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06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docx

勘察报告汇海大厦讲解

一、前言

(一)目的和任务

东莞市汇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方)拟建汇海大厦,高48层(160m),地下室4层,总用地面积约12007.00m2。

为查明建筑场地内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层的稳定性、适宜性及地基土的承载力作出评价;提出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地下室基坑支护及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受东莞市汇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该建筑场地进行了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委托方和设计方确定,本场地共布置勘探孔47个,其中技术孔19个,鉴别孔28个,钻孔的具体位置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按规模和特征,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二)执行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执行如下技术规范:

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4、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5、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

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三)勘察概况

我院于2013年3月14日进场施工,使用3台100型工程钻机进行钻探,全孔取芯,按常规采集岩土样和水样,于2013年3月24日结束野外作业。

完成47个勘探钻孔,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详见表1。

岩土样、水样由广东省湛江地质工程勘察院东莞勘察部实验室测试。

钻孔位置根据委托方提供图纸用全站仪测放,坐标为珠系坐标,标高为85标高。

钻探方法:

采用XY-100型液压工程钻机3台;对第四系覆盖层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回转钻进全孔连续取芯;对基岩采用清水回转钻进连续取芯工艺;钻孔直径为91-130mm;

标准贯入试验:

采用机械式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

采取土(水)样:

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连续快速静力压入法,取水样采用取水器从钻孔中取

表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钻孔(个)

总进

尺(米)

取样及测试

完成

孔数

技术

孔数

鉴别

孔数

土样

数量

岩样

水样

数量

标贯

数量

水位测

量孔数

钻孔位置测量孔数

47

19

28

1560.60

26组

12组

2组

210

47

47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袁屋边村。

场地北侧为空地,南侧为东莞大道,东侧和西侧均为道路。

场地现状为空地,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

各钻孔孔口标高20.92~24.70m,高差3.78m。

(二)区域气候特征

本建筑场地属东莞市南城区管辖,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降雨集中于4-9月,全年无雪,常有台风。

(三)区域地质构造

本区域位于粤东地区的莲花山断裂带西南部位,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呈北东走向。

次生小断裂呈密集型分布,褶皱构造多为北东向,形态宽缓。

区域内历史上地震运动以微震为主,一般震级1~3级,东莞于1372-1621年间发生过7次有感地震,深圳从1567~1770年间发生过2.5级地震。

1970~1975年在深圳、南头、九龙、沙头角、大鹏湾及东莞长安等地发生过11次地震,震级1~2.4级。

(四)地层岩性

在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地基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素填土层(Qml)、②冲积层(Qal)、③残积层(Qel)、④风化花岗岩(γ)。

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素填土层(Qml)

①素填土:

暗黄、灰黄色,松散。

由粘性土等组成,含少量小石块,底部见少量暗灰色耕土。

该层各孔均有分布。

层厚2.30~6.40m,平均4.58m,层顶标高20.92~24.70m,平均22.67m。

该层取土样6组,主要试验结果见表2。

可见该土层为高压缩性土。

表2①素填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含水

天然

孔隙

塑性

液性

粘聚

内摩

压缩

压缩

密度

指数

指数

擦角

系数

模量

ω

Gs

ρ

e

Ip

IL

C

φ

a1-2

Es

%

/

g/cm3

/

/

/

kPa

MPa-1

MPa

个数n

6

6

6

6

6

6

6

6

6

6

最小值

33.6

2.68

1.75

1.009

12.2

0.79

10.2

5.4

0.56

3.00

最大值

36.3

2.71

1.80

1.098

15.4

0.92

17.2

9.6

0.67

3.59

平均值

34.9

2.70

1.78

1.045

13.5

0.88

13.5

7.5

0.64

3.23

标准差

1.1

0.01

0.02

0.035

1.1

0.06

2.7

1.7

0.04

0.22

变异系数

0.03

0.004

0.01

0.033

0.1

0.07

0.2

0.2

0.06

0.07

标准值

13.1

7.3

作标贯试验6次,校正后击数N=3.8~5.3击,平均4.8击,变异系数0.13,标准值4.0击。

2、冲积层(Qal)

根据岩性特征分三亚层,分述如下:

②-1淤泥质土:

灰、灰黑色,很湿,流塑。

含少量有机质,见较多腐木,含粉细砂。

本层分布于ZK1、ZK2、ZK9~ZK11、ZK19、ZK28、ZK35~ZK37、ZK44~ZK47孔。

层厚0.70~6.20m,平均3.05m;层顶标高15.32~20.00m,平均17.54m;层顶埋深2.50~6.40m,平均4.99m。

该层取土样6组,主要试验结果见表3。

可见该土层为高压缩性土。

表3②-1淤泥质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含水

天然

孔隙

塑性

液性

粘聚

内摩

压缩

压缩

密度

指数

指数

擦角

系数

模量

ω

Gs

ρ

e

Ip

IL

C

φ

a1-2

Es

%

/

g/cm3

/

/

/

kPa

MPa-1

MPa

个数n

6

6

6

6

6

6

6

6

6

6

最小值

42.4

2.64

1.68

1.186

13.6

1.06

4.9

2.2

0.70

2.58

最大值

49.6

2.65

1.72

1.351

17.6

1.76

13.2

3.4

0.91

3.12

平均值

46.3

2.64

1.70

1.273

15.5

1.21

8.3

2.8

0.80

2.87

标准差

3.0

0.01

0.02

0.063

1.5

0.27

3.9

0.5

0.08

0.23

变异系数

0.1

0.004

0.01

0.049

0.1

0.22

0.5

0.2

0.10

0.08

标准值

8.1

2.7

作标贯试验8次,校正后击数N=0.9~2.6击,平均2.2击,变异系数0.30,标准值1.7击。

根据土工试验,标贯击数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60kPa。

②-2细砂:

灰、灰白色,饱和,松散。

含中粗砂和粉砂,砂质为石英,级配一般,次园状。

本层分布于ZK2、ZK10、ZK37、ZK47孔。

层厚1.10~1.40m,平均1.18m;层顶标高11.96~16.57m,平均14.28m,层顶埋深5.00~9.60m,平均8.05m。

该层取土样2组,试验结果为细砂。

作标贯试验2次,校正后击数N=5.8~6.6击,平均6.2击。

根据标贯击数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80kPa。

②-3粉质粘土:

褐黄色,湿,软可塑。

粘性较好,切面光滑,含粉细砂。

本层分布于ZK2~ZK4、ZK11~ZK13、ZK20~ZK24、ZK27、ZK29~ZK32、ZK38~ZK42、ZK44、ZK45孔。

层厚0.60~4.10m,平均2.13m;层顶标高15.47~19.02m,平均17.68m,层顶埋深2.70~7.60m,平均4.43m。

该层取土样6组,主要试验结果见表4。

可见该土层为中~高压缩性土。

表4②-3粉质粘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含水

天然

孔隙

塑性

液性

粘聚

内摩

压缩

压缩

密度

指数

指数

擦角

系数

模量

ω

Gs

ρ

e

Ip

IL

C

φ

a1-2

Es

%

/

g/cm3

/

/

/

kPa

MPa-1

MPa

个数n

6

6

6

6

6

6

6

6

6

6

最小值

26.4

2.68

1.81

0.825

11.4

0.45

18.8

7.7

0.38

3.81

最大值

31.6

2.72

1.87

0.945

15.0

0.69

24.7

10.8

0.50

4.80

平均值

29.8

2.70

1.84

0.903

13.8

0.56

21.7

9.5

0.47

4.10

标准差

1.8

0.02

0.02

0.043

1.4

0.09

2.2

1.1

0.04

0.36

变异系数

0.1

0.01

0.01

0.048

0.1

0.16

0.1

0.1

0.09

0.09

标准值

21.0

9.2

作标贯试验10次,校正后击数N=6.2~8.1击,平均7.4击,变异系数0.10,标准值7.0击。

根据土样试验结果、标贯击数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160kPa。

3、第四系残积层(Qel)

③砂质粘性土:

褐黄、灰黄色,湿,硬塑。

粘性较差,含粗中细粒和少量细砾,原岩结构清晰,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

该层各孔均有分布。

层厚3.50~19.40m,平均12.88m;层顶标高10.56~21.02m,平均16.04m;层顶埋深2.30~11.60m,平均6.63m。

取土样6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5,从表中可知该土层属中压缩性土。

作标准贯入试验129次,校正后击数N=6.7~21.1击,平均值13.5击,变异系数0.24标准值13.0击。

根据土工试验结果、标贯击数和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200kPa。

表5③砂质粘性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含水

天然

孔隙

塑性

液性

粘聚

内摩

压缩

压缩

密度

指数

指数

擦角

系数

模量

ω

Gs

ρ

e

Ip

IL

C

φ

a1-2

Es

%

/

g/cm3

/

/

/

kPa

MPa-1

MPa

个数n

6

6

6

6

6

6

6

6

6

6

最小值

16.0

2.65

1.80

0.628

10.0

0.03

14.9

16.8

0.28

4.12

最大值

29.7

2.68

1.91

0.931

15.3

0.45

31.0

27.0

0.44

5.81

平均值

24.7

2.67

1.86

0.794

12.8

0.25

21.4

20.3

0.35

5.15

标准差

4.9

0.01

0.04

0.106

1.9

0.14

5.6

3.5

0.05

0.60

变异系数

0.2

0.004

0.02

0.134

0.1

0.56

0.3

0.2

0.14

0.12

标准值

20.8

19.7

4、风化花岗岩(γ)

按风化程度分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四个风化带。

④-1全风化花岗岩:

褐黄色,成份完全风化,原岩结构清晰,岩心呈坚硬土状,泡水易软化崩解。

本层分布于ZK1、ZK4、ZK5、ZK9、ZK10、ZK13、ZK17~ZK19、ZK21、ZK25~ZK27、ZK31、ZK33、ZK35~ZK41、ZK45~ZK47孔。

厚度1.30~13.10m,平均5.13m;层顶标高-6.33~11.35m,平均3.10m;层顶埋深10.60~30.50m,平均19.59m。

作标准贯入试验35次,校正后击数N=20.1~34.7击,平均25.1击,变异系数0.12,标准值24.2击。

根据标贯击数和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350kPa。

④-2强风化花岗岩:

褐黄、棕红色,成份部分风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心呈坚硬土状,底部半岩半土状,手可捏碎,底部含中风化岩块。

该层各孔均有分布。

厚度0.30~14.30m,平均4.06m;层顶标高-14.83~8.88m,平均0.44m;层顶埋深12.30~39.40m,平均22.26m。

作标准贯入试验19次,校正后击数N=37.6~55.3击,平均49.1击,变异系数0.09,标准值47.4击。

根据标贯击数和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600kPa。

该层属较极软岩,受风化程度影响,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④-3中风化花岗岩:

灰黄、灰白色,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含变质矿物,沿节理裂隙分布风化变质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等,岩体中厚层状,岩芯呈碎块~短柱状,岩质坚硬。

该层各孔均有揭露。

揭露层厚1.50~7.30m,平均4.24m;层顶标高-19.23~-6.57m,平均-3.11m层顶埋深15.00~41.20m;平均25.75m。

该层取岩石试样6组件,饱和状态下作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见表6。

表6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

层号

名称

统计个数(n)

范围值(fr)

平均值(frm)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δ)

标准值(frk)

MPa

MPa

-

-

MPa

④-3

中风化花岗岩

6

14.30~22.60

18.48

3.23

0.17

17.93

根据岩石抗压强度、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3000kPa。

岩石属较软岩,受风化程度影响,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④-4微风化花岗岩:

灰白色,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岩体中厚层状,岩芯呈长柱状,岩质致密坚硬。

本层于ZK10~ZK17、ZK19~ZK26、ZK29~ZK35、ZK39~ZK45孔。

揭露层厚3.00~5.80m,平均4.31m;层顶标高-19.13~1.38m,平均-8.39m层顶埋深20.10~43.70m;平均31.75m。

该层取岩石试样6组件,天然状态下作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见表7。

表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

层号

名称

统计个数(n)

范围值(fr)

平均值(frm)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δ)

标准值(frk)

MPa

MPa

-

-

MPa

④-4

微风化花岗岩

6

58.5~79.5

68.65

8.51

0.12

66.59

根据岩石抗压强度、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ƒak=5000kPa。

岩石属坚硬岩,受风化程度影响,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各岩土层的埋藏分布状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三、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及其腐蚀性评价

在钻孔揭露的岩土层中,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和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②-2细砂层中,为弱~中等透水层。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④-2强风化花岗岩层中,属于强透水层。

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大气蒸发及渗透为地下水排泄条件,地下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

勘察期间测量钻孔混合地下水位深度为2.00~10.10m,水位标高为13.82~17.17m。

于ZK10、ZK47取水样2件作水质分析,于ZK3、ZK28孔水位以上的土取土试样2件作易溶盐试验,主要评价指标见表8和表9。

表8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表

孔号

分析项目

指标

水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性

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单位

含量

Ⅱ类

环境

强透水性地层

弱透水

性地层

长期

浸水

干湿

交替

ZK10

Ca2+

mg/L

18.80

Mg2+

mg/L

4.15

Cl-

mg/L

29.78

SO42-

mg/L

32.50

HCO3-

mmol/L

1.869

PH

6.83

游离CO2

mg/L

25.20

侵蚀性CO2

mg/L

7.63

总硬度

mg/L

64.03

总碱度

mg/L

93.54

ZK47

Ca2+

mg/L

16.05

Mg2+

mg/L

3.40

Cl-

mg/L

26.10

SO42-

mg/L

24.07

HCO3-

mmol/L

1.415

PH

6.77

游离CO2

mg/L

20.96

侵蚀性CO2

mg/L

8.80

总硬度

mg/L

54.08

总碱度

mg/L

70.81

表9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表

孔号

分析项目

指标

土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性

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单位

含量

Ⅱ类

环境

强透水性地层

弱透水

性地层

长期

浸水

干湿

交替

ZK3

Ca2+

mg/Kg

14

Mg2+

mg/Kg

3

Cl-

mg/Kg

32

SO42-

mg/Kg

22

HCO3-

mmol/Kg

1.53

PH

6.05

ZK28

Ca2+

mg/Kg

12

Mg2+

mg/Kg

3

Cl-

mg/Kg

22

SO42-

mg/Kg

44

HCO3-

mmol/Kg

1.03

PH

5.67

根据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进行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和水位以上的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微腐蚀性。

水质分析结果详见《水质分析报告》,土的腐蚀性见《易溶盐试验报告》。

2、抽水试验

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根据设计要求,做抽水试验孔六个,分别为ZK10、ZK14、ZK17、ZK39、ZK43、ZK47。

抽水试验时测得水温为21~23CO。

抽水试验成果见表10。

表10抽水试验成果表

孔号

Sw(m)

S1(m)

rw(m)

r1(m)

出水量Q(L/s)

出水量Q(m3/h)

出水量Q(m3/d)

过滤器有效进水长度L(m)

单位涌水量q(L/s.m)

渗透系数K(cm/s)

渗透系数K(m/d)

水力坡度

影响

半径

(m)

ZK10

9.50

0.15

0.06

7.50

0.58

2.08

49.85

6.00

0.06

0.0067

5.782

0.022

100

ZK14

11.55

0.25

0.06

6.00

0.13

0.46

11.06

6.00

0.01

0.0015

1.323

0.006

12

ZK17

11.90

0.06

0.06

5.00

0.03

0.11

2.59

6.00

0.003

0.0004

0.354

0.022

8

ZK39

7.20

0.08

0.06

5.20

0.30

1.09

26.18

8.00

0.04

0.0070

6.021

0.022

50

ZK43

13.60

0.10

0.06

6.00

0.22

0.80

19.09

8.00

0.02

0.0023

2.012

0.022

25

ZK47

12.30

0.05

0.06

5.50

0.22

0.79

19.01

8.00

0.02

0.0028

2.405

0.015

25

按承压非完整井(井壁进水)计算

有一个观测孔,一次降深:

K=0.16Q[23lg(1.6L/rw)-arsh(L/r1)]/L(Sw-S1)

r1抽水孔至观测孔距离(m)

S1观测孔水位降深(m)

L过滤器有效进水长度(m)

rw抽水孔孔径(m)

Sw抽水孔水位降深(m)

四、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东莞市建设局东建[2004]32号文,场地所在地区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建筑物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

根据钻孔资料,①素填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