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021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docx

田径复习材料大全

选择、判断(是非)

1、走跑跳投掷是人类生活和运动的基本能力,不仅是田径运动项目的最基本运动形式,而且是大多运动项目的体能和运动基础。

2、奥运会的竞赛由28个大项目,301枚金牌、其中田径金牌最多,共46枚。

3、邢慧娜,女,山东人,2004年8月28日在第28届奥运会上,以30分24秒36获得女子10000米金牌。

4、短跑属于最大强度、以无氧代谢为主的项群。

5、大学的校园是田径运动成型、发展的摇篮。

6、田径运动的分类中每个项群都有典型的或代表意义的运动项目,如短跑中的100米、中跑中的1500米、长跑中的10000米、跳跃项目中的跳高、跳远、投掷项目中的铅球、标枪等。

7、田径列为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内容。

在20世纪50年代推行“劳卫制”、60年代推行的“国家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70年代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教育大纲”,80年代推行的“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90年代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都把田径列为主要内容。

8、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子田径运动项目数量的增速,使得女子田径项目已经同男子项目日趋接近。

9、跑属于周期性运动,运动员在跑的一个周期中经历了两次单腿支撑时期和两次腾空时期。

10、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

用公式来表示:

跑速=步长×步频。

11、研究表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在起跑后约2:

1,在途中最高速度时为1:

1.3~1:

1.5,即优秀运动员的腾空时间比支撑时间稍长。

12、按照全程跑技术的特点,通常将全部全程跑划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4个部分。

13、跳高成绩(H)是由起跳结束瞬间身体重心离地面的高度H1、起跳后身体重心实际腾起的高度H2和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上沿的垂直距离H3所组成。

14、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上沿的垂直距离H3,取决于过杆动作和过杆时的身体姿势,为合理有效地利用腾空高度,缩小H3,就要不断地对过杆技术进行革新,不同的过杆姿势,利用腾空高度的效果就不一样,跨越式最差,背越式最好,背越式在杆上的身体重心位置最能靠近横杆。

过杆时身体重心低于横杆H3为正值,否则H3为负值。

15、跳远成绩(S)也由三部分组成,S1是腾空前身体重心投影点至起跳线的水平距离。

S2是指起跳腾起后,身体重心腾空的水平位移距离。

S3是落地前身体重心在起跳结束腾起瞬间同一水平位移位置时的垂直投影点到双脚落入沙坑的着地点的水平距离。

16、影响投掷远度S的因素:

1)重力加速度g2)器械出手速度V03)器械出手角度a4)器械出手高度h5)空气效应P

17、P41图2-13决定器械投掷距离的因素(重点!

18、器械出手角度:

1)铅球:

38°~42°2)掷链球:

42°~44°

3)掷标枪和掷铁饼:

30°~36°P42图2-14铅球投掷过程的角度、距离与高度

 

19、肌肉收缩产生力的效果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单个肌纤维的收缩力,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协同肌、对抗肌、主动肌配合的协调性,肌肉对骨骼发生作用的力学条件等。

20、一般上楼慢,下楼快,中老年上楼时速度同散步时快慢为宜,一步一步地上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平地走路时多3~5次,每分钟的脉搏比平地走时多5~10次为宜。

21、倒步走速度:

中老年者60步/分

22、踏步走步频:

踏步走两腿交换频率因人而异,原地踏步者开始全脚着地阶段,由于支撑时间长每腿30次/人为宜。

随着体力增加,前脚掌撑地时由于支撑时间短,每腿45次/分为宜。

踏步者可以根据身体素质情况,不断加大抬脚高度与两腿交换频率。

23、快步走时一种步幅适中、步速较快(130~250米/分)、运动量稍大的走步

24、健身跑的练习方法:

慢跑、快速跑、变速跑、障碍跑、集体跑、后退跑、原地跑

25、田径运动竞赛是推动田径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有效动,是检查田径运动教学,训练效果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的重要方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6、竞赛规程是田径运动会中最重要的文件,它具有纲领性和法规性的特征,对于整个竞赛工作起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27、规定参加比赛的办法,包括参赛的单位各组别可报的人数,队数;运动员的资格要求;每项限制人数,每人限报项数;领队,教练员,队医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人数要求。

28、规定竞赛办法,包括使用的规则,径赛项目的赛次规定,器械的使用规定,运动员的服装,号码布要求,检录时运动员须出示的证件,无故弃权者的处理,兴奋剂的检查以及比赛录像的拍摄等。

29、1928年第9届奥运会后,田径场跑道周长正式确定为400米,并一直沿用至今。

30、20世纪80年代前,田径场地建设多采用36米的弯道半径,这种田径场有两个长为85.96米的直段和两段长为114.04米的弯道。

31、1984年第24届奥运会至20世纪90年代末,田径场弯道多为37.898米,这种田径场的直段长80米,弯道长120米。

32、2003年,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明确规定,半径36.50米的田径场为比赛的标准田径场,这种田径场的直段长84.39米,弯道长115.61米

33、圆心位于纵轴线上,是弯道内突沿、外突沿和个分道线的圆心。

纵轴线上两个圆心的距离即直段的距离。

34、直、曲段分界线是通过圆心、垂直于纵轴线的线,它把跑到的直段与曲段(弯道)分开。

通常把终点线作为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其他分界线以逆时针方向。

这四条直曲线段分界线是张良跑道的基准线(点)

35、分道宽指各条分道的宽度,即从内侧分道线外沿到外侧分道线外沿之间的宽度,其规定的宽度为1.22+或—0.1米。

跑道宽是指跑道内突沿外沿和外突沿内沿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

36、标准田径场地的设计与布局,首先要符合《田径竞赛规则》和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的要求。

400米田径场弯道半径通常有36米、36.50米和37.898米,国际田联建议,新建的标准400米田径场应采用36.50米的半径,包括400米周长的跑道和一个标准足球场。

37、中国田径协会规定:

一类田径场地不仅是400米标准田径场,而且应具备可进行所有田赛项目比赛的场地,否则为二类田径场地。

38、人工合成材料场地也称为塑胶田径场地,由于在铺设跑道面层时的工艺不同,人工合成材料场地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预设型跑道

(2)混合型跑道(3)复合型跑道(4)渗水型跑道(5)人造草皮场地

39、第二分道以后各条弯道周长的通用计算公式:

40、200米起跑线前伸数:

41、投掷铁饼场地的投掷圈直径为2.50+或—0.005米。

42、依据相对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达标总成绩=绝对成绩x50%+进步成绩x50%

43、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

通常广为使用的是按照人体自认运动的方式进行分类的方法,即分为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4大类。

走时人类最技能的运动方式之一

合作学习教学法的运作程序

1)分组2)教学组与组织过程3)评价

名词解释

1、田径运动技术:

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和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有效地完成跑得快、跳得远、跳得高、掷得远的动作方法。

2、实效性:

指在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3、经济性:

在运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消耗过多的体力,尽量在技术的主要阶段发挥最大能力从而表现出更高的运动效能,获取更好的成绩。

4、跑:

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配合,动作协调连贯的周期性运动,它是人体完成位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

5、内力:

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力,它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潜力点都在人体之内,它能引起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运动,如肌肉的收缩力。

6、外力:

人体与外界物体(地面和介质)相互作用时,外界物体对人体作用力,如支撑反作用力、中重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

7、跳跃运动:

运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或借助特定的器材,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跃尽可能高的高度或尽可能远的远度。

8、腾起初速度:

由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所产生的垂直速度决定的.

9、腾起角:

运动员起跳蹬离地面的瞬间,身体重心的腾起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0、身体的补偿运动:

就是当身体在腾空时,某一部分的下降,必然引起另一部分的升高,身体的这种运动形式叫做补偿运动。

11、地斜角:

在投掷项目里,器械的出手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存在的夹角。

12、超越机械:

最后用力开始时,运动员应努力使下肢的速度超过机械的速度,使机械尽可能处于支撑点的后面或运行远离点,从而保证尽可能长的工作距离。

13、摩擦力:

两个物体在它们接触面之间存在着阻碍它们运动的力。

14、探究学习教学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寻求答案的教学活动方式。

15、合作学习教学法:

是指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情景中探索问题,掌握技术,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评定成绩,从而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16、专门理论:

专门理论的含义是指在运动训练中,所有训练目标、任务、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均要求围绕专项竞赛来考虑和安排,即专门化的竞赛是计划实施运动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

17、重复训练:

重复训练法指训练方法动作结构恒定、运动负荷不变,按照要求反复进行练习,联系时的间歇时间较充分并能使机体基本恢复的训练方法。

18、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是指一种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训练过程不中断的训练方法。

19、中心点:

是整个田径场的中心,位于纵轴线的中点。

他是确定两端弯道圆心的基准点,在田径场地建造过程中和完工后应埋没永久性固体标志。

20、分道线:

是划分跑道的白色标志线,根据《田径竞赛规则》和《田径场地设施标准》规定,分道线宽0.05米,包括在内侧分道的宽度之内。

21、计算线:

是计算各条分道周长的线业称实跑线,在跑道上并不画出来,按照《田径竞赛规则》和《田径场地设施标准》的规定,如有内突沿第一分道周长的计算线应距内突沿外沿0.3米,其他各条分道周长的计算线距内侧分道线外沿0.2米。

22、切入差:

竞赛部分分道跑项目,运动员先分道起跑,在跑完部分分道后切入里道,外道运动员切入里道时要比第一道运动员多跑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称为切入差。

 

问答、简答

一、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选择、简答)

1、探索阶段

2、基本定型阶段

3、快速发展阶段

4、不断完善阶段

二、田径运动定义(简答、名解)

田径运动是走、跑、跳、投掷与全能所组成的运动项目。

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跑、接力跑、和跨栏跑的项目称之为径赛;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称之为田赛;以规定的跑、跳、投掷项目组合的项目,采用查分表计算成绩的项目称之为全能运动;田赛和径赛合称为田径运动。

三、田径运动的特点(简答)

1、体能的基础性

2、激烈的竞争性

3、严格的技术性

4、活动组织的复杂性

5、广泛的群众性

四、怎样通过增加步长来提高跑的速度?

(重点)

为了通过增加步长来提高跑的速度,必须提高后蹬和摆动效果,要提高后蹬的效果,就必须做到后蹬的力量要大、速度要快、动作要充分,同时要掌握好后蹬的方向和适宜的后蹬的角度。

由于后蹬动作是以髋、膝、踝三个关节依次伸展的形式完成的,所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蹬地的力量力量越大,蹬伸动作完成的越快、越充分,身体获得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

后蹬的方向和角度对提高后蹬效果和保证跑的直线性有重要的作用。

后蹬的方向正确,后蹬的角度适宜,不仅能获得更大的与跑进方向一致的支撑反作用力,还能更好的保证跑的直线性,从而提高跑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后蹬方向偏左或偏右,后蹬角度过小或过大,都会减小步长和影响跑的直线性,从而降低跑速。

五、途中跑的技术(重点!

由于途中跑距离长,为了节省能量消耗,要善于放松不参加工作的肌群,以保证动作的经济性,同时还要努力保持好正确的技术动作和适宜的节奏,以保证动作的实效性。

途中跑的技术,跑的速度和体力分配等对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

短距离跑项目途中跑的任务是运用合理地技术动作继续提高跑速或保持高速跑进。

中、长距离跑则是运用技术和战术合理分配体力,力求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效果。

在弯道跑时为了获得向心力,身体要向内倾斜,倾斜的程度取决于跑速和弯道半径和弧度的大小。

六、补偿性运动的表现形式?

1)背越式跳高中的“背弓”动作就是补偿性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员可以将已过杆的身体部分下降,将正在过杆或即将过杆的身体部分上升,达到身体各部分依次避让过杆的目的。

在实际运用中要掌握一个原则:

近杆的身体部分尽可能的上升,远杆的身体部分尽可能的下降。

2)跳远和三级跳远中的推迟足跟触及沙面时间的动作也是补偿运动表现形式。

运动员在空中做向前举腿的动作,屈髋肌收缩力通过起止点拉引大腿向前上运动,同时屈髋肌的起点产生一个拉引到躯干屈向前下方:

运动员在三级跳远前两跳的腾空中,摆动腿高抬与上体前倾的相向运动等,都在一定限度内推迟足跟触及沙面的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在教学和训练中最后用力:

用力顺序自下而上,大肌肉群先发力,小肌肉群结束动作。

最后用力时,骨盆的左端相对固定,促使右端加快向投掷方向运动,身体开始打开髋横轴与肩横轴的交叉扭紧状态。

在此过程中,髋横轴牵引着肩横轴,当身体向前即将转成面对投掷方向时,骨盆右端的运动速度突然放慢,其角动量上传加快了肩横轴的向前运动,加上身体的挺胸,挥臂动作,最后肩横轴又超过了髋横轴,笼统的说:

正确的用力顺序应表现出身体髋横轴与肩横轴的相互超越和及时而稳固的左侧支撑用力动作。

怎样利用后蹬、前摆的关系提高步长(训练效果)重点!

书P25后蹬阶段与前摆阶段

八、田径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是指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包括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认识事物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九、田径技能形成规律: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扩散,处于泛化阶段,条件反射联系不稳定,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动作。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兴奋相对集中,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因此联系过程中的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连贯的完成完整技术动作。

但动力定型尚不牢固,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又会重新出现。

(3)巩固动作与自动化阶段。

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逐步建立,达到巩固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

此时,不仅动作协调、准确、优美,而且动作的某些环节还可以出现自动化,甚至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技术动作也不易受破坏。

十、田径运动教学方法:

(1)讲解教学发与示范教学法

(2)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

(3)条件教学法

(4)探究学习教学法

(5)合作学习教学法

十一、示范教学法:

(1)明确示范目的

一般来说,出血阶段的示范,是使学生了解完整技术的形式,初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通常以完整技术的示范为主;掌握阶段的示范,是使学生明确某一环节的技术细节或纠正某一错误动作,通常以分解技术的示范为主;提高阶段的示范,除了纠正错误动作外,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完整技术的节奏、幅度及速度,通常采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2)选择正确的示范位置和方向

【1】直道途中跑

学生应从侧面观察两腿的后蹬和前摆,以及蹬、摆配合技术;从正面观察的直线性、蹬与摆的方向及落脚的位置等

【2】直道跨栏跑

学生应从侧面观察起跨、过栏的全身配合及栏间跑的身体重心高度与步长、节奏等;从正面观察跨栏及栏间跑的直线性

【3】背越式跳高(左脚为例)重点!

学生应从正面(正对横杆位置)观察身体向杆上的运动;从侧面(跳高架远端立柱一侧)观察起跳脚放脚位置、着地、摆臂、摆腿以及过杆时挺髋的技术。

【4】跳远

学生应从正面观察摆动腿、两臂的摆动方向以及上体姿势;从侧面观察助跑节奏、倒数三步步长变化以及起跳脚的着地、蹬伸、摆动腿与两臂的摆动幅度、上体姿势等

【5】铅球、掷标枪

学生应从后面(滑步或助跑方向的正后方)观察动作的直线性;从侧面(垂直与滑步或助跑方向)观察整体技术

十二、分解教学法(要求举例)

(1)分解技术动作时,应注意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虑每个动作前因后果的衔接关系,保证每个练习符合基本技术和要求、技术节奏特点和完整性。

短跑、跨栏、跳跃、投掷等项目常采用分解教学法。

(2)使学生明确所分解的部分或段落在完整技术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分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最终达到完整技术动作的目的。

所以,分解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基本掌握即可与其他部分或段落连接起来进行练习。

十三、完整教学法(要求举例)

(1)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完整法与分解法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完整教学法,即使跑项目,也不可能在教学初期就将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等部分完整地进行练习,因此,完整教学法中也包含着分解教学法的因素。

(2)在完整技术练习中,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很正确,教师也不应面面俱到地提出要求,以免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

(3)在完整教学中,可适当地降低动作的难度,以帮助学生掌握完整技术动作。

如跨栏跑教学中适当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跳高教学中适当降低横杆高度;跳远教学中利用踏跳板进行练习;投掷教学中减轻器械重量等。

十四、条件教学法(要求举例)

条件教学法是指利用具体、形象的标志物或借助外在条件的帮助,给学生指示动作的方向、幅度、轨迹、节奏以及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直接体会动作的要领,辨别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

十五、条件教学法的运用实例(问答)

1.在跑的教学中,采用踩着直道分道线跑,可培养学生跑的直线性;跑“格子”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步长、步频;利用自行车、摩托车等,在控制一定速度下进行牵引跑,以培养学生的肌肉反应及速度感觉;采用阻力跑(拖重物跑、拖降落伞跑、在练习者前推其双肩等),体会后蹬动作等。

2.跨栏跑教学中,在起跨点、下栏点、栏间跑各着地点处画出标志线,可帮助学生形成适宜的起跨距离、下栏距离以及合理的栏间跑三步步长;或起跨攻栏时,要求练习者的手臂、摆动腿脚掌触及吊球、树枝等标志物,以提高攻栏的效果。

3.在跳远教学中,利用踏跳板起跳,可延长腾空时间;在助跑道上设立标志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助跑节奏和合理的步长。

跳高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设立标志物、画线等方法,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起跳点。

4.在铅球教学中,当学生推球时,教师顺势推其右肩部,使其体会最后用力的送肩、伸臂、推球动作;或在投掷前上方,设置一定高度的绳子,要求推出的铅球在绳子之上越过,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出手角度。

5.运用定时条件的形式也较多,如按口令节奏做练习,按击掌或节拍器的节奏做练习,可培养节奏感和速度感。

 

十六、小学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1)采用多样化练习和直观性教学手段以及适宜的游戏性活动,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2)注意学习田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发展动作速率,提高步频能力。

(3)田径教学中安排游戏的目的,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走、跑、跳、投基本技能,但不能以游戏完全替代田径教学。

十七、初中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1)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特别要注意发展反应时、速度、协调性和动作速率。

(2)田径教学课的准备活动时间应比成人短,整个教学安排的运动量不应太大,确保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生长。

(3)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体机能运动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十八、田径运动教学成绩考核与评定的基本要求(简答)

(1)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4)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评价相结合

十九、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指标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田径课中能否全身心地投入

(2)能否积极思考,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反复练习

(3)能否认真接受教师的指导

(4)田径课的出勤情况

(5)课外能否积极地进行练习

(6)运动成绩与运动技术的进步幅度

二十、对学生情意表现的评价指标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心理、充满自信地进行学习与练习

(2)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种主观、客观的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与练习

(3)能否善于运用各种心理调节手段调控自己的情绪(平静地面对挫折和失败),排除干扰,心静如水地进行学习与练习

二十一、田径运动主要训练原理

田径运动训练原理是人们在田径运动训练竞赛实践过程联系实际推演出来的概念或原理。

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围绕训练过程的训练理论,主要有选材理论、专门理论、负荷理论、适应理论、周期理论、调控理论、恢复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提高运动成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十二、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指发展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身体训练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主要是提高运动员健康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机体器官系统机能的机动能力,为专门训练项目奠定基础。

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本身素质。

二十三、怎样理解项目战术规律(重点)

深入研究项目战术规律。

田径项目战术规律各有不同,如短跑战术着重在各赛次的体力分配;中长跑战术侧重比赛中的跑位和速度变化;跳高战术体现在确定起跳高度和免跳时机;投掷项目要力争尽快投出最好成绩等。

二十四、中时重复训练法和长时重复训练法的区别

中时重复训练法适用于耐力性项目。

其练习结构特点是:

负荷时间以比赛时间略长于比赛时间,负荷强度较大,与负荷时间呈现负相关性,动作结构稳定,间歇时间充分。

长时间中古训练发适用于速度耐力性项目。

其练习结构特点是:

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现负相关性,负荷强度较大,动作结构基本稳定。

二十五、负荷理论

负荷理论阐述负荷的概念、负荷的分类、负荷的特性、负荷的安排和调控等理论方法。

负荷的分类主要辨别训练、比赛、教学和健身负荷,内部负荷、外部负荷和相对负荷,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负荷特性主要分析负荷具有目的性、选择性、渐进性、极限性、应激性、对应性、延缓性、综合性、实战性、个体性、等级性、定量性、动态性、控制性的等;负荷的的安排要根据训练任务的要求进行选择,主要方法有波浪型、渐进型、梯型型、恒定型、跳跃型等;荷的调控要根据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主要方法有同升同降、一升一降、一升(降)一稳定、相抵稳定等。

二十六、间歇训练法(重点)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设定训练结构、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在机体还未完全恢复时就开始下一次训练的方法。

其主要作用有:

改善增强心脏功能,使供养适应激烈运动项目的需要;机体适应迅速进入应激状态能力,适应竞赛强度变化需要;提高乳酸能系统等多种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成在较高强度、较长负荷时间、较短间歇时间的条件下技术动作稳定性,以及在较高强度下持续运动能力。

二十七、全年各时期的训练任务和负荷安排

(1)准备期

准备期的任务是提高运动员身体健康和机体机能水平,发展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改进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竞赛期专项技术训练奠定基础。

(2)竞赛期

竞赛期的任务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