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812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33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81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81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812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812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812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812课.docx

《五年级下81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812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812课.docx

五年级下812课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8课星光灿烂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是简易的立体构成练习,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通过构思设计和折、剪、刻等工艺制作手段,实现近似浮雕艺术的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教学难点

制作出有创意的纸雕作品

教学准备

示范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卡纸、小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欣赏导入新课。

魔术变变变!

出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学生对比欣赏思考:

你们知道这两个星星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明确:

这个星星非常有立体感,好象从这个底板上浮起来一样,我们把这种效果叫做浮雕,这个星星是用纸做的,所以叫纸浮雕。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发现

学生欣赏浮雕四角星星思考交流:

这颗星星是用了什么方法,使平整的纸张,产生立体感的呢?

明确:

折叠是制作纸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2.看简单的折叠示意图思考:

红蓝虚线黑实线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明确:

红色的虚线代表凸折线,蓝色的虚线代表凹折线,黑色的实线代表裁切线。

3.根据示意图(两种)动手尝试折叠并交流凸凹折线折叠方法,

明确:

凸凹折线的折法。

折叠完后展平作品直接在上面用相对应的折叠线绘制出示意图!

4.展示绘制快又好的示意图!

 

小结

学生根据更多的浮雕纸星,引发学生课后自主探索。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8课星光灿烂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是简易的立体构成练习,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通过构思设计和折、剪、刻等工艺制作手段,实现近似浮雕艺术的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教学难点

制作出有创意的纸雕作品。

教学准备

示范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卡纸、小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

凸凹折线的折法

2、尝试

试一试:

出示示意图完成四角星基本型的制作并交流!

目的:

这样能锻炼学生识图能力,独立完成星星基本形的制作!

为后面的创新奠定基础!

能让你手中的星星更加与众不同吗?

学生交流!

对号入座:

出示书中四个示意图和四个变式星星浮雕作品

学生在书中对号入座填空!

然后说一说四件作品的异同点!

明确:

图一是基本形!

1——4号星星都是根据基本形变话7而来!

4号星的特别之处:

光芒的表现!

四个角中间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光芒!

三、制作创新:

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试一试呢?

赶快动手吧,看看哪一组动起手来,把这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

鼓励制作快的多做几种四角星!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

1.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

2.课件欣赏其它浮雕作品!

 

小结

同学们精心制作让我们的天空有了繁星的点缀,希望大家在今后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美丽星空!

让那星光更加灿烂!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8课星光灿烂

课时

第3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是简易的立体构成练习,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通过构思设计和折、剪、刻等工艺制作手段,实现近似浮雕艺术的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教学难点

制作出有创意的纸雕作品

教学准备

示范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卡纸、小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凸凹折线的折法

二、制作纸浮雕

三、制作创新:

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试一试呢?

赶快动手吧,看看哪一组动起手来,把这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

鼓励制作快的多做几种四角星!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

1.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

2.课件欣赏其它浮雕作品!

六、课堂小结.

刚才同学们精心制作让我们的天空有了繁星的点缀,希望大家在今后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美丽星空!

让那星光更加灿烂!

 

小结

欣赏从半立体纸浮雕到全立体纸浮雕作品,感受艺术变化的魅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9课团扇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赏花、画扇、做扇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团扇制作的工艺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能力:

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更好的装饰画面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出示图片。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

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四、绘制团扇

五、欣赏展示作品

六.评价作品

自评

互评

总结

 

小结

通过绘画制作,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9课团扇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赏花、画扇、做扇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团扇制作的工艺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能力:

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更好的装饰画面,更有创意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出示图片。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

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制作团扇,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为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四、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自评、互评。

 

3.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小结

通过绘画制作,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10课水墨诗心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中国的诗和画都善于寄情于物、寓情于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现自然之景,心中之境,表达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够运用绘画和文学知识,感受作品。

 

能力:

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绘画和文学知识,感受作品。

 

教学难点

能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钢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夏加尔和我

出示图片,让孩子们想一想,这位外国人是什么职业。

师:

他是一位画家,他是俄国的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天才诗人——夏加尔,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是要用我们手中的笔墨来改画这位大师的画,你敢挑战吗?

此环节的设计一开始就将挑战的对象:

夏加尔和我,挑战的形式:

西方的油画和东方的水墨画交待清楚,这是两种不同画种不同美学思想的挑战。

二、让形象对话

那夏加尔这位画家都画了那些画?

请看大屏幕。

看了这些精彩的画面你们喜欢这位画家吗?

这些作品最具有表现力的和想象的地方你能说出来吗?

三、品味东方与西方绘画的意韵

执笔方法:

中锋、侧锋

师生同步小练习:

用毛笔先蘸水,再蘸一点墨,用中锋在纸上试着感受笔墨方法。

你发现墨色的变化了吗?

(焦、重、浓、淡、清)

三、改画练习:

师:

你认为这张画要怎样改才会比较符合原画的意境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重新改画作品并总结改画要点。

4、总结

小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水墨小品进行诗意表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10课水墨诗心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中国的诗和画都善于寄情于物、寓情于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现自然之景,心中之境,表达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够运用绘画和文学知识,感受作品。

 

能力:

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绘画和文学知识,感受作品。

 

教学难点

能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钢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1.内容:

核心内容、画面主题不能改变,其他的东西可以根据构图、意境的需要添加或删除。

2.色彩:

改画成水墨画时,我们不必使用很浓重的颜料也一样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意境。

要注意色彩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勾好线后可加水淡染色,可以根据名画的配色来选用相应的颜色。

二、有了这样的认识,你觉得如果让你去改画应该怎样做呢?

哪些部分会是你表现的重点?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不过在画的时候老师可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两点:

1、大处的地方可以挥洒自如,墨中多加点水,看(老师示范)注意不能反复来回涂抹,否则水墨淋漓的效果就没有了。

记住!

2、细小的地方可以用小笔浓墨钩画,小心!

神韵就在里面。

3、润色时要将颜料加水,象这样颜料干、厚不好画,(示范)大胆!

三、稚拙相撞 幻想牵手 变体造型 水墨童心四、水墨画我想说有意思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夏加尔,从中他的审美符号中我们认识了一点:

美是有个性的,表现美的方式不同,其作品带给人们的审美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水墨画真有意思寥寥几笔就把心中要想表现的东西全都给钩画了出来。

中国画太神了!

小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水墨小品进行诗意表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敦煌壁画的赏析和体验学习,在剪影式造型、主题突出、散花衬底、色彩搭配等知识有一定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力:

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

具备小组合作和创作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钢笔、水彩画、油画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敦煌壁画吗?

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二、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

(板书:

壁画)

壁画就是画在墙壁上的画。

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

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1、了解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2、欣赏图片

(1)《鹿王本生图》

这幅画画了什么?

请同学说一说。

三、画一画

根据以上的故事画一幅想象画。

你想画什么,说一说。

小结

欣赏皮影、岩画、瓦当、剪纸等,感受更多剪影式造型作品的魅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11课石壁上的九色鹿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敦煌壁画的赏析和体验学习,在剪影式造型、主题突出、散花衬底、色彩搭配等知识有一定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力:

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

具备小组合作和创作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钢笔、水彩画、油画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二、介绍

(1)飞天:

意为飞舞的天人。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书上展示了5幅飞天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九色鹿的故事

著名的敦煌壁画里讲述了很多故事,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

书中的“你知道吗”有这个故事,请你们读一读。

看三幅关于九色鹿的壁画,说一说每一幅图都画了什么?

3、画一画

根据九色鹿的故事画一幅想象画。

你想画什么,说一说。

3、小结: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你想说什么?

小结

欣赏皮影、岩画、瓦当、剪纸等,感受更多剪影式造型作品的魅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12课童年的影子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线条等造型手段表现主题并求得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摄影的一般知识,感受摄影的基本技巧。

 

能力:

培养了学生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情感:

帮助学生普及摄影知识,把动体摄影技巧引进课堂,激发学习摄影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摄影的一般知识,感受摄影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

获得敏锐发现力与观察力,大胆想象

教学准备

摄影器材、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欣赏《童年的影子》摄影作品

如果将画面里的影子部分切除重新构图,思考主题表达可以是什么?

改变主体意图是什么在起作用?

引出话题:

摄影是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来表现主题的

导出主题:

今天我们来着重学习摄影的构图、从而排出不一样的摄影作品。

2、1.认识和使用各种类型的照相机

2.尝试拍照

3.互动探讨摄影的操作过程。

4.对比分析

小结

3、分析作品

《俏》、《老街里的孩童》、《小女孩》对比分析,说一说。

四、自由创作

五、作品展示自评组评教师总结与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

欣赏极简主义构图等多种风格的构图作品。

 

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使学生能感受摄影瞬间的精彩与光影魅力,体验摄影学习快乐,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教案

五年级上课人:

课题

第12课童年的影子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宁小叶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线条等造型手段表现主题并求得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

掌握摄影的一般构图规律,能够拍摄较为生动的画面。

能力:

培养了学生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情感:

帮助学生普及摄影知识,把动体摄影技巧引进课堂,激发学习摄影的热情。

教学重点

摄影的技巧与构图。

 

教学难点

获得敏锐发现力与观察力,大胆想象

教学准备

摄影器材、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感受光影,欣赏导入

1.欣赏《童年的影子》,引导讨论作品中的光与影

2.小结:

光和影的艺术

3.导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摄影艺术的用光奥秘吧

2、认识光源,尝试体验

1.了解光源方向

顺光、前测光、正侧光、顶光、正逆光、侧逆光

2.互动探讨各种用光的光影效果

3、用光分析,方法探究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用光方案充分表达意图和需要。

2.以上的用光效果你最喜欢哪一种?

3.你是喜欢强烈还是平和的光影效果?

4.比较各种用光方案的优势

4、分组作业

5、作业展评

自评

组评

总评和总结

6、拓展延伸

 

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使学生能感受摄影瞬间的精彩与光影魅力,体验摄影学习快乐,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