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65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docx

上海历史会考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历史第二分册

❤中华名族的起源

原始农耕:

条件:

1.工具改进---新石器

2.环境变化

时间:

距今1万年新石器时代

内容:

栽培谷物,驯养牲畜

农业的起源,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南稻北粟,同时出现,南北并立

农耕聚落---姜寨遗址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影响及意义:

1.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

2.生产能力的提高

3.人口增加

4.人们聚族定居

中华文明起源地: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呈现八方雄起

丰富多彩的态势

中华文明再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公天下家天下

大同之家小康之世

夏朝国家基本特征:

1)世袭制-----禅让制世袭制

2)设立官职(选贤与能)(父传子)

3)制定刑法

4)军队、监狱

二里头文化--遗址特征1)宫殿式建筑王权

国家的基本特征

民居社会等级分化

2)青铜器玉器礼制社会

3)陶器从农业、手工业中分家

4)农具经济社会

石器骨器以农业为主

饲养家畜

❤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公元前1602年汤

二重证据法---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内外服制---松散的联盟关系

方国众叛亲离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

青铜时代(司母戊鼎)

青铜器专用于礼典、祭祀

君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被赋予了沟通天地、支持政治能力的功能

甲骨文---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真实地记载了商超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封邦建国和礼乐文化

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灭商定都镐金

封邦建国(分封制)---对象:

子弟、功臣、先朝贵族

作用:

确定了天下为公的低位,巩固并扩大周的统治

实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纽带:

宗法制

经济:

井田制---西周土地国有制度

周公政绩:

1)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

2)平定三监之乱

3)制定礼乐制度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

“敬天保民”的思想

礼:

原始先民的习俗礼式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

典章、规则、礼节、仪式

乐:

舞月、史诗

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对立统一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

经济---铁制农具的出现、牛耕技术的推广

土地私有制、出现新型地主

功利主义盛行

政治---各国变法

目标(原因):

富国强兵

范围:

宫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

百家争鸣---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孔子

“仁”“礼”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熔礼、法于一炉

韩非、李斯

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利

老子

“无为而治”否定现实;朴素辩证法思想

西东周的发展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西周

封邦建国

土地国有、井田制

严格的礼乐制度

东周

列国纷争

改革内政

趋向中央集权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

礼乐崩坏、百家争鸣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秦统一---时间BC221年

原因客观原因:

1.七国争雄,促使社会区域性的统一

2.各国内政改革,在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

3.人民希望统一,民族融洽

4.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

主观因素:

1.商鞅变法

(1)目标:

打破被动挨打的局面,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

(2)内容:

废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什伍连坐

(3)影响:

秦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2.其他优势:

民风淳朴、任用人才、奉行法家

经过BC230年-BC221年兼并六国

远交近攻韩赵魏楚燕齐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地图上的位置东南西北上中下)

BC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中央集权体制---1.自称皇帝2.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3.地方设立郡县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小篆

建驰道、直道,建长城,开边移民,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起义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1.沉重的赋税

2.刑法严酷

3.焚书坑儒

4.秦二世的昏庸

第一次农民起义BC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建立张楚政权

秦朝灭亡BC206年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关中占领咸阳

四年“楚汉战争”BC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西汉”

(刘邦得人心,知人善用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善劝)

❤大一统帝国的统一

汉初社会背景---1.经济萧条

2.布衣将相之局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权的时代结束

缺乏统治经验,保证了汉初各项措施贯彻落实

3.匈奴隐患犹存

汉初政策---政治上,汉承秦制:

制中央集权制

郡国制度鉴于秦朝孤立无援

导致(封国与中央)

吴楚七国之乱

导火索

晁错“削藩”主张

经济上,1)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看到秦暴政而亡的经验教训的影响,黄

老思想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

会安定的意愿,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

的作风相一致

2)文景之治

民族关系,1)白登之围2)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代

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复苏,财富日臻汉武帝有雄才大略

政治上,从“无为”到“有为”---1.裁抑相权,设“内外朝”

2.创设刺史制度

3.推恩令

思想文化上---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儒家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

识形态

(武帝的执政原则可概括为“儒表法里”)

2.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

经济上---1.铁制农具

2.代田法---赵过

对外关系---三征匈奴

设置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东汉的兴衰

AC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AC25年刘秀光武帝“东汉”

以“柔道”治天下光

减政安民礼贤下士武

文教治国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中

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兴

东汉衰败:

原因:

1.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

2.组建“家兵”之类的私人武装部队

3.把持地方舆论

4.官宦世家

党锢之祸军阀大混战

❤割据与分立

黄巾起义AC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

广招人才之战

统一北方

AC220年

曹丕

三国鼎立

定都洛阳

AC221年

刘备

定都成都

AC229年

孙权

定都建业

三分天下是各方实力趋于均衡的结果,形成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

态,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有利一些,

平衡不会永远维持,均势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

区域经济的发展:

曹操---广屯田,修水利

蜀汉---重农耕,煮盐,织蜀棉,开发南中

孙吴---制青瓷,造大船,山越人农耕化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北朝

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

西晋西魏北周

东晋宋齐梁陈

南朝

五胡:

匈奴、鲜卑、氐、羯、羌

北朝统一北方(439年)

民族融合---冯太后改革1.三长制2.俸禄制3.均田制

孝文帝汉化政策1.迁都洛阳

2.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3.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

4.效仿汉族体制盖顶官制、律令

5.极力促进胡汉通婚

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坚定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隋唐政治新格局

581年杨坚建隋,隋文帝589年全国大一统(隋)

618年隋灭亡618年李渊建唐唐高祖定都长安

三省六部制:

内容皇帝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中书省:

决策机构---中拟门下省:

审议机构---门议

尚书省:

执行机构---尚行

意义:

削弱相权,巩固皇权

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科举制:

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德、才门第观念才学

科举常设明经、进士

历史意义:

1.平等入仕,扩大统治基础

2.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治

3.推动教育、文化发展

4.影响海外:

新罗、日本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继位,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

原因:

1.以隋亡为戒,宽政待民,轻徭薄赋

2.广招人才,知人善任,居安思危,虚心纳谏

3.民族平等政策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

武则天称帝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原因:

1.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汰冗官

提高行政效率,并重用贤臣,鼓励直言纳谏

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

2.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

社会矛盾

唐玄宗后期执政:

政治腐败安史唐朝由盛转衰的

内重外轻之乱转折点

❤中外文化交流

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汉代开辟,唐代臻于全盛

设有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唐都长安: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东亚文化圈---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来往密切(日本派遣唐使)

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

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