文本至上,在戏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相关的戏曲录像,这样戏曲艺术的魅力才不会在分析中丧失殆尽。

譬如对剧本“舞台语言”的静态评析,就不如结合真正“唱出来的戏词”,两相比较,让学生在动态欣赏中感受戏曲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

试想,当学生直面于舞台上的“崔莺莺”,欣赏着那抑扬顿挫的道白、多愁善感的表情、圆润婉转的歌唱、妩媚多姿的身段和舞蹈,这不比教师仅仅拿着书本,在“滔滔不绝”评述《长亭送别》中的“崔小姐”更令学生激赏痴迷吗?

可以说,在中学戏曲教学中进行立体教学、整体鉴赏,至少比现在某些戏曲教学境况要好,学生也自然会逐渐找回对民族戏曲艺术的兴趣了。

当然,以上所述,也仅是戏曲教学改革冰山之一角,就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传承这一民族文化艺术,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