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284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强对流天气、寒潮、台风、沙尘暴、梅雨等特殊天气的发生、危害、防灾减灾措施,分析干旱、洪涝两种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2.以青岛当地多发的特殊天气现象如强对流天气、寒潮为案例,观看和阅读有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实时新闻,归纳学习方法,由此及彼自主完成其他多发气象灾害的认识,提高归纳、演绎、推理分析等能力。

3.通过对我国气象灾害的学习,增加防灾减灾的意识,并提高用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的地理素养。

三、核心概念

特殊天气、气象灾害、寒潮、台风、沙尘暴、梅雨、干旱、洪涝、防灾减灾

重点难点

了解寒潮、台风、沙尘暴、梅雨等特殊天气的发生、危害、防灾减灾措施,分析干旱、洪涝两种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方法

“情境—互动”式教学、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

四、学习流程

学习内容

学习环节

学习资源与达成目标

师生活动

一、多特殊天气

设疑—猜想

【创设情境:

时光机穿梭到2018年6月13日下午】

图片、视频展示当时青岛发生的强对流天气,昏暗天光、强雨大风、倒伏的树木、大雨飘走的车牌、校园刮翻的乒乓球台——它是怎样发生的?

危害?

怎样应对?

(引入青岛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学生经历了当天特殊天气的发生过程,印象深刻,对其分析也极具兴趣,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

观看视频、图片,回忆当时在学校、回家路上发生的一切,引发思考和讨论,进入学习情境。

教师:

提供图片、视频展示青岛6月13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引发学生回忆和思考。

探究—验证

【案例探究1—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的文字和图片参考资料。

对流雨、多发于赤道地区、我国季风区多发生于夏季午后;其成因为地面强烈蒸发,暖湿气流上升,遇冷产生降雨。

常常伴随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学生:

自主学习图片、文字资料,找到问题答案,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后防灾减灾措施后明确合理做法。

教师:

提供“强对流天气”的文字和图片参考资料,借学生兴趣高涨之机,引导学生探究强对流天气的本质属性、发生时间、地点、成因、危害等。

引导学生针对风灾、涝灾、雹灾提出防灾减灾建议。

【案例探究2——寒潮】

【创设情境:

时光机穿梭到2018年10月6日】

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最先发布了寒潮黄色预警。

提供文字阅读材料及山东省内发生的寒潮视频。

 

 

2.提出问题引发思辨:

寒潮发生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使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

但是寒潮天气有没有有利之处?

 

3.【寒潮大揭秘】出示寒潮入侵路线示意图,设疑:

①受寒潮影响频次最高的省份?

②青藏地区和海南岛受影响大吗?

为什么?

(在特殊天气的学习过程中着重分析了青岛当地经常发生的两种,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和冬半年的寒潮,通过感知身边的发生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析自然灾害的一般方法。

通过辩证地分析、归纳,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1.学生:

阅读文字材料,观看视频。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案例探究二的任务。

发生时间冬半年、成因为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在城市、牧区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全班交流防灾减灾措施。

教师:

提供文字阅读材料及山东省内的发生寒潮的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和文字,小组合作探究寒潮发生时间、地点、成因、危害、防灾减灾方法等。

2.学生:

思考,尝试回答,师生交换意见,如寒潮带来大风可刮走城市雾霾、带来雨雪天气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

教师:

提出问题引发思辨:

寒潮发生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使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

但是寒潮天气有没有有利之处?

提示学生,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多面性,要尝试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世界。

3.学生: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教师:

自然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学习,引领学生总结特殊天气的分析方法。

一般可以从分布、成因、危害、对策等方面分析。

迁移—推测

【创设情境:

广雅地方台小记者的实时报道:

“视频+现场报道”

时光机穿梭2018年5月28日

时光机穿梭2018年7月2日

时光机穿梭2018年9月16日】

课本P43、P44阅读材料,台风、梅雨、沙尘暴相关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游戏测评】

【是真是假】小游戏:

特殊天气发生时,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如台风来临之前用胶带粘贴玻璃,可减缓玻璃破碎,飞溅伤人;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发生在5-10月,狂风暴雨可能诱发山区地质灾害等。

(每一种特殊天气的呈现,都提供视频和文字两种材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天气过程及影响。

梅雨、台风、沙尘暴是采用了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广雅气象小记者播报与视频播放同时进行。

为检测自主学习情况,设计学生兴趣浓厚的“是真是假”游戏抢答环节。

学生:

观看广雅地方台小记者的实时报道,通过视频直观感受特殊天气发生时的真实场景及带来的影响。

 

阅读课本材料,完成台风、梅雨、沙尘暴的自主学习部分,并组内交换意见,分享以上特殊天气有哪些防灾减灾措施,在学案上至少写出一种。

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真假判定,从而进一步检查所学知识的正确性。

教师:

指导广雅小记者播报,准备特殊天气视频,提供真实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演绎。

引领学生开展【是真是假】小游戏,检查学习情况。

指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二、多气象灾害

联系—综合

1.课本文字材料“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真实情境引入:

“山东寿光洪涝灾害”、“黑龙江省局部遭受旱灾”图片。

 

【按图索骥——大姜有一块麦田】

2.冬小麦试种试验情况介绍:

为了研究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的越冬过程,咱们班同学和大姜老师在学校一起试种了冬小麦。

“中国近500年特大旱涝灾害出现频次数图”、“中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分布图”、“中国台风移动路径图”

“中国雨带范围和锋线推移示意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小麦旺盛生长景观图”

①冬小麦的生长期从每年10月到次年6月初,麦田可能会遇到哪些气象灾害?

②大姜老师最担心来年春旱,青岛地区有农谚“春雨贵如油”,为什么?

3.数据材料: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数据,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经济损失数据。

干旱:

防灾减灾建议。

 

未雨绸缪人人参与

防灾减灾共筑平安

(以冬小麦试种试验起始,“大姜老师有一块田”,学生亲自种植的小麦不但可以观察其越冬过程,更能设身处地的为农作物打算。

提供生活中的问题,马上能触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事实证明,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学习效果很好。

1.学生:

阅读课本文字材料,了解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读图,思考。

认识到洪涝灾害最频繁,干旱影响最大、范围最广。

教师:

引领学生阅读,了解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提供真实情境:

“山东寿光洪涝灾害”、“黑龙江省局部遭受旱灾”图片,引领学生认识中国气象灾害的多发性。

 

2.学生:

读图,找出在冬小麦的生长期以内,青岛地区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

寒潮、旱涝、台风等。

读图,从图中获得春旱成因信息,并与全班同学交流意见。

教师:

设疑,引领读图思考,合作探究。

指导原因归纳:

夏季风未到达;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小麦等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灌溉用水量大。

 

3.学生:

读参考材料,结合已有知识,各抒己见,

3.学生:

阅读数据,小组讨论,材料提出防灾减灾建议。

教师:

搜集提供数据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干旱是我国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防灾减灾的途径。

补充知识:

中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家乡的防灾减灾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增强对学以致用的信心,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参与,争取为减少家乡的灾害损失做出贡献。

三、收获总结

梳理—总结

(统领学习内容,使思维脉络更清晰。

学生:

收获1:

知识

收获2:

方法

收获3:

价值观

教师:

引领学生总结提升,归纳本节所学内容,梳理分析自然灾害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辩证思维考虑问题、分析现象。

四、课后拓展

拓展—延伸

以下任务任选一个:

①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除了气象灾害,还多发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成因、发生地点、减灾措施等,与同学分享。

②气象灾害在世界各处都有发生,除了认识中国的气象灾害,我们还可以拓展视野,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如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

选取你感兴趣的区域,查找气象灾害资料,可记录分析、可交流分享。

(迁移和拓展是地理能力形成的重要部分,课堂时间有限,但学生开阔视野的思考引领却无限,探索人类的生存空间或许会变成有趣的事。

学生:

任一个选课后拓展任务,完成。

教师:

提供课后指导。

五、板书设计

1.主板书设计:

 

2.副板书设计:

 

七、设计意图说明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整体采用了“情境—互动式”教学方法,即创设情境—引领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此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究问题的动力。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使用青岛2018年6月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入,学生经历了当天特殊天气的发生过程,印象深刻,对其分析也极具兴趣。

在特殊天气的学习过程中着重分析了青岛当地经常发生的两种,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和冬半年的寒潮,之后总结归纳分析自然灾害的一般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之后,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梅雨、台风、沙尘暴天气的自主学习。

每一种特殊天气的呈现,都提供视频和文字两种材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天气过程及影响。

其中梅雨、台风、沙尘暴是采用了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广雅气象小记者播报与视频播放同时进行。

为了检测自主学习情况,设计了学生兴趣浓厚的“是真是假”游戏抢答环节。

采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台风天气玻璃贴胶带防止溅落、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地区等,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丰富了对生活有用中知识。

气象灾害,首先以2018年山东省寿光洪涝和黑龙江省干旱为引,提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干旱和洪涝,同时指出农业受灾最为严重和典型。

情境创设是以冬小麦试种试验起始,“大姜老师有一块田”,学生亲自种植的小麦不但可以观察其越冬过程,更能设身处地的为农作物操心打算。

老师借此提出问题:

①冬小麦的生长期从每年10月到次年6月初,麦田可能会遇到哪些气象灾害?

②大姜老师最担心来年春旱,青岛地区有农谚“春雨贵如油”,为什么?

生活中的问题一被提出,马上能触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事实证明,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学习效果很好。

提供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数据,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经济损失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增强对学以致用的信心,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参与,争取为减少家乡的灾害损失做出贡献。

未雨绸缪人人参与防灾减灾共筑平安

课后拓展任选其一,可以搜集中国其他的自然灾害进行分析,也可以选取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收集其气象灾害案例,进行分析分享。

这种设计着力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同时开阔视界,发展自己的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等,提高自身地理素养。

八、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中,近期当地发生的、学生经历的、有直观感受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呈现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

2.分析地理现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应及时总结归纳,学生有能力根据已有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应充分信任学生;

3.正如梅雨、寒潮除了在带来危害的同时,还有一些正向的影响,应引导学生使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看待问题;

4.教学设计应针对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不能使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节奏难以控制;

5.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思维碰撞活跃的课堂、地理时事参与的课堂、学生学习愉悦度高的课堂,才是真正好的课堂。

【学情分析】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从现实生活入手,贴近生活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感性认知,运用直观生动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思考广度,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严密的逻辑思维,探究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形成防灾减灾意识提供帮助,为中国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效果分析】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整体采用了“情境—互动式”教学方法,即创设情境—引领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此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究问题的动力。

通过课内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内容评测练习和课后师生反映,本节课教学效果明显,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本节课教学效果成功之处如下:

一、生活事件引入,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使用青岛2018年6月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入,学生经历了当天特殊天气的发生过程,印象深刻,对其分析也极具兴趣。

在特殊天气的学习过程中着重分析了青岛当地经常发生的两种,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和冬半年的寒潮,之后总结归纳分析自然灾害的一般方法。

气象灾害,首先以2018年山东省寿光洪涝和黑龙江省干旱为引,提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干旱和洪涝,同时指出农业受灾最为严重和典型。

提供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数据,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经济损失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二、信息技术助推,引领迁移探究

每一种特殊天气的呈现,都提供视频和文字两种材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天气过程及影响。

其中梅雨、台风、沙尘暴是采用了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广雅气象小记者播报与视频播放同时进行。

三、试验作物种植,联系综合思维

情境创设是以冬小麦试种试验起始,“大姜老师有一块田”,学生亲自种植的小麦不但可以观察其越冬过程,更能设身处地的为农作物操心打算。

老师借此提出问题:

冬小麦的生长期麦田可能会遇到哪些气象灾害?

青岛地区有农谚“春雨贵如油”,为什么?

生活中的问题一被提出,马上能触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事实证明,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学习效果很好。

四、关注防灾减灾,拓展思辨视角

引入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主题,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增强对学以致用的信心,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参与,争取为减少家乡的灾害损失做出贡献。

引导学生课后搜集中国其他的自然灾害进行分析,也可以选取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收集其气象灾害案例,进行分析分享,发展学生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

未雨绸缪人人参与防灾减灾共筑平安

【教材分析】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中国的气候》一节包含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四个部分,本节为第四课时内容。

“多特殊天气”教材重点介绍了寒潮、梅雨的天气特征,安排了“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台风和沙尘暴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

“多气象灾害”教材着重说明了对我国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影响最大的两种气象灾害干旱和洪涝,其余均以“阅读”材料形式呈现。

教材提供了大量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状况、多发原因及应对措施等,认识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责任感。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严密的逻辑思维,探究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形成防灾减灾意识提供帮助,为中国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部分讲述的是我国的气候特征,描述的是我国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教材“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含量,需要教师引导点拨。

【评测练习】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一、课前预习案:

1.【强对流天气】时光机:

2018年6月13日下午青岛……

参考材料:

强对流天气目前是指伴随雷暴现象的对流性大风(≥17.2m/s)、冰雹、短时强降水。

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台风、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最具杀伤性的灾害天气。

它的本质属性为对流雨,多发生于赤道地区,我国季风区则多发生于夏季午后,地面强烈蒸发,暖湿气流上升,遇冷产生降雨。

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案例探究1——强对流天气】

本质属________________降水类型,发生时间:

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地点:

________________。

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灾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潮】时光机:

2018年10月6日内蒙古……

参考材料:

寒潮入侵路线示意图

2018年10月06日10时56分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天气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7级以上。

寒潮经过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天气。

道路结冰打滑,农作物遭到不同程度的冻害,草原牧区暴风雪已经覆盖草场,冻死体弱的牲畜。

内蒙古自治去已启动紧急防灾预案,建立草料库、加强棚圈建设、道路机械破雪和除雪等工作已经稳步实施。

【案例探究2——寒潮】

发生时间:

_____________,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灾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潮大揭秘】思考:

①受寒潮影响频次最高的省份?

②青藏地区和海南岛受影响大吗?

为什么?

二、课后评测案: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读以下资料和地图,完成题目要求。

(共8分)

材料:

201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

是我国气象记录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属于极端天气气候。

给我国南方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西亚、中亚及南亚国家也陆续遭受寒潮的袭击。

伊拉克首都出现了一百年以来所未见的降雪。

阿富汗一些地区积雪竟然达到200厘米!

题目要求:

(1)一般来说,影响我国的寒潮发源于和,路径为C、D、E。

(2)此次影响我国的寒潮雪灾势力超过往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是沿着路径B而来。

从我国的地区侵入,沿着走廊,到达我国南方地区,遇到我国最南一列的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造成大量水汽积压而成。

(3)A高原很少受到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4)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回答两条即可)

【课后反思】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针对本节课的课前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1.创设情境中,近期当地发生的、学生经历的、有直观感受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呈现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

2.分析地理现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应及时总结归纳,学生有能力根据已有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应充分信任学生;

3.正如梅雨、寒潮除了在带来危害的同时,还有一些正向的影响,应引导学生使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看待问题;

4.教学设计应针对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不能使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节奏难以控制;

5.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思维碰撞活跃的课堂、地理时事参与的课堂、学生学习愉悦度高的课堂,才是真正好的课堂。

【课标分析】

《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气象灾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一、本课课标:

本节对应《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部分中“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课标解读:

在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标准”要求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了解寒潮、台风、沙尘暴、梅雨等特殊天气的发生、危害、防灾减灾措施,分析干旱、洪涝两种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秉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等基本原则,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青岛当地多发的特殊天气现象如强对流天气、寒潮为案例,观看和阅读有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实时新闻,归纳学习方法,由此及彼自主完成其他多发气象灾害的认识,提高归纳、演绎、推理分析等能力。

通过对我国气象灾害的学习,增加防灾减灾的意识,并提高用科学的、辩证的态度认识世界的地理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