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3004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docx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讲课讲稿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教学大纲

第一章:

电视画面编辑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对电视编辑工作进行了整体阐述。

介绍了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以及电视编辑的分类方法。

同时对当代电视编辑工作的一些观念进行了介绍。

要求学生能够细致区分电视编辑工作的双重含义,了解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

认识到电视作品既要服从艺术表达规律,又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受到双重规律影响。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

重点、难点:

掌握“电视编辑”的双重含义;了解电视编辑工作流程;理解艺术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对电视编辑的双重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编辑工作的概念

(一)电视编辑工作的双重含义:

既指代一个工种,又指一个创作环节。

作为工种的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在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中称之为导演、编导)。

负责整个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工作。

在节目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创作环节的电视编辑,侧重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

剪辑是按照视听规律和影视语言的语法,对影视作品的原始素材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编辑”与“剪辑”两个词常被交替使用,但前者侧重思维意义和艺术表达,后者侧重操做层面的技术意义。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

电视编辑的任务在于完成叙事,表达内容。

是技术与艺术的巧妙融合,渗透着美学追求。

电视编辑决不是简单的镜头的堆积,而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电视节目的二次创作。

(三)电视编辑工作应上升到观念层面,贯穿到电视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中。

不仅后期编辑需要编辑思维,前期策划、采访尤其拍摄过程中,都需要具有编辑意识。

第二节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修改脚本2.协调人员3.准备设备4.熟悉素材5.撰写编辑提纲

(二)编辑实施阶段

1.整理素材2.挑选镜头(粗编)3.编辑(精编)4.检查(声音、画面、意义表达、逻辑表述)

(三)合成阶段

1.解说2.字幕3.音乐音效

第三节 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一)电视编辑的艺术特性

电视同电影一样,依靠视听元素的结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电视编辑的过程需要调动起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电视素材进行积极的搭配组合,运用光线、色彩、运动、节奏等多种表现手段,对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创作。

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遵循影视艺术共同的表现规律的制约。

电视与电影在画框大小、图像清晰度、题材和内容的表现力方面又存在着差异。

这决定了电视更强调语言对话交流、重视内容表达的贴近性。

电视有着与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要求。

(二)电视编辑的大众传播特性

除了艺术特性,电视更是大众传播的媒介,这决定了电视编辑工作同时需要服从大众传播特性的制约。

1.电视编辑工作要服务于观众的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2.电视编辑工作要在追求视听语言的流畅和艺术性基础上,重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

3.电视编辑工作要重视电视媒体的特性,重视现场感、时效性等。

4.电视编辑工作应重视传播效果,根据观众观赏电视的随意性、选择性等心理,调整镜头组接和节目编排。

第四节 树立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伴随人们对电视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本体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电视编辑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现代电视编辑观念有如下要求:

(一)重视电视的纪实性

(二)重视电视的直观性、时效性和现场感(三)重视多种电视手段和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

(四)重视电视图文的共时性传播(五)重视特技构成的视觉表现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三)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

1.识记:

(1)两种“电视编辑”概念;

(2)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

2.领会:

(1)“电视编辑”的两种含义;

(2)掌握“编辑”与“剪辑”的联系和区别。

3.应用:

将电视编辑思维运用到电视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中。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

1.识记:

电视编辑工作的三个阶段

2.领会:

电视编辑工作各个环节的内容

3.应用:

与实践相结合,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电视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1.识记:

电视编辑的两种特性。

2.领会:

(1)电视和电影在视听表达方面的异同点;

(2)大众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

3.应用:

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识记:

现代电视编辑观念有哪些领会:

现代电视观念的各自含义应用:

论述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对现代电视观念的确立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 蒙太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础语言手段,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

本章着重介绍了蒙太奇的产生和理论发展、流派。

使学生对蒙太奇理论有基础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蒙太奇的两层概念,了解蒙太奇的产生、发展和理论流派。

并能够联系实际,通过掌握蒙太奇理论的画面基础和心理基础,熟练运用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

同时,重点掌握长镜头的概念、与蒙太奇的关系及其表达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蒙太奇的概念

   

(一)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montage)来源于法语,原意是建筑学上的“安装”、“组合”、“构成”。

借用到影视创作当中,形成了影视画面镜头的“组接”、“构成”之意。

蒙太奇的解释有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层意义:

1.蒙太奇是影视创作中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和镜头组合技巧的总称。

它既指影片的总体结构安排(包括时空结构、段落布局、叙述方式等),也指镜头的分切组合、镜头的运用和声画组合等技巧。

2.作为一种影视创作思维方式。

是指电影电视所具有的时空高度自由的形象化思维方式,是创作者从高层次把握创作风格和运用创作技巧的出发点,是影视艺术构成形式和方法的总和。

第二节 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

   

(一)早期电影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摄制:

用摄影机对准拍摄对象,使用固定的全景一直拍摄,直到胶片用完。

没有分镜头,没有视角变化,没有任何视觉表现。

最初的进步始于“停机拍摄”,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的活动片断连接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

影像语言也开始朝两个不同方向发展:

一是忠实记录现实生活的纪录电影,一是虚构情节的故事片。

(二)使“蒙太奇”迈出决定性一步的,是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

格里菲斯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分镜头的方法,多视点、多空间地展现拍摄对象,开始运用不同的景别。

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手法,使影片在叙事、表现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使电影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和语法。

这些探索活动,使蒙太奇第一次具有了美学意义。

(三)使蒙太奇真正上升到美学理论体系的,是以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苏联电影学派。

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单个镜头不具备独立和明确的表意功能,只有镜头的组接才能产生意义;镜头组接的顺序不同,其产生的意义也不同。

爱森斯坦将蒙太奇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

他提出“理性蒙太奇”的概念,认为镜头之间的组合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而是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可以造成视觉的隐喻和象征效果。

他强调镜头之间的冲突性和隐喻性,强调镜头组接的思想意义。

并将理论贯彻到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理论创作出著名影片《战舰波将金号》。

片中运用大量隐喻、对比的镜头来表达思想和情绪。

爱森斯坦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拓宽了蒙太奇的表现力。

(四)在对蒙太奇的探索和实践中,电影被赋予了极大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但随着人们对视听语言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断深入,一些电影理论家们开始对蒙太奇进行反思,从理论上开始研究电影与真实、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将长镜头的运用提升到理论的和美学的层面。

强调如实展现事物的真实性,反对将电影的时空割裂。

(五)蒙太奇的内涵和形式是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人们对蒙太奇的理解和解释也不断变化。

但蒙太奇作为画面组接的基础技巧和影视创作的基础因素,仍被人们所公认。

第三节 蒙太奇产生的依据

   

(一)蒙太奇的画面视觉基础

1.影视画面具有直观性、直接性。

单一的镜头画面适于展现具体的人和物,而不适于表达抽象的概念。

2.画面的意义可以进行延伸。

画面并非只有一种意义,经过人的思考,会引申出比直接的形象含义更为丰富的意义。

蒙太奇会使画面的含义更加丰富。

3.画面解释存在随即性。

需要通过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搭配以及解说词、声音的综合使用,消除歧义。

4.画面造型的审美性。

电视画面除了叙事功能,还具有造型的表意功能。

叙事与造型结合,才能创造出立体的影像世界。

(二)蒙太奇的心理基础与效果

1.观众的视听感受。

观众具有一定的视听经验和视听感受,并具逻辑思考能力,能够主动去寻求上下镜头之间的逻辑联系。

2.蒙太奇的效果。

蒙太奇本身具有以下功能:

(1)选择与概括

(2)引导注意力(3)结构时空(4)创造节奏(5)创造悬念(6)创造情绪(7)创造思想。

第四节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一)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

1.平行蒙太奇:

或称并列蒙太奇。

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两件或更多的事情,在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展开,彼此互相呼应,互相联系,并彼此促进或刺激。

   2.对比蒙太奇:

将意义相反的、对比强烈的两组镜头相互对照,从而产生强烈情绪的蒙太奇手法。

3.反复蒙太奇:

相同的内容、表现形式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起到强调、烘托气氛的作用的蒙太奇手法。

4.交叉蒙太奇:

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组内容交叉地组接起来,并在某一点上使两组情节交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紧张的气氛,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分钟营救”手法。

5.积累蒙太奇:

从内容到性质一致的同一类型的画面,表现主体不同,但按照动作和造型特征组接起来,形成紧张的场景,造成气氛和节奏。

6.象征蒙太奇:

根据剧情的发展和需要,利用带有象征意义的镜头来说明创作者主题思想和人物内心活动。

7.联想蒙太奇:

将内容截然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让人们主动在两组镜头之间形成意义的联想和想象,起到启发的作用。

此外,还有错觉蒙太奇、叫板蒙太奇、扩大与集中的蒙太奇等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

第五节 长镜头

   

(一)长镜头:

是指在一个镜头内,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全过程甚至一个段落。

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

从摄影角度来看,长镜头的变化主要是机位角度和镜头内部的景别、焦距等变化。

从剪辑的角度来看,长镜头是用一个镜头担负起一组蒙太奇镜头分切所起到的作用。

所以又叫镜头内部蒙太奇,或称为机内剪辑。

(二)长镜头的特点

叙事结构特点:

1.在镜头内部不间断地表现一段相对完整的事件,因此使其传达的信息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2.具有相对的真实性;

3.能够表现事态进展的连续性。

时空结构特点:

1.具有屏幕时间和实际时间的同时性;

2.具有时间进程的连续性;

3.空间上,展现空间的全貌,以及空间的复杂性。

(三)长镜头(镜头内部蒙太奇)与分切蒙太奇的比较

1.分切蒙太奇的叙事是主观的,长镜头叙事则是客观的;

2.分切蒙太奇侧重剪辑的于表达、表现,长镜头侧重于叙事、再现;

3.分切蒙太奇强调形象的队列,长镜头重视场面调度和时空连续;

4.分切蒙太奇是强制、封闭的叙事,长镜头是非强制的、开放的叙事。

三、考核知识点

(一)蒙太奇的概念

(二)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

(三)蒙太奇产生的依据

(四)蒙太奇的主要表现形式

(五)长镜头

四、考核要求

(一)蒙太奇的概念

1.识记:

蒙太奇基本含义

2.领会:

蒙太奇包含的不同层次的意义

(二)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

(1)大卫·格里菲斯和《一个国家的诞生》;

(2)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代表人物;(3)爱森斯坦的理论观点和《战舰波将金号》

2.领会:

蒙太奇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3.通过实际观摩影片,掌握蒙太奇的基本理论体系

(三)蒙太奇产生的依据

1.识记:

(1)蒙太奇产生的两种基础:

画面视觉基础、观众心理基础;

(2)蒙太奇的功能和效果。

2.领会:

(1)画面特点对蒙太奇产生的影响;

(2)观众心理对蒙太奇的影响

3.应用:

了解画面语言的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编辑画面。

了解画面的特点和观众观赏时的心理,并思考与蒙太奇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蒙太奇的主要表现形式

1.识记:

(1)平行蒙太奇

(2)对比蒙太奇(3)反复蒙太奇(4)交叉蒙太奇(5)积累蒙太奇(6)象征蒙太奇(7)联想蒙太奇等概念

2.领会:

(1)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的涵义及其相互区别

(2)了解其他类型蒙太奇的涵义。

3.应用:

通过实际片例,灵活掌握各种蒙太奇形式。

并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实际创作。

(五)长镜头

1.识记:

(1)长镜头的涵义

(2)长镜头的特点(3)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主要区别

2.领会:

(1)巴赞和长镜头理论的产生

(2)长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3)长镜头与纪实风格的关系

3.应用:

思考长镜头对于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有何种意义。

4.综合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蒙太奇手法和长镜头表现方式进行电视片的剪辑,并思考不同手法对于电视片风格的影响。

 

第三章 电视编辑中的时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高度自由的时空结构是影视艺术的表现基础,时空处理也是影视剪辑的基本问题。

蒙太奇就是对现实的时间、空间进行重构,从而在有限的时空内进行无限的艺术创造。

要求:

学生观摩大量片例。

掌握学生掌握蒙太奇的时空结构观念及表现技巧,并要求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的画面编辑练习,了解电视画面编辑中的画面逻辑性。

重点、难点:

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蒙太奇手段,对电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结构。

重点理解各种时间的表现形式和空间的表现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叙事中的时间

   

(一)影视中的三种时间形式

1.播出时间:

影视节目的播出时间。

影视具备高度自由的时空,但需要受到播出时间和屏幕画框的限制。

2.叙述时间:

指影视片中所表现事物的时间,是创出来的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就是蒙太奇时间。

3.心理时间:

前两种时间综合作用在观众心里所造成的时间感。

是一种主观的时间形态。

(二)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及技巧

叙述时间与现实时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叙述时间打破了现实时间的连续性,而创造出一种片断的、打乱的、但在观众的感受上是一种连续的时间。

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包括:

1.时间的延长:

通过影视的剪辑,可以将现实的时间延伸扩展为更长的时间,给观众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满足好奇心和营造某种情绪效果。

通常可以使用:

(1)重复

(2)反复切换(3)慢动作

等几种手法实现时间的延长。

2.时间的压缩:

是影视处理的基本方式,也是蒙太奇的基本功能。

可以省略无关紧要、多余的内容,精炼地实现叙事,并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效果。

通常可以使用:

(1)片断省略

(2)插入镜头(3)快动作(4)隐喻和暗示(5)运用特技效果

等手法。

时间的压缩虽然是一种主观的选择和创造,但却符合观众的心理和视觉感知经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影视语言剪辑方式。

3.时间的静止:

在影视叙事中,根据表达需要或叙事结构中人物待定的心态,利用特技让时间暂时停滞的一种时间方式。

它是一种很主观化的时间形态。

可以通过定格(静帧)、音乐、音响或其他方式来实现。

静止的感染力来源于运动与静止的对比。

通过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和戏剧效果。

4.时间的交错:

一种打破正常的时间进行顺序,对时间进行重新结构的方式。

蒙太奇可以对时间进行任意的选择,选择追溯过去或者是展望未来。

通过解说词、资料、闪回、特技效果等,表现过去或者未来。

第二节 电视叙述中的空间

   

(一)影视叙事中的空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空间,而是经过镜头的转换和取舍,在屏幕上展现出来的受到限制的空间。

屏幕的画框局限了观众的观察,使空间被分割成不同局部、不同的视角。

但正因为这种限制,也使得空间的表现具有变化和创造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通过蒙太奇的剪辑,使得空间可以自由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画面意义和思想意义。

(二)空间的表现形式

屏幕空间:

指屏幕画框内表现出来的影像空间,是电影、电视造型赖以存在的基础。

究其艺术性而言,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受到透视、光影、运动、剪辑等因素影响的视觉空间,并非现实空间本身。

是一种蒙太奇的空间。

包括再现的空间和构成的空间两种形式:

1.再现的空间:

指通过摄像机的记录特性和运动特性,再现物质的直观行为空间,由于摄像机可以将形象的形态造型、环境背景、运动方式等逼真地记录下来,从而产生较为真实的空间感。

从传播的角度看,再现的空间是通过电视叙事反映的真实空间。

但事实上,客观的再现并不代表着完全真实地再现了空间。

影视画面的二维特性决定了无法完全真实还原三维立体的客观空间世界。

影视创作者所要实现的目的是:

利用镜头特性、拍摄手段和编辑手段更加逼真、完整地再现现实空间中的层次和信息。

包括

(1)景深镜头:

同时表现不同空间位置的动作,立体化再现空间,增加信息量,产生戏剧性效果;

(2)移动镜头:

通过镜头运动多层次、多角度、连续地反映空间;

(3)长镜头:

更加真实地再现复杂空间和人物动作,强调人和环境的关系;

(4)蒙太奇的表现:

再现现实空间丰富性和真实性,已经不完全是前期摄像的任务,后期编辑需要从叙事需要出发,考虑镜头组接对空间环境信息的完整性的影响。

2.构成的空间:

指将一系列记录真实空间的片断,经过选择、取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统一的空间形态。

它并不是真实空间在屏幕上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剪辑创造出来的综合空间。

是电视叙事中最基础、最具活力的表现方式。

电视利用自己的画框把空间进行分割、压缩,又利用人的视觉错觉和心理机制是空间扩展、延伸。

在一种独特的运动形态中提供空间表现的自由。

(1)画外空间

画外空间是指由画面内容延伸出来的存在与人们观念中的空间形态,是画内空间的统一体。

屏幕只是影视蒙太奇空间看得见的一部分,蒙太奇语言的发展使得影视空间表现突破了画框限制,画内看得见的空间和画外看不见的空间共同构成了事物的整体面貌。

(2)从叙事表意的艺术功能来看,构成的空间创作有如下作用:

A.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B.利用跳跃性的空间,连续突出高潮点,简化叙事过程

C.引导观众注意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D.利用空间队列,创造情绪性或戏剧性效果,丰富画面空间

E.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F.形成多种节奏

三、考核知识点

(一)影视中的三种时间形式

(二)时间的表现形式及技巧

(三)影视空间的含义

(四)“再现”和“构成”两种空间表现形式

四、考核要求

(一)影视中的三种时间形式

1.识记:

(1)播出时间

(2)叙述时间(3)心理时间

2.领会:

三种时间各自的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3.应用:

观察日常播出电视节目,对应所学,理解三种时间。

(二)时间的表现形式及技巧

1.识记:

时间的表现形式有四种

(1)时间延长

(2)时间压缩(3)时间静止(4)时间交错

2.领会:

每种形式的表现技巧:

(1)时间延长:

重复、反复切换、慢动作

(2)时间压缩:

片断省略、插入镜头、快动作、隐喻和暗示、运用特技效果

(3)时间静止:

定格(静帧)、音乐、音响等

(4)时间交错:

解说词、资料、闪回、特技效果等

3.简单应用:

通过观摩片例,掌握各种时间形式及表达技巧

4.综合应用:

灵活掌握所学,进行实际编辑创作,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技巧创造时间变化。

(三)影视空间的含义

1.识记:

影视空间的含义

2.领会:

屏幕画框限制了观众的观察,同时使得空间的表现具有变化和创造的可能性。

(四)“再现”和“构成”两种空间表现形式

1.识记:

(1)屏幕空间

(2)再现的空间(3)构成的空间(4)画外空间

2.领会:

(1)再现空间的手段和方法:

景深镜头、移动镜头、长镜头、蒙太奇手段等各自含义和使用方法

(2)构成空间的表意功能:

A.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B.利用跳跃性的空间,连续突出高潮点,简化叙事过程C.引导观众注意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D.利用空间队列,创造情绪性或戏剧性效果,丰富画面空间E.表达寓意,创造意境F.形成多种节奏

(3)再现空间和构成空间的区别

3.简单应用:

(1)思考屏幕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

(2)实际观摩片例,思考景深镜头、移动镜头和长镜头等对于保持信息的完整性有何作用。

4.综合应用:

利用所学,剪辑电视片,综合运用时间表现和空间变化形式。

 

第四章 电视画面的特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包括镜头景别、角度、运动等和画面的方向性等特性,直接决定着画面的组接的连续性与逻辑性。

电视编辑只有通过镜头画面的运动、景别与角度的多边、画面方向的统一,并结合主体运动、时空关系来处理镜头画面,才能达到蒙太奇语言的准确、流畅。

熟练掌握画面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画面的方向等画面特性,是进行影视剪辑和画面编辑工作的基础。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画面的分类和画面方向性的影响,了解不同类型的镜头的表意功能和视觉效果,以及画面方向对于画面连续性的意义。

并运用在实践当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镜头画面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镜头画面可以有景别、角度、运动等镜头分类方法。

(一)景别:

景别是画面中表现出来的视域范围。

不同的视域镜头形成不同的景别。

景别的划分可以根据主体在画框内的大小划分,也可以根据成年人的身体来划分。

通常情况下采用第二种方法。

1.远景:

涵盖广阔的空间画面,以表现环境气势为主,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的比例很小。

远景常用来展现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规模,也可以表现自然景象的空灵开阔。

是一种情绪性景别。

要求:

由于画面包含内容信息较多,看清画面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编辑时应留有足够时间,运动速度应慢。

同时电视由于画框限制,远景画面的表现力不如电影。

2.全景:

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

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食物发展的整体面貌,确定人物、事件发生的孔家范围。

是一种基本的介绍性景别。

要求:

全景重点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是前期拍摄必须要保证的景别。

3.中景:

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的局部的景别。

主要介绍主体、人物的状态或人物之间的关系。

是最常用的叙事性景别。

既包括了局部空间,又较好地展现了人物动作和表情。

要求:

中景是最适于电视观众观看的景别,最利于展现人物动作或人物之间的交流。

4.近景:

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主体的局部的景别。

用来展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席位动作。

比中景更能够贴近地观察画面内容,突出交流感。

要求:

最能够体现亲切交流的景别。

5.特写:

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主体细部的画面景别。

具有强烈的强调性和暗示性,常用来强调某一细部特征,表达特定的含义或情绪,制造悬念。

是一种强烈的主观性镜头。

要求:

不仅经常被用于制造戏剧效果上,也常被用来作为间隔镜头弱化剪辑上的一些失误。

可以强调和揭示事物性质、制造悬念、代替动作、转移观众视线和注意力等。

(二)角度:

拍摄角度,是摄像机光轴与被摄主体之间形成的角度。

1.摄像高度:

摄影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者高度。

(1)平角度:

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

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人们的视点相近,被摄对象不易变形。

使人感到平等、公正、客观、亲切、冷静。

肩扛摄像机的角度正好是平角度,是一种典型的新闻摄像高度。

(2)俯角度:

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的、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的角度。

俯角度有利于如实交待环境位置、表现场景的全貌,气势。

但不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在拍摄人物时,通常会给观众以贬低、蔑视被摄主体的意味。

(3)仰角度:

摄像机镜头低于被摄主体水平线的、由下到上、由低到高的角度。

仰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