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70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docx

苏教版数学三上教材分析

苏教版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习惯划分的中年级的起始。

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积累了许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

另一方面表现在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激励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评价学习成果,都与一、二年级明显不同了。

本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充分注意了学生的现实。

全册教材除期末“整理与复习”外,共编排10个单元。

其中7个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的认识方面,有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

在数的运算方面,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结合这些计算,还要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常见的量方面,有千克和克,24时记时法。

2个单元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方面,有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在测量方面,有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个单元教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

结合上面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5次实践活动。

从本册起,教科书里增加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两块内容,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编排的。

编排“你知道吗”,通过介绍数学历史、讲述数学故事以及数学人物,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数学的应用是广泛而现实的。

从而逐渐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思考题”联系教学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的宽度、深度上有所扩展。

编排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既不勉强每个学生都学习,又要吸引、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学习。

在实践中也证明大多数孩子都有能力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以笔算为主线。

先通过比较容易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教学除法竖式及除法的验算;然后教学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况;最后教学商的个位上是0的除法。

教材把口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穿插到各个“想想做做”或练习中。

单元教学结束时安排了场景型的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

教材在安排口算教学时,细致考虑了计算知识的发展线索。

第1页例题中安排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40÷2,这是笔算的基础,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第一步,应该先于笔算教学。

教材鼓励学生在直观操作情境中自己想办法计算,鼓励自主探索,组织学生广泛交流。

“想想做做”第1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商,体现了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适时优化算法的思想。

然后,第4页“想想做做”第3题里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带出非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

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除法笔算,所以带出新口算不会有困难,通过口算还能促进对笔算的掌握。

另外,在这道题里还组织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整合,既让学生体会乘、除法口算在思路上有相似的地方,又再次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以及乘法能验算除法。

2.笔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

教材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进行编排。

教材通过解决把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女孩、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把6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3个班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经历算法的创造过程,学会相应的口算和笔算。

这样的编排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细致地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地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的再设计,真正做到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功夫。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出示6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口答。

目的是复习表内除法。

接着出示40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思考。

这个问题实际是解决例1的口算。

学生解决完40÷2的口算之后再出示把40根和6根合起来,再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分得几根,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动手摆一摆小棒,动脑筋想一想,动小嘴巴说一说,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探索算法。

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合实际操作,形成口算思考,知道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最后引导学生探索用竖式计算,特别是对“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或自身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实际教学的活动中,“2”要写在十位上感觉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到是一定要强调第二步是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继续除,与第一步要分开,因为在分小棒的时候就是分两步来分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分小棒的过程来理解,接着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由扶到放,逐步学会竖式计算。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说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应该怎样进行?

应该注意什么?

初步总结计算法则。

这里总结法则实际就是让学生能结合题目说说计算的步骤与过程,因为这样的除法竖式结构与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有很大差异,在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结构掌握还不很熟练的时候,很有必要让学生说计算步骤,有助于熟练计算的程序,提高计算速度。

我觉得整个教学安排过度比较自然,紧凑,感觉学生学习的效果比较好。

附计算口诀:

从被除数高位开始,除到哪位商哪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定比除数小。

3.验算除法

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教材没有把这个知识直接告诉学生。

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总会想一想钱付得对吗、找回的钱对吗这些问题,在数学上就是验算。

第3页例题在算出可以买12块巧克力后,问学生“算得对吗”,学生马上会想到:

每块巧克力3元,买12块要3×12=36(元)。

由此看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

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验算的含义,养成验算的习惯。

例题接着以65元钱可以买21块巧克力还剩2元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引导他们把买21块要63元,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这种具体的思考抽象成数学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安排三组对比题。

其中第一组下面一道式子是上面一道式子的商乘除数,可以验算上面一道除法题计算是不是正确。

另两组的下面式子都是上面式子里的商乘除数再加余数,也能验算上面一道除法计算。

教材没有概括出“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更不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关系的存在。

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验算只对已经学过的计算进行检验,新课程还利用验算改变新知识的学习方式。

第7页例题让学生对自己首次进行的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计算进行检验,第9页例题让学生对自己首次进行的商末尾是0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检验,这两道例题都体现了“猜想(假设)—验证—调整猜想—再验证……直至正确”这种学习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态度。

4.估算

教材加强估算教学,第8页第6题和第11页第2题都要求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教材把估算安排在口算与笔算之后,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形成自己的估算方法,并且通过学习估算进一步熟悉除法试商,巩固除法计算,培养估计能力与习惯。

5.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除法教学,教材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的题材广阔,贴近生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常用的数量关系。

如第11页第3题,学生从解题中能发现求买笔记本本数的方法是“总价÷单价”。

还能发现在总价相同的前提下,买单价便宜的笔记本,数量比较多。

第12页第4题在分别求各种书的单价时,学生能总结出“总价÷数量=单价”。

这些数量关系不是教师传授的,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习得的,是对数学活动的经验积淀。

教材还注意联系现实情境灵活地回答实际问题。

二是解决把总数或剩下的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练习一第5~8题。

第5题是图、表结合呈现的连续两问,使学生明白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先算老师和学生一共多少人,是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

第6、7、8题以图画、对话形式呈现,让学生借助图画直观和生活经验理出解题思路,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表述。

教学这些题,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发展数学思考落到实处。

6.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许多提出问题的空间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机会。

《农村新貌》让学生应用刚学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里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图里出现的数学信息并不太多,但可以从中提出并解决许多问题。

教材鼓励学生尽量提出问题,体会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用相关的条件。

7.练习处理

P12/6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比较,找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这样的规律,但是在语言表述上不够流畅,如果学生语言表达不大流畅时可以以填算式的形式考察他们是否理解了,课上就可以补充90÷15=90÷()÷()。

学生可以填出90÷15=90÷(3)÷(5)或90÷15=90÷(5)÷(3),就说明他们理解了。

但究竟把后一个数拆成哪两个数,先除以哪一个,学生没有很强的简算意识,所以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一下,发现90÷15=90÷(3)÷(5)更容易算,为后续学习服务。

课后可以布置类似的题型帮助学生熟悉这样的规律。

P13/9。

尽管书上不要求学生找到最省钱的方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提高。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这道题时间不够充裕,建议可以事先将表格设计好让学生根据此课前先独立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租船方案,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表格,将方案找全,进而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方案,一般同学都会选择最经济的租船方案,进而揭示类似的租船租车等问题的普遍规律:

尽量租大船,尽量满载,这样最经济。

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时做好铺垫。

友情提醒:

除法计算是学生易错的计算教学,

从我教学的实践中看,学生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除法笔算的格式不对,(特别是能口算的)例如:

48

4

48

12

0

(2)有余数的除法横式中余数漏写。

(3)表内乘法及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导致的计算错误。

所以我们要平时要加强计算训练,课中练,课后练,以提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作业中每天坚持一条口算的(约20题)练习。

再适当布置一些除法的竖式计算。

不能局限于教什么做什么,也要把前面学过的乘法、加、减法计算都拿出来,经常练习。

训练时间长了,大家就会看到其好处。

第二单元《认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

全单元的内容包括一千到一万间各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相应的口算与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读、写整千数。

苏教版教材第一学段前四册中的认数教学安排得很细致,学生经历了20以内数、百以内数和千以内数三次认数过程。

他们从中积累了利用小棒、计数器、正方体木块等学具帮助认数的经验,积累了研究数的组成、理解数的意义的经验,积累了读、写较小的数以及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经验,已经整理了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的顺序……这些都是继续学习更大数的重要资源。

本单元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学习经验。

2.认数

(1)认识一万及整千数:

教材首先出示一幅体育馆的照片,并告诉学生:

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

“一万”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数,教材希望这个情境能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万是比较大的数,同时激起一万有多大、一万怎样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一万等疑问,引起学生继续认数的愿望。

二年级(下册)认识一千时已经使用正方体木块作教具和学具。

教材从一个大正方体表示一千为起点,让学生看着一个个大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依次直观认识一千、二千、三千……九千。

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告诉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首次直观描述了一万的含义。

然后在计数器上确定万位,在千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添上万位并凸现数位顺序,这些都在帮助学生加强对10个千是一万的认识。

接着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学习整千数的组成与读写,又一次理解整千数的意义。

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借助数轴进一步体会整千数之间的关系。

把认数与口算密切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由于学生已经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的能力,所以教材把整千数加、减口算安排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自己学习。

口算思路是开放的,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时如有学生联系一位数加、减想整千数加、减的得数,应提出肯定与表扬。

(2)认识非整千数

第19页例题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应用读、写三位数的方法读、写四位数上,先读、写各位上都不是0的四位数,再读、写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然后读、写中间有连续两个0的四位数,至于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安排在“试一试”里教学。

我觉得这里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读、写三位数,还要引导学生对比。

读法、写法的对比,首先要把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数和中间只有1个0的数(例题第2和第3个数)进行对比,其次要对比末尾有0的数(试一试中的两个数),最后要把这4个数综合起来对比。

经过这三层次的对比,学生能体会到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最关键的是正确读、写数中的0,从而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3.在开放情境中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选择的题材是开放的。

第24页例题提供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单价,这四种家电可以两两比较价格的高低。

例题只比较电视机和空调器的价钱,“试一试”比较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价钱,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比较对象。

比较的思路和表达的方式是开放的。

在比较两个具体的数的大小时,学生从各自的数学现实、个性爱好出发,设计自己的比较方法。

学生表达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例题里的两种思路仅是学生众多方法中的一部分,教材鼓励比较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化。

练习是开放的。

“想想做做”第2、3题联系实际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经常应用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

第6题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先分别用卡片摆出数,再比较大小。

这道题的容量很大。

没有卡片可以让学生口述,写下组成的数,同桌合作学习。

第5题要说出八个四位数各接近几千,第7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估计。

这些题是在学生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能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为以后估算作准备。

4.练习处理

(1)通过组织对比练习,强化巩固0位置不同读法不同。

例如P28页第9题,

(2)强调认真审题,提高解题正确率。

在练习中的易错类型是在□填上最大或最小的数。

有的学生填得虽然符合大小关系,但却没有按要求填出最大的或者最小的数。

我在教学中建议学生填出来之后在看一看,能不能再填比这个数大或者小的数了,如果不能再填了,才说明符合要求了。

(3)适当拓展延伸,为后续学习铺垫。

例如在P22/10完成之后可以适当补充练习:

※用2、9、0、0四个数组成0不读出来的数中最小的是(),组成的只读1个0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多能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不重复)其中前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来组成数,而不是自由组数,比第10题难度稍有提升,最后一个问题,要想把所有数都找全,可以用枚举的方法,在枚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找到规律,将2放在千位上可以组成3个数,那么将9放在千位上也可以组成三个数,进而得到可以用2×3=6(个)这个方法来解决。

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册找规律单元中会出现,我觉得在这里适当渗透,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在四年级再学习时不至于感到陌生,反而会觉得数学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紧密联系的。

在学完比较数的大小之后也可补充拓展练习:

※用3、8、7、0四个数最多能几个组成不同的4位数。

并给他们排序.

(各个数位上的数不重复)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材分析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

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

”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2.引出、讲解、感受千克和克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

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30页的底注介绍了千克可以用“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

“千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1)让学生知道“千克”。

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

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

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

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2)让学生体会1千克。

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

我们在上课时让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课后让学生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

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我们还得到了他们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大约重1千克,词典每个学生都带,所以便于每个人都体验。

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

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

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3)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1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1000kg。

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

还有“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

这些素材来自生活,选自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带着新学习的知识去观察周围,去了解物体。

教学“克”的时候:

首先要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

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从而感到1克是很轻的。

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

接着要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

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还要通过“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直尺比1克重”凸现1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

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

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

1千克=1000克。

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由于没有教学多位数的乘、除计算,只能应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换算思考。

如2千克是2个1000克,等于2000克;5000克是5个1千克,等于5千克。

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公式:

千克→克,数字后面加3个0

克→千克,数字后面去掉3个0

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36页第4题里1个大面包重190克,4个小面包每个重70克,求这5个面包一共重多少克;第5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少克。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有关物重的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37页第6题在求出1号杯里有水60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2号、3号杯里大约各有多少克水。

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

先通过300-240=60求出1号杯里的水重是后面进行估计的关键,也是解答这道题的难点。

为此,教材通过第35页的第4题预先作了铺垫。

38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

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的水果或蔬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

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

这一段教材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

第二段称体重。

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称体重和比体重活动。

5.友情提醒:

表示物体有多重时,较重的我们一般用千克表示,较轻的一般用克表示,但是一个重量的大小,不仅仅看单位还要看前面的数字,比如4千克○4500克,虽然克的单位小,但4500克仍然是大于4千克。

这点要在练习中让学生明确,数字和单位要结合起来看。

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经常运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能力。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加法和减法分开编排。

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

在加法口算中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

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

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

由于学生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具体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的比较。

(2)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

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39页与第41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

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

如44+25的计算:

思路一:

40+20=604+5=960+9=69

思路二:

44+20=6464+5=69

思路三:

44+5=4949+20=69

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

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

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

减法也是如此:

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针对具体的题目找到合适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