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851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包括:

百分数

(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3、各单元分析与重点、难点及编写特点

第一单元百分数

(二)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难点:

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

重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难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编排顺序,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对比和联系。

(3)体现从猜想到验证的学习过程,渗透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第三单元比例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

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贴近生活。

(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

第四单元比例尺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

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实际。

(2)关注概念的生成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3)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第五单元统计

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知识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最后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内容:

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

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表示数据。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

(2)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

(3)注重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独特的编排结构,使分散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

(2)用深刻、典型的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综合复习知识。

(3)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数学思维的严谨与周密。

(4)对小学阶段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

(5)赋予练习题多个功能。

(6)纯粹的语言提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教材重、难点:

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5、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三环节教学,合理使用预习提纲及限时作业。

精心进行二次备课,限时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批阅,及时反馈并纠正。

(2).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异质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

(3).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批改作业。

发现错误及时订正,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学困生,提高优生率。

(4).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5).认真阅读、研究自主练习题,并合理使用练习题,练习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读题、自悟题、自做题,让练习真正落到实处。

(6).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合作交流。

(4)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使数学知识系统化。

(6)要实现多元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10、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进度与安排

周次

时间

页码

1

2.25—3.3

8

2

3.4---3.10

18

3

3.11----3.17

27

4

3.18--3.24

34

5

3.25---3.31

44

6

4.1---4.7

51

7

4.8---4.14

58

8

4.15-----4.21

65

9

4.22----4.28

期中考查

10

4.29----5.5

76

11

5.6----5.12

83

12

5.13----5.19

90

13

5.20----5.26

98

14

5.27---6.2

109

15

6.3---6.9

118

16

6.10---6.16

复习

17

6.17----6.23

复习

18

6.24---6.30

复习

 

宁阳堽城第一小学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

陈丽霞

科目:

数学(六年级)

2012-2-23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1电子备课

单位

罡城一小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2013、5

任课教师

陈丽霞

第1课时

总第38课时

课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

(1)

教学内容

66-68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介绍29界奥运会: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获奖牌总数第一名的好成绩。

其中,你对哪枚金牌的获得记忆最为深刻?

2、出示信息窗1,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能用学过的统计知识来描述一下吗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在绘制统计图之前,我们应先将数据分类整理一下。

请小组合作,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老师提供的统计表。

2.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项目

射击

水上

举重

球类

体操

重技类

其他

数量(枚)

 

 

 

 

 

 

 

 

学生展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后总结条形图的特点。

3.用统计图表示各项获金牌的数量占总数的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出示教材68页的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后师简要介绍扇形统计图。

4.扇形统计图中的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

图中数据是指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射击9.8%表示射击项目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9.8%。

师:

仔细观察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5.比较两种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宽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练习时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和同伴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2.课后自主练习第2题

练习时,先让学会说说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然后独立解答。

四: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限时作业

独立完成。

二次备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是学生数学探索的必要环节。

 

在分析问题的环节中,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学反思

统计知识的教学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接受,也不是一种技能的训练,重要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和理念的培养。

通过观察统计图,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一种信息,了解社会现状,这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十分重要。

 

单位

罡城镇第一小学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2013年9月

任课教师

陈丽霞

课时

信息3第1课时,共3课时;总第6课时

课题

多彩的泥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P10-11页

教学目标

1.会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会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技能,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直尺等。

学生准备:

三角板或直尺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1、检查预习情况

2、我们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经初步解决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问题,还会做吗?

1)45米的

是多少?

2)

吨的

是多少?

3、说一说这几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看课本10页的情境图和信息。

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问题一: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1).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列式解答。

(2).提问:

你是怎样画图的?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怎样想的?

(3)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图示,并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2练习:

(1)六

(1)班有80位学生,其中男生占

,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

,上午卖出了多少辆?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用去这些煤的

是多少吨?

这些煤价值2400元,它们的

值多少钱?

用去

还剩这些煤的几分之几?

3问题二: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谁是单位“1”?

怎么找单位“1”?

为什么画两条线段?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图示。

 

4.观察比较

在分析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哪些相同点?

哪些不同点?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2:

引导学生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自主练习4:

这一题和第2题属于同一类型,都是研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自主练习3:

这一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四、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1、小结全课:

2、集体评价:

二次备课

 

生交流:

求男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15的

,列式15×

学生试着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然后解答,集体订正。

独立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

相同点是都先确定单位“1”。

不同点是画的线段图的数量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