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2204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北京人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眉骨粗大,鼻骨扁平

B.手脚分工明确,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C.嘴部后缩,脑容量比现代人大

D.过着群居生活

2.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稻、粟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④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于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下图是近年来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

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我们确认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是依据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文字记载

D.专家推理

6.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主要吃鱼。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或者他们走到很远的地方与别人年交换的。

7.历史课上刘老师在介绍我国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以下两幅图片。

据此推断,刘老师引领同学们探究的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8.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奥运火炬传递在北京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

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

9.人类是由猿演化而来的,人和动物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使用天然火

B.制造和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语言交流

10.半坡人的房屋和河姆渡人的房屋构造(如下图)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A.他们的聪明程度不同

B.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

C.他们的审美观念不同

D.他们使用的工具不同

11.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学会建造房屋

D.会饲养家畜

12.今天,人们已学会利用多种能源改善生活质量。

远古时期“元谋人”“北京人”早就知道利用的一种能源是()

A.天然火

B.自然风

C.雷电

D.水力

13.下列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们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屋内有供炊煮和取暖用的灶坑

C.他们在世界是最早种植水稻

D.他们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1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1)农作物的出现 

(2)家畜的饲养 (3)聚落

(4)磨制工具   (5)城市的出现

A.

(1)(5)

B.

(2)(5)

C.(3)(5)

D.

(1)

(2)(3)(4)

15.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

A.使用火

B.住干栏式房屋

C.挖水井

D.制彩陶

16.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考古人员发现,古城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材料可以判断,当时良渚社会()

①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②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

③法律制度严明苛刻         ④玉器制作工艺水平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鹿纹、鱼纹、人面纹等。

它距今约有()

A.一百七十万年

B.六千年

C.四千多年

D.两千多年

18.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19.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女娲和后羿

B.炎帝和后羿

C.炎帝和黄帝

D.黄帝和女娲

二、判断题

20.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黑陶。

判断:

          改:

          。

三、连线题

21.元谋人                 北京周口店洞穴               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                 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           约一百七十万年

山顶洞人               长江流域                     约三万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         云南省元谋县                 约五六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           黄河流域                     约七千年

四、综合题

22.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社会的变革源远流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记》

材料三 战国形势图如下图(ABCDEFG代表战国七雄)

材料四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哪一字母所代表的人类?

北京人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大道之行”指的是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

(3)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D.G分别代表的国家。

(4)材料四中的卫鞅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

卫鞅后来遭秦国旧贵族诬陷最终被新任国君以车裂酷刑处死,他的惨死又说明了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说说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之间的联系。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

(2)材料二的图片1、图片2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属于哪种类型的房屋复原图?

(3)这两处房屋代表的原始居民的农业生产的农作物都是一样吗?

请回答他们的农业生产的农作物是什么?

(4)气候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造成材料二南北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

24.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

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方式二:

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

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变公天下。

夏   A(人名)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商周决战在      B     (地名),纣死商亡西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A.      

B.       

(方式三:

图片学史)如下图

(3)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如果你有幸到两地做客,他们招待的食物是什么?

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法四:

史料学史)

材料一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4)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

“孝公”是哪国国君?

“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5)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

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任意两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判断题

1、

三、连线题

1、

四、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