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540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docx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

在死亡教育中追问生命的意义

  死亡是一件能盖住所有人的斗篷

  人为什么会死?

人死后去哪里?

死亡会不会痛?

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死是不是睡着?

我还能看到死去的他吗?

我可以活到像他那么老吗?

难道医生、护士与医院没有办法让人不死吗?

我想到死去的他会哭,怎么办……

  当儿童忽闪着疑惑的眼睛,将这些叮当作响的问题摆在我们家长和教师面前的时候,死亡教育,已无可回避。

  一篇文章的作者这样写道:

  当5岁那年同学父亲因心脏病而猝死的消息闯入我的生活时,我震惊了――死原来如此之近;记忆中的无忧无虑远去了。

“我会死吗?

”爸爸妈妈笑我傻,他们的搪塞却更增加了我的烦恼。

用孩童想象丰富的眼睛,我看见了百年后的自己:

毫无知觉;然后被埋了、被忘了,世界那么美好,我却化作地下的尘土……一想到死,我就无法入睡,担心自己会在梦中死去,再也见不到旭日东升,就像朋友的父亲。

  许多个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流向它们宿命的终点。

我是焦灼的……你能想象吗?

一个孩子花了好多年的工夫拼命想把死亡推开。

她当然推不开……她不得不开始接受现实了;但是,她仍在寻找一个理由,她想赋予死亡一点儿真正的意义。

  作者对终将到来的死亡的困惑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每一个儿童迟早都会遇到。

  一切绚烂和隐晦都烟消云散,对每个人来说,这就是死亡,不管是遗臭万年,流芳千古,还是无声无息。

死亡就是死亡,是“去”,是“失”。

在地球人类史上,已经有1000多亿人类生命的个体毫无例外地走向了死亡。

个体的生命可以被延长,但它永远也不能和死亡脱去干系。

死亡确实是一件能够盖住所有人的斗篷,从情感上来说,我们谁也不喜欢;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得承认它的公正性,承认它的力量和简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并应该重视死亡问题,思考死亡问题,讨论死亡问题。

而对儿童开展死亡教育,其意义更为深远。

  帮助儿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儿童会亲身经历长辈、宠物等的死亡;会通过各种媒介获知一些关于死亡的资讯或报道;在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电视等作品会接触到关于死亡的描写……所有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恐惧和焦虑心理:

一方面,担心死亡随时降临到自己头上;另一方面,担心身边的亲朋、宠物随时死去。

以健康的心态和儿童坦率地讨论死亡,有助于消解儿童不必要的精神恐惧。

  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生死观,过有意义的生活。

“死”是“生”的必然归宿,向“死”而“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此,既要引导儿童认识死亡现象,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存技巧,追求人生价值,培养追求意义的人生态度。

  从知行走向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前的死亡教育,以1969年Leviton提出的“死亡教育的本质…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和其引起的情绪问题”“对死亡及濒死的调适”为主要内容,涉及生物、社会文化、经济法律、道德伦理、价值等多个层面。

但无论内容有多宽泛,死亡教育均应从认知、行为走向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认知层面,首先当然得告诉儿童什么是死亡。

  对于死亡现象,南京市少工委曾对南京市1068名在校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生命意识的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认为“人死了,生命就停止了,不会再活过来”的小学生占60.30%,刚过六成。

而近三成(27.62%)的小学生认为死亡是“在这个世界消散,去了另一个世界”,有10.67%的小学生视死亡为“睡觉、做梦”,甚至认为人能“死而复生”(1.87%)。

  显然,对于死亡,有些孩子在认识上有偏差。

我们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的是:

生命只有一次。

他有他的珍贵性――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珍贵的,每个生命的过程是有限的,每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

他有他的特殊性――人的生命是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是肉体和精神、理性和感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他有他的发展性――在生命生成过程中,人的生命表现出特有的自觉、自为和创造,具有自主性和超越性的发展。

而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逆转。

这种终结,通常是自然死亡,比如衰老死、疾病死。

这里值得介绍的是安乐死。

但也有自然灾害带来的非自然死亡,还有酗酒、交通事故、职业、他杀、艾滋病、吸毒、战争等社会因素造成的死亡。

  在行为层面,从儿童自身的视角,我们需要引导儿童远离死亡。

  当下儿童轻视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令人扼腕。

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在2008年公布过一份《深圳市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2.1%的受试学生表示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历时3年多,对全国13个省份的约1.5万名学生作调查,于2007年公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结果触目惊心:

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2012年,这一课题组又公布了一次调查结果,两组相比,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另外,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03-2004)》,意外伤害成为当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

全国每年至少有1千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1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4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

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动物损伤、烧烫伤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可见,风险防范,是死亡教育中的必修课。

学校和家庭应对儿童实施更加具体实用的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使儿童在意外事故面前能自救,心理危机面前能自我调节;相信自己拥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能力;运用正向焦点思考;寻找例外的经验;肯定“小改变”的价值;获得正向的回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我们要通过教育,让儿童认识到人生的无常,通过三个角度活出人生的意义。

  近年来,造成青少年选择自杀来结束人生的直接原因有很多,从自杀者留下的大量遗书来看,他们反复提到的人生感受就是“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没有必要再活下去了”“没脸活了”“生不如死”“活在这世界上完全是多余的”“活着没有意思”等。

一些遗书中还以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我是谁?

”“我为什么要活着?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这种无意义感导致自杀者下定决心走上人生的不归路。

  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儿童打破这种无意义感,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

  健康的身体。

认识生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敬畏自然生命;掌握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知识、技能,保持心理和情绪健康,预防各种可能的生命伤害事件的发生,不自杀和伤害自己生命,也不杀人和伤害其他生命。

  积极的心态。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保持积极心态,与他人健康地交往,勇敢地面对挫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遵循社会公共规则,同情和关心弱势群体,具有社会公德、正义感和责任心。

  有意义的人生。

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合理规划人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具有生命超越性,激发生命的潜能,直面生死,超越死亡,追求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超越“小我”,关心国家、社会和人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和民胞物与的思想。

  死亡教育要用儿童可接受的方式开展

  在开展死亡教育时,我们尤其要遵循的原则是:

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原则,即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

既要考虑到儿童“想”知道什么,又要考虑到儿童“能”知道什么,还考虑到儿童“该”知道什么,达到死亡教育的目的,但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间接伤害。

  有媒体报道,海口市某校高一班主任曾带领全班学生参观殡仪馆,同学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气氛凝重,静听工人讲解并演示遗体是如何火化成一堆青灰的。

班会开到火葬场,让孩子面对冰冷陌生的尸体,这种死亡教育形式,强化了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无疑违背了上述原则。

还有的老师在进行死亡教育时,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的一个亲人去世,自己会多么悲痛,这种反伦理道德的想象也是科学的死亡教育所强烈反对的。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张淑美博士曾针对“如何处理儿童对死亡的疑惑”提出“五诫”:

勿说死者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通常会醒过来的,以死者只是安睡了来安慰儿童的说法,容易使他们不是一直在“期待”死者“醒”来,就是害怕自己会不会睡着了就是“死”了;勿说死者并没有真正死了――儿童不太能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词,仍应以事实性的方式告诉儿童,死亡就是身体和心理机能完全停止、消失,生命完全中止了,不可能再复活,以免他们更愤恨或怀疑亲爱的家人没有真正地死,为何不回来看他;勿说死者是去旅行了――旅行是会回家的,这种安慰容易使儿童愤恨死者为什么不再爱他了,怎么可以不告而别,一去不返;勿说死者是被上帝(神明)带走了――此说易使儿童视上帝(神明)为敌人,感到有罪或担心受到惩罚;勿以“上天堂”或“下地狱”来比喻死亡――此说易使儿童纳闷,究竟挚爱的亲人是到天堂享乐,还是下地狱受苦了?

若自己不是一个“乖孩子”,是否将来会下地狱?

可能因而受担心、恐惧所扰。

这“五诫”尊重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又易于被孩子们接纳。

  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下,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

  结合儿童的亲身经验谈论死亡。

儿童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鱼缸里一条鱼浮在水面上,不动了;可能看到一次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被撞倒在地的人,不动了;也可能是家里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躺在床上不动了。

结合已成、已见的事实谈死亡,孩子们对死亡的理解更直观、更全面,易于解惑、接受。

  结合影视、文学作品开展死亡教育。

《入殓师》《美丽人生》等影片,还有很多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可以帮助儿童认识死亡。

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老鼠爷爷的告别信》《出生后的一天又一天》等读物,都可以帮助孩子升华对死亡的认知,增强孩子心理自助的能力。

  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活动,创设“濒死体验情境”。

邀请医务工作者开讲座,从专业角度讲述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性,领会个体生命的过程性;开展“假如生命只剩三天”等情境活动,触动孩子们对生命的珍视,自觉地规划人生,树立向死而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之,我们可以寓死亡教育于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仪式教育、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

围绕活动、体验、省思等关键点,灵活运用阅读指导、亲身体验、模拟想象、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有一首小诗《我还有一只脚》,是这么写的――

  贝多芬双耳失聪,

  郑龙水双眼失明,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

凯勒双眼失明,

  郑丰喜双脚畸形,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诗作者周大观是台湾一个9岁的小男孩。

写这首诗时,他因罹患软组织恶性肿瘤,在与癌症的对抗中截去了一条腿。

尽管最终他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不放弃生命、不屈服死亡的乐观人生,是美丽的。

  我又想起,10多年前与死亡较量的作家陆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记》。

  陆幼青只在世上活了37年,最后的6年一直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他选择了“迎上去与病魔共舞”的生命方式。

2000年8月3日是女儿的10岁生日,他写下第一篇《死亡日记》。

终于写到10月23日,他的37岁生日,体能耗尽,不得不封笔。

74篇,20万字的《死亡日记》连同它的写作过程犹如一场生命的比赛。

弥留之际,陆幼青安静地躺在放着一篮鲜花的病床上,用沙哑的声音微笑着说:

“我还在继续与死神谈判。

”我想,如果我们用介绍陆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记》的形式,来和我们的孩子谈死亡,是不是会好些?

  一位外国作家谈到死亡时说,我们就像一群孩子,被允许在一个大的花园里度过一天的时光。

这一天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去体味,这一天中就会有看不完的美景,享受不尽的欢乐。

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万能的花园管理员――死神就会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然后告诉我们:

“天已经晚了,该回家了。

来吧,你们累了,躺在自然的怀抱中好好安息吧。

”我们这样跟孩子谈死亡,是不是会好些?

  责任编辑冀晓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