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88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填空题.docx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填空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初创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是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完善时期。

2.教育心理学是对学习者,学习,教育者及()的系统研究。

3.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预测和控制作用。

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帮助教师制定教学方案、选编教学材料,确立教育政策及教育、教学方式,了解、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等。

4.教育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是()。

5.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6.学与教的作用过程由(),教学过程和()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

7.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核心内容,也是研究得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

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7.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与主体,存在着群体差异,存在着个体差异。

8.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9.学校教育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11.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

12.()对中学生情感和社会化有重要意义。

13.教育心理学成熟期,()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环境两部分。

15.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16.教学监控过程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产生的行为或()相对持久的变化。

理解这一界定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

第三,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2.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3.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运算公式,属于()。

4.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4.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与相关类属学习。

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与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6.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掌握()的过程。

7.先学习的信息对后学习的信息的干扰,叫做()。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

8.一般情况下,()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9.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和()。

1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的方法称为()。

11.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的()。

12.过度学习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13.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14.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是()学习。

15.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克服,而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16.已经学习了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的关系,现在来学习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这是()学习。

17.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18.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两个维度。

19.学习准备又可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动机具有()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2.()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分是()和学习期待。

5.学习动机对学习所起的作用,犹如“”,而不是“特效药”。

6.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影响学习过程(),影响()。

7.强化可分为:

一是(),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8.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9.()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1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的不同而不同。

12.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关系。

13.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14.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16.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17.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第五章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概括化理论和格式塔关系理论。

6.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被称为积极迁移。

7.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也称为消极迁移。

8.()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0.同化性迁移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与其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学习中去,这类迁移就叫同化性迁移。

11.顺应性迁移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类迁移叫做顺应性迁移。

12.水平迁移也称作横向迁移,指先前学习的内容与后继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属于同一水平层次上,这样的前后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13.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4.地方方言影响学习普通话,这是一种(负迁移)。

15.数学学习中数字运算影响到字母运算的学习,此为(垂直)迁移。

16.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一般迁移)。

17.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和(认知结构)。

18.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

19.(形式训练迁移说)是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20.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2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2.关系转化说强调了(关系顿悟)因素在迁移中的作用。

23.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24.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25.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水平)迁移。

26.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外部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1.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知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知识学习的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4.知识直观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5.根据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6.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7.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

8.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9.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

10.知识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知识的理解)。

11.依据学生对知识概括的抽象程度,知识慨括可分为(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2.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13.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成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程序性知识)

14.学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形地貌或地理位置,都属于(符号)学习。

15.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

1.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持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3.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4.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1分钟,

5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6.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7.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观点的代表学说是(同化说)。

8.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痕迹衰退说)。

9.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消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10.(动机说)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第七章学习技能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

1.技能,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2.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的种类可分为:

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防松等。

4.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练习)。

5.练习的不同形式有:

练习方式,练习的量,练习曲线,高原现象。

6.(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7.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学习)与分散练习。

8.练习曲线有三种状况:

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10.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学习技能)。

11.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动作(操作)技能的形成

1.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中间阶段)。

2.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

3.操作技能的特点: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4.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6.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整合)阶段,动觉控制开始起主导作用。

7.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

1.心智技能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称之为智能技能、智慧技能。

2.(阅读技能,运算技能,写作技能,记忆技能,默读)等属于(心智)技能。

3.所谓“心智活动”指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

它包括感知,想象和思维。

4.心智技能的种类:

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

6.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行,(结构具有简缩性)。

8.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动机)。

10.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1.心智技能特点是(执行内潜行)。

第八章学习策略

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学习策略)。

2.学习策略主要分为: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4.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5.元认知的形式有:

制定学习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等形式。

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7.精细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

8.编码与组织策略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如变化阅读的速度,以适应对不同课文领会要求上的差异。

10.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策略等。

11.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精细加工策略)。

12.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组织策略)。

13.(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14.(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

15.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16.(元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17.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

总结,提问,析疑,(预测)。

18.(生成性)指在学习过程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是(错误观念)。

19.学习策略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从无意识地运用策略阶段到有指导地运用策略阶段再到(独立地运用策略)阶段。

20.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发现学习,情境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问题解决的概述

1.问题定义为:

在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根据问题的清晰程度分类,分为:

结构良好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

4.问题解决的基本提点是(序列性,认知性,目的指向性)。

5.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

(发现问题),理解和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5.客观方面即指问题的客观陈述,主观方面则指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称为问题空间。

6.问题空间由三部分组成:

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操作。

7.常用的解答问题途径主要有:

算法式和启发式。

8.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

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9.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11.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算法式)。

11.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算法式)。

12.(原型启发)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与所解决问题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

13.第一个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明确特出解释的理论叫做(试误说)。

14.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为(问题解决)。

15.结构良好的问题的基本特征:

问题有明确性和解法的(确定性)。

16.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算法式和(启发式)。

17.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人们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目的手段法)。

18.问题空间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三部分组成。

19.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表明思维的(流畅性)。

20.(表征)即是个体在头脑中对所面临的事件或情境的表现或记载,也是个体解决问题时所加工的对象。

2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2.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23.问题解决中,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第二节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性和标志之一。

2.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创造性)。

3.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创造。

4.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5.各种发明创造按照创造的分类可以视为是(真正的创造)的典型例证。

6.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

7.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

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9.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由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等组成的复合思维。

10.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沿着问题的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11.聚合思维是将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12.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1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个性)。

14.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5.根据创造产生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首先,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其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再次,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态度与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

3.观察学习又可分为两类:

示范学习和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是学习态度的最有效的方式。

4.学生进行示范学习的对象有两类:

一是对活生生的榜样行为的模仿。

二是对书籍影视中人物的模仿。

5.替代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8.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9.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道德认识)。

10.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11.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

12.(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宜采用(非测验性)。

14.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15.(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1.所谓心理健康,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3.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少年期)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6.在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7.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定势)。

8.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9.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0.(抑郁症)是以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11.(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12.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自我意识)。

13.人格反映了一个人心理的整体机能,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5.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评估性会谈)和影响性会谈。

第二节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手段多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

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2.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以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及诊断心理疾病的类别为目的进行评估。

3.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关注的是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4.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5.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可将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6.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

7.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

第三节心理辅导

1.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

2.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学会调适第二,寻求发展。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通常也称为学习目标或学习结果,指教师在教学之前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获得的学习结果,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或能做什么的具体描述。

2.教学媒介指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3.课堂教学环境可分为两大类:

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

4.课堂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对课堂空间资源的安排。

5.亚当斯和柏德尔斯的研究发现,课堂里发生的大多数活动都要求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节选择教学策略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表现为,由教师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材料,控制教学进度,设计与学生的互动关系。

2.罗森赛恩提出,直接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为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建构意义而进行教学。

4.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常用的策略有发现学习,情境学习以及合作学习。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1.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2.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课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和维持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学习环境。

4.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两大功能。

5.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6.(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7.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8.课堂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