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3254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6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docx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海堤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海堤工程主要包括防护性海堤、围海海堤、填海造地海堤、促淤堤、港口海堤、渔港防波堤、交通海堤等。

一、行业管理情况

1、主要监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中国建筑业实行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政府对建筑业的监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资质的管理;二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三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标准管理。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或建设委员会是我国建筑行业的综合监管机构,负责制定、颁布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并对建筑企业资质等进行认定并管理。

(2)海堤、河道、水库、城市防洪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接受水利部门的管理。

水利部是我国水利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指导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等。

(3)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商务部负责施工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核发和管理。

(4)在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方面,接受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工作指导。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二、行业发展概述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主要业务包括海堤工程、河道工程、水库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

根据2007-2009年《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数据,全国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1,557.50亿元,2008年实现总产值2,041.00亿元,较上年增长31.04%;2009年实现总产值2,483.97亿元,较上年增长21.70%。

依据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重点,“十二五”期间,全国还将继续推进水利和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水利及港口工程又快又好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水利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因此要把水利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1、海堤工程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十一条明确指出“推进海堤建设”。

2、河道工程

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行洪的通道、生态的屏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河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年来,部分省市河道淤积严重,由于河道淤浅,蓄水库容也相对减少,河道填堵还导致了部分水系的萎缩。

部分河网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质量变差,河道脏、乱、臭一度成为各临河省市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障碍。

90年代中后期,为改善河道景观,除黑除臭,各地有关部门纷纷结合防洪、台、涝工作要求,开展河道整治和疏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主要河道“面清、岸洁、有绿”的阶段性治理目标已基本实现。

根据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河道整治长度为1,788.5公里,完成1,460.3公里。

根据水利部规划计划司2010年5月31日发布的第38期《扩大内需中央水利投资计划落实情况旬报》,2009年水利投资计划累计河道清淤疏浚和岸线整治502公里,累计新增渠道整治和防渗长度3,080.1公里。

但总的来看,全国河道工程水系和区域同步治理的力度有待加强,河道硬质化、沟渠化现象严重,河道整治资金投入远远不够,河道整治和疏浚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七条、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

3、水库工程

近年来,我国水库工程建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万多座,总库容超过7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544座,中型水库3,259座。

全国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达标率为70%,比2008年提高2.5%。

2008年、2009年全国在建的水库枢纽工程分别为138座和176座,累计完成投资分别为394亿元和477.3亿元。

2005-2009年全国累计建成水库情况统计如下: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部分水库建设时间早,防洪标准低、安全隐患多、安全设施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

尤其是我国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老化失修,病险严重,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水库建设的一大重心。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的投入。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并确定了3年完成6,24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目标。

截至2010年5月,全国累计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资454.5亿元(大型48.9亿元、中型225.4亿元、小型180.2亿元)。

2009年6月水利部、财政部进一步联合印发《东部地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确定了东部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1,116座。

2010年7月,水利部、财政部印发《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

《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共纳入小Ⅰ型病险水库5,408座,涉及除北京、天津、上海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青岛市,规划总投资243.36亿元,2010年启动实施,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

按照规划,今后三年我国每年要完成近200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而且《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是在《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和《东部地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实施尚未结束时启动的,项目实施交叉进行,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2010年5月在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3295座水库水电站震损,2009年云南楚雄地震又造成不少水库震损,全国有3万多座病险水库带病运行,占水库总数的四成以上,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在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基础上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

因此,全国水库工程建设和除险加固任务依然繁重,建设需求空间广阔。

4、城市防洪

1998年长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之后,全国掀起了以堤防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高潮,江河堤防达标建设不断推进。

继2007年国务院批复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后,2008年国务院又批复了长江、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

根据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9.14万公里,累计达标堤防11.67万公里,堤防达标率为40.0%;其中一、二级达标堤防长度为2.63万公里;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保护人口5.9亿人,保护耕地4.7万千公顷;全国已建各类水闸42,523座,其中大型水闸565座。

长江(中下游)、辽河等干流堤防基本达标,并发挥了显著效益。

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2009年全国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74.8亿元。

2005-2009年全国防洪工程投资和已建成江河堤防、水闸统计情况如下:

但另一方面,全国仍尚有17.47万公里防洪工程没有达标,特别是三级及以下堤防大多数还是带病带险运行。

如长江荆江大堤,尽管经过多年建设,但因二期工程设计在1998年长江大水之前,其建设标准仍低于与之相连的洪湖监利长江干堤等二级堤防标准。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

而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不同程度遭受江河洪水和内涝积水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工作,推动编制城市防洪规划,组织修建城市防洪工程,城市防御江河洪水的能力明显提高。

但是,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新形势,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洪涝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越来越大。

一是极端天气明显增多,集中暴雨频繁发生。

二是防洪工程建设滞后,城市防洪标准较低。

三是排水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内涝问题突出。

四是涉水管理薄弱,城区河湖调蓄能力下降。

五是预案不细不实,难以满足城市防洪需要。

六是防洪意识不强,避险自救能力亟待提高。

2010年洪灾范围很广。

长江、淮河、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等7大流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洪涝灾害。

甘肃舟曲、云南保山、吉林丹东等地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据国家防总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4亿人,因灾死亡1,072人,失踪61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096亿元。

水利工程水毁损失已达400多亿元,较常年多3倍。

因此,城市防洪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

城市防洪工程也将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三、主要产业政策

1、涉及海堤工程的主要产业政策

依照《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分类,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指在海上、海底和海岸所进行的用于海洋生产、交通、娱乐、防护等用途的建筑工程施工及其准备活动,包括海港建筑、海岸堤坝建筑、海洋隧道桥梁建筑等。

海堤工程(即海岸堤坝建筑)隶属于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整个海洋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支持海洋经济的发展。

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推进海堤建设”,积极推进陆海统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等部门高度重视海域管理工作,大力支持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同时,水利部门对沿海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成果的保护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促进了海堤建设的发展。

(1)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二、水利6、海堤防维护及建设”。

(2)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将海域使用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用法律手段进一步规范海域开发利用活动。

该法指出:

要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海域使用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3)2008年1月24日,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2008〕37号),指出:

我国的大陆岸线、岛屿岸线及近岸海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空间资源。

科学利用岸线和近岸海域资源,适度进行围填海活动,不仅能够保障国家能源、交通、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的用海需求,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与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

为了加强围填海造地的管理,保护稀缺岸线和近岸海域资源,要求转变围填海理念,更新围填海方式,最大限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