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94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模拟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

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记作品。

B.《说和做》这篇文章里闻一多先生介绍了自己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特点。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

D.《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主要借对紫藤萝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

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

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

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

5.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把语文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欢迎。

②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才可以 烦恼的枷锁。

③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了伟大的人格。

A.新鲜摆脱树立

B.新颖摆脱塑造

C.新鲜驱散塑造

D.新颖驱散树立

6.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提心吊胆         义奋填膺          无精打采        断壁残垣

B.一气呵成         天伦之乐         漠不关心        舐犊情深

C.遍稽群藉         鳞次栉比         留连忘返        不屑置辨

D.随声附合         转瞬既逝         猝不及防        如坐针毡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古典诗词重拾文化自信》,回答下列小题。

古典诗词重拾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

“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

央视记者在采访时,一位观众的回答很精彩: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65岁农民王海军,一边摆着修车摊,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如果有人帮他改一个字,又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可能有诗心相伴,都可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准确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斗志松懈低头认输,但文化经典却能让我们心生敬畏俯首称臣。

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貌是民族精神的典范。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⑥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⑦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

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⑨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古典诗词能唤起国人对优秀传统的回望,古典诗词更能坚定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7.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甲)本文作者借“古典诗词能帮助国人重拾文化自信”这一观点,呼吁社会要延续诗词的创作之风。

(乙)为了论证观点,作者从诗性心灵和诗意的审美两个角度论证古典诗词对个人成长、民族发展的意义。

(丙)第⑧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强调了古典诗词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8.下面材料放在文中③④哪一段中更恰当?

请简要说明理由。

孙晓婧在节目中说,她当初选择空间环境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带她看星星看月亮时吟诵了“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这激发了她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9.有人认为“当今社会读古典诗词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无用的”,请结合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驳斥这一观点。

10.为传承中华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我区第三届中学生诗词大会即将举办,请你为这届诗词大会设计一条宣传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就是那个画画最好的姑娘

绒绒

①我从小最怕和别人比。

无非是比谁穿的衣服好看,谁的零花钱多,谁家亲戚又从一个很远、远到不知道叫什么的地方寄来了礼物……小时候,我家的生活不寛裕,又没有一个住得这样“远”的亲戚,所以我总是那个在一旁羡慕其他人的、性格有些孤僻的小女孩。

②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有一项别人都比不上的技能——画画。

③美术老师经常让我帮他做一些事情。

比如,学校的公告栏需要经常换板报,下午放学以后,老师就带着我把原来的板报擦掉,用各种颜色的粉笔画一版更加多彩、漂亮的板报出来。

④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只会躲在角落里羡慕别人的小女孩了。

每次画完学校的板报,同学们第二天一早看到跃然于黑板上的画面,就会像他们曾经讨论衣服、零花钱和礼物一样,围到我身边,追问我是如何画得这么好看的。

⑤究竟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也许是因为好胜,所以每次的美术课,我一分一秒也不敢放松,每一笔线条仿佛都在我的脑袋里构思了半个世纪。

放学以后,我会买彩色画笔和绘画本画画;绘画本画完了,就偷偷趴在窗台上,用画笔把窗台涂得五颜六色。

因为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总应该有一样拿得出手、逢人便可炫耀的特长吧。

⑥后来一次机缘,美术老师帮我报名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美术大赛。

⑦我还记得我的参赛作品是一幅鹰的国画。

为了画好这只鹰,我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练习。

每天放学以后,我就一个人跑到画室,一遍又一遍地画。

⑧美术老师对我说,画一只鹰,最重要的是画好鹰的眼睛。

于是我跑遍了小镇的书店,问店员:

“有没有关于鹰的图画书?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认识了世界上所有的鹰——它们的品种、它们的羽毛和它们的眼睛。

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可是做了足足两个月的准备啊!

⑨等待结果的日子是煎熬的。

教室与画室隔着一个操场,到了快出比赛结果的那几天,每次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快地跑过操场去对面的画室问老师:

“我得奖了吗?

⑩我得奖了吗?

我没有得奖。

⑾当时对我最大的打击在于——我刚刚获得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瞬间被剥夺了。

⑿这着实令我难过了一阵子。

相较于“我为什么没有得奖”,更令我无法释怀的,也许是“为什么我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是比不过别人”。

⒀后来,老师发現我去画室的次数少了,画板报也不积极了,分明变回了曾经那个躲在角落里、性格有些孤僻的小女孩。

⒁他得知缘由后,叫我去画室。

我一进画室,吃了一惊。

老师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我看见那些我曾经画过的鹰,一张一张地铺在画室的地板上,像是等待我检阅一般。

⒂老师让我先看第一张,然后跳过中间的无数张,直接看最后一张,问我有什么区别。

区别显而易见——与最后一张画里有些睿智与凶猛的鹰相比,第一张画里的鹰简直像一只刚刚出生、丑陋又可怜的小鸡。

⒃我终于明白了“比较”的意义。

这件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年我画的那只鹰的眼睛——犀利而有光,透着倔强和不服输的神情。

⒄我也终于愿意挺起胸膛告诉自己和其他人:

“对,我就是那个画画最好的姑娘。

(选自(故事家)2018年10期,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加点词“足足”和“一遍又一遍”表现出“我”的刻苦努力和争强好胜。

B.文中第(13)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突显出比赛失利对“我”的打击之大。

C.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与题目相照应,表现出“我”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变得自信。

D.文章告诉我们“比较”的目的不是满足虚荣心,从失败中站起,便是最大的收获。

12.“我”在不同阶段,对“比较”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请依据文章,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教室与画室隔着一个操场,到了快出比赛结果的那几天,每次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快地跑过操场去对面的画室问老师:

‘我得奖了吗?

’”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

(2)“当时对我最大的打击在于——我刚刚获得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瞬间被剥夺了”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14.文章开头写“我”从小怕和别人比的目的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15.第⒃段说“这件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年我画的那只鹰的眼睛”,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多年后“我”对此仍记忆深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的头脑

任鸿隽

①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现今的世界是科学的世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今的世界不但让电灯、电话、轮船、火车、无线电、飞机——这些都是科学的发明----把我们的生活情形改变了;就是我们的一言一动,思想行为,也免不了受到科学的支配。

可见,现今世界的人,不管你是不是科学家,必须具有科学的头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一要注重事实。

平常的人总是以耳为目,人云亦云。

有科学头脑的人便不然,他必定要考察一件事情的实在。

有些话,显非事实,若不加考察,信以为真,便是没有科学的头脑。

现今社会上还有许多奇怪的传说,如鬼可以照相,孔子耶稣可以降乩,甚至义和拳的法术可以使枪炮不能伤身之类,只要拿事实来考察一下,便可以不攻自破。

事实是科学的根基,注重事实,便是养成科学的头脑的第一条件。

④第二要了解关系。

天地间事物,总有一个因果的关系;不明白这个关系,要求无因无果,或是因果错误,便是迷信。

俗话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因果的关系很明白的。

不过在稍稍复杂的情形之下,我们就往往不容易明白关系的所在。

譬如有了疾病,不请医生而求佑于神道;希望后嗣繁荣,不注意教育而乞灵于风水,殊不知神道与疾病,风水与后嗣的繁荣,都没有什么关系的。

科学是寻出事物关系的学问,能事事求出一个真正的关系,便是养成科学的头脑第二个条件。

⑤第三要精密准确。

平常的人叙述一件事,最喜欢用“大概”、“差不多”一类的词语。

有科学头脑的人,则必用一定的数字来代表确实的亮度。

问你现在是什么时候,你必须看一看表,说现在是十二点三十分——如能说秒更好——不能说大概是十二点吧。

问你的身高几何,你必须回答一公尺五十二公分——如能说点几更好——不能说大概一百五十公分吧。

正确的一步不能放松的。

许多科学的发明,都是从细微的比较中得来的。

所以精密与正确,也是养成科学头脑的必要条件。

⑥第四是力求透彻。

凡做一件事,必须考虑周详;研究一种学问,必要寻根究底,这就是所谓透彻。

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都是成功的蟊贼,更不能算科学的头脑。

⑦以上四点,是养成科学头脑的必要条件。

16.第⑥段中的词语“蟊贼”在文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意,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句子。

18.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的第几自然段中?

请具体阐述理由。

如古书说:

“燕太子丹朝于秦,秦王留之,与之誓约,‘使日在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乃得归。

’当此之时,天地佑之,日为再中,天为雨粟,乌白头,马生角。

放在(__________)段。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现今世界中,只有科学家才需要科学的头脑。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阐释的是因果关系。

C.所有的科学发明,都是从细微的比较中得来的。

D.“半途自画”就是做事时不专注,所以不透彻。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母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③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

唐太宗。

②致治:

治理国家到达大治。

③正:

只。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2)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3)安可诬一世之人。

           安:

2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

策之不以其道,

A.马之千里者。

B.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上诘之。

22.翻译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四、句子默写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永结无情游,                     。

 (李白《月下独酌》)

(2)山映斜阳天接水,              ,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3)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

 (《鱼我所欲也》)

(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                 。

五、诗歌鉴赏

(4分)

淮中晚泊犊头①

苏舜钦(北宋)

春阴②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③风雨看潮生。

【注释】①淮:

淮河。

犊头:

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②春阴:

春天的阴云。

③川:

指水流。

24.诗歌第二句中“时有”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答:

                                                                         

25.诗歌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2分)

答:

                                                                         

六、名著阅读

26.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出去,径到人参园里,擎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

可怜叶落枒开根出,道人断绝草还丹!

那大圣推倒树,却在枝儿上寻果子,那里得有半个。

原来这宝贝遇金而落,他的棒刃头却是金裹之物,况铁又是五金之类,所以敲着就振下来;既下来,又遇土而入,因此上边再没有一个果子。

该选段出自《西游记》的哪个故事?

大圣为什么要推倒果树?

后来又是怎么弥补这一过错?

七、综合性学习

27.为了营造“书香校园”,金秋十月,沙湾区举行了首届“读书节经典朗诵活动”。

请你为这一活动命个名称,以体现活动的主题。

八、作文

28.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

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

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

请以“珍藏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先补充题目,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