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99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docx

公路路基设计内容

路基组内外业工作内容

一、外业工作

(一)、勘测与调查

1、初测整理深化:

应对初测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深化、完善,并进行必要的勘测与实地调查,为路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2、路基一般边坡防护

应现场确定防护工程的位置、起讫桩号、防护长度和型式。

A)采用植草、铺草皮、撒播草籽、植树等边坡防护的路段,应调查边坡土质的适种性,适宜种植的草种、树种、种植季节及种植方式。

B)设置防护工程的路段,应根据设计要求,实地放出构造物轴线,进行水准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3、高路堤

A)对已经确定存在沉降和滑移问题的高填路堤的处理方案,应落实其有关地层层位、层厚、岩石类别、分布范围和水文条件。

B)对有关地层进行测试,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特别是固结和抗剪指标。

C)要求每一工段至少设置2~3个控制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至少3个探点。

4、陡坡路堤

A)对已经确定存在不稳定问题的斜坡路堤的各种处理方案,应查明有关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B)对有关地层可能滑动的岩土界面进行测试并掌握其各种物理力学指标,重点是抗剪、抗滑指标,以满足设计的需要。

C)要求每一工段至少设置2~3个控制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至少3个探点。

5、深路堑

A)对已确定存在开挖边坡稳定问题路段的设计方案,应查明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滑塌影响范围。

B)对可能滑塌的边坡土体和岩体的结构面的测试,应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重点是抗剪、抗滑指标。

C)要求每一工段至少设置2~3个控制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至少3个探点。

6、支挡工程

A)应根据路线纵坡及路线横断面设计,进行支挡工程的补充调查,根据路基设计标高,结合现场确定支挡工程的起讫点位置、长度。

B)测量支挡工程纵断面及起讫点和变化点的横断面。

C)确定路基各类防护地段的起讫桩号,防护范围和结构类型,视设计需要进行必要的测量。

D)对已定支挡工程位置的承重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和设计所需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核定。

E)在控制横断面上的支挡位置增设钻孔1个,对土层地基钻探深度应穿过软弱层,或设计基地以下3m;对浅薄土层覆盖的岩石地基应钻入3m;全裸露岩石地基或浅薄土层覆盖,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者可不增设钻孔。

7、滑坡

A)在初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各项防治构造物有关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滑动面位置、地下水排泄和补给的关系。

B)查明防止构造物范围滑体滑动方向、速度、周期与水文、气象变化的关系。

C)查明与防止构造物有关范围的滑体滑动状态。

D)防止构造物的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0m。

顺滑动方向的勘探点随地形变化布置。

8、膨胀土

A)查明膨胀岩土的土质结构、粒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强度指标和膨胀有关的工程特性及膨胀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判别膨胀趋势大小,确定膨胀岩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B)查明地表水的积聚、排泄情况;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高程及其变化幅度;岩土体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及植被发育情况等。

C)场地地表形态、天然斜坡高度、坡度及稳定情况、滑坡、地裂、流坍、小冲沟等沿途膨胀特性,有关的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强度和分布特点。

D)路基勘探应采用钻探、人力钻和挖探等多种勘探方法。

在平原微丘区,勘探点间距为50m~100m;山岭重丘区,每个主要地貌单元不应少于一个勘探点。

E)现场初步去定防护工程类型、规模和场址工程地质。

9、软土

A)应根据软土地基形成原因、环境类型、各结构层厚度特点,划分不同地质分段,查清软土沿路线纵向与横向垂直向的分布范围层次位置。

B)分段对软土地基各地层的样品,进行室内物理、化学、水力学性能指标试验和原位测试,提供路堤沉降控制及稳定性设计的技术指标。

C)根据详细划分的典型的软基地址路段,分析并评价在其上修路堤后软基的变形与稳定性,评定软土地基的危害程度,分段提供处理方案与技术措施。

D)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所需的软基设计与处治工程地质定量数据。

E)每500~700m设置一处钻探。

10、沿河路基勘测

A)进一步调查核实河段的水文、水力情况和频率水位流速。

B)进一步调查落实河道断面,河道能否压缩及压缩河床后对上、下游及对河岸有何不利的影响。

C)水库路基,应进一步调查核实水库类型、等级、设计洪水频率及水库的设计水位、高水位、低水位、回水位和校核水位,以及水库淹没范围,浪高等,并对水库大坝等进行高程测量。

D)对初设所拟定的防护加固方案进行核对,当确定设置防护加固工程时,应现场测定其位置,进行起讫点及变化点的横断面测量。

对需设置综合防护系统的路段,应视设计需要进行平面图测量,比例尺为1:

500~1:

2000。

E)对设置调治构造物的地段,应根据平面图上定出的调治构造物位置进行实地敷设,定出轴线,测绘各个调治构造物的纵断面和坝头、坝身、坝根的横断面。

调治构造物轴线应与路线或导线点联测,计算和标示坐标。

F)改河工程应根据布置图所定轴线,实地敷设改河轴线中桩,并测定中桩高程及横断面;拦河坝及有关建筑物亦应测量其轴线纵、横断面,并应进行平面图测量,测绘范围应包括上、下游河流趋势范围,宽度应包括两岸公路设计洪水位时的泛滥范围,比例尺为1:

500~1:

2000。

G)对改河工程应慎重对待,应进行相应的水文水力计算,同时对改河工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H)确定新开挖河道的弃方处理利用,旧河道的处理与复垦方案。

11、路基、路面排水

A)路基排水应进一步核实初测资料和初设方案,并对核实的方案作进一步的补充调查,核实设置各类排水沟及设施的位置、长度、形式与尺寸。

B)特殊地段设计的排水工程,应测量其纵、横断面,并根据设计需要测绘平面图,比例尺1:

500~1:

2000。

C)路面排水,应根据初设方案,结合路线纵坡设计,逐段检查、落实和布设各种排水管道,急流槽等结构物的设置位置及其尺寸。

12、路基取土、弃土勘测与调查

A)在初测和初设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和补充调查土源性质,同时应查明覆盖层厚度、性质,地表、地下水情况,种植情况,占用土地价格。

B)确定取土坑范围,可取土数量、工程等级,占用土地类别,占地或临时占地补偿价格、运输方式、运输便道及其长度、临时工程等。

C)确定取土方式,取土季节,取土后对水土流失特别是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土地复垦的可能性或绿化及保护措施。

D)弃土调查应进一步核实路基挖方废方数量、土质,以及弃土堆附近的地形地貌、农田水利、植被、自然山坡和景观的情况,确定运输便道及运距。

E)大型取土坑、弃土堆应进行实地纵、横断面测量和设计,线外取土坑及弃土堆应测绘地形平面图,比例尺1:

1000~1:

2000。

F)取弃土场应做专题复垦设计。

13、路面调查

A)根据沿线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确定各路段土的类别,及其干湿类型。

B)进一步调查已有道路的路面结构类型、厚度,使用效果等,特别要调查初步设计所选路面结构在当地设计、施工、养护使用情况及适用条件,为施工图提供依据。

C)进一步收集气象、地质、水文等资料,分析对路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研究防范措施。

14、沿线设施工程

沿线设施工程主要包括;办公楼,停车场,加油站,餐厅,旅馆等,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均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办理。

水源勘察工作按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的有关要求办理。

(二)、筑路材料调查与试验

1、详勘阶段的筑路材料调查应在初测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进一步调查落实料场位置、上路桩号、材料种类、质量、数量、成品率,开采运输条件、支线工程、占地等。

2、根据详细调查资料和试验资料,分析研究决定料场的取舍或补充。

3、原材料的试验项目

A)路基土:

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塑限、液限,颗粒分析及土的分类,重型击实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回弹模量,CBR试验。

B)石料:

抗压强度试验,磨耗试验,磨光值试验,压碎试验,松散单位重,针、片状颗粒含量,筛分试验等。

C)砂料:

颗粒分析,含泥量,有机物含量,云母含量,硫化物含量等。

D)沥青及水泥:

根据需要确定试验项目。

4、路面各结构层试验项目

A)沥青混合料面层:

沥青与石料粘结力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含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密度,抗压试验,抗弯拉试验,劈裂强度,最佳级配组成。

B)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折弹性模量、单位重,最佳级配组成,

C)基层和底基层:

7d、28d、90d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及弯拉回弹模量,击实试验,单位重,最佳级配组成,温缩试验、干缩试验,CBR试验等。

5、当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调整组成,重新试验。

(三)、完成外业验收成果资料

二、内业工作

施工图内业阶段需完成图纸内容:

施工图说明

边沟(排水沟)设计表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一般路基设计图

超高方式图

隧道进出口过渡设计图

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

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高填深挖路基设计图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图

桥头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图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设计图

特殊路基设计表

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

特殊路基设计图

特殊路基处理地质纵断面图

中间带设计图

中央分隔带开口设计图

取、弃土场一览表

取、弃土场设计图

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

路基支挡、防护工程设计图

路面工程数量表

路面结构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图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以下为具体设计

1、路基设计

1)路基标准横断面

要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横断面可采用整体式或分离式断面。

A)整体式路基

路基宽度26.0m,其中:

行车道宽2×2×3.75m,硬路肩宽2×3.0m(含右侧路缘带宽2×0.5m),中间带宽3.50m(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2×0.75m),土路肩宽2×0.75m。

B)分离式路基

路基宽13.0m,其中:

行车道宽2×3.75m,左、右硬路肩宽分别为1.0m和3.0m(含左、右侧路缘带宽分别为0.5m、0.5m),土路肩宽2×0.75m。

C)护坡道及碎落台

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在满足路基稳定和挖填平衡的条件下合理选择护坡道和碎落台宽度。

填方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度采用2.0m。

填土高度小于2.0m时采用缓边坡取消护坡道。

挖方边坡坡脚均设置碎落台,一般采用2.0m,当地质条件好、边坡高度较高且土石方数量较大时可采用1.0m。

D)用地范围

本项目公路用地范围为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2.0m,路堑边坡坡顶或截水沟外缘2.0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当经过水田路段时,采用1米。

E)中央分隔带开口

为抢险、急救和维修方便,中央分隔带原则上按2km间距设置一处开口,开口长度采用40m。

2)路拱

不设超高路段路面横坡采用2.0%,土路肩横坡采用4.0%;硬路肩横坡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执行。

3)一般路基设计

A)路基设计一般规定

a)路基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气象、水文特征、地形、地貌、地物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试验资料,合理确定路基设计参数,根据不同的条件设计不同的路基方案。

b)设计标高,整体式路基位于中央分隔带边缘处,分离式路基位于行车道中心线左4.5米,对应整体式路基中心线两侧各1.0米。

c)填方路基设计

ⅰ)合理选择路基填料,明确填料强度,最大粒径,级配和压实度标准,做好填方路基的边坡设计;

ⅱ)重视路基的基底处理,做好不同地基的路基处理设计;

ⅲ)重视清表土的集中堆放和工后利用。

d)挖方路基设计

ⅰ)挖方路基设计必须根据外业调查及勘探资料合理确定路堑边坡坡率和防护类型,重视吸收当地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加强工程类比法设计;

ⅱ)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挖方边坡高度进行必要的边坡稳定性验算,稳定系数按相关规范执行;

ⅲ)岩石挖方受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应按结构面的情况设计边坡,当岩层倾向路基时,应避免设计高的挖方边坡;当倾角大于45°,走向与路线平行或交角较小时,边坡坡度宜与倾角一致。

当边坡较高时可结合加固措施,合理选择边坡坡率。

B)路基土石方计算:

填方路基应扣除路面厚度范围内的断面,挖方路堑应加上路槽的断面。

C)填筑路基前,应清除原地面表土,厚度一般按0~30cm计,其压实度应≥90%。

清淤、清除表土等补偿工程数量计列于相应的工程数量表中。

D)填方路基边坡

E)路堑边坡坡率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在确保安全、考虑土石方平衡的前提下还应考虑绿化及环保要求,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填方路基边坡设计表

填方路基

边坡高度(H)

填土(或土石混填)路基

填石路基

主线

H≤10m

1:

1.5

1:

1.25~1:

1.5

10m<H<20m

上部8m边坡1:

1.5,

下部边坡1:

1.75

上部8m边坡1:

1.1~1:

1.5,

下部边坡1:

1.3~1:

1.75

互通立交匝道

匝道边坡将视情况适当放缓,尤其匝道圈内边坡将放缓至1:

2~1:

10。

4)取土场、弃土堆

取土场、弃土堆应作好防护、排水及绿化设计,以防水土流失,污染环境,作好复耕设计。

5)特殊路基设计

A)对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一般低填方路段,为了保证路床强度,应设置垫层或换填透水性的材料进行处理。

B)填挖交界处理

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

5而缓于1:

2.5时,需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并设向内倾3%的横坡,当地面横坡陡于1:

2.5时,按陡坡路堤设计。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部分不足一个压实宽度时,应超挖至一个行车道宽度;纵向台阶挖至路床底标高后,还应将路床至少超挖5m长,以便填、挖路段路基、路面的过渡与衔接。

纵、横向填挖交界及过渡路段将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质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路基、路面纵、横向裂缝的产生。

为保证路基处于较好水文条件,沿填挖交界(纵、横向)处设置碎石盲沟把裂隙水或下渗水引出路基,以保证路基强度与安全。

C)构造物两侧路基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梁和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在排水不畅的挖方路段设置盲沟。

a)台后路基处理范围

对桥梁、涵洞、通道台后处理范围见下表。

b)台后路基填料要求

桥涵台背路基与锥坡采用中粗砂填筑或透水性材料,台背路基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达到96%。

桥涵构造物台后路基填土处理范围

构造物类型

底部处理长度

上部处理长度

备注

桥梁

每侧≥3m

每侧>(3+1.5H)m

含台前溜坡及锥坡,

且需超长0.3m压实。

涵洞

每侧≥2m

每侧>(2+1.5H)m

注:

H为路基填土高度减去路面及路床厚度。

D)水塘、鱼塘路基

一般塘底地基处理方法可采用彻底清除淤泥,然后换填碎石、中粗砂、石渣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填筑路基。

常水位以上50cm以及常水位以下路基根据冲刷情况边坡采用7.5号浆砌片石防护,厚度30cm,下设10cm厚砂砾垫层。

E)软土路段路基

软土地基上的填方路基应进行沉降稳定验算,并根据需要采取减少路基沉降的措施。

工后沉降指标按规范要求:

一般路段≤30cm,桥头、通道≤10cm。

a)浅层软土(软土埋深一般小于3m);

一般采用挖除换填或挖砂沟等浅层处理措施;

b)深层软土(软土埋深一般大于3m);

根据路基填土高度、软土埋深、厚度及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工期要求等,区别不同路段,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软土处治方案,一般采用预压、挖除换填、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等工程措施。

F)高填路基与陡坡路堤

a)为减少高路堤差异沉降对原地基以及下路堤部分每隔2m采用强夯、冲击碾压等进行处理。

b)当路基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应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

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15m时,为了增加路堤本身的整体稳定性,使地基受力更为均匀,应在路基基底采取处治措施。

c)关于陡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

2.5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路基稳定性计算,除对原地面开挖台阶外还应采取适当的处治措施,如在路基坡脚设置护脚、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d)填方边坡当废方较多时,可考虑加宽平台宽度,以减少废方量。

G)深挖方路基边坡

应根据岩土体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岩体结构面、结构面含水状况、胶结及闭合程度等,通过工程地质类比法、极限平衡法以及数值分析法等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边坡稳定类型、稳定程度以及对公路可能造成的危害。

a)土质边坡的局部坍塌

首先考虑通过放缓边坡、加宽平台等措施进行设计,追求边坡的自身稳定。

如果受地形条件限制或仍不能稳定时,通过框架锚杆配合植草、灌木等加固措施;

b)岩质边坡的碎落

提前清理坡面危石,再通过设置SNS钢丝绳网被动拦石系统或窗孔式护面墙等措施进行加固。

c)对于挖方路基边坡大于30m的路段应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不稳定时考虑采用预应力锚杆、框架锚索结合植灌草等加固措施。

6)路基防护工程

A)填方路基边坡防护

a)一般路段

ⅰ)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6m时,采用植灌草防护。

ⅱ)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6m时,原则采用骨架植灌草防护。

ⅲ)当路基通过水(鱼)塘路段时根据冲刷情况采用浆砌护坡防护。

b)支挡工程: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挡土墙,并根据墙址处的地质条件作基底换填、扩大基础设计。

c)易受洪水浸淹路段路基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B)挖方路基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的原则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植物防护。

遵循以下原则:

A)对于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土质路基边坡

a)当挖方路基边坡高度H≤8m时,采用植灌草防护。

b)当挖方路基边坡高度H>8m,采用骨架植灌草防护或窗孔式护面墙防护。

B)对于强风化石质路基边坡可采用短锚杆挂网喷植被砼、石砌防护或框架锚杆防护。

C)对于弱~微风化石质路基边坡,施工时建议采用光面爆破,一般不考虑防护,但在第一、二级碎落台(种植台)及边坡平台上设置花坛,种植灌木以及爬墙、垂吊等植物进行绿化。

7)路基排水工程

A)一般规定

a)路基设计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路基路面排水应进行综合设计,使各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完整排水系统。

排水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气象、路线、桥涵位置等考虑,合理布置,注意进出水口的处理,使各项设施衔接配合,确保排水畅通和养护工作量最小。

b)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防止水土流失和对水库、河流以及鱼塘等的水质污染。

c)路基地表排水设计流量计算采用15年重现期内任意30min的最大降雨强度(mm)。

d)各种地表排水设施断面应根据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确定。

水文、水力计算参数参考当地的经验数据。

e)边沟、排水沟根据地形条件、占地情况等因素采用浅碟形生态沟与矩形浆砌沟进行比选确定,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以减少用地。

B)边沟

挖方路段及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应设置边沟。

边沟纵坡一般应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5%,特殊情况不小于0.3%,边沟长度不宜超过300m。

一般挖方路段宜采用矩形边沟,深0.6~0.8m,宽0.6m,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并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

浅挖方及排水距离较短的路段宜采用浅碟形生态边沟。

C)截水沟

挖方路基的截水沟(天沟)应设在坡顶5m外。

截水沟长度不宜超过500m。

截水沟的水流不应引入边沟。

断面尺寸根据地形、水文条件由设计单位自行确定,并采用7.5号浆砌片石加固。

初步设计阶段应对生态型截水沟、干砌片石截水沟(需作防渗处理)等作进一步比较。

D)排水沟

将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入桥涵或路基以外,应设排水沟。

排水沟纵坡不应小于0.5%,长度不宜超过500m。

E)平台排水沟

挖方边坡分级设置时,宜设置凸起式边坡平台排水沟。

填方路段平台排水沟采用下挖式矩形排水沟。

F)跌水、急流槽

进、出口应防冲刷,可设消力池等消力措施。

急流槽纵坡不宜陡于1∶1.5。

急流槽一般于边沟或截水沟的出口设置,接排水沟或自然山沟,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

G)路基地下水排水

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置暗沟(管)、渗沟、检查井等地下排水设施,其类型、位置及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决定。

暗沟(管)纵坡不宜小于1%,出水口应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

8)路面排水工程

A)路面排水设施的设计,按暴雨强度采用任意连续30min的最大径流厚度(mm),设计重现期为5年。

B)原则上采用分散排水方式,土路肩采用浆砌片石加固,上部采用预制混凝土块铺砌。

C)超高路段路面采用集中排水方式。

对于超高路段,于中央分隔带一侧设置排水沟汇水、集水,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填挖交界处、边沟或边坡急流槽中排除。

出口的设置位置应充分考虑地形变化情况,以减少边沟加深为原则。

D)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为排除通过路面接缝、裂缝或空隙,由路肩或路基渗入并滞留在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应设置盲沟排水系统。

E)中央分隔带排水

中央分隔带采用齐平式,中间植草、栽灌木。

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碎石盲沟及纵向透水管,将分隔带内的下渗水汇集,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出路基。

2路面设计

1)路面设计要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等级合理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结构。

必须考虑气象、水文、土质、地质、材料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合理确定各项设计参数。

2)路面设计应考虑广西地区气候、材料特点及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以及路面与环境的影响,做到与环境相适应。

3)路面设计包括路面结构构造与组合设计。

4)路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规范规定要求。

5)路面结构

A)面层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等级相适应,

本项目主线及匝道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B)各结构层的设计厚度应根据级配类型、结构组合及施工条件等确定。

建议面层结构组合采用-4-6-8组合

-4建议采用AC-16C

-6建议采用AC-20C

-8建议采用AC-25C

C)基层、底基层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认真做好当地材料的调查,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气候条件、筑路材料以及路基水文状况等因素,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层。

D)路面上、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普通石油沥青。

E)被交公路原则上按原路面结构类型改建,路面结构方案要求不低于原路等级

F)收费站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

G)桥面铺装层按沥青路面上、中面层厚度预留,与沥青路面同时施工。

H)隧道路面

a)隧道采用复合路面;

c)隧道内车行、人行横洞及紧急停车带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