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4375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由一些社会现象说开去

1.1一些社会现象

1.1.1中国式过马路

2012年10月10日傲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

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1.1.2中国式“到此一游”

2013年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在发表一篇新浪微博,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空游无依”表示“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

微博发出后,舆论引起轩然大波。

至5月25日晚11点,评论已达11000多条,转发达到83000多条,网上的相关评论则达数十万条,而主题词就是中国游客的“素质”。

1.1.3“十一”升国旗

今年“十一”早晨,天安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11万人冒雨观看升旗仪式。

据央视网报道,升旗仪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满地垃圾,最密集处甚至看不到地面。

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用2辆清扫车和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花30分钟才将垃圾全部清除。

初步估计,清扫的垃圾多达5吨左右。

  

难以想象的是,一些人刚刚唱着国歌、流着眼泪,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内心充盈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责任感,一转身就把食品袋、瓜果皮、废纸片等垃圾随手乱扔,全然不顾这样做会给其他人和环卫工人带来多大的麻烦,会给天安门广场造成多严重的污染。

有网友批评说,“垃圾的数量折射出现场市民的素质”,“人人爱祖国,才会冒雨看升旗!

人人看环境,就不会有这么多垃圾”,“爱国热情很高,文明素质太差”

1.2由这些社会现象说开去

刚好看到杂文家吴非的一篇文章,他在专栏里谈到这样一件事:

1986年,其所执教的学校让学生自行申报“三好”,一个原先不积极的学生路某也申报了,在“个人表现及事迹”一栏中只写了一句“在校食堂用餐两年,没有插过一次队”。

开会讨论时,其他同学对此不以为然。

于是吴非算了一笔账,路某住校,每周六天上学,除去假期,他在学校用餐一共是1440次;两年时间,在每天都看到其他人“随便”的情况下,一件事重复做了1440次,每一次都循规蹈矩,一丝不苟。

账算完,投票时,全班举起了手。

其实,我们的街头很轻易“凑齐一撮人”,缺的不正是像小路这样“1440次不逾矩”的人吗?

假如人人都像小路这样,又哪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

有时,我们也常抱怨社会风气不好,但在抱怨时自己又在哪里?

耐心等绿灯亮起、规规矩矩排队、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些显然都不是大事,但又都是我们没有做好的“小事”。

国庆长假里,那高速路上一地的垃圾,不正是让人汗颜的铁证吗?

实际上,对芸芸众生而言,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不同的是,有的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程度地传递着“正能量”,而有的人,则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甚至引发令人生厌的“负能量”。

由此而言,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或驾车的时候,更应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国式过马路”那群人中的一员?

现实中还有很多类似现象,比如在景区内随地小便、涂抹乱画等。

这些表现形式尽管并不相同,但最终的内核却无疑都是一致的,即都是向外扩张的私德,将公共领域纳入到了私人领域之内,于是乎,散落一地的就不再仅仅是垃圾,而满满都是素质。

到底何时能够捡拾起来并带回家尚需要时间的检验。

上面说到的是一些社会现象,而作为社会缩影的高校呢?

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学生素质又是如何呢?

2.高职高专院校出现的一些现象

随着全国高校的继续扩大招生,而全国总体生源的逐渐减少,这扩大与减少之间矛盾妥协的结果就是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线,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分数线屡降新低,于是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以及整体素质水平也有所下降。

新时代下大学生所展现的新特点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新的血液,而他们自身的一些毛病和缺点也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2.1手机现象

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已经变得很普遍。

网上流传一张很火的照片:

课堂上,一排排正襟危坐的学生,面前是课桌上堆放或整齐或凌乱的高高的一摞书,而每个学生手中正在摆弄着手机,而那一摞摞书正好遮挡着老师的视线。

这也道出了很多大学课堂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手机是困扰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的学生学习下降,如果不从大的角度来说,是毁于手机,本来一部分的学生的成绩也还可以,也还算是自觉,但是自从玩手机之后,成绩就陡然下降。

如果没有手机作为诱因,他们的滑出去的程度也不会这么高。

2.2大学生逃课现象

今年暑假过后开学,一款由在校大学生独创的名为帮助同学“自由”选课的“逃课软件”在网络上蹿红,给高校管理出了道新难题。

这款软件设计了一个“逃课交易系统”,你只需发布逃课信息,并附加部分补偿条件,就可以找到人代为上课。

据了解,这款逃课软件很快在大学生圈里走红,安装该软件、发布逃课信息的注册学生已有2000多人。

这款逃课软件,是由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小蒲研发的,最后被取名为“超级逃课助手”。

  

2.3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上文中提到的只是高校课堂上出现的小部分问题,而实际上所出现的问题也远不止如此,如上课迟到,上课时手机铃声不断,在大学校园里乱扔垃圾,大学生情侣关系的处理等等。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

2.关于上课时在什么时间进入教室,通常很早就到教室的占34.7%,铃声响起之前5分钟左右的占36.4%,经常踏着铃声进教室的占23.7%,铃声响起之后的占5.1%;

3.在怎样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时,认为大学逃课很应该的占25,4%,可以适当的进行逃课的占55.9%,只要保证考试及格,逃课什么的无所谓的占10.2,不清楚的占8.5%;

4.在回答造成学生迟到旷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时,对学业不关心,认为大学课程不重要,喜欢个人娱乐47.5%, 认为大学课程很重要,但因为有学生工作或者其他事情,经常耽搁42.4%, 对这一门课程没有兴趣,想利用这段时间在课堂外学点其他知识61%, 老师讲课乏味,实在听不下去54.2%, 其他原因30.5%;

5.对于出勤率的好坏与老师的关系,认为密切相关的占36,4%,有点关系的占50%,没有关系的占9.3%,不清楚的占4.2%。

 

调查结果分析

1.对大学的认知程度不一样。

同样分化出了两种很明显态度的人。

一种是拿到毕业证即可,第二种便是利用大学好好塑造自己;

2.正是由于这种认知程度的差异,造成了个体素质的差异,进而影响整个个体的行为表现,造成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3.学习生活习惯变差,上课精力不足。

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高中完全是在高压中学习,而不是一种自我学习。

两种是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很自由的空间里,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很差,学生很难能把原先状态改变过来。

所以很难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

使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律性。

致使很多同学睡得很晚,上课没有精力,很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4.大学的教学质量较低。

公共课上百人一起上,老师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点明,或者去查哪个同学没有来上课高校教师不仅要上课;很多教师在科研上花费较多时间,而无暇备课导致教学内容乏味,教学质量下降。

素质教育的一些理论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6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施行,素质教育进入依法实施阶段。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

《辞海》写道: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

”——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

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

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旋科教兴同战略,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和重大进步。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围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实用性人才。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既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同时。

它也从最本质层面上提示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教育自身应该具有的社会属性。

因此,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

1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索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

指的是就是广义索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

智能素质、工作能力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

1.思想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成才的核心。

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的巨大变革,能否在充满竞争、挑战、机遇的社会中很好地发展自己、拼搏成才,关键在于要提高综合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它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4.身心素质—大学生成才的保证。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精神保证。

大学生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一)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第一,组织青年学生认真学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全校各院系团总支及全校各团支部利用团校、团课、支部会等多种形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利用党校、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组织,对全校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的青年学生理论骨干队伍。

第二,通过以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三个主义”教育。

围绕建党纪念日、“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日,我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提高青年学生对党的认识以及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

以“做文明学生,建文明校园”的文明工程建设为主线,丽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在全校开展了报告会、图片展、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基本道德内容和道德规范,很好地促进了我校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第四,抢占网络阵地,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认真地研究了网络教育和网络文化的特点,借助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利用校园网的资源,组建了校团委网站。

通过团委网站,在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延伸团的工作领域及引导青年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校团委网站也被团省委授予河南省十佳青年网站荣誉称号。

2.1确立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人类进入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性条件。

2.2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现代德育是手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德性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深刻内涵,同时,素质教育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正常发挥,使学生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正常发展。

素质教育要注重融会贯通.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融化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是紧密联系的,要渗透在诸育的各科教学之中,体现德育与诸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德育要有针对性,从各门学科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德育内容和要求自然和谐地融于学科的教学之中,要深入挖掘素质教育的内涵,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还要把德育教材中关于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纪教育等的教育因素提炼出来,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

3.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具体而言,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重视以下途径和方法:

(1)课程教育。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规范的课堂教学,如心理卫生学、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是指学科渗透,例如,在“两课”教学中适当安排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科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理念等。

(2)第二课堂教育。

高等学校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心理沙龙、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有助于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3)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情绪调控训练、领导才能训练、潜能训练等。

心理训练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4)心理辅导与咨询。

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专业性较强。

心理辅导与咨询应以发展性辅导或咨询为主,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由于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状况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为了更有效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这两年江苏科技大学部分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分类教育的模式,将大学生中八类群体(新生、毕业生、学困生、优秀生、特困生、富裕生、学生干部和女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他们的心理素质构成及其差异,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分类教育正在积极探索阶段。

1.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

相结合。

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包括生态科学专业教育与生态文明专题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途径,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科学、生态伦理、生态法制和科学发展观等的理论认知。

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包括大众文化传媒影响与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影视录音、网络媒介、报刊文摘、壁报绘画、社区宣传教育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科学、生态伦理、生态法制和科学发展观等的理论认知。

通过学校理论生态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的相互呼应与融合,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内化与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建构。

3.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

校同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校同生态文化建设又为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

要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园生态物质文化建设,与教师共同营造体现生态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并使大学生在此过程中接受良好生态文化育人环境的熏陶;要引导大学生成为校园生态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自觉培养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的校冈人际关系,使

其在和谐的校同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领会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注重发挥大学生在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大学生在参与制定和执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师生正确的的生态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还要注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

作为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行为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生态文明考察、生态环保政策宣讲服务、生态文明专题调研、生态教育基地建设、社Ⅸ生态建设等活动走出校圃,把学得的理论知识与生态环保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增加社会阅历和社会生态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教育有机体,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发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陈平原老师  陈平原:

谈读书其实是这个意义:

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

我不久前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毕业典礼主旨演讲上说过,知书,知耻,知足。

知书识礼其实是中国人的说法,知书才能识礼。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专业性的读书和一般性的读书不太一样。

专业性的读书,你在大学期间为了硕士、博士,必须要读的;但养成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可以持之以恒,而且可以跨越专业分别,成为你的精神生活。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需求,越来越看重欲望,但是越来越少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看起来很虚很虚,找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姿态,那就是读书。

你已经走出学院了,十年二十年了,你还在读书,那说明你还有某种精神生活的需求

2.专业素质与能力素质

2.专业素质—大学生成才的基石。

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

5.能力素质—大学生成才的前提。

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科技的飞跃,归根到底在于人的创造性劳动。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高度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

(1)从创造性人才素质需求出发优化课程结

构,加宽加厚基础学科,突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构建宽幅型课程框架。

第一,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基础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好面向全校及各院(系)核心课程的教学。

第三,体现人文因素,强调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内容的融合与渗透。

(2)要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创新教育

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3)培养大学生重实践、重创新,大力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

第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以“挑战杯”为龙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大学

生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学术活动,形成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

(4)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一支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

创新型的教师能够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发展方向,他们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者。

他们在高水平的科研探索中形成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往往能反馈到教学中,使创新教育成为有源之水,生机勃勃。

因此,学校可结合选课制,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起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鼓励教师投身于产学研攻关实践,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霞任。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持续发展的能力。

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综合索质。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面If笛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提升职业素质对改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1.精选教材。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

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很多专业也随着市场的大流而开设。

可是很多教学教材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更新.有的教材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翻新下就出台了。

因此,必须在教材的选择上要花费功夫.熟知。

好的教材,可以让教师轻松.学生学起来新、快、实。

同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2.推进“工学结合”制度。

高职教育提倡的是以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

为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十分重要,故认知“以就业为导向”是理性的选择.秉承这个方向更新教学观念,付诸实践,是富有挑战性的。

以我院为例。

从工学结合点的选址、硬件建设到专业设置、课程整合、师资配备.都可以看得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行业特色。

推进工学结合力度;积极申报中央高职示范区建设。

通过彻底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提升职业素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