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125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doc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

 

(答案仅供参考)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2年2月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

考试形式:

开卷试卷类型:

(B)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A)。

A.过渡性

B.继承性

C.独立性

D.长期性

4、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C)。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建立的农业互助组的性质是属于(C)。

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

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7、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按劳分配是(B)。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C.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0、《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C)。

A.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BC)。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只斗争

2、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BD)。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体制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势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ABD)。

A.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

B.以体制创新为重点

C.发展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体系——经营性文化产业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生态平衡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答案:

这句话是正确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请运用所学知识辨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答案:

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1)这句古话的意思是:

只要米仓充实,衣食丰足,人们物质条件好了,就会讲究礼节,知道荣辱,重视精神道德。

(2)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说明精神文明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但是,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并不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就是说,无论从社会或者是从个人来说,物质生活好了,如果不抓精神生活、社会风气,它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3)当前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3、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要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答案:

这种说法不正确。

主张用和平方式统一,但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可靠保障与最后手段。

如果承诺了不使用武力,台湾就可能从中国分裂出去,就可能被“别人拿走”,两岸和平统一就变为不可能。

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和分裂、台独势力的。

众所皆知,外国势力一直不愿意中国统一,阻挠中国统一,一直对台湾有野心,如果中国放弃武力,就无法保护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

同时,岛内分裂势力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不断在发展、壮大,“台独”势力更加猖狂。

因此要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仅坚持和平统一手段是不够的,必须有武力手段作为后盾,才能制止岛内分裂与“台独”势力,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1)、市场经济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界定的,不涉及经济成分的性质,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2)、市场经济是以不用产权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多元产权主体的形成,并能加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备、能源、交通及原材料的供应,非公有制经济的灵活机制,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简述如何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答案:

我国的宗教政策:

1)、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国家实行宗教与政治相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4)、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5)、中国各种宗教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了处理我国宗教问题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

(1)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其具体含义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种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仰宗教而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

对宗教的选择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

信仰宗教的公民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权利和义务上完全平等。

(2)按照宗教本身的客观规律来对待宗教徒的宗教信仰。

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赖以存在的自然、社会和认识根源还没有完全消除,宗教对一部分人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

宗教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长期存在。

所以,绝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同时,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要求。

宗教作为一种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现象,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长期存在,要按照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方法,积极妥善地处理好;要防止激化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变革那些与旧制度相伴而生的,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适应的东西。

宗教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

也就是说,任何宗教都要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5)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上的差异是次要的,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6)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

(7)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反对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8)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试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

(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

(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

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