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40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docx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

一、概述

1、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

S310至胜利通自然村水泥路位于察右中旗境内,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农牧区城镇地区差距,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提高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是贯彻我国攻克深度扶贫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次重要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任务依据

受察右中旗交通局委托,呼和浩特市冉阳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S310至胜利通自然村水泥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我公司接受任务后对路线走向进行了察看,对现有线位存在问题段落制定路线调整方案,进行了此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与2018年8月完成此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3、总体设计

全面体现“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要求,坚持“先进理念、系统管理、经济可靠、有效实施”的工作原则,并结合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强调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突出公路及其设施的在确定技术标准和指标中的主导作用。

在设计时将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配套各自进行总体设计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作用。

主体工程设计按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选用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依照项目途径行政属性,主要节点为乡、镇及村庄,该项目选取功能类别为次要集散公路,公路技术等级为四级。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对其分项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了设计。

4、技术标准

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采用20公里/小时,同时根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服务性类型等功能综合确定1线路基宽度6.0米,2线路基宽度4.0米;1线路面宽度4.0米,2线路面宽度3.0米;土路肩2×1.0(2×0.5)米,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主要技术标准表

项目

单位

1线

2线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Km/h

20

20

路基宽度

m

6.0

4.0

车道宽度

m

4.0

3.0

土路肩宽度

m

2×1.0

2×0.5

停车视距

m

20

20

路面面层类型

 

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1/25、桥涵1/25

路基1/25、桥涵1/2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0.05g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5、新技术及计算机运用情况

为提高测量精度、测设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次设计广泛应用了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系统。

1)外业测量采用GPS技术;

2)采用纬地软件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

3)应用辽宁公路桥梁计算机设计数字系统、公路涵洞计算机设计数字系统进行桥梁、涵洞设计。

4)应用科盟交通工程软件对版面尺寸较大的标志进行了验算。

5)计算机成图率100%;

6、采用技术规范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B02-2013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交通部部颁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交通部部颁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农村牧区道路技术标准》DB15/T324-2005

二、建设条件

察右中旗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33.2℃,最低气温-36℃,年降水量348.3毫米。

全年无霜期86天。

年平均风速4.7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55%,年日照时数2858小时。

最大冻深2.7m。

三、路线

1、布线原则

全线本着以利用旧路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布线尽量考虑采用单侧加宽,同时可以使路基、涵洞接长施工方便,减少纵向接缝数量,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对于局部线形指标过低,视距不良或交通严重堵塞的路段,选择废弃旧路,重新布设新线。

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路基填筑的技术要求,本着方便施工并且降低施工成本的原则,在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下因地制宜布线,使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视觉的连续性和公路沿线景观相协调。

2、路线位置及主要控制点

本项目位于察右中旗,路线1线起点位于乌兰苏木胜利村,终点位于小东沟村;路线2线位于小东沟村内。

路线全长3580.528米;

3、原有公路使用情况、存在问题

本项目原有公路为乡村土路,宽度约2-5米不等。

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量的增加已无法满足交通运输能力和运能。

通过对原路的改、扩建,平、纵面指标符合四级公路规范要求,对今后行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4、公路用地、征用基本农田及拆迁情况

共占用旧路18.797亩,耕地5.50亩,草地30.063亩。

5、路线平面设计

在满足工程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灵活运用撑握各种线形指标的规范要求,顺应地形地物景观的要求,力求平面线型指标间的均衡和平纵面线形的协调。

平均每公里交点5.865个,平曲线总长1.795公里,占线路总长50.152%,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2处,最大直线长度267.067米,路线增长系数1.147。

6、路线纵断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设计在技术指标为指导的前提下主要考虑原路基的强度,穿越村庄的排水问题,桥涵的净空、最小填土高度、交叉位置的控制要求、以及地质进行了纵断面设计。

竖曲线总长1.560公里,占线路总长43.575%,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1112.925米1处,凹形2240.561米1处,最大纵坡5.149%。

7、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先对沿线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及标高进行仔细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放样与加密控制工作。

四、路基、路面

1、设计原则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25。

2、路基高度

路基填土高度除应保证路基稳定、桥涵高度、交通要求外,还综合考虑了全线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以及路拱横坡、超高横坡对路基最小压实厚度的要求进行路基设计。

3、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采用6.0(4.0)米,路基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标高。

4、超高与加宽

除穿村段落外,按积雪冰冻地区设置超高。

超高缓和段在缓和曲线内完成。

超高旋转轴为绕路线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加宽采用一类加宽,见路基、路面加宽表。

左超高用虚线表示。

5、路基横坡

路面路拱横坡为路面横坡0%,土路肩2%。

6、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

1.5,挖方路堑边坡坡度为1:

1,碎落台宽度为1米。

7、低填方及挖方路基

对于低填方及挖方路基,为保证路床压实度,应先将原地面下挖至上路床底面处进行碾压,路床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5%。

其工程量详见低填浅挖工程数量表。

8、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基:

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0-30cm)压实度≥95%,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30-80cm)压实度≥95%;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压实度≥94%;下路堤(路面底面以下150cm以下)压实度≥92%。

零填及路堑路床(路面底面以下0-30cm)压实度≥95%。

路肩压实度≥90%。

9、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以下标准,填方路基:

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0-30cm)CBR≥6%,填料最大粒径<10cm;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30-80cm)CBR≥4%,填料最大粒径<10cm;零填及路堑路床(路面底面以下0-30cm)CBR≥3%,填料最大粒径<10cm。

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CBR≥3%;下路堤(路面底面以下150cm以下)CBR≥2%,填料最大粒径<15cm。

10、填前碾压

路堤基底为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清除地表腐植土进行碾压,压实度(重型)根据路基的层位而定。

11、特殊路基处理

旧路基加宽时,应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的台阶,台阶作2%向内倾斜的倒坡。

加宽采用机械碾压的方法,在宽度不足机械工作的宽度采用人工夯实的施工方法。

12、新旧路基衔接设计

将旧路土路肩开挖至新建结构路床底后,再开挖台阶至原地面线上30厘米,且台阶宽度不小于2.0m路基分层填筑碾压至下路床顶后进行碾压。

13、取、弃土方案

路基取土采用集中取土方式,路基弃土也采用集中弃土方式。

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中,挖方、弃方为天然密实方;借土填方、本桩利用、远运利用为压实方,压实系数为1.16。

14、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原则:

路基防护是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河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

本段公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结构形式,以利于边坡稳定及防止路面水冲刷边坡。

同时根据水流性质、河道地貌、地质等因素结合路基位置选用了适宜的防护工程。

路基防护根据现场勘察针对性在1线K2+125-K2+140段左侧两侧设置护岸;在1线K1+780-K1+800段右侧、2线K0+000-K0+140段右侧设置隔水墙;详见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

15、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填方采用漫流散排的方式进行排水。

路基排水根据现场调查针对性在1线K2+931-K3+125段左侧设置排水沟;在1线K2+300-K2+400段左侧、1线K2+800-K2+931段左侧设置边沟;详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边沟排水沟沟底纵坡应与地面相协调,并保证沟底纵坡不小于3‰,如有疑问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16、结构方案

(1)设计安全等级三级,设计基准期10年。

(2)根据路面的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变异水平等级高级。

(3)水泥砼的设计强度应采用28d龄期的弯拉强度,其标准值4.0MPa。

(5)路基干湿类型设计中湿路基,路基土类别按易冻胀土或很易冻胀土设计,当地最大冰冻深度2.7米。

(6)路基回弹模量取值根据路基土组砂类土组,代表值70MPa。

根据当地水文调查、路床顶距地下水位的距离2.5米,选用湿度调整系数0.73,最终选定土基回弹模量51MPa。

土基顶面设计弯沉值为:

182.7(1/100mm)。

垫层交工验收弯沉值为:

175.2(1/100mm),垫层压实度≥97%。

(7)路面设计方案:

1线路面宽4.0米,采用20厘米水泥砼面层+20厘米天然砂砾垫层;2线路面宽3.0米,采用16厘米水泥砼面层+15厘米天然砂砾垫层。

详见路面结构图。

(8)切缝深度按采用粒料类基层设计,槽口深度为5厘米、缝宽8毫米。

面层表层构造深0.5-0.9mm,表面构造采用压槽方式,采用上宽6mm的半圆形槽。

在临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应设置横向胀缝。

(9)填缝材料采用热沥青加热施工。

(10)机械设备使用强制搅拌楼。

(11)交工验收时表面构造深度0.5mm。

(12)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26.5mm。

天然砂采用中砂。

(13)路面加宽段应与本体同时浇筑施工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行车安全。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水泥用量,保证面层强度,避免混凝土面层后期起皮等病害。

(14)在表面压光后24小时开始湿养护,湿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夏天可以适当提前开始湿养护。

在水泥地面进入初凝时应覆盖草席或塑料膜养护,避免阳光直射和刮风。

冬季施工时,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度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避免混凝土面层因为受冻造成地面起皮起砂。

(15)水泥型号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

(16)压实度

垫层压实度≥97%,路肩压实度≥90%。

五、桥梁、涵洞

设计原则:

桥位及涵洞位置服从路线总体走向,所有桥涵的布设均满足排洪、灌溉需求,桥涵跨径考虑所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

跨径的选择、设置规模以尽可能不压缩河道为原则。

本项目共设置1-1.0米圆管涵4道,涵长36米;设置2-1.0米圆管涵1道,涵长8.5米;设置1-0.5米圆管涵1道,涵长8.0米;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基底承载力不得小于150KPa。

桥涵基础埋深2.0米,圆管涵顶部路面范围内设置4米长钢筋网片,涵洞进水口两侧设置护坡。

本项目共有过水路面4处,总长100米。

六、路线交叉

本项目为四级公路,全线不封闭,与一般道路相交时,做平交处理。

在对被交路的等级、路况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平交口,减少对主线交通的干扰。

路线交叉方式均采用加铺转角方式。

与公路相交采用主线结构。

七、交通标志及沿线设施

1.1设计依据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2015

交通部部颁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678-2009

国家标准《公路临时性交通标志》GB/T28651-2012

国家标准《公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国家标准《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

国家标准《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09)

国家标准《公路波形梁钢护栏》(GB/T31439-2015)

国家标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2006)

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1997

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1.2、设计原则

本段公路交通标志平面布设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规范执行,力求做到各类标志齐全、功能完整。

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将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司机顺利、快捷的抵达目的地。

在标志布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A.标志布设应注重平衡、均匀性,避免过多信息分散司机注意力。

B.标志结构、版面设计考虑其视认效果和美学要求,力求庄重、大方和美观。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本段公路各类标志的布设及设计方法如下:

(1)警告、禁令标志

警告标志,旨在警告驾驶员即将出现不利的道路线形(如急弯、陡坡、构造物等)、沿线村镇、平面交叉,提醒司机谨慎驾驶。

设置时,可根据具体的不利条件,采用不同的警告内容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处。

禁令标志设在需要减速、禁行的路段之前适当位置。

(2)指路标志

设置在与本公路相临近的被交道路上,使司机能正确确认高速行驶时的车距。

1.3、材料要求

(1)反光膜

交通标志板均应采用符合现行《公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要求反光膜或其他逆反射材料制作,本段公路所有标志板反光膜上的文字、符号、底衬等均采用Ⅱ类反光膜。

(2)标志板材料

标志板采用3003铝合金板,其抗拉强度不小于95MPa。

大型结构的底板结构,采用挤压成型的2024铝合金板材拼装而成。

标志底板技术指标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有关规定,板厚分别为3mm。

滑动铝槽采用与标志板相应牌号铝制作。

(3)支撑结构

A交通标志立柱可采用钢管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钢管顶端应设置柱帽。

钢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B交通标志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位于桥梁段的单柱式交通标志可采用钢结构附着在桥梁上。

1.4、支撑方式

(1)交通标志的支撑方式可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附着式四种。

(2)标志支撑方式应根据交通量、车型构成、车道数、沿线构造物分布、风荷载大小及路侧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和小尺寸指路标志宜采用单柱式支撑方式,大、中型指路标志可采用双柱或多柱式支撑方式。

1.5、标志结构设计

(1)设计基本风速应采用当地平坦空旷地面,离地面10米高,重现期为50年10min平均最大风速值,并不得小于22m/s,本项目设计风速值为37.7m/s。

(2)交通标志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并应同时满足构造和工艺方面的要求。

(3)交通标志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可分为两个等级:

A位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悬臂式、门架式交通标志,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B位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其他类型的交通标志及位于其他等级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

(4)交通标志结构的荷载计算与组合、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地基基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0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O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678)等规定要求。

1.6、施工要求

A标志板与滑动槽钢采用铝合金柳钉或铝焊连接,版面上的柳钉头应打磨平滑。

B标志板与标志立柱采用抱箍连接。

C立柱钢管外径≤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钢焊接钢管,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要求;立柱钢管外径>152mm的立柱,采用Q273无缝钢管制作,并应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08)的规定。

D标志结构中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侵镀锌处理,螺栓、螺母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m2,其余均为600g/m2。

E路测单柱标志,其版面底边与土路肩外缘高差应不小于2米,版面内边缘距土路肩不小于250mm。

F在设计中,标志立柱高度的边坡部分是以1:

1.5路基边坡计算的。

在施工放样时,对于在路基边坡上或挖方段的标志,应根据标志所在位置处的实际情况调整立柱的长度。

G标志处于挖方段时,应设在边沟外侧,立柱长度可做适度调整。

H标志板反光膜,必须按照反光膜生产厂家的贴膜要求进行贴膜。

I圆形标志采用15mm的卷边进行加固,其余标志均采用角铝加固。

J标志板安装时,应将矩形标志的顶边调成水平,标志板面应调成平整。

K标志板的制作、安装应符合GB5768-2009和JT/T279-2004的要求。

1.7、交通标志防盗措施

(1)对公路沿线的周边村庄加强宣传,强调破坏公路设施的危害性,尽可能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

(2)加大公路巡查力度,依法协同当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偷盗违法犯罪分子。

(3)加强公路安全设施的监管及管理:

由公路养护单位和路政部门对交工的安全设施进行核对、登记,明确各管养路段责任人,加强重点路段的巡查,养护及路政部门均进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丢失现象立即上报路政上级部门,对其立案侦查。

2、里程碑

2.1、布设原则

里程碑布设在整公里处,里程碑设置于路线右侧,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在位置,以便紧急救援或者道路养护。

2.2、技术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

里程碑应保证竖直。

3、道口标柱

道口标柱设置于干线交叉口两侧,警示车辆安全通行。

道口标注外露高80厘米,采用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基座固定,上部涂红白相隔的反光涂料。

4、示警桩

示警桩设置于高填方段及急弯外侧。

护栏柱外露高60厘米,柱间距为3米,上部涂黄黑相隔的反光涂料。

5、临时安全设施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需要占用一定宽度的车道,使车辆、行人的通行能力降低。

密切联系交管部门,配合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维护工作和封道前后过渡工作。

交通组织方案按照“严禁堵塞、减少干扰、确保畅通”的总方针,采取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

我们将针对本工程边通车边施工的特点,对临时安全工程进行设计。

本次设计施工安全标志标牌2块,具有夜间反光功能,蓝底白字;警示灯2套,设置在本工程的两端。

锥形交通路标100个,施工时用以阻挡或分隔交通流。

八、环境保护

1、选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路线线位,尽量使公里平、纵、横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符。

在布线时全面考虑了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量减少对大面积林地、耕地的切割。

在路线平、纵、横设计方面,尽可能顺应地形,减少拆迁和占地,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沿线的取土场、弃土堆设计,做了多方面的考虑。

不仅考虑路基填料、运距和施工条件,而且考虑取土对自然地貌的影响,尽可能不占耕地多用荒坡,弃土设置考虑弃在冲沟头或沟边。

施工时禁止随意开山乱倔和随意弃土,对取土场和弃土堆施工结束后及时予以平整和恢复植被,在有条件时要还田造林。

3、对项目将来实施时所设置的预制厂,拌合场的设置要远离村镇施工结束后对其进行清除整理,避免造成污染。

九、筑路材料

1、石料

共调查片碎石料场各1处,石质为灰青色麻岩,石质坚硬,构造节理发育,块造构造,次坚石,可满足工程使用。

2、砂、砂砾

共调查砂料场1个,为中砂,砂的主要成分为石英,砾石的主要成分为石灰岩、砂岩及少量的花岗岩,砂砾料场2个,为河流冲洪积形成,砂砾洁净,含泥量少,其它技术指标偏低在挖运时加强选用管理。

3、水

本项目沿线水资源丰富,可满足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可考虑拉运或打井。

4、其他材料供应地及运输条件

水泥由乌兰水泥厂供应;钢材、汽油、柴油可由乌兰察布市供应。

5、其他

对全线的工程临时用地、施工便道、拌合场、预制场的位置进行了详细调查。

路线至拌合场及预制场均考虑设置了一定长度运输便道。

6、临时便道运输

筑路材料的运输除纵向施工便道外,还须利用当地省道及县乡道路。

对施工中因保通或运输材料损坏、占用的原有道路,在工程结束后应对原有旧路进行恢复。

十、施工组织计划

1、全线设置1处面层拌合场生产能力按25m3/H进行组织计划,设置1处预制场。

面层采用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机械摊铺施工工艺。

2、施工中保通设计

本项目为旧路改扩建工程,在施工期间,仍有车辆要求通行。

因此,本项目对区间交通流在利用桥涵便道、区间交叉道路等条件使施工期间交通能正常运行,并对该路进行交通管制,设立警告标志。

过境车辆绕行,区间内车辆通行。

3、公路交工前养护费用已计入预算费用中,养护期为3个月。

4、保障施工工作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4.1安全组织措施:

4.1.1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特大、重大责任事故;

2)无重大机械设备、驻地火灾、管线、车辆交通等事故发生;

3)无人员重伤和死亡;

5、安全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安全考核达到业主要求。

4.2安全保证体系

1)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健全安全组织,强化安全检查机构。

3)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手册。

4.3安全生产措施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和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按照作业要求发放劳保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严禁违章指挥、冒险违章作业。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保持良好、安全、文明的施工条件。

5)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附有安全技术措施,对特殊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6)严格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各级书交底有交接人签字,并存档备查。

7)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用品、工具和设施以及电气、机械设备等做到定期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