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987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docx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资料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统计总体:

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

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

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

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的作用。

  答:

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

  答:

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4、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答:

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答:

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

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

  三、论述题

  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第三,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第四,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之比,或一个存量与一个流量之比,其结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

  2、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答: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其一是其所反映的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而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

其二是数值表现不同,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则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种类

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二、专门调查的种类:

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要了解调查方式的概念。

第二节资料整理

一、资料整理的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这个工作过程称之为资料整理。

二、资料整理的内容

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

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

编制统计表;

对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第三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概念

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二、统计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选择。

三、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类(组):

经济类型分类,三次产业分类;行业分类;机构部门分类,大、中,小型企业分类等。

第四节分配数列

单项式和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组距与组数的确定;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的编制;组限与组中值的确定;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作用。

第五节统计表设计

统计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应仔细读书p53—54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新的统计调查目标模式中,指出要以哪种调查为主体()。

①经常性的抽样调查②统计报表③周期性普查④重点调查

2.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与组数之间的联系是()。

①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正比②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③组数愈多,组距愈大④无联系

3.统计表中某栏如有数字但数字很小,达不到规定的小数点时,通常应填的符号是()。

①0②……③_____④×

4.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组(类)标准是()。

①经济类型分类②三次产业分类

③大中小型企业分类④行业分类⑤机构部门分类

2.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包括()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典型调查⑤抽样调查

3.要想获得我国人口状况的详细统计资料,可采用的调查方式有()。

①普查②全面统计报表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⑤典型调查

第三章 综合指标

  一、名词解释

  1、总量指标:

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

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

  2、相对指标:

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3、结构相对指标:

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

  4、比例相对指标:

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5、强度相对指标: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它是以名数表示或由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组成,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6、平均指标:

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一般是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作平均数。

  7、平均差:

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8、众数和中位数: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而中位数是将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

众数和中位数本身不是平均值,而只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9、标志变异指标:

又称为标志变动指标,它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

  10、标准差:

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

  二、简答题

  1、总量指标有什么作用?

  答: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称为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认识社会的起点;其二,是实行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其三,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简述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

第一,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

例如,将一年内12个月的钢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

第二,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第三,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

  3、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

  答:

平均指标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作平均数。

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

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有重要作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

的发展趋势。

  4、简述标准差的意义。

  答:

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

它的涵义与平均差基本相同,也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所不同的只是在数学处理上有所区别。

平均差是用绝对值消除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正负问题,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各标志值与平均离差的正负值。

计算结果标准差稍大于平均差,这对于进行抽样估计、提高保证程度具有一定意义,并且在数学上标准差的计算过程比平均差简便,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

因此,标准差的应用较为广泛。

  5、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

第二,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第三,注意平均指标与分配数列的结合应用。

第四,注意把一般与个别、平均与典型事例相结合。

  6、简述计算标准差的几个步骤。

  答:

计算标准差大体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计算总体平均数;第二步,求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第三步,求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第四步,计算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第五步,将第四步计算结果开平方,得标准差。

  三、论述题

  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答: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可加性、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取得方法等三个方面。

具体表现:

第一,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而时点指标的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第二,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第三,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而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2、论述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

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有重要作用,得到广泛应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是必然影响因素,起决定作用;有些是偶然因素,使各单位在数量上存在差异。

通过平均,可以消除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差异,显示出由于必然影响因素达到的一般水平。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表现不同,但有一定规律,一般很小或很大的数值出现次数较少,而靠近平均数的次数较多,围绕平均数两边的标志值出现次数最多,这说明总体分布是从两边向中间集中,中心是平均数。

因此,平均数可以说明总体的集中趋势。

(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平均指标在抽样推断中是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进而可以估计总体总量。

第四章动态数列

第一节动态数列的概念

一、动态数列概念

将同一种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即动态数列。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绝对数动态数列(包括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

三种动态数列的结合运用。

三、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

时期长短应该相等;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同;指标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第二节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情况的动态相对指标。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涵义、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

增长速度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

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的涵义、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几何平均法(水平法)与方程法(累计法),两种方法的运用。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第四节动态数列的变动分析.

一、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

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分段平均法;最小平方法。

二、季节变动分析

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随着季节的更换而引起的比较有规律性的变动。

分析季节变动的目的,在于消除由于季节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它的有利因素,以便更好地组织生产,适应市场的需要。

测定和分析季节变动的常用方法:

按月(季)平均法.通过季节比率的计算,观察和分析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季节变动的规律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①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②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③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④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2.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①可加性②可比性③一致性④同质性

3.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①绝对数动态数列②绝对数时点数列

③相对数动态数列④平均数动态数列

二、多项选择题

1.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

①季节比率法②移动平均法③分段平均法

④最小平方法⑤时距扩大法

2.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

①序时平均数②算术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

④平均发展水平⑤平均发展速度

3.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具体包括()

①期初水平和期末水平②报告期水平和基期水平

③平均发展水平④中间水平⑤增长量

第五章 指数

  一、名词解释

  1、指数: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

指数作为一种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方法,主要是研究狭义的指数。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拉氏指数:

是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于1864年首先提出的,称为拉斯贝尔公式,他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标指数都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权数)的指数。

  3、指数体系:

广义的指数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狭义的指数体系:

是指不仅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4、平均指数:

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

  5、固定权数:

就是用某一时期经过调整后的资料,以比重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权数。

  6、指数因素分析法:

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7、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就是针对零售商品的价格而编制的指数,以反映其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

  8、结构影响指数:

是将各部分(组)水平固定在基期条件下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用以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

  二、简答题

  1、简述指数的种类。

  答:

第一,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当指数表明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个体指数;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总指数;第二,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计算的,是表明总体单位数、规模等数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质量指标指数是根据质量指标计算的,是表明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第三,按编制指数时的对比场合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或称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

所谓动态指数,是反映现象的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

静态指数反映的是同类现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地区、部门和单位等)的差异程度。

  2、综合指数的概念及编制综合指数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

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综合形式,反映复杂总体的综合变动情况。

  编制综合指数需要注意的两个要点:

第一是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总体进行综合;第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

  3、简述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关系。

  答: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区别看:

一是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时的思路不同;二是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三是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亦有区别。

联系:

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

  4、简述几种常见的股价指数。

  答:

第一,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又称道氏指数。

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第二,标准普尔指数;第三,恒生指数;第四,日经指数;第五,金融时报指数;第六,上证股价指数;第七,深圳股价指数。

  三、论述题

  1、论述指数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答:

指数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在经济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分析复杂经济现泵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在经济管理与研究中,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都常常需要了解某些复杂经济现象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

复杂经济现象是由不同类要素组成的,往往在量上不能直接综合,为了分析其总的变动情况,必须利用指数这一方法才能实现。

我国统计实际工作中,经常地向社会提供众多的经济指数资料,诸如工业总产值增长指数(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值增长指数(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指数、各种主要的价格指数(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资指数等,为国家指导经济发展、实现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经济单位分析市场前景,决定发展的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

  第二,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大小,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些现象的发展变化是其他一些现象(因素)变化影响的结果。

在经济管理与研究工作中,有必要从数量上具体了解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一任务可通过指数方法完成。

这对于分析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试述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与方法。

  答:

第一,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要分析的对象及影响因素;第二,根据指标间数量对等关系的基本要求,确定分析所采用的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并列出其关系式;第三,根据指标关系式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相应的绝对增减量关系式;第四,应用实际资料,根据指数体系及绝对量关系式,依次分析每一个因素变动对对象变动影响的相对程度及绝对数量,每一个因素的影响是根据相应的因素指数公式及对应的绝对量关系式计算的。

(注意应对每一条展开论述)

第六章 抽样推断

  一、名词解释

  1、抽样推断:

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2、总体:

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

它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一般用大写字母N代表总体单位数。

  3、总体成数:

是指总体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一般用P表示。

  4、样本成数:

是指样本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样本容量的比重。

  5、重置抽样:

是从总体抽取样本时,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该单位有关标志表现以后,把它放回到总体中去,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记录它的有关标志表现以后,也把它放回总体中去,照此下去直到抽选第n个样本单位。

  6、抽样误差:

就是指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数。

  7、点估计:

又称定值估计,就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8、等距抽样:

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

它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而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方法会产生的三个差别。

  答:

第一,抽取的样本数目不同,用重置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所能抽取到的样本个数比不重置抽样方法抽取到的样本个数多;第二,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第三,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置抽样误差大于不重置抽样误差。

  2、简述抽样推断的特点。

  答:

第一,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

抽样推断既省时、省力,又经济,并能达到准确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这一目的;第二,抽样推断建立在随机概率抽取样本的基础上。

遵循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是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前提;第三,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利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时,在数学上运用的是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第四,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能加以控制。

在随机原则下,可以描述出抽样误差的分布,因而可根据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通过增加样本单位数或改进抽样方法等途径把抽样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答:

第一,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愈大,抽样误差愈大。

反之,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愈小,抽样误差也愈小;第二,样本容量的大小;第兰,不同抽样方法的影响;第四,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4、简述等距抽样的特点。

  答:

第一,这种抽样方式组织简便,易于实施;第二,在已知总体某些有关信息的情况下,采用等距抽样能保证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有利于降低抽样误差。

  5、简述整群抽样的特点。

  答:

第一,整群抽样直接抽取的不是总体单位而是“群”;第二,影响抽样误差的总体方差是总体群间方差;第三,整群抽样一般采用不重置抽样,所以抽样误差的计算采用不重置抽样公式。

  三、论述题

  1、试述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答:

第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第二,允许的极限误差的大小。

允许的极限误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小。

反之,允许的极限误差越小,样本容量越大;第三,抽样方法。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置抽样比不重置抽样要抽取多一些的样本单位;第四,抽样方式;第五,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即概率F(t)的大小。

推断的可靠程度要求越高即F(t)越大,样本容量越多。

反之,推断的可靠程度要求越低,样本容量越少。

  2、试述计算必要样本容量应注意的问题。

  答:

第一,用公式计算的样本容量是最低的,也是最必要的样本;第二,用公式计算样本容量时,一般总体方差是未知的,在实际计算时往往利用有关资料代替;第三,如果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成数进行区间估计,运用公式计算两个样本容量,一般情况下,为了同时满足两个推断的要求,一般在两个样本容量中选择较大的一个;第四,利用公式计算的样本容量不一定是整数,如果带小数,一般不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化成整数,而是用比这个数大的邻近整数代替。

第七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名词解释

  1、表格法:

是根据两个相关变量,即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对应关系的数值编制而成的数据表,一般称为相关表。

  2、相关系数:

是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3、回归分析:

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

  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