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3358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docx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专业:

中职学前教育

系(部):

教育系

制定人:

马晓敏

2014年9月28日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1160100036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应专业中职学前教育

先修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

后续课程有《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实习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课程简介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各大领域(语言、健康、体育、社会、科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和实践。

课程总学时:

128学时

课程总学分:

4学分

授课教材(教材名称、教材着<编>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教材获奖或推荐情况简介)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姜艳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参考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实践》张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第二版

《学期儿童健康教育》庞建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学期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

《学期儿童语言教育》张明红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期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周梅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0

《学期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夏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

《学期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郭亦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美术和音乐)五大领域的教学组织与领导。

2、巩固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明晰儿童在学习中常见的行为特点、认知特点,明确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能不断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3、能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判断和分析出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中所使用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幼儿园活动片断设计,并尝试进行课堂试讲。

通过理论学习、活动分析、时间操作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应基本具备组织各个领域教学活动的能力。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儿童的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随机教育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教育教学能力及其书面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识及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教学见习、实习及幼教工作做知识及部分实践上的准备。

5、结合有关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及幼儿园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即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结构和程序、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6、培养学生热爱和尊重儿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7、让学生充分理解作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明了作为老师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同学们自觉对照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课程教学条件

多媒体网络资源,幼儿园教育教学实习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重点)

各单元(模块、课题、项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知识运用(能力要求)、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128学时,学习时间为两学期。

考虑到学生在第二学期有为期六周的见习,故此,将本书理论性较强的前五章内容集中在第一学期学习,第六、七章活动设计相对来说教育比较难,所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学习。

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54学时,实践教学时数(主要是模拟幼儿园日常教学和见习)为74学时。

?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课内总课时

理论教学时数

实践教学时数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1.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2.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含义与原则?

3.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设计

8学时

6学时

2学时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策略

1.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观察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

6学时

4学时

2学时

第三章健康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分类目标

3.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4.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14学时

8学时

6学时

第四章语言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12学时

6学时

6学时

第五章社会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3.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12课时

6课时

6课时

第六章科学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科学部分

2.数学部分

12课时

4课时

8课时

第七章艺术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音乐部分

2.美术部分

64课时

20课时

44课时

复习考试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2.能够掌握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及保育和教育目标。

3.能够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并掌握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步骤。

知识导图:

 

 

 

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种类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策略

学习目标:

1.了解观察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意义。

2.能够掌握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方法。

3.能够了解活动中观察幼儿应遵循的原则。

4.能够掌握幼儿活动中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组织方式(即导入、高潮、归纳)。

知识导图:

 

第三章健康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了解分类目标及各年龄阶段目标。

2.能够了解健康教育内容的范围及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3.能够掌握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编排的原则。

4.能够根据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设计健康教育活动,并能进行试教

知识导图:

 

第四章语言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2.2.能够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了解幼儿语言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

3.3.能够掌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4.4.能够熟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

5.5.能够根据语言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并进行试教。

知识导图:

 

第五章社会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2.能够熟知幼儿社会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

3.能够了解社会教育内容的范围及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4.能够根据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设计社会教育活动,并能进行试教。

知识导图:

 

 

第6章科学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科学的含义。

2.能够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3.能够掌握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了解幼儿数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及教育内容。

4.能够根据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知识导图:

科学的含义

科学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第7章艺术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的总目标。

2、能够了解幼儿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

3、能够根据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设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活动,并能进行模拟试教。

知识导图: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学前儿童各大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熟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同时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开展学前儿童各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

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看平时作业和课程实践,占70%。

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10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接收能力酌情调动)。

课程实践通过观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程度,动手的能力等进行成绩评定。

?

2、学习方式考核,主要看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及学习笔记情况等,占30%。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

(注:

第二学期考核方式只有形成性考核)

(二)终结性考试。

?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掌握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试题要覆盖书本前六个章节。

重点放在对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的考核。

?

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

?

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