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433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F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电磁波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借助于电磁波可以传输信号。

  2.使学生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初步概念,能记住波长和频率的关系,能记住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教具

  粗棉绳一根(用5根粗棉线搓在一起构成)、金属锉刀一把、电池、导线、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画有收音机刻度板的小黑板。

  课前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带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

(三)教学过程

  1.电磁波

  用类此推理的方法,由机械波引出电磁波。

  

  我们把导体中迅速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波叫做电磁波(板书)。

  无线电通信正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号的。

  2.电磁波的频率

  就水面波来说,振源(木杆)每上下振动一次,水面上就出现一个波峰(凸起部分)和一个波谷(凹下部分)。

在1秒钟内木杆振动的次数越多(即振动越快),水面上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也越多。

  我们再观察一下绳上形成的波。

  演示用手捏住竖直下垂绳子的上端,沿水平向左右先后做快慢不同的振动,可以看到,当振动较快时,从绳子上端每秒钟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较多;当振动较慢时,从绳子上端每秒钟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较少。

  在以上情况下(指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1秒内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

它的单位名称叫赫兹(Hz),简称赫,常用频率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1千赫=103赫

  1兆赫=106赫

  跟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电磁波的频率由电路中每秒电流变化的次数(或说每秒种电流振荡的次数)决定。

  3.电磁波的波长

  像前面那样,再做一次用绳子形成波的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

当改变振动的快慢时,不但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而且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也不相同。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由上面的演示还可看出,手捏住绳第一次振动出现一个波峰,第二次振动又出现一个波峰,而此时第一个波峰已向下传播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恰好是一个波长。

因此,也可以说波长等于每振动一次波峰沿波的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

波长的单位是米。

  电磁波也有自己的波长,电磁波的波长表示电磁波每振动(或说振荡)一次传播的距离。

  4.波长、频率、波速三者间的关系

  波速表示波传播的快慢,由教材上水波在1秒内传播的波形图可以知道:

  波速=波长×频率

  对电磁波来说,同样有

  波速=波长×频率

  电磁波的波速和光速相同,在空气或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30万千米,记为3×108米/秒。

在空气或真空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是相同的,所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就越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电磁波(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表。

  5.布置作业

  课外观察一台多波段收音机的选台指示盘,注意看各波段都在哪些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

把对应的波长和频率相乘,看看是不是等于光速?

(四)设想、体会

  电磁波一节的教案,以演示为基础,有意识地突出振动和波的形成的关系。

通过观察分析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让学生初步了解波的频率和波长的物理意义,再运用类比方法引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以及波速、波长、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并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在空气或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相同的观念。

第二节 广播和电视

(一)教学目的

  常识性了解广播和电视的发射与接收。

(二)教具

  两只频率相同的音叉,半导体收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①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你如何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电磁波是由振荡电流产生的;当打开日光灯时,会从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杂音,这杂音就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

  ②什么是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波速、频率、波长间有什么关系?

(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振荡电流的频率;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波速=波长×频率。

  复习提问后简要小结并告诉学生: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

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和电视。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

  2.进行新课

  板书:

<第二节广播和电视>

  教师浅显通俗地讲解利用鸽子传递信件的事例,说明人们利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鸽子是信息的“载体”。

电磁波传得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做为“载体”来传递信息。

进行无线电通信,首先应解决发射电磁波的问题。

  板书:

<

(1)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用分层次“类比”的办法进行讲述:

  ①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类似于可远飞的信鸽);

  ②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为变化的电流(类似于要发出的信件);

  ③用调制器把两种电流迭加,获得高频调制电信号(类似于把信件绑在信鸽的身上);

  ④高频调制电信号送到天线上,由天线发射电磁波(类似于信鸽的放飞)。

  板书:

<高频振荡电流→声音信号电流→高频调制电信号→发射无线电波。

>

  展示课本上的图13—6发射过程的方框图,结合发射过程具体讲解振荡器、话筒、调制器、天线的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发射的高频调制电信号的电流是频率很高而又随声音信号而改变的电流,所以由这个电流就能产生发射频率很高而又随声音信号而改变的电磁波。

  发射出的电磁波,必须要像回收信鸽一样地进行接收,才能完成信息传递的全过程。

  板书:

<

(2)电磁波的接收>

  ①为了接收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必须使用天线进行接收。

但由于天线能接收传播过来的所有电磁波而没有选择性,如把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全部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

  ②为了从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中选择我们要接收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必须使用“调谐装置”。

  演示实验:

取二只频率相同带音箱的音叉进行共鸣现象的演示。

  通过演示进行“类比”说明:

在无线电技术中的调谐装置,就是使它选择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和欲接收的某种电磁波的频率相同,从而产生“共鸣”。

即调谐器的作用是选取我们所要接收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

  ③此时我们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的信号还是高频电信号,不能直接用耳机听到,所以还必须把高频电信号通过检波器,把声音信号从高频电信号中“检”出来。

  ④把检出的声音信号电流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就还原成声音了。

  板书:

<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选择所要接收的电磁波→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耳机放音。

>

  展示课本上图13—7接收过程的方框图。

结合接收过程具体讲解天线、调谐器、检波器、耳机的作用。

  演示实验:

用半导体收音机演示调谐过程。

  (3)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传递声音一样,只是具体方法不同:

  具体介绍讲解摄像机、显像管的作用。

  (4)电磁波的发射工作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承担,接收工作是由收音机和电视机来完成的。

  4.小结

  

(1)回忆并对比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2)调制器、调谐器是二个不同的装置,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不同作用。

  (3)知道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完成的。

无线电广传递声音信号,电视传递图像(声音)信号。

  5.布置作业

  阅读本节课文。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传播

[设计意图]

本节中的几个内容是递进关系:

首先阐明什么是信息,然后说明信息和信息传播的五次巨大变革,在这里要让学生通过大量事例去体会,当然由于学生年龄的制约,不必要也不可能地苛求“深刻”,但这个体验的教学过程是必须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上图片,还要让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

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的实验开放性强,所以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这个电路并不复杂,大多数同学可以完成,然后活动的操作中将莫尔斯电码与字典“密码:

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

最后让学生提出设想:

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

从而引入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

(2)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图片,生动活泼地展现知识

(2)通过学生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让学生体验创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教具和学具]

[课前准备]

大量的图片,活动17-1的实验器材,新华字典(注意版本)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

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一、引入新课

(5分钟)

放映一段录像(学生上课举手、汽车转向灯亮、电话铃声响、电视广告等)

问:

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问: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例子来说明信息无处不在吗?

问:

那什么叫信息呢?

观看并思考

回答。

回答

阅读“信息快递”且回答

从身边熟悉的情景引入更亲切,更能体现信息的无处不在

二、信息传播

(10分钟)

问:

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

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问:

人类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讲:

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

语言、符号、图像

讲: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引导学生观看五幅图片讲解每一次的作用

是利用光、声进行信息的传递

是靠她那灵敏的触角来传递信息的

语言、手势、表情、颜色、符号、图像等

阅读“课本图17—1”并且思考这些图片的内在含义

 

在这里可以多举一些这样的例子,也可让学生讲他们所知道的。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10分钟)

问:

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

问:

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

 

问:

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再介绍一些早期的传播工具:

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风筝邮、以邮行与以次行

让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不是

必须通过传播才有举一例:

如病人去看病时只有告诉医生他的病情才行。

回答:

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放开的方法,让学生事前从网上查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在课上进行汇报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加以点评,关键不在于对问题认识的深浅,而在于让学生体验收集资料、发表风解的过程。

四、活动:

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15分钟)

设计: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

指导完毕让学生看图17—6

问: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个图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参照课本上的莫尔斯电码指导学生发“电报”

等学生发完后问:

这种有线电报的优点是什么?

缺点是什么?

问:

请设想一下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

先画电路图

连接电路并演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讲感悟

学生思考

 

可以先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进行实验,并且试一试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这固然要花去一些时间,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有好处的。

五、总结与练习(5分钟)

总结收获

[教学评析]

第一节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5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教学中提倡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分子、原子,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结构和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究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可演示一些现象来说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对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介绍,应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来呈现,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探究历程。

教学中可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通过交流、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物理学发展中,对某一问题不同看法的争论过程展示给学生,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形成了今天人们形成共识的理论和观点,不提倡只将今天认为正确的观点直接教给学生。

提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今天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告诉学生,号召学生继续探索,不提倡给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完美无缺、已经到头的感觉。

三、教具

挂图、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四、教学步骤

(一)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页图10-1-1和图10-1-2的挂图,启发学生:

我们人类观测到宇宙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宇宙和微观世界。

2.课前热身

让学生说一说宇宙是如何构成的,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

3.解读探究

(1)整体感知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经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组成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动。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深入的。

人类对纳米科学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研究,说明了微观物质世界又影响了宏观物质世界的研究和开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有多大?

明确通过教科书第4页图10-1-1和图10-1-2的挂图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图10-1-1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十万年的时间,显示了银河系之广,宇宙之大。

图10-1-2是让学生知道太阳系置于银河系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于太阳系中,进一步说明了宇宙巨大无边。

互动2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明确教师可通过地球是由什么组成推广到一切天体逐步启发学生,最后得出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结论。

在地球上,有空气、高山、大海、树木、花草、鱼虫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其他一切天体也是由一定的物质组成的,所以广阔无垠的宇宙是由组成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物质组成的。

互动3

广阔无限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明确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能摸得着、看得到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例如:

把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直至微小颗粒不再是玻璃。

再比如对糖粒进行分割,开始时分割得到的颗粒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

我们把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教师总结:

由上述事例可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极其微小的粒子。

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看不到,借助于电子显示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互动4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

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

明确教师可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要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教师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导致体积变化的实例。

互动5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明确教师可继续举分割糖的例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

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去,就没有甜味了,这时得到的就是糖原子了。

教师总结:

由上述事例说明了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有的分子是由一种原子组成,指导学生观察图10.1-4;有的分子是由多种原子组成,指导学生观察图10.1-7。

互动6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明确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非常小,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中也包含了约1015个微小的原子。

经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也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互动7

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那么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明确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8页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内容,不要求学生一定理解其中的术语,但要让学生知道“纳米”是一个长度的单位,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

1nm=10-9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3~0.4nm。

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0.1nm~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科学研究表明:

当物质被细分到纳米尺度,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

科学工作者正是通过对分子或原子的操纵,进行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讨论学习了宇宙和微观世界。

知道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决定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

知道分子可由一个原子组成,也可由多个原子组成。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在核外有一定数目的电子绕核高速运动。

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方法归纳

本节课运用了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向学生展示了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真实画卷,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

(二)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将一个普通的玻璃杯装满水,估算杯中水所含水分子的数量。

2.实践探索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如月球、火星或其他天体。

从图书馆、因特网和学校的数据库中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和信息,写一份介绍宇宙的科学报告。

(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①分子: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3.原子结构

①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②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③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4.纳米科学技术

①纳米是长度单位,符号为nm,1nm=10-9m。

②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第二节 浩瀚的宇宙

一、教学目标:

1.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       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3.       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教材分析

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极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宇宙有多大?

宇宙有限还是无限?

宇宙有没有中心?

如有,宇宙的中心在哪里?

宇宙如何变化?

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等等。

这一章节,涉及到很多的天文知识,容量极大,而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比教师多,因此可尽量地让学生发表看法、问题,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起到引导、过渡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图片:

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教师:

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

学生:

“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教师: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教师:

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知识介绍:

(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

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

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

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