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186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docx

顶管分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市海淀区一亩园公交枢纽市政配套工程场地及市政管线工程》图纸(2007J202-SS00JZ0101)及文件。

2.对一亩园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资料。

3.有关机械设备的台班定额,市政工程劳动定额。

4.现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标准、规范、规程。

5.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之有效版本。

二、编制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即将北京市海淀区一亩园公交枢纽市政配套工程建设成一流质量、实施精品工程的原则编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城市道路、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确保按期完工。

2.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3.树立比优质工程更高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一定要一亩园公交枢纽市政配套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交通导流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按照业主的标准和实施办法组织施工,实现优质工程目标。

4.充分考虑各种施工不利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一亩园公交枢纽站是北京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北京市区的西北角,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西南侧。

枢纽站的西边界为圆明园西路,南边界为颐和园路,万泉河路左转至颐和园北路定向匝道作为枢纽站的东边界和北边界。

因其在北京市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所以它是北京市西北部地区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重要场所,为西北部地区不同交通方式和方向的客流提供良好的换乘空间和换乘条件。

二、工程地质和水文概况

地基概况:

工程场地现况标高为:

45.14m~47.00m,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0.70~3.20米的房渣土①层,0.3~3.6米的低液限粘土②层;中细砂③层;中砾④层。

水文情况:

拟建场地自然地面以下5米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历史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3.00m。

四.主要工程内容

规划一亩园公交枢纽的排水系统的下游管线有2条:

设计图纸的1条雨水、1条污水都是开挖段。

但现况井室的位置在路中间,而且该路是城市繁华的交通道路,不能断行,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设计图纸中1200mm雨水承插口混凝土管、400mm的PE管为污水管线。

改为顶管后,雨水为1600mm企口混凝土管,污水为1050mm企口混凝土管。

五.主要工程量表

污水顶管工程

D=1050mm

m

40

雨水顶管工程

D=1550mm

m

60

雨水顶管工程

D=1150mm

m

80

第四章施工组织

一.施工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组织机构见附件。

二.施工部署

1.管道施工的平面布置详见附件。

2.顶管施工分三次施工:

1)、雨Y10——Y9'倒虹吸顶管施工。

2)、污水W13~W14现况井顶管施工。

3)、雨水管线Y13-1—Y14现况井顶管施工。

三.施工计划安排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计划开工日期为2008年5月15日,竣工日期为2008年6月20日。

 

第五章施工方案

二.管道顶管施工(关键工序)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掌握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测量人员认真细致的审阅施工设计图纸。

(2)材料准备

各种主要材料生产厂家资质已经申报完成,并已批复。

各种试验数据应申报完毕,物资部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10天进购基础所需物资,试验人员邀请监理现场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所要的各种机械应提前租购,顶管工作坑采用人工开挖,机械运土。

工作坑采用钢梁锁扣,大板支护。

2.施工方法

(1)管线测量

  井室和顶管工作坑采用极坐标定位和直接丈量法进行几何尺寸放线。

在每个井室附近位置设水准点控制桩,形成地面闭合的水准点网,以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

(2)顶坑开挖

1)顶坑工作坑位置的选定:

考虑到工作坑便于设备供应,材料下管施工等情况且利于堆放一定量管材及临时存放的开挖土方,结合管道井室、支管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等因素,将设计的检查井位置作为工作坑的位置或靠近检查井的位置。

工作坑尺寸(φ1550、φ1150、φ1050):

根据顶管施工的需要确定工作坑的最小尺寸如下:

B=D1+2b+2C

B—工作坑底部的开挖宽度(m);

D1—管外径(m);

b—管两侧操作空间(m),一般每侧为1.2~1.6m;

C—撑板厚度(m),一般采用0.2m。

最小净宽B=1.166+2×1.3+2×0.2=4.166m

L=L1+L2+L3+L4+L5

L=工作坑底部的开挖长度(m);

L1=管节长度(m);为3m;

L2=顶镐机长度(m);取1.2m;

L3=出土工作间长度(m);取1.5m;

L4=后背工作间长度(m);取1m;

L5=稳管时,已顶进的管节留在导轨上的长度(m),一般为0.3~0.6m。

最小净长L=3+1.2+1.5+1+0.3=7m

故开挖工作坑最小尺寸为4×5m,故工作坑开挖尺寸为4.5×6m。

2)本工程施工竖井位置根据现场情况来定。

①竖井施工前要认真调查了解地上地下障碍物,以便开坑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

②竖井支护采用5CM大板结构,采用逆向施工作法施工。

3)竖井施工顺序

测量定位→开挖井口→钢梁锁坑口→开挖土体→搭设工作平台→插大板→每2M架设一道钢梁锁口→安装顶管导向轨→顶管后背加固→管材就位。

4)竖井施工

①竖井土方应从上到下逐榀开挖。

对角开挖深度每步不大于0.9m。

竖井随开挖、随大板支护护壁。

③竖井开挖到设计高程时进行封底。

竖井封底用C30砼,内设双层钢筋,钢筋Ф20@150mm。

为保证竖井内干燥和扩孔施工,在竖井底部正前方设置泥浆池。

在池底设泥浆泵随时将多余泥浆抽出坑外。

5)竖井附属设施安装

①竖井周围地面上设置防雨棚与提升架和起重设备。

为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同时考虑文明施工的要求,井口周围设30㎝高240㎜厚的砖防汛墙和安全护栏。

挡水墙,距井口0.75m,以防雨水及其它用水倒灌入井内,井口四周设排水沟(0.3m×0.2m)引排入既有道路污水管道。

②工作井内设一个交通爬梯,用以施工人员上下通行。

井壁施工时要预埋好钢筋以便爬梯安装。

6)工作平台的架立:

在平整场地后,工作坑两端距坑边30cm处各向外铺6m长15×15cm方木10根,方木间互相用扒锯扒牢固,用吊车将长6m的35#工字钢主梁吊至方木上,立稳支牢,然后用30字钢两根长7.5m横向将主梁连接,连接焊缝要满焊,防止主梁受冲击时倾覆;然后上铺6m和2m长15cm×15cm方木,坑口尺寸为3×4m,所有方木铺平挤严后,相互用扒锯扒牢,安设活动平台导轨及活动平台,调试正常后将平台固定。

7)立顶管架:

顶管工程下管后、出土的工作支架采用定型顶管支架,架设时由顶管工负责组装,待大轴穿好后,由吊车配合立起支架,人工配合将四个支点位置找准确后,立即在四角外侧焊防滑挡托,在顶管工的指挥下安装横向拉杆,横向拉杆要齐全,安装要平且保证拉杆能充分拉紧。

拉杆上齐后,大小卷扬机就位,搭设工作棚,工作棚采用杂木竿绑扎,毡布围设,毡布四周用铅丝固定在顶管架上,防止大风吹开。

8)导轨安装:

工作坑由管外底以下47cm挖成3m×5m土槽,采用C15混凝土浇筑枕木平基,厚度为20cm,浇筑宽度较枕木长50cm为宜。

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方木作轨枕(方木埋入混凝土的面应包油毡,便于拆)此种基础的特点是不扰动地基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

枕木采用1.7m长15cm×15cm方木,间距1.0m,方木高程为外管底高程并且符合管道坡度,导轨长度不小于5m,要求光滑、直顺,导轨安装中心偏差为±3mm,采用道钉固定在枕木上。

如果工作坑底部有水时,须将混凝土枕木平基换为砂石枕木平基。

导轨固定后,外侧用两层15×15cm方木挤靠牢固,防止导轨因受混凝土管挤压而倾斜、移位。

上层方木采用5m且直顺,作为顶铁滑行的导轨。

9)后背安装:

后背采用3m长15×15cm方木码放高3m,尽量贴近土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严密,方木前埋设立铁三根并且长度与方木高度一致,立铁采用15#工字钢,间距1.0m,立铁埋设时要考虑顶镐位置应为立铁的下部三分之一处,立铁前码放横铁,横铁采用15#工字钢,并且长度不小于3m,横铁高度要与顶镐高度相同,横铁要求码放平整,与立铁和顶镐结合严密,以便均匀地承受顶力。

当后背后方为管时,在后背范围内管两侧浇筑混凝土墙,混凝土墙要突出于管头,使后背的受力不作用于管上。

10)顶进施工:

(1)顶进设备安装:

每一个工作坑采用千斤顶(顶镐)2台,高压油泵1台。

油压控制箱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应与千斤顶配套,油管应直顺、减少转角。

千斤顶应固定,并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千斤顶的安装高度,一般应使千斤顶的着力点在管端面垂直直径的下1/4左右处。

(2)下管前约请监理工程师对管的规格、质量逐件进行检验并记录,合格者方可使用。

检查导轨的中线、高程是否正确。

(3)顶进:

首节管下到导轨上应测量其高程、中线偏位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

每顶进30cm要测量中心、高程一次;正常顶进50~60cm时对首节管前后两端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一次。

顶进过程中宜昼夜三班不间断施工,防止中途停滞摩擦力增加,造成顶进困难。

对于顶进时出现的塌方、顶进时顶镐的油压及胶圈的安装情况要有专人负责并记录。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方可继续顶进;

①顶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障碍物,清除塌方和障碍物。

②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必须重新调整后背。

③顶铁发生扭曲变形现象,更换顶铁。

④管位偏差过大调整管位和中线。

当顶进时应注意降水措施,应在水位降至工作坑底下0.5m后进行,采用排水井降水时,宜达到降水水位后再进行顶进。

11)填充注浆:

①顶管、接口工序结束后,立即进行由管内通过注浆孔向管外注水泥浆充填,最大限度的消除因顶管施工造成的地面沉降,水泥浆充填可以有效地补偿顶管管外侧空隙部分,从而达到管体外侧土体密实。

②检查、量测确定注浆量、具体材料用量,由施工员对已顶管完成段进行量测、检查、计算,在管底部135度以上为探察范围,通过注浆孔进行检查,确定管外空隙量,检查、量测需有记录,(按每段管注浆孔编号记录);管内注浆时要认真填写注浆记录,并邀请驻地监理旁站。

注浆压力必须达到0.3Mpa。

③注浆所需设备:

泥浆封闭设备、注浆泵、搅拌机、注浆管,注浆机械设备由专人进行全面设备维护检修,确保设备完好可用,并随时有维修人员在施工现场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提前备足维修配件和消耗材料,(盘根、螺栓、工具等)所用注浆泵设备加装隔膜型压力表,确认注浆压力,并为注浆记录提供参考压力数据。

注浆管要求无破损,接头牢固,不堵塞,使管内浆液输送流畅。

④材料供应:

注浆材料及配比由管顶最大空隙来确定,加水量以目测稠度适当,(①管顶最大空隙小于10cm管段,注浆材料为水泥粉煤灰浆,配比为:

水泥∶粉煤灰=1∶3;②管顶最大空隙小于10~20cm管段,注浆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砂浆,配比为:

水泥∶粉煤灰∶细砂=1∶1∶4;③管顶最大空隙大于20cm管段,注浆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砂浆,配比为:

水泥∶粉煤灰∶细砂=1∶1∶4;)并能够具备注浆泵适用。

⑤具体注浆步骤:

检查注浆孔是否齐全,孔位是否在顶管的斜上方,如不能满足孔深及孔距,须重新补齐。

对于顶管的两端头,须进行封堵处理确保封浆严密,采用就地取土的办法,用镐将管外缝隙夯实,既缝隙填土后进行捣固,在管上顶埋没一个排气管,用于注浆排气,见浆液后用木楔将排气管堵死。

注浆顺序由管段下游向上游倒孔注浆,待一次注浆6~8h后迅速疏通注浆管,进行二次注浆。

当管内注浆完成后,进行雷达检测,对不合格的管段,必须进行地面注浆直至雷达检测合格为止。

12)检查井

(1)井室尺寸允许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流槽宽度允许偏差控制在0~10mm之间。

(2)井室内的踏步采用球墨铸铁小踏步,踏步横向间距15cm,竖向间距37.5cm,外露长度10cm,安装允许偏差为±10mm;注意管顶上安装挂灯、挂安全带的踏步,井盖采用重型五防井盖。

13)闭水

(1)污水管道闭水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采用带井试验的方式,闭水试验前,管道及检查井结构应检验合格,将试验段上、下游管口及各支线管口砌砖抹灰封堵,确保无漏水现象,并在下游管口装放水截门。

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

(2)注水浸泡1→2天→闭水试验不少于30分钟→计算试验渗水量→检验→合格→管线勾通

每公里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

Q=48q×1000/L

Q——每公里管道每昼夜的渗水量(m3/km.d)

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m3)

L——闭水管道长度(m)

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为合格.

14)工作坑回填

(1)回填要求同管线回填。

因工作坑不能使用压路机压实,故全部采用蛙夯或振动夯压实。

回填标准不变。

回填同时拆除支撑。

每回填到一步盘撑下0.5m时,拆除一步盘撑。

(2)回填土所用材料严禁有砖头、混凝土块、树根、垃圾和腐蚀土。

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虚土厚度≯20cm,每层回填完毕须进行自检,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

(3)回填工作开始前,必须向驻地监理工程申报管线回填土专项部位工程开工申请,阐明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回填质保体系,获批准后方可施工。

(4)工作坑回填按规定频率进行回填土的轻、重击实试验,求得该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实度。

工作坑内不得有积水、淤泥,所用填①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采用蛙式夯,虚土厚度≯20cm;②管顶上50cm至路床采用压路机,不应超过30cm,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cm,行驶速度不超过2km/h,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在不损及管道的前提下,尽早使用压路机进行回填碾压,在所回填段落,立标牌,标明施工负责人,质控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姓名。

每层回填完毕,自检合格后,层层报监理抽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凡是监理抽检不合格的,要返工或补压,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5)管道回填必须保证管道本身的安全,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20cm范围内要用蛙式夯夯实,虚厚≤20cm,回填时管道两侧对称进行,高差不超过30cm,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

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形成台阶,每层台阶宽度≮厚度2倍,当合槽施工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且基底位于同一高程时,管道之间的回填应与管道与槽壁之间回填同时进行,若不在同一高程时,应先回填基础低的沟槽,待回填到较高基础底面后,再按照要求进行回填。

回填密实度标准:

①胸腔(I区)≥95%(轻型击实)。

②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II区)>87%(轻型击实)。

③其他部位的压实度按:

由路槽底算起0-80cm范围内,主干路压实度达到98%;80-150cm范围内,主干路压实度达到95%;>150cm范围内,主干路压实度达到90%。

回填质量标准要求:

(6)检查井或小室高度>150cm的,在井周下列范围内,主要采用9%的石灰土与回填层同步施工,压实达到路基相应深的规范标准(见图二):

①检查井或小室回填前,清除不允许回填杂物,一定要清到底,回填工作面宽度为50cm,然后按压实层厚15cm分层回填适宜土到路床以下1.5m深。

②在路床以下1.5m深的范围,分为三步台阶宽度,按每层压实厚为15cm,回填9%的石灰土。

第一步在回填宽100cm条件下,分层回填夯实四层(60cm),压实度为93%(重型)。

第二步在回填宽150cm条件下,分层回填夯实三层(45cm)。

第三步在回填宽200cm条件下,分层回填夯实三层(45cm),第二步、第三步压实度为95%(重型击实标准)。

③如检查井或小室高度>150cm深范围,劈槽宽度为>50cm有困难时,可采用低标号砼回填(由现场指挥确定),至回填宽>50cm,然后用9%的石灰土回填至路床下1.5m深标高处。

(7)检查井或小室高度<150cm的,在路床以下的深度范围内,主路或路口的分层填筑9%石灰土,井底周围工作面宽度为50cm。

回填压实标准应符合路基相应深度的规范规定标准。

(见图三)

①回填前应严格清理工作面,清至原状土,回填前做好隐验记录。

②按压实厚度≤15cm分层回填夯实,压实度应≥93%(重型击实标准),至距路床90cm深时,分二步台阶,工作面分别为100cm、150cm,按压实厚度≤15cm分层,压实度应≥95%(重型击实标准),各分三层回填压实。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总则

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合理的、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项工程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且可追溯。

二.质量方针

全员精品意识,创建优质工程,全方位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三.质量目标

根据合同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确保本工程总体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四.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质量目标的组织保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执行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及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

2.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及施工技术负责人组成。

3.质检工程师负责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工作,施工专业队设专职质量员,协助专业队长及施工员进行各工序的自检及交接检验。

4.将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控制运用到每个工序,做好过程检验和施工试验,认真填写监控记录和试验过程报告,做好资料整理存档工作。

5.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认真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标准,确保设计要求,接受市质检部门、工程监理和设计人员的检查监督。

五.质量保证措施

1.管理措施

(1)项目部根据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创优计划,责任落实到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优活动,同时制定奖罚办法,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2)严格执行规范标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信为本,以质取胜。

(3)认真执行工程项目监理制度中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程序办事,使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达到业主满意标准、达到市优标准。

(4)针对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投入工程施工的资源,保证专业工种人员及各层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保证上岗人员具有工程所需相应质量管理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

保证采购的物资符合要求,对主材及半成品的合格分供方报甲方、监理批准后再进行采购。

管材等工业成品,必须符合设计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状态标识,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5)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使施工生产中直接影响质量的全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坚持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对于重点部位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6)工程实行专业化施工,配备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7)竣工资料随时收集,按合同,按期报出完整竣工档案。

密切配合甲方完成竣工备案程序。

(8)重要部位、工序使用准施证,各项手续齐全,特殊人员上岗证齐全,物资准备充分,有专人指挥,方可施做。

(9)质量过程控制按《质量管理手册》执行,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措施,认真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设计》、《质量计划》。

用作业指导书覆盖各工序施工,并做好各技术交底和各专业交底,抓好工序管理,坚持样板引路,执行三检制、挂牌制,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转入下道工序,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10)制定消除质量通病计划和措施,编制质量设计,控制好薄弱环节,作到有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11)加强成品保护的管理,各专业之间互相协调,不搞逆工序施工。

(12)现场材料、机械质量管理

1)严格控制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类建筑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2)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钢筋原材料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C3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及M10等级以上砂浆骨料必须进行取样分析,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机械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通过定期维修和保养,保证施工期间良好运行,各种测量、试验、计量等器具其精度符合施工生产的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仪器应及时作废。

4)坚决执行原材的进货验证和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

(13)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1)施工中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分项施工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2)凡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或发生质量问题,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班组进行停工整改,对于屡教不改者则勒令退场。

3)凡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4)项目经理部在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评定质量等形式作为依据。

(14)计量具管理

1)项目经理部计量员负责本部所有计量器材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2)现场计量器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损坏的计量器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4)计量器定期进行校正、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正过的量具。

六.技术措施

1.依据本工程特点建立和完善各项技术标准

(1)本工程严格按项目法进行施工管理,将ISO9001工作程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2)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程程序的实施情况,并同与建设、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及时进行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3)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使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建立质量目标奖罚制度,以保证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4)施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对工程质量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对工程质量总体状况的把握,以利于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5)加强施工人员进场前培训工作,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尤其是特殊过程的执行者以及各专业工种,必须按要求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2.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员等有关人员的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实施前15天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及监理工程师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工程质量严格按业主指定和认可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及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规定控制。

(2)按照IS09001标准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质量体系,规范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岗位,使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运转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管理秩序和管理效果。

(3)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人员严格按有效的图纸、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

(4)加强有关工序质量参数的监控,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