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23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docx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

印花知识及印花生产注意事项

一)印花知识简介

 

(一)印花知识介绍

印花就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

印花有织物印花、毛条印花和纱线印花之分,而以织物印花为主。

毛条印花用于制做混色花呢;纱线印花用于织造特种风格的彩色花纹织物。

织物印花历史悠久。

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应用镂空版印花(见中国染整史)。

印度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有木模版印花。

连续的凹纹滚筒印花始于18世纪(见滚筒印花)。

筛网印花是由镂空型版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容易变形织物的小批量多品种印花。

20世纪60年代,金属无缝圆网印花开始应用,为实现连续生产提供了条件,其效率高于平网印花。

60年代后期出现了转移印花方法,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通过加热把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上,可印得精细花纹。

70年代还研究出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喷液印花方法,由很多组合的喷射口间歇地喷出各色染液,形成彩色图案,主要用于地毯印花。

工艺印花织物是富有艺术性的产品,根据设计的花纹图案选用相应的印花工艺。

常用的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种:

1.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先直接印以染料或颜料,再经过蒸化等后处理获得花纹,工艺流程简短,应用最广。

2.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染料上染或显色的物质,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从而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

3.拔染印花是在染色织物上印以消去染色染料的物质,在染色织物上获得花纹的印花工艺。

  染料与糊料织物在印花前必须先经过预处理,使之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印花所用的染料基本上与染色相同,有些面积较小的花纹可用涂料(颜料)。

此外,还有印花专用的快色素、快胺素、快磺素等染料。

在同一织物上可以选用不同类染料印出各色花纹。

印花时将染料或颜料调成色浆。

印花、烘干后,通常要进行蒸化、显色或固色处理,然后再行皂洗、水洗,充分除去色浆中的糊料、化学药剂和浮色。

  印花色浆由染料(或颜料)、吸湿剂、助溶剂等与原糊组成。

印花原糊的作用是使色浆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度。

它由亲水性高分子物糊料调制而成,常用的糊料有淀粉、淀粉降解产物(白糊精与黄糊精)、淀粉醚衍生物、海藻酸钠(或铵)、羟乙基皂荚胶、龙胶、纤维素醚、合成高分子电解质等。

用水、火油与乳化剂制成的乳化糊,有时也用作印花原糊。

印花原糊对色浆中的化学药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与染料发生作用,对纤维有一定的粘附力并易于从织物上洗去。

印花色浆的粘度决定于原糊的性质。

印花时如果色浆粘度下降太多则难以印得精细的线条,粘度太大则色浆不易通过筛网的细孔。

  蒸化及其设备蒸化亦称汽蒸。

印上色浆的织物经烘干后进行蒸化。

蒸汽在织物上冷凝,使织物温度升高、纤维和糊料溶胀、染料溶解而上染有些染料在蒸化过程中还发生化学反应。

印花染料由于糊料的存在,上染过程较为复杂,蒸化时间要比轧染的蒸化时间长。

  蒸化设备有三种:

①汽蒸箱:

将织物悬挂在支架上,推入箱体进行蒸化;②连续蒸化机:

把织物成环状悬挂在辊筒上,缓缓前进,连续蒸化;③各种快速蒸化机。

汽蒸箱和悬垂式连续蒸化机适用于蚕丝织物、针织物和

  成纤维织物。

汽蒸箱在密闭条件下进行蒸化,但不能连续生产。

蒸化条件随染料和纤维性质而异。

对还原染料的印花织物蒸化时,应将蒸化室中的空气驱除。

分散染料的涤纶印花织物,可在密闭汽蒸箱中130℃左右,或在常压下用175℃左右的过热蒸汽蒸化,也可在200℃左右焙烘固色。

现在印花,比较常见的种类的有以下几种:

1)转移印花(英文:

tropicalprint)先用印刷方法将颜料印在纸上,制成转移印花纸,再通过高温(在纸背上加热加压)把颜色转移到织物上,一般用于化纤面料,特点是颜色鲜艳,层次细腻,花型逼真,艺术性强,但该工艺目前只适用于涤纶等少数合成纤维。

转移印花工艺简单,投资小,生产灵活,目前在市场上比较流行...不过说实话,这转移印花和其他的印花种类对比一下,价格是高了点,不过是有一定的档次的

2).拔染印花(英文:

washoutcolors)(拔染)dischargeprint(拔染印花)选用不耐拔染剂的染料染地色,烘干后,用含有拔染剂或同时含有耐拔染剂的花色染料印浆印花,后处理时,印花处地色染料被破坏而消色,形成色地上的白色花纹或因花色染料上染形成的彩色花纹。

又称拔白或色拔。

它可以做出好像衣服被洗过水的效果?

衣服的颜色好像被洗掉了不少,斑斑驳驳的~~其实这是拔印,拔印的原理是把织物组织纤维的的颜色抽拔掉,使之变成另一种较浅的颜色,强似洗水效果,是男装较炫酷的一种印花!

3.减量印花该工艺利用交织或混纺织物中不同纤维的耐化学腐蚀性质差异,通过印花方法施加烧拔剂在织物局部去除其中一种纤维,保留其他纤维而形成半透明花纹。

又叫烧拔印花或烂花印花。

4)皱缩印花利用印花方法在织物上局部施加能使纤维膨胀或收缩的化学品,通过适当处理,使印花部位纤维和非印花部位纤维产生膨化或收缩的差异,从而获得表面有规律凹凸花型的产品。

如用烧碱作膨化剂的纯棉印花泡泡纱。

又叫凹凸印花。

5)网印花印花模具是固定在方形架上并具有镂空花纹的涤纶或锦纶筛网(花版)。

花版上花纹处可以透过色浆,无花纹处则以高分子膜层封闭网眼。

印花时,花版紧压织物,花版上盛色浆,用刮刀往复刮压,使色浆透过花纹到达织物表面。

平网印花生产效益低,但适应性广,应用灵活,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6)圆网印花印花模具是具有镂空花纹的圆筒状镍皮筛网,按一定顺序安装在循环运行的橡胶导带上方,并能与导带同步转动。

印花时,色浆输入网内,贮留在网底,圆网随导带转动时,紧压在网底的刮刀与花网发生相对刮压,色浆透过网上花纹到达织物表面。

圆网印花属于连续加工,生产效率高,兼具滚筒和平网印花的优点,但是在花纹精细度和印花色泽浓艳度上还有一定局限性。

记得:

圆网印花在颜色上色泽选择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7)颜料印花(英文:

pigmentprint)又叫涂料印花,由于颜料是非水溶性着色物质,对纤维无亲和力,其着色须靠能成膜的高分子化合物(粘着剂)的包覆和对纤维的粘着作用来实现。

颜料印花可用于任何纤维纺织品的加工,在混纺、交织物的印花上更具有优越性,且工艺简单、色谱较广,花形轮廓清晰,但手感不佳,摩擦牢度不高。

8)水浆印花所谓水浆,是一种水性浆料强,适合于印在浅色面料上,是属于比较广的印花种类。

但它也有一个优点,因为比较不会影响面料原有的质感,所以比较适合用于大面积的印花图案.特点手感柔软、色泽鲜艳~~但是水浆有一大弊病就是了.水浆颜色要比布色浅~~布色要是深点的,水浆根本覆盖不了。

9)胶浆印花胶浆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在水浆之后,由于它的覆盖性非常好,使深色衣服上也能够印上任何的浅色,而且有一定的光泽度和立体感,使成衣看起来更加高档了,所以它得以迅速普及,几乎每一件印花T上都会用到它。

但由于它有一定硬度,所以不适合大面积的实地图案,大面积的图案最好还是用水浆来印,然后点缀些胶浆,这样既可以解决大面积胶浆硬的问题,又可以突出图案的层次感;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大面积的实地图案偷空,做成烂的效果,但始终穿起来有点硬硬的,所以最好还是水、胶浆结合来解决大面积印花的问题较好。

有光面和哑面,具手感柔软、薄、环保等特点,可以拉伸。

10)油墨印花油墨乍一看和胶浆没很大区别,但是胶浆印在光滑面料比如风衣料上的时候,一般色牢度很差,用指甲大力刮就能刮掉,但是油墨能够克服这个缺点。

所以,做风衣的时候,一般用油墨来印.特点色泽鲜艳,形象逼真.市场上前段时间兴起了一股人头印的浪潮,知道大家留意没,那么清晰超写实的印花一般来说只有油墨印花才能印出那样的效果,有时候还可以在油墨上洒点金粉银粉类的,感觉装饰效果更好。

植胶:

植胶是要制模的,是压上去的,并非印上去的。

植绒:

手感柔软,色彩鲜艳,但是水洗会掉,如要水洗,要先加固色剂。

发泡:

用微球发泡油墨通过网版印刷在纸张或织物上,经加热以获得隆起图文或盲读物的印刷方式。

啫喱浆:

跟果冻没什么二样,一样是粘粘的、黏黏的,容易沾到面料上的小灰!

烫金:

表面印上一个透明胶,用金箔纸或其他色的箔纸用高温压上,工厂功力不够可能会影响洗涤!

绒面浆:

是一种浆料来的,可以做到植绒无法做到的,例如细小的细节!

效果比植绒细腻,但手感没植绒的好!

11)印花的种类

(1)面料分类:

全棉、混纺、丝绸、牛仔、皮草、防雨布、牛筋布、无纺布等

(2)按材料分类:

水浆印、胶浆印、油墨印、热固印、金银粉、雷射印、发泡印、硅胶印、反光印、植绒(3)按工艺分类:

手工印、转移印、凸版印、拨印、网点印、四色印.

(二)转移印花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方法大全

把颜料或染料印刷在纸、橡胶或其它载体上,然后移印到待印的商品上称转移印花,但狭义而言转移印系指以针纺织品作载体的移印技术。

转移印花主要应用在聚脂纤维品上,随着转移印刷术的提高,在尼龙,丙烯腈,棉,麻,毛织品上也得到普遍应用。

转移印花分湿法、干法、蒸汽法、真空法、热法等多种形式。

转移印花法能够精确再现图案,便于机械化生产,且工艺简单,尤其是印花后处理工艺比传统印染简单而印花手感与印染相同,因而大有逐步替代老法印花之势。

但在我国大多数印染厂大多仍采用传统印染法进行,只有少数生产单位采用转移印花进行生产。

目前使用较广的热熔的树脂除聚脂外还有聚酰胺、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氨脂等。

聚脂热熔胶主要成分是聚脂树脂,聚脂树脂是多元酸。

与多元醇进行脂化而得。

聚酰氨热熔胶脂粘合力强,韧性、抗低温与尼龙织品亲和力尤佳,适合于制备尼龙转移印花纸。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点低,粘结力强,加入印刷油墨后适用生产转移印花纸。

聚氨脂热熔胶主要用于皮革和聚氢乙烯塑胶胶合。

转移印花由于待印织品不同,最好使用适合的热熔胶油墨。

1)、转移印花法特点

(1)转移印花图案具有花型逼真、花纹细致、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的特点。

转移印花可

印制自然风景及艺术性强的图案。

(2)转移印花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投资少、经济效率高的特点。

由于设备是无

张力加工,适合于各种厚薄的印花。

另外,转移印花后不需后处理即可包装出厂。

(3)转移印花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干法加工,不需水洗、蒸化、烘干等工序,因

此无废气和废水排出。

(4)转移印花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省劳力和操作简便的优点。

2)、转移印花机理转移印花多用于涤纶织物。

它是通过高温(200℃左右)使染料受热升华为气相凝聚

在涤纶表面,然后向纤维大分子中无定型区渗透,经冷却后固着在纤维内部的印花

方法。

3)、转移印花对染料的要求转移印花应用的分散染料,其升华温度应低于纤维大分子的熔点及不损伤织物强度为原则,对涤纶较为合适的加工温度为180--210℃。

而在此温度范围内,染料发生升华的品种其分子量均在230--270之间。

分子量在此范围的分散染料一般有三类。

快染性分散染料:

温度在180℃左右就能升华发色,温度再提高,色泽起变化,而且边缘会发生渗化。

良好性分散染料:

温度在180--210℃范围内就能升华发色。

发色曲线平坦。

上染时温度的影响不大,是转移印花较为适宜的分散染料。

迟染性分散染料:

在180--210℃情况下染料不可能很好的升华、发色。

如提高温度,可以获得良好发色。

这类染料上染时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强。

根据以上情况,适用于转移印花的染料应具备以下条件:

(ⅰ)转移印花的染料必须在210℃以下充分升华、固着在纤维上,并能获得良好的水洗牢度和熨烫牢度。

(ⅱ)转移印花的染料受热后能充分升华转变为气相染料大分子,凝聚在织物表面,并能向纤维内部扩散。

(ⅲ)转移印花用的染料对转移纸的亲和力要小,对织物的亲和力要大。

(ⅳ)转移印花的染料应具备鲜艳、明亮的色泽。

4)、印制转移纸的色墨

转移印花用转移纸的印制,大多数采用印刷和筛网印花的工艺和设备。

色墨的组成有染料、载色剂、黏合剂等组成。

色墨的制备是将以上三种成分混合后倒入胶体碾磨机或三辊磨料机内研磨,使染料均匀分布在色墨中。

(1)载色剂载色剂的作用是将染料均匀分布在色墨中,并将染料由印刷设备转移到转印纸上的物质。

载色剂应具备价廉、无毒、不燃烧的性能。

按此要求,以水最相宜。

但转移纸是由纤维素组成,当选用水为载色剂时会使纤维发生膨胀,造成精细花纹的变形,并且因水蒸发的慢,难以高速生产。

如选用有机溶剂类载色剂时,虽对纸张变形小,色墨可印制精细花纹,并有适合的挥发度,有利于较高速度生产的优点。

但有成本较高,又易燃烧的缺点。

使用时要严格注意。

还可以采用油类载色剂,如高沸点油等。

但高沸点油会使染料向转印纸张深处扩散,从而影响了转印纸上的染料向织物上转移的量。

(2)黏结剂黏结剂是指控制色墨黏度的物质。

黏结剂的用量过少,不能保证色墨的黏度,致使印刷转移纸效果不好,黏结剂用量过大,使染料由转印纸向织物的转移速度减慢,这就造成残留在转移纸上的染料过多。

按使用载色剂的不同,黏结剂应加以分别选择。

以水为载色剂时,常用的合成龙胶或羧甲基纤维素为黏结剂:

当使用有机溶剂或油类为载色剂时可用乙基纤维素为黏结剂。

5)、转移印花对转印纸的要求

转移印花印制转印纸时,使用的转印纸应具有以下特点:

(1)要有足够的强度;

(2)对色墨的亲和力要小,但转印纸对油墨要有良好的覆盖力;

(3)转印纸在印花过程中应不发生变形、发脆及泛黄。

(4)转印纸应有适当的吸湿性。

吸湿性太差会造成色墨搭色;吸湿性过大,又会造成转印纸的变形。

故生产转印纸时要严格控制填料。

以用造纸行业的半填料较为合适。

根据以上要求,转印纸应达到以下标准:

吸湿性40--100g/㎡撕裂强度约100kg/5x20cm透气性500---2000l/min

重量60--70g/㎡ph值4.5--5.5污物不存在

转印纸最好用针叶木纸浆制造。

其中化学法纸浆和机械法生产纸浆各占一半较好。

这样可以保证花纸在高温处理时不致于发脆、变黄。

6)花纸的印制方法花纸的印制是将色墨通过印刷和筛网印花的方法,将图案印到转印纸上的加工过程。

目前转移印花纸,大多采用印刷方法印制。

花纸的印刷方法有凹版印刷法、凸版印刷法、平版印刷法和筛网印刷法四种。

采用印刷法印制花纸,以凹版印刷最为广泛。

筛网印花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转移印花花纸的印制,并可在印染厂自制花纸。

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得色浓、操作简便的特点。

但筛网印花法由于采用水溶性油墨,在花纸上的图案立体感和轮廓的清晰度不好,花纹较粗,发挥不出转移印花图案的特点。

(三)拔染印花的主要特点和工艺技术

1)拔染印花也称雕印,它是借助还原剂和氧化剂将有色织物的底色破坏(即用拔染剂印在有色织物上,把已经染色的部分色素破坏)而获得局部消色或有色的各种花纹、图案的印花方法。

由于拔染印花的花纹更为细致和逼真,花纹层次丰富、丰满艳丽、色彩对比强烈、轮廓清晰细致、底色丰满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拔染印花工艺可大致分为两个步骤,即先把织物染成单色,再将图案印在织物上。

在图案印刷中,印花色浆含有能破坏底色染料的化学药品(如强漂白剂,也称为拔染剂),在汽蒸后处理过程中会破坏底色,因此用这种方法能生产蓝底白圆点图案的花布,这种工艺叫拔白印花。

当漂白剂与不会同它反应的染料混合在同一色浆(还原染料属于这种类型)中,可进行色拔印花。

即在拔白破坏底色的同时,在防染浆中添加对拔染剂稳定的染料,该染料同时上染在拔印的花纹处,就能获得不同于地色的有色花纹,即色拔效果。

因此,当一种合适的黄色染料(如还原染料)与色的漂白剂混合在一起时,就可在蓝底织物上印出黄色圆点图案。

拔白印花和色拔印花可同时运用在一个花样上,统称拔染印花。

  由于拔染印花的底色多是先采用匹染方式上染的,如果同底色是被印上去的满地印花比起来,底色的颜色要丰富且深得多。

这是采用拔染印花的主要目的。

拔染印花织物能通过滚筒印花和筛网印花印制,但不能通过热转移印花印制。

因为与直接印花相比,拔印织物的生产成本很高,还必须十分小心和准确地控制使用所需的还原剂。

使用这种方式印花的织物,销售情况更好,价格档次更高。

有时候,在这个工序中使用的还原剂会引起印花花纹处织物受损或破坏。

如果织物的正反两面底色的色泽一致(因为是匹染),而花纹处是白色的或是与底色不一样的颜色,就能确认是拔染印花织物;仔细检查花纹的反面,会显露出原底色的痕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破坏染料的化学药剂不能完全渗透至织物的反面)。

3)拔染剂是拔染印花中使用的主要溶剂,拔染剂是一种化学还原剂,具有使染色底消色的作用。

如:

吊白块、氯化亚锡等。

这种方法可以分花纹为白色(拔白)和花纹为有色(拔印)两种。

后一种染法使织物花纹精细,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由于各个印染厂的条件、地域及印花种类等不同,拔染印花所用的助剂及工艺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拔染助剂中常用的烧碱、纯碱和碳酸钾等碱剂,就因各特性不同而使用工艺和对象也不同。

烧碱一般适用于靛蓝及还原速度慢和粒子粗的还原染料着色印花。

如凡拉明蓝地色用烧碱作碱剂时,其拔染效果较好。

烧碱用量大约为色浆重的10%,由于烧碱会使色浆中雕白粉稳定性降低,因而色浆不宜久贮。

纯碱可适用于大多数还原染料。

但其溶解度小,最高达6%。

当使用纯碱作碱剂时,汽蒸时湿度要大,以保证雕白粉的充分分解,有利于还原染料上染固着。

碳酸钾的碱性与纯碱同,但溶解度、吸湿性较好,尤其在汽蒸时能保持润湿状态,有利于纤维膨化和染料的渗透,能使花色鲜艳丰满并能提高给色量。

一般用量为9%~10%,纯碱与无水碳酸钾的用量比为78∶100。

此外,使用的碱剂还有混合碱,即氢氧化钠和碳酸钾共同使用。

对蒽醌结构的还原染料碱剂用量要高,而对易还原的还原染料碱剂用量要少,只需碳酸钾4%~6%即可

4)在拔染印花中,对于不同的织物,所选用的拔染剂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般情况下,人造丝织物及活性染料一般选用雕白块(吊白块)或德固林做拔染剂,雕白块呈白色块状或结晶粉状,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销”(NaHSO2·CH2O·2H2O)。

真丝织物通常选用氯化亚锡,而涤纶织物则选用“德科林”作为拔染剂。

此外,对白度要求不高的可以用次氯酸钠作为拔染剂;而酸性染料及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可用氯化亚锡做拔染剂;硫化及靛蓝染料可用氧化剂--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作为拔染剂,但对所用染料需有选择,一般选用那些易拔的偶氮染料做为底色。

因此,要注意拔染剂与染料的配合,如使用酸性大红C,这种染料不耐氯化亚锡,所以产生消色效果。

而柴林艳蓝6B耐氯化亚锡,粘合剂通常用丙烯酸酯类物质。

 

5)在拔染印花中,如今应用的比较多的是活性染料拔白和色拔。

机织布一般作拔白的多一些,而针织布手工台板做拔白及色拔的都比较多。

所选用的拔白剂一般为雕白粉和德固林(雕白锌),而对白度要求不高的,而只求拔浅的也可用次氯酸钠拔印。

确定了拔染剂,那么选用什么样的糊料才能满足拔印的要求则是关键。

拔印糊料必须具有抱水性好、耐还原剂能力强,同时要求与还原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拔印的产品轮廓清晰度及丰满度。

而拔印浆DP-1、拔白浆DP-2的主要成分为聚氨酯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它具有抱水性好,加入拔白剂不变稀,拔白拔印效果优,使用方便,既可用于拔白也可用于拔印,适用于圆网平网印花,也可用于手工台板印花,印后可选用汽蒸、压烫、高温陪烘等多种方式处理,均可达到理想拔染效果。

若拔白,可以加入适量的拔白剂于DP-2之中搅匀即可印制;若色拔,可选用DP-1加入适量的拔白剂及涂料色浆,搅匀即可使用。

活性染料拔染印花的工艺流程为,在拔染之前,应选择易拔染的活性染料染色布;印花后,最好在当天即行汽蒸或压烫,以免印花面长时间暴露空气中,使拔染失效;在汽蒸、压烫前,请勿将拔染印花后的面料相互压叠,避免造成拔染浆的粘搭,即使在汽蒸压烫后,也应待印花织物冷却并充分干燥后才能相互叠放;有时色拔后水洗主要颜色褪色,主要原因是所选染料及色浆不当,若用涂料色浆,需增加色浆的用量及增加干燥时间。

6)在影响拔染效果的因素中,不同织物其影响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这在拔染印花中也要加以注意。

例如,色酚、色基结构及对棉纤维的直接性对拔染影响较大,当色淀分解产物色泽较深,对棉纤维亲和力大时,难以获得较好的拔白效果。

拔白效果一般决定于色酚,偶氮组分对还原剂的相对稳定性不同,虽然也影响拔白效果,但比前者居从属地位。

染色时浮色会影响拔染效果,浮色多时拔染效果差。

为减少浮色,控制色酚、色基合适的偶合比和合适的显色条件十分重要,如控制合适的pH值和加入适当渗透剂。

另外,后处理要充分水洗,但不宜剧烈皂煮。

吃氧化剂是在染色后,印花前将织物浸轧氧化剂烘干。

拔染印花时,由于还原剂的影响,在印制和汽蒸过程中都可能使地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现象称做浮雕。

特别是旧花筒,表面光洁度降低,易刮色不清,甚至会使地色出现严重萎暗或产白毛。

这种浮雕现象可用吃氧化剂的方法预防。

7)此外,在拔染印花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拔染印花选用的糊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耐酸性、耐助剂性、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易脱糊性等。

而且要求渗透性好、印制均匀、轮廓清晰;织物印上拔染浆后,应充分烘干,防止搭色。

(2)印后织物不宜久放,应及时蒸化。

如果一次蒸化不足,可复蒸一次,方能有效地完善拔染效果。

(3)拔染印花染地应尽量选用拔白效果较好的染料,必要时可适当选用一些拔白效果中等染料来调节色光,拔白效果差的染料则不宜选用。

(4)拔染印花织物蒸化后应充分水洗和皂煮,以提高拔染印花的印制效果。

这是影响拔染白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5)原稿设计时要考虑拔染印花的特点而设计花型,一般来说,拔染印刷适用的花型有大面积深地色印花、精细的白花及一些花型复杂的图案。

二)我司主要印花种类及工艺流程:

本公司生产体育服装产品、印花产品包括:

水浆印花、胶浆印花、厚板浆印花、油墨印花、发泡浆印花、植绒印花、拨印印花、植珠印花、仿烫金仿烫银印花、烫金印花。

印花后一般要经15-20分钟才能变干,在生产中常常需要用电吹风吹干,以便加快生产的效率,但油墨需须很长时间才能干透,因此必须用电电吹风吹。

印花中,如是成品、半成品(有双层)或是毛衣等印花难固定,易移动的印花料须用纸板或木块加以固定,确保印花质量。

1)水浆印花

工艺:

手印、机印均适用。

手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印花→吹干→

过热(120-1300C)→出货检查物→出货

机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印花→烘干(时间4-6S)→过热(120-1300C)→出货检查→出货

2)胶浆印花

工艺:

手印、机印均适用。

手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打底(3次)→

吹干→盖面(2-4次)→吹干→过热(130-1500C)→出货检查→出货。

机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打底(3次)→

烘干→盖面(2-4次)→烘干→过热(130-1500C)→出货检查→出货。

3)厚板浆印花

工艺:

手印、机印均适用。

手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打底(6-10次)

吹干→盖面(3-4次)→吹干→过热(160-1700C)→出货检查→出货。

机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打底(6-10次)→

烘干→盖面(3-4次)→烘干→过热(160-1700C)→出货检查→出货。

说明:

以上为油墨的打底盖面次数,胶浆的打底次数一般为5-8次,盖面次数一般为3次;胶浆过热温度为(130-1500C);印油墨,用油墨打底,印胶浆,用胶浆打底。

4)油墨印花

油墨乍一看和胶浆没很大区别,但是胶浆印在光滑面料比如风衣料上的时候,一

般色牢度很差,用指甲大力刮就能刮掉,但是油墨能够克服这个缺点。

所以,做

风衣的时候,一般用油墨来印。

手印:

生产前准备(配料、安排、培训、备印花片料)→铺布→打底(6-10次)

吹干→盖面(3-4次)→吹干→过热(160-1700C)→出货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