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4351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docx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洪湖市环境保护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洪湖市环境保护局

二00五年十一月

 

课题名称:

《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夏志能

副组长:

施德南罗浩

成员:

肖丹宗莹吴俊

参加人员:

万媛媛白军军李威

执笔:

吴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规划编制依据1

1.2.规划编制原则1

1.3规划期限2

第二章洪湖市概况3

2.1自然环境概况3

2.1.1地形地貌3

2.1.2水文特征3

2.1.3气候气象条件4

2.2社会经济概况5

2.2.1人口、耕地5

2.2.2经济概况5

第三章“十一五”环境保护指导思想和目标6

3.1规划指导思想6

3.2总体目标6

3.3规划指标体系6

3.3.1总量控制指标7

3.3.2环境质量指标7

3.3.3污染防治指标7

3.3.4环保管理能力指标8

3.3.5环境保护投入标准8

第四章环境保护“十五”规划执行情况9

4.1“十五”期间环境治理投入状况9

4.2环境质量现状10

4.2.1“十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及大气环境现状10

4.2.2水环境质量现状13

4.2.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22

4.2.4固体废物25

4.3湿地保护现状25

4.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6

4.4.1主要问题26

4.4.2出现问题的原因26

4.4.3洪湖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8

第五章“十一五”期间环境污染趋势预测及规划31

5.1大气污染趋势预测及规划31

5.1.1废气排放量预测31

5.1.2交通污染物预测31

5.1.3二氧化硫浓度预测32

5.1.4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32

5.2水环境污染趋势预测及规划33

5.2.1水环境质量趋势预测33

5.2.2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36

5.2.3洪湖区域水质保障区农村分散生活污染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规划36

5.2.4农业种植污染源治理规划36

5.2.5洪湖水域水质保证区旅游污染治理规划36

5.2.6洪湖水域水质保证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规划37

5.2.7洪湖水域围湖形成的精养渔塘退渔还湖规划37

5.2.8洪湖区域水质保障区精养渔塘污染治理规划37

5.3噪声污染预测及规划38

5.3.1交通噪声预测38

5.3.2环境噪声的趋势预测39

5.3.3“十一五”噪声控制规划39

5.4固体废弃物预测及规划40

5.4.1固体废弃物预测40

5.4.2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40

第六章洪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1

6.1湿地生态环境现状41

6.1.1地理位置41

6.1.2洪湖市水资源特征41

6.1.3生物多样性和稀有性42

6.1.4洪湖区域动植资源42

6.2洪湖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43

6.3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43

6.4洪湖水域污染防治规划44

6.5洪湖城区生态保护规划及老闸河整治规划44

6.5.144

6.5.2老闸河污染整理规划44

第七章“十一五”环境保护任务和措施46

7.1主要任务46

7.1.1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结构性污染46

7.1.2加强环境监管,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工作46

7.1.3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47

7.1.4重点实施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工程,整治水环境47

7.1.5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遏制全市生态恶化的趋势48

7.1.6农村生态环境保护48

7.1.7强化辐射环境管理48

7.1.8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无害化治理水平49

7.1.9大力发展环保产业49

7.1.10提高环境监管力度49

7.2洪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50

7.2.1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度50

7.2.2强化环境法制,提高环境统一监管能力50

7.2.3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51

7.2.4多渠道筹措资金51

7.2.5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立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系统51

第八章增加环保投入,实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53

8.1污染防治方案优化53

8.2“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53

8.2.1规划方案的实施53

8.2.2政府政策支持53

8.3“十一五”规划实施的资金来源分析54

附表55

附表一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项目汇总表55

附表二“十一五”期间洪湖市土地整改项目58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环境防治法》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9、《洪湖市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10、《洪湖市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范围》洪政办发[2004]26号

11、《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

12、《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2005年5月荆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13、《洪湖市“十五”环境保护规划》

14、《荆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

1.2.规划编制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人与环境和谐的原则。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

(五)完成民主化、规范化的原则。

1.3规划期限

规划从2006年起,各项数据的基准年分别为2000年(涉及环境经济方面的调查)、2002年(以环境容量调查的结果为主)、2004年实际、2005年为环境现状及2010年为环境趋势规划年,即“十一五”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

 

第二章洪湖市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东南端,长江中游北岸,南与嘉鱼县赤壁市和湖南省临湘县隔江相望,西与监利县接壤,北与仙桃市和武汉市相毗连。

地理位置东径113°07′19″—114°05′12″,北纬29°38′38″—30°05′12″,全市辖区15个乡镇、2个办事处、3个农场。

洪湖市区位于洪湖市西南部,东南临长江,北依洪湖,内荆河从北向南把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地理位置东径113°24′,北纬29°48′。

2.1.1地形地貌

洪湖市陆地为冲积平原(属第四级冲积),地势平坦,境内属故云梦东部的长江泛滥平原,地层以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其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9%以上,海拔高度18—60m。

地势自西向东南呈缓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广阔而平坦,地基承受力为6—10t/m2;地表外围南、西、北三面隆起,中间低下,呈撮箕形状结构。

境内河网稠密,系冲积平原和湖泊平原复合组成。

2.1.2水文特征

洪湖市境内有四大水系,即长江、四湖总干渠、洪排河和东荆河,还有大小湖泊近百个。

长江洪湖江段全长151公里,江道面宽1055—4000米,最大水深51米,最小水深3.5米,水量丰富,该江段是国家一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四湖总干渠由监利县的柳家湖入境,至新滩排入长江,最大流速1.72米/秒,最大流量417立方米/秒。

洪排河由沙口入境,流径沙口黄丝南、江庙等地,至高潭口电排站入东荆河,境内长37公里,占河道总长的57.1%,底宽67米,水深4—8米,排水流量为240立方米/秒。

东荆河属季节性河流,夏盈冬枯。

在监利的陈家湾进入我市韦家桥,东支至我市高潭口,折向东流,于新滩注入长江。

境内河宽30—90米,最大水深6—8米,流速2.7立方米/秒。

老闸河境内全长15.6公里,北起小港,南至老闸,自北而南穿过洪湖市城区经老闸排入长江,枯水期干枯露底,丰水期最大流量52.1立方米/秒。

洪湖最低水位23米,调蓄容积0.403×108m3,最高水位26.5米,调蓄容积12.2×108m3。

洪湖现有主要进出口河道4条,包括四湖总干渠、内荆河、螺山下渠和长江,洪湖系吞吐型湖泊,多年平均入湖水量19.6030×108m3。

2.1.3气候气象条件

洪湖区域属北亚热带中纬度过渡性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雨量丰沛,阳光充足。

气候温和湿润,时有旱涝、寒潮、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6.2—16.7℃,平均最高气温为28.9℃,平均最低气温为3.8℃,年均降水量为1060.0—1331.3mm。

年平均无霜期266.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

秋冬两季静风频率大于春夏两季,常年主导风向,冬季多为东北风和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和南风。

年蒸发量1385.6毫米。

湖水温度2—36℃,冬季一般不结冰,日水温变化度为气温的56%。

近三年洪湖区域各气象要素平均值(2000—2002年)

季年

项目

气压(hap)

1010.2

1000.9

1014.8

1021.9

1011.9

降水(mm)

355.6

387.5

272.7

160.3

1176.1

气温(℃)

17.6

27.8

17.9

6.2

17.4

温度(%)

74.7

77.7

74.0

77.3

75.9

风速(m/s)

2.2

2.1

1.9

1.9

2.0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人口、耕地

2004年末洪湖市总人口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56万人,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98万亩,其中水田63.27万亩,旱地28.71万亩,养殖水面60.24万亩,常用耕地面积91.98万亩,临时性耕地8347亩,退耕还渔面积7619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32%,草地面积13986亩,其中天然草地9990亩,未利用土地面积104km2,荒草地95km2,城市建成区面积39.52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人口12.94万人。

2.2.2经济概况

2004年,洪湖市地方财政收入20625.2万元。

工业总产值2307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建筑业总产值45850万元,比上年增长0.3%,乡镇企业总产值11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固定资产投资116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国有工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62个,其规模以下的企业1539个,其中轻工业1066个,重工业335个,比上年增长20.3%;农林物渔业总产值1931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56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林产产值2307万元,比上年下降3.8%。

牧业产值17717万元,比上年增长0.8%,渔业产值112597万元,比上年增长0.5%,全年化肥施用量211020吨,其中氮肥93804吨,磷肥81266吨,钾肥12354吨,复合肥23596吨,农药使用量为2316吨。

第三章“十一五”环境保护指导思想和目标

3.1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清洁生产为主线,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创建生态示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湿地旅游城市,重点以恢复洪湖湿地为载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为核心,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改善洪湖湿地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2总体目标

2010年,我市在实现“工业兴市”战略中,环境保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畜禽喂养、水产品养殖,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超过2005年水平,洪湖湿地恢复到90年代初水平,基本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重点水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环境监管力度。

3.3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规划的基础,主要用以环境规划的各种目标,并对各类规划措施进行定量化和抽象化的描述,通过它反映规划指标,主要包括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环境管理能力指标和环境保护投入指标等五个方面。

3.3.1总量控制指标

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排放量不得超过2005年水平,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废水排放不得超过控制范围,固体废物基本实现综合利用,放射性废物和医疗废物全部实现安全处置。

3.3.2环境质量指标

水环境:

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长江洪湖段水域执行Ⅱ类标准,洪湖水域、内荆河、汉沙河、四湖总干渠执行Ⅲ类标准,城区老闸河执行Ⅳ类标准。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0%,使全市人民饮上清洁的水,重点水域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大于70%。

大气环境:

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洪湖市城区空气质量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

声环境:

依据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心城区环境噪声小于55dB,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道路交通噪声小于70dB,达标路段长度占90%以上。

湿地生态环境:

进行洪湖水域生态恢复建设,基本完成湖岸和湖滨带(指湖区水陆交错带,湖区水乡生态系统与湖区流域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生态建设,面源治理初见成效,使入湖污染物总量达到容量总量的要求。

改善湖区水质,使洪湖水质由目前的Ⅳ、Ⅴ类基本恢复到Ⅲ类标准水平,遏制洪湖水域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基本恢复湖区水体正常营养状态,满足洪湖水体的Ⅲ类使用功能。

保护洪湖湿地面积,确保洪湖水域现有面积不减少,改善洪湖湿地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建设:

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到2010年我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m2,绿化覆盖率40%。

辐射环境:

全市不得出现超标准的辐射污染源。

3.3.3污染防治指标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改变城市生活燃料,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

城市生活污水改变直排现象,不得随意排入内荆河和周边的沟渠,污水处理率大于60%;工业废水排放严格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其行业排放标准,排放达标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

城市垃圾不得随意堆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7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得超过2004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3.3.4环保管理能力指标

健全环境质量、污染排放、分析方法、环境标准体系,环境监察、监测、宣教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建设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重点水域、城市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生态环境和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成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市级环境应急响应系统,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大于80%,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大于90%,辐射工作单位安全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50%的重点污染源实行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3.3.5环境保护投入标准

“十一五”期间,全市的环境保护投入达到3.8亿元。

第四章环境保护“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4.1“十五”期间环境治理投入状况

按照《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58720.5万元,其中废气治理和空气整治项目4个,计划投资274万元,污水治理和水环境整治项目9个,规划投资17165万元,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2个,投资1100万元,生态环境保护项目7类,规划投资40000万元,自身能力建设3项,规划投资181.5万元。

“十五”期间,按照《洪湖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投资12800万建成10万吨/年洪湖市污水防治工程,铺设城区排污管网主干道15公里,次干道8公里,管网覆盖率90%,实际可收集废水量为5吨/日。

下大气力对城区部分企业进行搬停并转。

一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先后对新堤殡仪馆、柏枝塑料厂、储罐构件厂等工厂或车间进行了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市民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二是依照法定的程序,对钉丝厂、针织印染厂等15家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治理能力弱,寿终正寝的企业进行了破产和关闭,改善了我市的经济运行质量,消除了一批重点污染源。

三是按照“退二进三”(退出第二产业、进入三产业)的思路,加大了城区部分企业的转产力度。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我市先后将市机械厂、市造纸总厂、洪湖酒厂、出口农具厂、外贸服装厂进行了转产,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市三民化工有限公司投资55万元建设氨气回收工程,对碳化、精炼、合成三个工段的氨进行总回收,即降低了氨气的排放量,减少了空气污染,又使该厂每年获利152万元,促进了碳铵成本的下降,该公司为开发环已胺加氢产品,使每天700m3的外排废气全部回收,废气处理率达100%。

市洪江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对生产过程中的18个扬尘点进行了监控回收除尘,并在水泥车间加装脉冲袋式除尘器,同期投资100万元,建设废渣回收工程,利用工业废渣作掺合料生产建筑材料,年利用工业废渣2万多吨,利用率达到70%。

市洪湖浪米业公司改制后,投资200万元购进了自动化的碾米设备,淘汰了粉尘污染严重,工艺流程落后的旧设备。

同时,该公司对锅炉进行了改造,并以废弃谷壳作燃料,替代了以往的原煤燃料,大大降低了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4.2环境质量现状

4.2.1“十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及大气环境现状

洪湖市“十五”规划中,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二氧化硫0.2万吨,烟尘0.2万吨,工业粉尘0.1万吨,城市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大气污染现状

2004年洪湖市区工业废气排放量222540万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量11853万标立方米,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量210687万标立方米。

市区工业废气主要有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污染物,其中:

二氧化硫总排放量1960.9吨,烟尘排放量120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000吨。

见附表4-1、4-2。

表4-12004年洪湖市主要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排放

企业名称

煤炭消费总量

(吨)

工业废气总排放量

(万标立方米)

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量

(万标立方米)

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量

(万标立方米)

湖北大华制药有限公司(洪湖市)

350

300

300

湖北比迪比鞋业有限公司(洪湖市)

493

453

453

洪湖市德炎水产品有限公司

200

200

180

洪湖市洪江发展有限公司

2000

15500

15500

洪湖市柏源棉纺有限公司

650

600

600

洪湖市兴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187

5187

湖北济安堂药业有限公司(洪湖市)

257

200

200

洪湖市华翔造纸厂

450

400

400

洪湖市三民化工有限公司

60000

199000

9000

190000

表4-22004年洪湖市重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单位:

企业名称

二氧化硫排放量

达标排放量

烟尘排放量

工业粉尘排放量

湖北大华制药有限公司(洪湖市)

10.08

22.995

湖北比迪比鞋业有限公司(洪湖市)

14.4

32.406

洪湖市德炎水产品有限公司

5.76

13.140

洪湖市洪江发展有限公司

135

135

850

洪湖市兴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116

2.116

洪湖市柏源棉纺有限公司

18.720

40.725

湖北济安堂药业有限公司(洪湖市)

7.401

16.884

洪湖市华翔造纸厂

12.960

29.565

洪湖市三民化工有限公司

1440

988.5

长江利达纺织有限公司(洪湖)

12.792

4-3城区空气质量现状单位:

毫克/立方米

时间

项目

指标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TSP(总悬浮微粒)

代表监测点位编号

1

2

3

1

2

3

1

2

3

0

0

最大值/最小值

0.044/

0.005

0.032/

0.032

0.036/

0.008

0.040/

0.003

0.026/

0.008

0.006/

0.013

0.229/

0.070

0.339/

0.179

0.339/

0.247

超标率

20

40

最大值/最小值

0.037/

0.007

0.023/

0.008

0.031/

0.007

0.032/

0.014

0.045/

0.01

0.023/

0.006

0.368/

0.033

0.417/

0.212

0.322/

0.041

超标率

40

40

20

最大值/最小值

0.019/

0.01

0.015/

0.01

0.020/

0.010

0.027/

0.011

0.023/

0.008

0.020/

0.010

0.365/

0.174

0.356/

0.165

0.296/

0.043

超标率

40

20

最大值/最小值

0.031/

0.009

0.021/

0.006

0.016/

0.005

0.053/

0.011

0.039/

0.006

0.026/

0.006

0.420/

0.126

0.420/

0.185

0.387/

0.025

超标率

20

20

20

浓度值

0.017

0.015

0.015

0.020

0.019

0.014

0.224

0.262

0.197

超标倍数

0.12

0.31

0

0

三年

最大值/最小值

0.050/

0.015

0.056/

0.028

0.026/

0.020

0.045/

0.021

0.050/

0.018

0.038/

0.022

0.176/

0.103

0.392/

0.290

0.248/

0.104

超标率

80

最大值/最小值

0.031/

0.019

0.040/

0.037

0.034/

0.028

0.038/

0.029

0.048/

0.030

0.048/

0.032

0.143/

0.050

0.209/

0.434

0.248/

0.092

超标率

75

最大值/最小值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