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0457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docx

红楼梦第一到六回学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指导阅读《红楼梦》第一回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2、叙述故事情节,体会开篇神话色彩。

3、体会第一回在整本书主题方面的的作用。

自主学习

1、作者及作品介绍

曹雪芹(1715~1763)?

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2、阅读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3、基础练习

(1).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把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上的灵石带入了尘世,带入尘世后灵石变成了----------------。

A.通灵宝玉B.灵通宝玉C.通灵宝石D.灵通宝石

(2).灵石上刻的故事原名------------,被----------------(抄录下来,最终变为《红楼梦》一书。

(3)故事发生处有一处庙,叫“”。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名叫(),性格恬淡,富而好施。

穷书生()进京赶考,寄居在庙中,常与他交流。

他送书生()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4).贾雨村到甄家拜访,给甄家的丫鬟--------写了一首诗。

A.娇桃B.娇李C.娇杏D.娇梨

(5).甄士隐的女儿------------元宵节看花灯时被--------弄丢。

(6).甄家丢失女儿后又遭遇了--------(填选项),之后家境衰败,甄士隐见了疯道士,疯道士唱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这歌名为《》。

然后甄士隐----------------。

A.水灾B.旱灾C.地震D.火灾

(7).贾宝玉的前世是(    ),林黛玉的前世是(    )。

合作探究

1.甄士隐的三劫。

2.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提示:

结构和隐喻)

3.第一回在全书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

甄士隐家境变迁,还泪之说,《好了歌》)

 

第一回答案

1.甄士隐的三劫。

(1)元宵佳节,爱女英连丢失

(2)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失火,甄家烧成一堆瓦砾,一家投奔岳丈。

(3)岳丈势利,半用半赚,贪了他的钱财,却又责怪他好吃懒做。

暮年贫病交加。

2.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两个神话故事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为情节的发展打下了铺垫。

(1分)“女蜗补天”中,“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顽石,便是伴随宝玉一生的“通灵宝玉”,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2分)“木石前盟”暗含了宝黛的前世姻缘,同时也为下文张本。

顽石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仙草为报恩,也要同人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2分)(两个神话故事分开来答也可)

3.第一回在全书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层面:

甄士隐家由盛及衰的过程也就预示着贾家由盛及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家族的灭亡。

第二个层面:

“还泪之说”交代了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性格悲剧,主要体现在后面宝黛爱情悲剧上。

第三个层面:

甄士隐注的《好了歌》是全文的主题,揭示了“世事由色到空,由好到了”的悲剧意义。

第一回答案

1.甄士隐的三劫。

(1)元宵佳节,爱女英连丢失

(2)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失火,甄家烧成一堆瓦砾,一家投奔岳丈。

(3)岳丈势利,半用半赚,贪了他的钱财,却又责怪他好吃懒做。

暮年贫病交加。

2.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两个神话故事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为情节的发展打下了铺垫。

(1分)“女蜗补天”中,“无材补天,幻形人世”的顽石,便是伴随宝玉一生的“通灵宝玉”,对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2分)“木石前盟”暗含了宝黛的前世姻缘,同时也为下文张本。

顽石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仙草为报恩,也要同人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2分)(两个神话故事分开来答也可)

3.第一回在全书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层面:

甄士隐家由盛及衰的过程也就预示着贾家由盛及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家族的灭亡。

第二个层面:

“还泪之说”交代了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性格悲剧,主要体现在后面宝黛爱情悲剧上。

第三个层面:

甄士隐注的《好了歌》是全文的主题,揭示了“世事由色到空,由好到了”的悲剧意义。

高一语文下学期指导阅读《红楼梦》第二回学案

教学目标

1、清晰叙述叙述故事情节。

2、通过冷子兴的演说理解、体会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

3、探讨理解宝玉“衔玉而生”。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曹雪芹(1715~1763)?

代著名小说家。

名,字,是其号,又号、。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回稿子。

此书有120回“”和80回“”小说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2、阅读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3、基础知识

(1).林如海是前科的(),他的妻子名叫(),是贾宝玉的()。

贾雨村到林家给林如海的女儿------------(填人名)当----------------(填工作)。

(2).贾雨村散步时在城外的乡村酒馆里遇见了------------(填选项),他为贾雨村介绍了贾府。

A.热子兴B.冷子兴C.热兴子D.冷兴子

(3).贾府分为------------和------------(填两个府的名称),贾政的母亲是--------的小姐(填选项)。

A.王家B.薛家C.史家D.贾家

(4).贾政的妻子(),头胎生的公子名叫(),娶妻(    )生一子(     ),后一病而死。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名叫(   )。

次年又生了位公子,衔玉而生,名叫(     )。

(5).贾宝玉抓周时抓了----------------(填物品名称)。

贾宝玉的名言:

(6).贾家的四个小姐分别是--------、--------、--------和--------(填四个人名)。

谐音()

(7).冷子兴说:

贾府有一位夫人,无一人不称颂,模样极标志,言谈极爽利,心机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这个人是(    ),她是(     )的妻子。

只有一女,名叫(    )。

 

合作探究

1、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3、根据冷子兴的演说,绘制贾府荣宁两府的关系图。

 

4、研究性学习:

怎样理解贾宝玉口中衔玉而生?

 

第二回答案

1、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1分)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

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2分)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2分)

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2分)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2分)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1分)

3、根据冷子兴的演说,绘制贾府荣宁两府的关系图。

4、研究性学习:

怎样理解贾宝玉口中衔玉而生?

这回的内容是说贾雨村做了官便胡作非为而被罢官,到林家当了家庭教师,教的女学生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母亲病亡。

贾雨村遇见了商人冷子兴,听冷子兴叙述贾府人事;着重介绍了贾宝玉的出生及其怪癖,以及甄贾(真假)宝玉的情况。

又谈了天地生人的一套哲学。

读这一回有一个问题:

应当怎样理解贾宝玉口中衔玉而生?

这是一个值得探味的趣题。

试释之:

㈠,玉,石也。

贾宝玉原是顽石变来;这块顽石因不得补天而独立在青埂(情根)峰下。

象征贾宝玉离世独立和混迹于情场的独特品格。

因是顽石,故非真宝玉也。

㈡,玉,是一种美石,代表一种价值,一种才能。

贾宝玉原是补天之石,看他在第十七回的大观园题词,出口成章,满腹经纶。

然其才不用于为封建社会补天,故曰假宝玉也。

㈢,玉,林黛玉也,妙玉也,林红玉也,三人皆为宝玉所爱。

黛玉自不必说了。

妙玉是黛玉之化身,宝玉和她有精神之爱,神圣而纯洁。

林红玉,即丫头小红,据脂评,日后宝玉倒霉流落在狱神庙时,有茜雪、红玉随之,则林红玉必补黛玉而代之。

关于林红玉即林黛玉之影子,我有专门论述的,见《红楼梦的碍语》。

㈣玉的原意,有“爱”的意思。

《诗经》中的“王欲玉女(汝)”,意思是“王上相爱于你”。

以上几种关于“玉”的含义,皆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这种命根子是从娘胎里来的,是从宝玉口中吐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

当然是地上无双,天上独一了。

宝玉的口中玉,既是宝玉自己,又是他的爱情。

其爱情的对象既是黛妙之辈,则注定是一场悲剧。

爱情及其悲剧从宝玉的口中吐出,这在《红楼梦》中是很独特很有味的神笔。

 

高一语文下学期指导阅读《红楼梦》第四回学案

教学目标

1、清晰叙述故事情节。

2、通过贾雨村判案过程,分析贾雨村性格特点及反映出的主题和预示结局。

自主学习

1、旧知反馈

(1)、林如海拜托()送黛玉进贾府。

(2)、宝玉黛玉相见似曾相识,为什么?

(3)、宝玉送黛玉“一妙字”()。

(4)、黛玉从家中带来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和()。

贾母又把自己身边的二等丫鬟()送给了黛玉。

(5)、袭人原是()的婢女,本名()。

袭人的名字出自()的诗句。

2、阅读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基础知识

1.“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被打死的小乡绅之子叫,凶手是诨名叫“呆霸王”的。

案子中被拐卖的丫头是住在葫芦庙旁的的女儿,即后来跟着林黛玉学诗的。

合作探究

1、说说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始末。

原因:

 

判案过程:

 

结果:

 

2、第四回写的这桩人命案件和由此而引出的一张“护官符”,它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3、找到本回中关于贾雨村几次笑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社会含义。

 

第四回答案

2、第四回写的这桩人命案件和由此而引出的一张“护官符”,它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它向人们揭示了金陵四大家族的富贵和权势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国家机器的实质:

不过是封建贵族地主阶级肆意压迫人民的工具。

揭示了金陵四大家族的富贵和权势,它预示封建贵族阶级已面临必然衰亡的命运,更没有很好地触及到导致贾府趋于败落的各种原因,特别是封建叛逆者和正统势力之间矛盾冲突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3、找到本回中关于贾雨村几次笑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社会含义。

(1)(贾雨村)便忙携手笑道:

“原来还是故人。

”贾雨村做作的笑——见风使舵

(2)这门子不敢坐,贾雨村笑道:

“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不妨。

”贾雨村有求于人的笑——装腔作势(3)贾雨村听说,便笑问门子道:

“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

”贾雨村诱惑的笑——老奸巨滑(4)贾雨村笑道:

“不妥,不妥。

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

”贾雨村狡猾的笑——虚伪狡诈终上所述以及最后贾雨村经由此案打发门子一事,可以归结贾雨村的性格特点:

老奸巨滑、虚伪狡诈、见风使舵、心狠手辣、忘恩负义。

贾雨村形象的社会意义:

(1)贾雨村内心卑鄙肮脏,表面装作公正廉洁,为了讨好权贵,胆敢胡乱断案,反映了封建官僚徇情枉法,营私舞弊的本质。

(2)四大家族倚财仗势,为非作歹,却又逍遥法外,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上下勾结,官官相护的本质。

 

第四回答案

2、第四回写的这桩人命案件和由此而引出的一张“护官符”,它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它向人们揭示了金陵四大家族的富贵和权势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国家机器的实质:

不过是封建贵族地主阶级肆意压迫人民的工具。

揭示了金陵四大家族的富贵和权势,它预示封建贵族阶级已面临必然衰亡的命运,更没有很好地触及到导致贾府趋于败落的各种原因,特别是封建叛逆者和正统势力之间矛盾冲突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3、找到本回中关于贾雨村几次笑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社会含义。

(1)(贾雨村)便忙携手笑道:

“原来还是故人。

”贾雨村做作的笑——见风使舵

(2)这门子不敢坐,贾雨村笑道:

“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不妨。

”贾雨村有求于人的笑——装腔作势(3)贾雨村听说,便笑问门子道:

“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

”贾雨村诱惑的笑——老奸巨滑(4)贾雨村笑道:

“不妥,不妥。

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

”贾雨村狡猾的笑——虚伪狡诈终上所述以及最后贾雨村经由此案打发门子一事,可以归结贾雨村的性格特点:

老奸巨滑、虚伪狡诈、见风使舵、心狠手辣、忘恩负义。

贾雨村形象的社会意义:

(1)贾雨村内心卑鄙肮脏,表面装作公正廉洁,为了讨好权贵,胆敢胡乱断案,反映了封建官僚徇情枉法,营私舞弊的本质。

(2)四大家族倚财仗势,为非作歹,却又逍遥法外,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上下勾结,官官相护的本质。

高一语文下学期指导阅读《红楼梦》第五回学案一

教学目标

1、清晰叙述故事情节。

2、通过判词判断人物,分析人物命运及结局。

自主学习

1、阅读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镜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2、基础知识

1.“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被打死的小乡绅之子叫,凶手是诨名叫“呆霸王”的。

案子中被拐卖的丫头是住在葫芦庙旁的的女儿,即后来跟着林黛玉学诗的。

2.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闻到的奇香叫,饮的仙茶叫______,品的酒叫________,听的歌曲名叫____________。

3.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所见到的对联是:

“,。

”转入“孽海情天”宫门时,又见到一副对联: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4.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是、、、、

、、、、、、、。

5.“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上的一则判词,这则判词暗指的命运,其中“两地生孤木”又寓指薛蟠之妻。

列入“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是、。

6.“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悲金悼玉”指、。

7.“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是鲁迅先生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评论。

合作交流 

1.下列内容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

⑵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 )

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

⑷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 )

⑸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

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 )

⑺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

⑻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

⑼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 )

⑽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 )

⑾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

⑿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2、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第五回一答案

基础知识1.冯渊薛蟠甄士隐甄英莲香菱2.群芳髓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红楼梦3.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4.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5.香菱(英莲)夏金桂晴雯袭人6.薛宝钗林黛玉7.贾宝玉

合作交流1.⑴林黛玉和薛宝钗 ⑵贾元春 ⑶贾探春⑷史湘云 ⑸妙玉 ⑹贾迎春 ⑺贾惜春 ⑻王熙凤 ⑼巧姐 ⑽李纨 ⑾秦可卿 ⑿晴雯

2、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1分)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1分)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分)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1分)

贾惜春:

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2分)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1分)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2分)

贾迎春:

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1分)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2分)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2分)

3、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

(1分)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十二钗统统归入薄命司中,说明作者对女子的同情和对时代的深思,(2分)并用太虚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荣国府加以对照。

《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2分)

 

高一语文下学期指导阅读《红楼梦》第五回学案二

教学目标

1、清晰叙述故事情节。

2、通过判词判断人物,分析人物命运及结局。

自主学习

1、阅读附录:

红楼梦中女子介绍: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贾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虽然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多愁善感。

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

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

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家族没落,不久便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6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借刀杀人”之法害死。

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

”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

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炫耀地位,放诞无礼,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狡猾,张狂放纵。

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

贾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

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

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园。

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

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

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

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