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32630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案.docx

《初中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教案.docx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第一篇:

初中历史教案第二篇:

初中历史教案之课后反思荟萃第三篇: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案第四篇:

初中世界历史教案第五篇:

2014安徽教师考编面试:

教案之初中历史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

初中历史教案徐州市苏山(凌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第一单元课题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主备:

肖娜审核:

历史备课组课型:

新授备课时间:

2014年2月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第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

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

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

【学习重难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从而引入新课

二、自学导读

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自学提纲

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

1、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的军队是指挥者战争的时间到战争的结果意义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

3、土地改革的时间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土地改革的结果意义。

三、课堂讨论:

1、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讨论:

为什么说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四、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1

徐州市苏山(凌云)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第一单元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

3、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狼心!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

②这个历史事件的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③上述部队还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的。

④在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五、课堂小结

六、学习体会

七、教学反思与反馈

第二篇:

初中历史教案之课后反思荟萃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从课前到课堂,学生在不断地动手,动口,动脑,有说有笑,又唱又跳,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教学时间不容易控制,教学内容还需要更加精练,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还需要更加优化等等。

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得到改进。

节课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谓想方设法,精心设计。

从效果看,学生确实动起来了,而且动得有声有色。

但这里应强调的是,作为教师应思考如何让学生思维上的动多于形体上的动。

只有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才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活动。

教师大胆而富有创造性地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设计成三个联系密切而各有深刻内涵的主题,使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了解了现实的重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了多种形式新颖、设计独特的教学方法,始终注意历史与现实间的紧密联系,不仅缩小了学生对遥远历史的距离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同时,教师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这种好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更加灵活的运用。

课堂教学缺乏对历史地图的运用,不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本来的面目,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对部分问题的分析,缺乏从地理、民俗、政治学的角度综合认识,显得有些单薄,不利于全面认识历史问题。

对重要历史人物缺少在顽强的性格、执著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等精神方面内容的学习和知识铺垫,这就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及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实践中很难把握还课堂给学生和对教学时间进行控制这组矛盾。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多下工夫,认真钻研,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把握课堂动态,真正起到一种“导”的作用。

本课教给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贯彻本课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注,既关注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历史以血肉,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变化,还课堂给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和自我教育的双重目的。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创设历史情境,由情境引出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推动学习进程。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和相对兴奋的状态,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相互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值得以后发扬。

本节课学生的活动、展示、表演都是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可能准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一节课的时间,显然其推广价值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这其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教师必须适当把握度,先进的理念要坚持,但在操作层面要合适可行,教师需要继续挖掘。

当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时,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

我认为,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或主持人,更不能完全退居幕后。

事实上教师导的作用(指导、引导、辅导)仍然十分重要。

这既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也包括对关键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的挖掘、拓展、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基础比较差一点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力争做到优者有突破,后进能合格。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堂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探究新课改教学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

因此,本课以教师富有激情的开场白进行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和谐的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实践中可以更加优化。

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的课堂体现的本质是师生互动。

本课设计最大的亮点是从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制作,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生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课确实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包括动手的能力。

通过对这堂课的构思、设计、准备和进行,让人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对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了解,以前不敢放手让学生搞活动。

而这堂课上,我看到学生很好的组织和表演能力,深感惊讶和欣慰,从此对他们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其次,看到学生们互相合作的可贵精神,他们将富有朝气的一面展现出来,不由让人有些感慨。

对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

而且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以后还能接受更富有挑战性的表演。

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后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等方式找到了较多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自己的观点主张。

虽然这也花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关键的是,学生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课最明显的特点是充满了人文气息。

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一齐探讨,这一切让我们的课堂到处洋溢着历史的魅力、诗意的美丽和人文的气息。

历史教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熏陶情感,传承文明,培养高尚的人格。

本课题从知识角度看,内容枯燥,但由于老师的设计匠心独运,综合运用形象直观的素材,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本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历史学习要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就应当调动学生的情感,满足他们心灵的需要,依靠历史自身的学科魅力来感染、征服学生,使其产生投入学习的动机和完成学习的成就感,让历史学习在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秉承这一理念,教学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尤其注意挖掘教材,拓展延伸,营造氛围,突破创新,以“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自勉。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让学生感悟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突出了“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宗旨。

活动设计完全体现了以学生发现探究为主,以学生情境体验为主,以学生合作交往为主,较完美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在探索未知的领域时

才会“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本课设计的讨论、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品味斗争艺术,缅怀领袖风采”是本课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古代教育家王守仁说过: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而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

?

”本课由于教师精妙的设计,教出了“意趣”,促使学生“萌动发越”,学生自然如饮甘泉,如沐春风,思维的火花闪耀不已。

本课的课程资源采撷体现了新课程理论,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认识到了历史的纷繁复杂,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本次月考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开卷考试成绩,是成正比关系的,这就坚定了我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课上,会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基础较好的同学还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这一环节来讲,我会一视同仁的要求,甚至有可能启动听写制度,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保驾护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留空白。

课堂中的“空白”主要指适当留出的时间与空间。

体验学习主要通过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产生精神震撼,进而逐渐实现知识内化。

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支持。

所以在适当的位置要留出适度的“空白”时段,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揣摩,让学生尽情遐想,把握知识的脉搏,捕捉感觉的性灵。

课堂反思:

通过教师引导复习以及听写等形式,试图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出成绩。

教学反思:

复习相对学习新课阶段,是枯燥的。

学习相对于娱乐来讲,是孤独的。

如何在枯燥单调的复习氛围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新鲜感、使命感,是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后反思:

每次听写,总会产生一些成绩不理想,不合格的同学。

经过研究发现,9班到12班,任何一个班上,都会有十几个同学,每次听写都不合格。

面对这样老油条式的学生,是该想想办法,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了。

课后反思:

复习几节课以后,部分同学的复习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如何调动着一批同学参与复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激励有复习动力的同学,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合理分配时间

政治和历史分卷合堂考试,时间一共90分钟。

理论上给每一个学科各分配了45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考试的时候,必须要有时间概念,或者借助钟表等,合理分配时间。

2.试卷选择很重要

这里讲的试卷选择,是指在考试中,每位同学都面临一个先做哪一份试卷的选择。

那么,在这样分卷的考试中,先做哪一份呢?

原则上讲,考生拿到试卷以后,首先应该浏览试卷,自测一下两份试卷的难度以及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然后形成判断。

一般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选择首先下笔的试卷。

第三篇: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案悦考网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初一历史教案: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理、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

指导将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的。

3.通过学习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

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葡萄、核桃、石榴等图片,让同学认识到这些物产最早并非产自中原地区,而是原产于新疆(古代称之为西域)。

然而在汉代以前,中原地区与之联系很少,是谁首先打开了中原地区和新疆交往的大门,加强了二者的联系?

新疆何时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的?

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形成有何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

一、张骞通西域

回顾上节课,西汉初年匈奴情况,指出当时匈奴不仅据有大漠南北,还控制着西域诸国。

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1.简述西域的位置(同学通过阅读找出答案)

点拨:

引导学生学习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②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

清尘,客舍清清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重点点出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是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地点,它们以西的广大地区,也就是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历史上称为西域。

并结合利用中国历史地区册p28《张骞出使西域》形势图突出“西域”的概念初中学习方法。

2.张骞出使西域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1)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匈奴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到了汉武帝时,情况发生了何变化?

教师点拨:

汉初被迫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

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

(2)阅读p91、p92内容,完成下面列表

对于第二次出使的意义,应重点强调:

这次出使促使西域各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推动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可结合课本p92红色小字和p95活动与探究二加深印象。

悦考网

(3)a.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下张骞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由教师归纳出:

张骞在重重艰险面前,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

b.张骞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突出贡献?

你如何评价张骞出使西域?

结合课本p92红色小字,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最后教师归纳:

张骞出使西域是我国历史上的壮举,张骞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突(本站隆重推荐好范文网:

WwW.haOWORD.Com)出贡献。

3.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初一历史教案:

科举制度的创立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

学习难点:

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课前自学

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

(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隋文帝开始用的来选拔官员;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

(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

(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二.交流展示

三.小组讨论

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

如何得到完善?

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

五.达标训练

(一)1初中英语.科举制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

2.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二)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2、科举制创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汉d.魏晋

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4、科举制废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

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

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三)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

六.构建知识树

初一历史教案: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确目标

明朝的建立及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二.前置自学:

1.1368年,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建立,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上:

1、在地方,废,设立直属中央的,2、在中央,废,撤销,由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

司法上:

3、授权侍卫亲军,对臣民进行监视。

(即设立特务机构)

思想文化:

4、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上:

建文帝和明成祖时,实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君权;明成祖还迁都,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增设特务机构。

3.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评价“八股取士rdquo初中化学;

五.达标拓展:

1.特务机构东厂的设立是在()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英宗d.建文帝

2.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设立是在()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3.将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英宗d.明景帝

4.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

a.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b.进一步推行削藩政策

c.加强皇帝的权力d.抵御匈奴的进攻

5.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与下列哪个封建帝王相似:

()

a.东汉光武帝刘秀b.宋太祖赵匡胤c.唐太宗李世民d.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6.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废行省,改设三司b.实行“削藩”政策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

7.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下列属于这一表现的是:

()

①迁都北京②分封藩王③八股取士④设置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在旅游时看看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a.安徽凤阳b.江苏南京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

9.下列不利于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废除丞相b.设立特务机构c.分封藩王d.八股取士

10.燕王朱棣打者“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

“靖难”的含义是():

a.最大的困难b.平定祸难c.灾难的核心d.克服困难

11“.靖难之役”的后果是():

a.朱棣称帝,迁都北京b.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c.以燕王的胜利而告终d.继续削藩

12.“靖难之役”的实质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b.农民起义军讨伐地主政权的战争c.民族之间的国内战争d.地方政权之间的割据战争

13.我国古代帝王曾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a.实行削藩b.迁都北京c.靖难之役d.增设东厂

15.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16.你对明朝的科举制是怎样认识的?

资料来自:

悦考网

第四篇:

初中世界历史教案第

8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和特点;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过程与方法: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等行径,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3.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

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

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929年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