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104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药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农药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农药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农药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药知识.docx

《农药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药知识.docx

农药知识

农药知识

一、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中国农药发展史

三、农药的基础知识

四、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

五、国内外农药发展动态

农药主要是指用于防治为害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害等)和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及生物药品。

农药的含义和范围,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不同国家亦有所差异。

古代主要是指天然的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物质;近代主要是指人工合成的化工产品和生物制品。

美国将农药与化学肥料一起合称为“农业化学品”,德国称为“植物保护剂”;法国称为“植物消毒剂”日本称为“农乐”,其范围包括天敌生物。

中国所用“农药”一词也源于日本。

目前在国际交流中,已统一使用“农药”一词,含义和范围趋于一致。

农药用于农业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防除称为化学保护或化学防治,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称为化学控制。

一、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达到63亿左右,较1975年40亿人口增加23亿,人口增长率为57%;而世界耕地面积1975年为14.8亿公顷,到2000年可达到15.5亿公顷,仅增加0.7亿公顷,耕地的增长率仅为4.7%。

目前,世界上还有4—5亿人遭受饥饿,与此同时,世界人口也还在急剧增长。

由此可见,困惑人类最主要的是粮食问题。

对此,除了努力控制人口外,还必须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以改善世界营养和食品供应,利用农药增产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一).农药与农业的关系

如何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其中包括通过使用农药以保证农业丰收。

农药以往主要是用于防治有害生物为害,减少农作物产量的损失;后来由于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使得农业投资的净收益获得大幅度增长。

从而,也使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现在农业生产有两个特别主要的方面:

一是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必须低于经济阈值;二是以机械和农药替代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两方面均离不了农药。

据1973年统计,全国农作物产量应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在15%—25%,并且使农产品品质严重下降。

全世界因杂草为害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损失率:

北美11%—15%,亚洲、西欧、南美10%—20%,东欧15%—20%。

在农药工业落后的国家则损失更大。

据日本统计:

仅水稻经用农药防治和未用农药防治的经济效益就相差6倍以上。

据全国统计,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的费用约占农业经营费用的6%—7%,而肥料和机械费用则占20%和10%,不同地区所占比例略有不同。

中国具有13亿人口,而耕地面积仅为0.9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8公顷。

(2010年,中国人口增加到14-15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0.04公顷,届时要养活众多人口,需要大量的粮食,若我国2/3的粮食靠进口,则世界所有贸易粮食都给中国也不够。

)因此,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除了对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进行更新提高外,更需要加大投入,应用现代技术防治有害生物为害,减少农业产量损失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植物内源激素系统,有效的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以实现农业持续安全增产。

(二)农药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除农、林外,畜牧业、公共家庭卫生、工业防霉、渔业及广大非耕地(如铁路、机场、公路、工矿区)的除草也都离不开农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当今的许多家庭庭院养育观赏植物等也都需要农药。

以上充分说明,农药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

二、中国农药发展史

中国是使用农药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历史。

公元前3—5世纪即用牡鞠、芥草、蜃炭灰灭杀害虫,用含砷矿物杀鼠。

公元前32年用附子、干艾等植物防虫和储存种子。

公元25—200年,东汉用炼丹术制造白砒治虫,并记载用硫磺杀虫,治疥。

唐代用砷化物防治庭院虫害的记载。

明代的《本草纲目》中介绍了不少杀虫物质、砒石、雄黄、百部等《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用砒石防治地下害虫、田鼠及水稻害虫,以后又有用烟草、除虫菊、鱼藤等治虫。

  1930年,中国浙江省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了药剂研究室,这是中国最早的农药研究机构。

1935年中国开始使用农药防治棉花、蔬菜蚜虫和红蜘蛛。

1943年在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建立了首家农药厂,所生产的均为一些含砷无机化合物及植物性农药。

1946年开始小规模生产DDT。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农药工业才得以发展。

1950年开始生产六六六,并于1951年中国首次使用飞机喷洒DDT、六六六灭蚊、治蝗,自1957年中国建成了第一家生产有机磷杀虫剂的农药厂——天津农药厂后,开始了有机磷农药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甲拌磷(3911)、敌百虫等品种的生产。

在60年代和70年代,它是我国生产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品种的主要基地。

70年代中国农药产量已能初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年年成灾的蝗虫、粘虫、螟虫、蚜虫、地下害虫等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杀菌剂和除草剂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生产了几十个品种;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所发展。

1973年,中国停止使用汞制剂,并开发了稻瘟净、多菌灵等杀菌剂以替代汞制剂。

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高效、安全的农药新品种不断得到开发。

1983年,中国停止了高残留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DDT的生产,取而代之的是扩大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产量,并开发了拟除虫菊酯类及其他杀虫剂。

同时,甲霜磷、三唑铜、三环唑、代森锰锌、百菌清等高效杀菌剂也相继投产,有效的控制了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果树等各种作物的病虫害。

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亦迅速增加,丁草胺、灭草丹、绿麦隆、草甘磷、灭草松、磺酰脲类除草剂及矮壮素、乙烯利也投入了市场。

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农药工业已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的体系,从活性结构的合成筛选、田间效应、环境评价、制剂加工、安全性评价到生产工艺设计等,形成一支研究、生产、应用、监测和销售的队伍。

农药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打入了国际市场。

但较先进发达国家,中国的农药工业还有很大差距,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有机合成农药质量及加工艺还需要改善。

 

三、农药的基础知识

(一)、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品种很多,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可按防治对象分类、按成分和来源分类、按作用方式及毒理机制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亦有将上述几种综合或交叉分类的。

为了实用简便,现按防治对象和作用方式综合分类如下:

  1、杀虫剂

  是用于防治害虫的农药。

某些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畜禽体内外寄生虫以及危害工业原料及其他产品的害虫。

按作用方式分为:

  

(1).胃毒剂

杀虫剂随食物通过害虫口器摄食后,在肠液中溶解或者被肠壁细胞吸收到致毒部位,致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

敌百虫、除虫脲等。

  

(2).触杀剂

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表皮渗入虫体内,使害虫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或破坏某些组使害虫致死。

如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3).熏蒸剂

某些药剂在一般气温下即升华,挥发成有毒气体或经过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气体,然后经由害虫的呼吸系统,如气孔(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氯化苦、磷化铝、敌敌畏等。

  目前大量应用的杀虫剂,大都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作用,如好年冬、咪虫啉等。

少数品种具有熏蒸作用,如敌敌畏。

仅具上述三种作用方式之一的杀虫剂品种不多。

(4).内吸剂

  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分(根、茎、叶、种子)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传导到全株各部位。

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危害此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同时,药剂可在植物体内储存一定时间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乐果、甲拌磷、克百威等。

内吸剂的优点是,使用方便,适用于防治那些藏在隐蔽处的害虫。

  (5).驱避剂

  药剂本身无毒害作用,但由于其具有某种特殊气味或颜色,施药后可使害虫不愿接近或远避。

当前,最为成功的驱避剂为预防蚊虫的蚊香类。

如避蚊胺等。

  (6).拒食剂

害虫在接触或摄食此类药剂后,会消除食欲,拒绝取食而饥饿死亡。

从天然存在于植物中人工分离出作为拒食剂的物质至今已有300多种。

糖苷类、萜烯类、香豆素等都有较强的广谱拒食作用。

  (7).引诱剂

能引诱昆虫的药剂即为引诱剂。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用各种器官,如视觉、味觉、触角以及咐决节与化学感受器的功能,选择最优的外界条件,延续生命与繁殖后代。

有引诱作用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界多为能产生气味而弥散空间的有机物。

如诱杀地老虎成虫的糖醋酒诱杀剂;诱集棉铃虫产卵的嫩玉米丝提取液等。

  (8).性信息素

  雌性昆虫尾端外翻的腺体释放出一种极微量的化学物质以引诱同种雄性昆虫进行交配繁殖。

有性引诱作用的性信息素普遍存在于昆虫中,仅鳞翅目昆虫已知有170多种。

人们通过活体提取或人工合成这种物质,以引诱雄虫进行灭杀或由此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及危害情况,以便作出防治决策。

当前生产上较广泛应用的有棉铃虫性信息素、棉红铃虫性信息素、玉米螟性信息素、家蝇性信息素等多种。

  (9).绝育剂

此种药剂被昆虫摄食后,能破坏其生殖功能,使害虫失去繁殖能力。

雌性害虫虽经交配也不会产卵或虽能产卵也不能孵化。

其优点是只对那些造成危害的目标害虫起防治作用,而对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无害或有益昆虫无不良影响。

绝育剂在美国防治螺旋蝇效果良好,而当前国内研究较少。

  (10).昆虫生长调节剂

  此类药剂通过对目标害虫施用后扰乱害虫正常生长发育而使害虫死亡或减弱害虫的生活能力。

这类药剂有:

保动激素、蜕皮激素、几丁质酶抑制剂等。

  (11).杀卵剂

  药剂与虫卵接触后,进入卵内降低卵的孵化率或直接进入卵壳使幼虫或虫胚中毒死亡。

如石灰硫磺合剂,可使卵壳变干、胚胎干死;一些油剂可阻碍蚊卵、叶面卵、苹果小卷蛾卵的呼吸,累积有毒代谢物使其中毒死亡。

 2、杀菌剂

是指在一定剂量或浓度下,具有杀死植物病原菌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的农药。

按作用方式和机制可分为:

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等4类。

  

(1).保护性杀菌剂

  在植物感病前施用,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为害的杀菌剂,又称为防御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有两种:

一种是杀菌剂消灭病原侵染源。

属此药剂的有:

代森猛锌、雷多米尔等。

另一种是在病菌未侵入植物以前,把杀菌剂施到寄主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药膜,防止病菌侵染。

属此类药剂的有:

硫酸铜、绿乳铜、波尔多液等。

  

(2).治疗性杀菌剂

  当病原菌侵入农作物或已使农作物感病后,施用能抑制病原菌停止发展,植物恢复健康,如多菌灵、苯菌灵、三唑铜、甲霜灵等。

  (3).内吸性杀菌剂

  它通过作物根、茎、叶等部位进入作物体内,并在作物体内传导、扩散、滞留或代谢后,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

这类药剂本身或其代谢物可抑制已侵染病原菌的生长或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重复侵染。

属此类杀菌剂的有:

三唑铜、甲基硫菌灵,菌核净等。

  (4).土壤消毒剂

  采用沟施、灌浇、翻混等方法,对带病土壤进行药剂处理,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得以抑制,以免作物受害。

如甲基立枯磷、威百亩等。

 3、除草剂

  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使用范围包括农田、苗圃、林地、花卉园林及一些非耕地。

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药剂施于植物上或土壤中以后,可使杂草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并能在杂草体内传导到整个植株各部位,使杂草的生长发育受抑制,尔后使杂草死亡。

如农得时、茅草枯、草甘磷、拿扑净等。

  

(2).触杀型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不能被植物体内吸收、传导和渗透,只能在植物的接触部位形成药害斑,杂草接触药剂吸收后被枯杀。

如敌草快、灭草松等。

  (3).选择性除草剂

  植物对其具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剂量和浓度范围内灭杀某种或某类杂草,但对作物安全无害。

如广灭灵、盖草能、连达克兰、2.4-滴丁酯等。

  (4).灭生性除草剂

  在药剂使用后,所有接触药剂得植物均能被杀死。

此类药剂无选择性,但可利用作物与杂草之间存在得各种生理差异(如出苗时间早迟、根系分布得深浅、外型生长相异及药剂持效期长短等。

即是用“时差”选择、“位差”选择和形态选择法除草。

)正确合理得使用,亦可达到只杀除草不伤害作物幼苗得目的。

如百草枯、毒-滴混剂等。

  4、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除需要日光、温度、水分、矿物等营养条件外,还需要有某些微量的生理活性物质。

这些极少量生理活性物质的存在,对调节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故被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植物激素,另一类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都是内生的,故又称内源激素,假如想通过从植物体内提取植物激素,在扩大应用到农业生产方面,那是很困难的。

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是随着对植物激素的深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人工合成剂,它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有着与植物激素相同的生理效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调控植物发育程序,增强作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使作物的生育更有利于良种潜力的充分发挥。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

  

(1).生长素类

  促进细胞分类、伸长和分化,延迟器官脱落,可形成无籽果实。

如吲哚乙酸、如吲哚丁酸等。

  

(2).赤霉素类

促进细胞伸长、开花,打破休眠等。

如赤毒酸(GA3)。

  (3).细胞分裂素类

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保持地上部绿色,延缓衰老。

如玉米素、二苯脲(DPU)等。

  (4).乙烯释放剂

  用于抑制细胞伸长生长,引起横向生长,促进果实成熟、衰老和营养器官脱落。

如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

  (5).生长素传导抑制剂

  能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侧芽生长。

如氯芴醇(整型素)。

  (6).生长延缓剂

  主要抑制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延缓生长。

如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PP333)等。

  (7).生长抑制剂

可破坏顶端分生组织活动,抑制顶芽生长,但于生长缓慢剂不同,在施药后一定时间,植物又可恢复顶端生长。

如马来酰肼(青鲜素)。

  (8).油菜素内酯

  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营养体收获量,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增加粒重等。

在逆境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应用浓度极低。

如农乐利。

  5、杀鼠剂

  防治鼠来等又害啮齿动物的农药,多用通过胃毒、熏蒸作用直接毒杀的方法。

但存在人蓄中毒或二次中毒的危险。

因此,优良的杀鼠剂应具备:

对鼠类毒性大,有选择性;不易产生二次中毒现象;对人畜安全;价格便宜。

  但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鼠剂并不多,使用时应强调安全用药的时间和方法。

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胃毒剂、熏蒸剂、驱避剂、引诱剂和不育剂等4大类。

  

(1).胃毒剂

  通过取食进入消化系统而使鼠类中毒致死的杀鼠剂。

这类杀鼠剂为源于海葱素、毒鼠碱的植物性杀鼠剂,适口性、杀鼠效果好,对人畜安全,由于药源限制,现在市场供应很少。

目前,市场供应的主要有磷化锌、安妥、杀鼠迷、克灭鼠、溴敌隆、溴鼠隆等无机和有机合成杀鼠剂。

  

(2).熏蒸杀鼠剂

  经呼吸系统吸入有毒气体而毒杀鼠类的杀鼠剂,这类杀鼠剂多兼作为熏蒸杀鼠剂,如氯化苦、溴甲烷、磷化氢等。

其优点是不受鼠类类取食行动的影响,作用快,无二次毒性;缺点是用量大,施药时防护条件及人员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费工,难以大面积推广。

  (3).驱鼠剂和诱鼠剂

  驱赶或诱集而不直接毒杀鼠类的杀鼠剂。

驱鼠剂是使鼠类避开,不致啃咬毁坏物品。

例如用福美双处理种子、苗木可避免鼠类危害,但一般持效期不长。

诱鼠剂只起到诱集鼠的作用,必须和其他杀鼠剂结合使用。

诱鼠剂的缺点是施药后残效期较短,效果难以持久。

  (4).不育剂

  通过药物作用使雌鼠或雄鼠不育而降低其出生率,达到防除目的,属间接杀鼠剂,亦称化学绝育剂。

其优点是较使用直接杀鼠剂安全,适用于耕地、草原、下水道、垃圾堆等防鼠困难场所。

雌鼠绝育剂有多种甾体激素,雄鼠绝育剂有氯代丙二醇、呋喃旦啶等。

  

(二)、常用的施药方法

  1、喷雾法:

是防治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

利用喷雾药械将液状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作物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2、喷粉法:

是用喷粉器产生风力将农药粉剂喷撒到农作物表面。

适于缺水地区,工效较高,但粉剂粘着力差,飘逸性强,防治效果一般不如喷雾法,易污染环境。

『要在如何提高喷药质量上狠下功夫』:

要想提高喷药质量应考虑如以下几个问题:

①应选好的剂型(如:

喷雾选乳油剂、固体乳剂、胶悬剂)

②选压力大,射程远的喷雾机:

要喷的周到,均匀

③注意喷药时间:

如喷雾应选无风的晴天

④对不易沾着药剂的作物及昆虫体表应加表面活性剂(如湿润剂、沾着剂)

⑤应选软水稀释农药(因硬水含钙、镁离子多,易生成不溶性钙盐、镁盐)。

  3、泼浇法:

是把定量的乳油。

可湿性粉剂或水剂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向植物泼浇或用水唧筒进行喷雨。

主要用于稻田害虫及水田杂草的防治,用水量比喷雾多出2-3倍不适用于多数病害的防治。

  4、撒施法:

适用于施用颗粒剂和毒土。

制作毒土时,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按一定份数混合均匀;液剂时,先将药剂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撒毒土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应在雾水末干时进行,防治地下害虫撒后将药土耕翻土中。

对剧毒农药,不能做成毒土撒施。

  5、土壤处理法:

结合耕翻,将农药利用喷雾、喷粉或撒施的方法施于地面,再翻入土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土传性病害和土壤中的虫、蛹,也用于内吸剂施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作物的地上分,防治地面上的害虫和病菌。

  6、拌种法:

将一定量的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预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7、种苗浸渍法:

利用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苗木的方法,一般应用的农药为水溶剂和乳油,用于防治附带在种子苗木上的病菌。

浸渍种苗要严格掌握药液浓度、温度、浸渍时间,以免产生药害。

  8、毒饵、毒谷法:

将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与害虫害鼠喜食的饵料、谷物拌匀,施于地面,用于防治地面危害的害虫害鼠,配制毒谷应先将谷物炒香或煮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

  9、熏蒸法:

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农药产生的毒气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土壤、温室、大棚、仓库等场所的病虫害防治。

  10、熏烟法:

主要应用烟剂农药,将农药点燃后产生浓烟弥散于空气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等密闭场所的病虫害。

  11、涂沫法:

将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配制成高浓度的药液,涂抹在植物的茎、叶、生长点等部位,主要用于防治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钻蛀性害虫,也可施用具有一定渗透力的杀菌剂来防治果树病害。

 (三)、农药的毒性

  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具有使人和动物中毒的性能。

农药可以通过口服、皮肤接触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对生理机能或器官的正常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使人或动物中毒以致死亡。

影响农药毒性的物理因素有农药定额挥发性、水溶性、脂溶性等,化学因素有农药本身的化学结构、水解程度、光化反应、氧化还原以及人体内某些成分的反应等。

农药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农药一次进入动物体内后短时间引起的中毒现象,是比较农药毒性大小的重要依据之一。

亚急性毒性指动物在较长时间内(一般连续投药观察三个月)服用或接触少量农药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慢性毒性指小剂量农药长期连续用后,在体内或者积蓄,或是造成体内机能损害所引起的中毒现象。

在慢性毒性问题中,农药的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等特别引人重视。

  农药毒性标准划分

  农药是防治农林花卉作物病、虫、鼠、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化学制剂,使用极为广泛。

所有农药对人、畜、禽、鱼和其他养殖动物都是有毒害的。

使用不当,常常引起中毒死亡。

不同的农药,由于分子结构组成的不同,因而其毒性大小、药性强弱和残效期也就各不相同。

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所谓急性毒性,是指一次口服、皮肤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吸入等途径,接受了一定剂量的农药,在短时间内能引起急性病理反应的毒性,如有机磷剧毒农药1605、甲胺磷等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慢性毒性是指低于急性中毒剂量的农药,被长时间连续使用,接触或吸入而进入人畜体内,引起慢性病理反应,如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氯高残留农药666、滴滴涕等。

怎样衡量农药急性毒性的大小呢?

衡量农药毒性的大小,通常是以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浓度作为指标的。

致死中量是指人、畜吸入农药后中毒死亡时的数量,一般是以每公斤体重所吸收农药的毫克数,用毫克/公斤或毫克/升表示。

表示急性程度的指标,是以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浓度来表示的。

致死中量也称半数致死量,符号是LD50,一般以小白鼠或大白鼠做试验来测定农药的致死中量,其计量单位是每公斤体重毫克。

“毫克”表示使用农药的剂量单位,“公斤体重”指被试验的动物体重,体重越大中毒死亡所需的药量就越大,其含义是每1公斤体重动物中毒致死的药量。

中毒死亡所需农药剂量越小,其毒性越大;反之所需农药剂量越大,其毒性越小。

如1605LD50为60毫克/公斤体重,甲基1605LD50为15毫克/公斤体重,这就表示1605的毒性比甲基1605要大。

甲胺磷LD50为18.9至21毫克/公斤体重,敌杀死LD50为128.5至138.7毫克/公斤体重。

说明甲胺磷毒性比敌杀死大。

 根据农药致死中量(LD50)的多少可将农药的毒性分为以下五级:

1.剧毒农药。

致死中量为1至50毫克/公斤体重。

如久效磷、磷胺、甲胺磷、苏化203、3911等;

2.高毒农药。

致死中量为51至100毫克/公斤体重。

如呋喃丹、氟乙酰胺、氰化物、401、磷化锌、磷化铝、砒霜等;

  3.中毒农药。

致死中量为101至500毫克/公斤体重。

如乐果、叶蝉散、速灭威、敌克松、402、菊酯类农药等;

  4.低毒农药。

致死中量为501至5000毫克/公斤体重。

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托布津、氟乐灵、苯达松、阿特拉津等;

  5.微毒农药。

致死中量为5000毫克以上/公斤体重。

如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灭菌丹、西玛津等。

因此,广大花农在购买农药防治花卉的病、虫、鼠、草害时,一定要事先了解所购农药毒性的大小,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四)、新农药品种简介 

1、杀菌剂(6种)

  

(1).烟酰胺:

制剂为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生产厂家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灰霉病。

(2).氟吡菌胺:

制剂为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悬浮剂,生产厂家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

(3).吡唑醚菌酯:

制剂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生产厂家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中等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另一制剂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生产厂家同为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

(4).地衣芽孢杆菌:

制剂为80亿个活芽孢/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生产厂家广西金燕子农药有限公司,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保护地)霜霉病。

(5).聚半乳糖醛酸酶:

制剂为12克/升聚半乳糖醛酸酶水剂,生产厂家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

(6).葡聚烯糖:

制剂为0.5%葡聚烯糖可溶粉剂,生产厂家山东百事得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微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番茄病毒病。

2、杀虫剂(4种)

 

(1)烯啶虫胺:

制剂为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生产厂家江苏省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均为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柑橘树蚜虫。

(2)氯胺磷:

制剂为30%氯胺磷乳油,生产厂家浙江省乐斯化学有限公司,低毒,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