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427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docx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综合性强,难度大,很多学生感到头疼。

高考中,“文言文翻译”失分的考生也不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生只求翻译文句大意,而忽略或没能抓试题的“采分点”——文句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式特点。

在此,我们以平日考试的文言文翻译真题为例,谈谈如何抓住“采分点”,有效提高文言文翻译得分率的方法。

【试卷实录】一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共10分,每小题各5分)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未几,金兵稍下山,范叠鼓麾军突斗,葵继进,歼金兵数千,金人僵尸相属。

(5分)

考生译文:

不一会儿,金兵慢慢下山了,赵范就击鼓进军,赵葵继续前进,消灭金兵数千人,金人死的样子都很难看,差不多是一个样。

【参考答案】

不一会儿,金兵逐渐下山,赵范击鼓指挥军队突然出兵袭击,赵葵接着进攻,歼灭金兵数千人,金兵的尸体到处都是(一个接着一个)。

【评分理由】

本题得分:

1分。

判卷评分时主要看的是“采分点”是否落实,也就是看是否正确理解了句中的几个关键字词。

本题的“稍、麾、突斗、继、僵尸相属”为采分点,共5个。

每个点1分。

“稍”应是“逐渐”或“渐渐”的意思,译成“慢慢”,失去1分。

“麾”本如“部下”,在这里是“指挥”的意思,没有译出;“突斗”之“突”,意为“突击”,“斗”可译为“战斗、作战”,也没有译出,失去1分。

“继”在句中是“跟在范军之后的第二批部队”,可活译为“接着”,没有译出,失去1分。

“僵尸相属”的“僵尸”就是“尸体”,“相属”的“属”读“zhǔ,”本意是连贯,此处可以指遍地都是。

指金兵死了很多,到处都是,一个接着一个。

这里的1分又丢失了。

其实,判卷还不十分严格,比如句中“进”是“进攻”的意思,不是“前进”。

如果扣分,就1分也得不到了。

(2)若不痛抑其萌,则自此肆行无惮,所谓延盗入室,恐畿内有不可胜讳之忧。

(5分)

考生译文:

假若不忍痛抑制那些萌芽,那么从此会更加肆无忌惮,所说的引狼入室,恐怕京都之内有不可隐讳之忧了。

【参考答案】

如果不狠狠地抑制他们刚萌生的邪念,那么他们从此就会肆无忌惮,好比引狼入室,恐怕京畿之内会有不好说而又说不完的忧虑。

【评分理由】

本题得分:

2分。

本题的“采分点”也有以下5个:

痛、萌、所谓、畿、不可胜讳。

每个点1分。

“痛”在句中用作程度副词,是“狠狠、彻底”的意思,译为“忍痛”,还算接近。

“萌”在句中为动词,是“萌生”的意思,译为“萌芽”,成了名词,理解有误,丢失1分。

“所谓”在句中是“像某些人所说的”之意。

仅译为“所说的”,表意不是十分清楚,丢失1分。

“畿”即“京畿”,译为“京都”也可。

“不可胜讳”就是“有不好说而又说不完”的意思,译为“不可隐讳”不妥。

因为“隐讳”意为“因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

照这样理解,就是“不可因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的意思。

这里丢失1分。

【试卷实录】二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共10分,

(1)小题4分,

(2)小题6分)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弟常劝我危行言逊,今果败矣。

(4分)考生译文:

小弟常常劝我言行要谦逊,我不听,今天果然失败了。

本题得分:

1分

【参考答案】

弟弟常勉励我行事要正直语言要谦逊,现在果真败于此啊。

【评分理由】

本题丢失分数很严重,也是由于没有抓住“采分点”所致。

本题的“采分点”有以下4个:

劝、危行言逊、果。

“危行言逊”2分,其余每个点1分。

句中的“劝”按说不该丢失分数,因为同课文《劝学》之“劝”意思相同,都作“勉励”解,可该生竟然原封不动地照搬,失掉1分,很可惜,很不应该。

“危行言逊”其实要分开解释。

“行”即行为,“危”:

直,正直,就是行为、行事要正直;“言逊”就是语言谦逊。

考生将其混为一谈,丢失1分。

本句中的“果”译为“果真”,但译为“果然”也未尝不可。

但却被阅卷老师扣掉1分,实在有点冤。

(2)时诸启皆不得通,事平后,上乃省视,以荣祖为知言。

(6分)

考生译文:

当时各位上奏都不得通过,事情平息后,皇帝来省察,把荣祖当作知无不言的人。

本题得分:

2分

【参考答案】

当时众人的启奏都不能上达,事情平定后,皇帝才审察这事,认为桓荣祖有真知灼见。

【评分理由】

本题赋分6分,仅得2分,丢失了4分,问题也是由于没能抓住“采分点”。

本题的“采分点”有以下6个:

诸、启、平、乃、省视、知言。

每个点1分。

把句中的“诸”译成“各位”,过得去。

当然,若能译为“众人”更符合句意。

“启”意为“启奏”,译为“上奏”也可。

“通”在句中本应作“上达”讲,被译为“通过”就完全错了,丢失1分。

“平”作“平定”平“息”,意思差不了多少,不过句中译作“平定”更符合文意,叛乱只能说平定,不能说平息。

“乃”意为“才”,译作“来”就错了。

把“以荣祖为知言”一句译为“把荣祖当作知无不言的人”,不仅没有正确理解“知言”二字,句末还加上“的人”,不知从何而来。

“知言”应作“真知灼见”讲,是皇帝对桓荣祖的评价。

此处丢失了2分,惜哉,痛哉!

不要认为这是小考中对文言文翻译的判卷,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同样需要扣住“采分点”,甚至扣得更严格。

否则,就无法得分。

【高考评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3分)

(2015年高考天津卷试题)

此句的“采分点”,应该集中在“等”集“”和译文是否通顺三个“点”上。

因为在该句中,“等”若解释为“相等”等“于”等“待”,都不能准确表达句意,只有掌握现代汉语组词方式的联合式结构这个特点,就能从“等同”这个词语得到启发,“等”就是“同”,从而想到“相同”这个词。

再如“集”,首先让人想到的必是“集中”、“集合”、“集成”、“集群”、“集体”、“集会”集“纳”、“集聚”等等。

其实,句中的“集”应该取其引申义:

“停留”。

此后,再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推测,“不集”就是“不会落下来”的意思。

把准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后,还要关注第三个“点”,即整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从句首的“如”与后面的“则遂”可以判定,应是一个条件复句无疑。

再把“如”译成“如果”,把“则遂”译为“就”。

这样,三个“采分点”抓住了,整个句子也被译得通顺、流畅了。

本题的3分已稳入囊中。

从此例可以看出,“采分点”不仅仅是句中的关键字词,还包含了文言句式和语句的通顺与否,是不是严格多了呢?

【结语】

无视“采分点”,翻译必丢分!

这是看了文言文阅卷实况后得出的必然结论。

这是因为,考试无论是平日或是高考,文言文翻译都要求直译,实在无法译出时才采取意译。

它要求对号入座,字字落实,不允许含糊其辞,仅说一个大概意思。

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

信、达、雅,一直沿用至今。

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语言通顺,流畅;雅,即要求译文优雅,美好。

这是翻译的高标准,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高远目标。

其实,再高远的目标只要舍得付出,做到见得多一点,练得多一点,再高远的目标也是能够达到的。

因为见多才能识广,练得多才会手熟。

下面,从六个类别搜集一些例句,供同学们在文言文翻译训练时参考。

(一)古今异义类。

古今异义,是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感情色彩等发生了变化,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翻译时不能想当然地以“今”释“古”。

如“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此句中的“丈人”是为古义“老人”,并非今义“岳丈、岳父”。

高频典例:

1.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014高考新课标1卷第7题):

规:

改正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

眼泪

3.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知道:

精通学问之道

4.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屈原列传》)伐:

夸耀

5.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

(2013高考新课标2卷第7入题)薄:

轻慢,形容词

6.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

(《西门豹治邺》)不好:

不美

7.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2013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1题)造:

到达

8.行为偏僻性乖张。

(《林黛玉进贾府》)乖:

偏执、不驯顺

9.窦宪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

(《后汉书·窦宪传》)爪牙:

比喻辅佐君王的得力助手或勇士、武将

1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所以:

缘故,原因

(二)一词多义类

文言实词含义丰富,有些词常有多个义项,这就叫一词多义。

但是,多义词用在句中,其含义只有一个,也只能是一个。

因此,必须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解读它的含义。

如“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

”对于“寓”,我们首先想到的必是寓所、寄寓、寄托等义项,但在句中都讲不通,因为是“舟之往来湖中”皆“泊南津”,必定与泊船有关,应作“停泊”来讲才恰当。

高频典例: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顾:

顾惜,眷顾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三国志·诸葛亮传》)顾:

访问,拜访

3.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司马光《资治通鉴》)顾:

照顾,关怀

4.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楚辞?

屈原?

涉江》顾:

顾虑,考虑

5.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

(汉书·平帝纪》)顾:

通“雇”,出钱请人做事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胜:

完、尽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胜:

胜利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的《忆江南》)胜:

超过

9.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胜:

优美的

10.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王勃《滕王阁序》)胜:

盛大的

(三)词类活用类

在文言文的特定语言环境中,有些词语临时具备了某种语法功能,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此即词类活用现象。

如“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句中“天适雨雪”中的“雨雪”,就是名词作动词用,即“下雨下雪”的意思。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中的“颠”和“病”,是“掉下来”、“生病”之意,均为名作动用。

高频典例: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015高考新课标卷1第7题)帝:

名作动,称帝、做皇帝

2.君为我呼入,吾当兄事之。

(《鸿门宴》)兄:

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

3.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朝:

使动,使⋯⋯朝拜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私:

形容词意动,以⋯⋯为美

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贵、贱:

以粮食为贵重,而以金玉为低贱。

形容词用作意动

6.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诗经·小雅·斯干》西南:

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7.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左传·成公八年》)二三:

数词用如使动,“使⋯⋯反反复复”变化之意。

8.六王毕,四海一。

(杜牧《阿房宫赋》)一:

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一体,

统一”

四、特殊句式类

高考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

如: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句中的“⋯⋯者⋯⋯也”表判断,是典型的判断句,翻译时一般都要加上判断词“是”,才不会失分。

如“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既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又是疑问句。

宾语“何”前置,要翻译为“为什么要取道这条路呢?

”才正确。

如“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此句为省略句,句中“疏入”后省略了宾语,翻译时要将宾语“宫中”,使之成为“奏章递入宫中”的完整语句。

再如“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其“宁⋯⋯耶?

”是一种固定句式,应按“难道⋯⋯吗?

”的格式翻译。

高频典例:

1.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主谓语直接相续,通常以“⋯⋯者⋯⋯也”、“⋯⋯者⋯⋯”、“⋯⋯也”和“则”乃“”等为标志。

句式的实质是谓语对主语有所判断。

(1)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者,⋯⋯也”式

(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也”式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式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者也”式

2.被动句可分为“于”字句式、“为”字句式、“为⋯⋯所⋯⋯”句式、“见”字句式等类别。

句式的实质则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

(1)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2015高考上海卷18小题)——用“为⋯⋯所⋯⋯”表被动

(2)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用“受⋯⋯于⋯⋯”表被动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见:

表被动。

3.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时,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

宾语时,“之”或“是”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

句式的实质是谓语和宾语倒置,即倒装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2)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记》)——宾语前置倒装句

(3)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宾语前置倒装句,有否定词“莫”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定语后置倒

装句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4.成分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的省略。

常见的有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等。

句式的实质是成分的不全。

(1)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2015高考上海卷18题)——“令”的宾语“之”省略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省略了谓语“择”

(3)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了“拜”的宾语“之”

(4)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张衡传》)——“陇西”前省略了介词“于”

五、文言虚词类

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因、以、于、乃、其、为、则”等,文言虚词的翻译不外乎两种:

不译和必译,删除和替换。

一些表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等实际意义的虚词,要准确翻译出它的意义。

如“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中的“甫”,时间副词,是“刚刚,才”的意思,应译为“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

表示假设、因果、条件、转折、递进等语法关系的虚词,则要准确译出分句间的语法关系。

再如“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中的“虽”表条件关系,应译为“即使”,不能译作“虽然”。

高频典例:

考查频次最高的10个虚词为:

以、其、为、之、而、且、者、所、乃、因

1.以

(1)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介词,表凭借。

译为:

凭,靠

(2)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介

词,表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介词,表工具。

译为:

拿,用,凭着。

(4)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

(5)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2.其

(1)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孔雀东南飞》)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副词。

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

(3)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表选择关系,“是⋯⋯还是⋯⋯”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与“何”组合为“何其”,可译为“多么”

3.为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过秦论》)用作动词,有“做”作“为”充“

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

所”或“为⋯⋯所”,译为“被”

(3)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相当于“呢”

4.之

(1)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代词,相当于“你”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5.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表并列关系。

不译,也可译为“又”

(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

或“而且”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表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

是”却“”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表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

如”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因果关系,可不译

(6)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通“尔”

和“如”。

可译作“你”;可译作“好像,如同”

6.且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赤壁之战》)连词,表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连词,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

且,还”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连词,表并列关系:

“又,又⋯⋯又⋯⋯,一面⋯⋯,一面⋯⋯”

(4)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作副词,“将,将要”意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作副词,“暂且,姑且”意

7.者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助词。

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人、东西、事情)”

(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3)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5)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8.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名词。

即处所,地方。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助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情况”

(3)臣所过屠者朱亥。

(《信陵君窃符救赵》)助词。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同“以”组成“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谓”组成“所谓”,即所说的

9.乃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014高考新课标

2卷第7题)副词。

乃: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副词。

表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可译为“是”就“是”等(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5)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同“无”组合为“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10.因

(1)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介词。

如同“依照,根据”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介词。

相当于“通过,经由”

(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介词。

相当于“依靠,凭借”

(4)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副词。

相当于“于是,就;因而”

(5)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动词。

相当于“沿袭,继续”

六、文化常识与修辞类

古代官职、礼俗、修辞等知识,也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特别是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手法的翻译。

如“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中的“转运使”,就涉及到古代的官职知识,“转运使”,是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翻译时可译为“主管官员”或不译。

如“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句中的“有司”涉及古代的礼仪知识,指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是“主管官员”之意,译为“官吏”则可。

又如:

“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句中的“缙绅”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本指旧时官宦的装束,句中是官宦的代称。

高频典例:

1.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燕策》)擢:

提升官职

2.乃拜恂河西太守,行大将军事。

(《后汉书?

邓冠传》)拜:

授予官职3.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新唐书?

韦丹传》)徙:

调任官职4.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高启《书博鸡者事》)黜:

罢免官职

5.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题)解析:

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

不能指其他儿子。

此项为错项。

6.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

(高考试题)解析:

句中“美锦”借喻“国家大事”,所以不能译为“现在你不惜拿出华丽的美锦⋯⋯”全句应译为“现在您拿出国家大事来让我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的太深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