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125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三章血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血液.docx

《第三章血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血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血液.docx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特性及其功能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是广义结缔组织的一种,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两大部分。

血细胞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是血液中无一定形态的液体部分,它含有大量的水和多种化学物质,如无机盐、蛋白质、非蛋白有机物等。

血液的基本组成可简单总结为:

血细胞和血浆

二、血液的一般理化特性

1.颜色血液呈红色。

这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的缘故。

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含氧较少,呈暗红色。

血浆中因含有微量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一胆色素,呈现淡黄色。

2.比重、比容正常人全血比重为1.050~1.060。

血浆比重的大小与红细胞数和血浆蛋白含量成正比。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压积。

正常男性为40~50%,女性为38~48%。

当红细胞数量或血浆容量发生改变时,红细胞比容也随着发生改变。

3.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约为水的4~5倍。

粘滞性来源于液体内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血液含有大量血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蛋白质,故粘滞性较大。

4.酸碱度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35~7.45。

保持动态平衡。

三、血液的功能

血液通过它在心血管系统中不停地循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运输功能血液能携带机体所需要的物质,如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各种电解质等,把它们运输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

同时,将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尿酸、肌酸以及其他代谢终末产物也可由血液携带并运送到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

血液的这些功能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

2.调节功能对细胞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例如激素,通过血液可以到达它所调节的器官组织发挥,作用。

热量也随血液带往全身,因而血液在体温调节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红细胞内和血浆中具有缓冲系统,所以血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3.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等免疫物质,可以对抗或消灭细菌或毒素,故血液具有使机体免于发生疾病的免疫功能。

血小板和血浆中的某些因子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故血液具有防止出血,保护机体免于失血的功能。

第二节血浆

血浆为血细胞的细胞外液,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沟通机体内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血浆的成分受机体的代谢活动和外环境的影响,可发生相应的变动;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各种调节作用使血浆的成分保持相对恒定。

当机体患病时,血浆中某些成分变动可超出正常范围。

因此,测定血浆成分,可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一)水

水在血浆中约占90%~92%。

血浆中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大多数是溶解于水中进行运输的。

还能运输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二)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是血浆各种蛋白质的总称,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正常人血浆蛋白

总量为60~80g/L。

其中白蛋白约40~50g/L,球蛋白约为20~30g/L,分子量最大数量最少的纤维

蛋白原为2~4g/L。

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简称为A/G,其比值为1.5~2.5:

1。

某些疾病可使白蛋白或

是球蛋白的浓度发生改变,这时A/G的比值下降,甚至小于1。

球蛋白在电泳时,又可分为α1、α2、

β、γ四种。

人体大部分的免疫球蛋白是γ球蛋白,少数为β球蛋白,它们参与机体的免疫起保护作

用。

血浆蛋白具有如下多种生理功能:

1.决定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最多,分子量又最小,分子数目也最多。

所以,白蛋白是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2.运输作用许多物质是与蛋白质结合成某种复合物在血浆中运输的。

例如:

脂肪酸、胆色素与

有关蛋白质结合后运输;某些激素,如甲状腺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等与有关的球蛋白结合后运输。

3.免疫作用血浆中的γ球蛋白几乎全是抗体。

它们能同相应的致病细菌、病毒、异体蛋白反应

并破坏它们,故球蛋白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密切相关。

4其它作用有许多蛋白质参与血液凝固反应。

血浆蛋白也参与血液PH的缓冲作用。

(三)无机盐

无机盐约占血浆总量的0.9%,大部分呈离子状态。

血浆中的正离子以Na+为主.还有少量K+、Ca2+、

Mg2+等;负离子主要是Cl-,此外还有Hco3-、HPO42-、SO42-等。

这些无机离子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①决定血浆的晶体渗透压。

②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③为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提供适宜的离子环境。

(四)非蛋白有机物

包括含有氮和不含氮的两类。

血浆中的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有氨基酸、尿酸、尿素、肌酸、肌酐、氨、多肽、胆色素等,多属蛋白质。

核酸代谢的产物。

临床上把这些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中所含的氮总称为非蛋白氮,称作NPN。

正常人血液中NPN含量约为14~25mmol/L。

(20~35mg%)、其中1/3~1/2为尿素氮。

血液中的NPN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

因此,当肾功能衰竭时,血液中的非蛋白氮就会升高。

所以,测定血液中NPN的含量有助于了解肾功能及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

血液中不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还有多种脂类(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等)、酮体、乳

酸等。

此外,血浆中还有激素、维生素、酶、氧和二氧化碳等微量物质和气体。

二、血浆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及渗透压

渗透现象可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

取一半透膜,此膜是只能让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它较大的溶质分子则不能通过。

用这种半透膜包一些溶质浓度较高的蔗糖溶液,在这个包裹内插上一根细长的空心玻璃管与外界相通。

然后,包裹口封严,将玻璃管垂直与包裹一同放在盛水的玻璃杯内(如图3一1)。

这样做的目的是:

用一半透膜将其里面的蔗糖溶液与膜外面的水隔开。

如果这一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则水杯中的水分子可以向膜内溶液扩散。

膜内溶液的水分子可以向膜外扩散。

但由于膜内是溶质浓度高的蔗糖溶液,有阻止水分子外出的作用。

结果是使膜内的水分子逐渐增多.浓度逐渐下降。

膜内的液面通过玻璃管逐渐上升,即溶液的压力逐渐增大,膜内溶液的压力有对抗水分子向膜内扩散的作用。

当膜内溶液压力升高到某一高度,等于水向膜内扩散的压力时,水就停止向膜内扩散。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扩散的现象叫做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溶液促使膜外水向膜内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

换言之,渗透压可看作是溶液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力量。

渗透产生的原因是,膜内溶液中碰撞半透膜的水分子数目少于膜外水分子碰撞半透膜的数目。

由于半透膜能让水分子通过,结果表现为有水分子向溶液内扩散,即渗透。

如果半透膜的两侧均为溶液,但浓度不同。

依同理,水分子即可从溶质少的溶液中向溶质多的溶液中扩散。

由此可知,渗透和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

渗透现象是由于溶液中质颗粒分

子运动引起的。

渗透压的大小是由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总数决定的,与溶质颗粒的大小无关。

在医学中,一种是用压力来表示渗透压的大小,单位是千帕。

在图3-l所示的实验中,溶液中的液面上升至一定水平会停止上升。

此刻正是液柱压力增加到与溶质吸水力相等的时刻,所以利用此刻液柱的压力,就可以间接表示出渗透压的数值。

另一种用浓度来表示,单位是毫渗(mOsm)。

每升溶液含一克分子或一克离子溶质,称为一个渗量(Osm)。

一个渗量

等于一千个毫渗。

毫渗与毫米汞柱这两种单位的数值可以互相换算,在38度溶液中,lmOsm=2.5Kpa(19.3毫米汞柱)。

(二)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和数值

血浆中含有多种溶质,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小分子的晶体物质,如葡萄糖、尿素、各种无机离子等。

它们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另一类是大分子的胶体物质,如各种蛋白质等。

它们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在体温39度时,血浆渗透压(两者之和),约为280~310毫渗(mOsm/L),接近于7.6个大气压,即约5800毫米汞柱。

现已知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多少。

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为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蛋白质虽然重量不少,但由于蛋白质分子大,颗粒数目少,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较小,约为25毫米汞柱。

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较小,含量较多,因此在维持胶体渗透压中,显得重要些。

(三)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生物半透膜,因而表现出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大多严格控制,不易通过。

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

但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故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而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

红细胞破裂而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反之,若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则红细胞中水分涌出;而发生皱缩。

人血浆渗透压大约与0.9%NacI或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故称这种溶液为等渗溶液。

临床

上常称0.9%NacI为生理盐水就是这个道理。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这方面与细胞膜是相

同的。

它与细胞膜不同的是可允许晶体物质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

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正常血容量有重要作用。

如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时,血管内的水分将向组织内转移,最终引起组织水肿。

反之,如果血浆蛋白浓度升高,如严重的腹泻,呕吐、烧伤等,大量水分丢失,血浆的胶体渗透压相对升高,细胞间液的水移向血浆以维持血容量,最终引起脱水。

三、血浆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这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当血浆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若血浆pH值低于6.9或高于7.8即将危及生命。

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是通过机体一系列复杂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首先有赖于血液中一系列缓冲

作用。

所谓缓冲物质是由一个弱酸和一个该弱酸的弱碱性盐组成的,称为缓冲对。

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包括以下几对:

NaHCO3/H2CO3、蛋白质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等。

其中以血浆中的NaHCO3/H2CO3,这一缓冲对最为重要。

只要血浆中的NaHCO3/H2CO3两者比值保持在20,则血浆PH值可以稳定在正常范围。

通过肺、肾功能的调节,不断地排出体内过剩的酸或碱,主要是排出酸性代谢产物,有助于使血浆中NaHCO3/H2CO3的比值和血浆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第三节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一)形态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红色、呈双凹圆盘形、直径大约7~8微米,中央较薄,周边较厚。

这种形态特点的生理意义在于使红细胞的可塑性增大,在通过管径微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时,能发生变形一挤而过,然后又恢复原状。

另一方面,双凹盘形结构使细胞表面积增大,扩大与血浆之间的交换面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二)数量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其数量与年龄、性别有关。

初生婴儿的红细胞数量最多,每立方

毫米可超过600万个。

随后进入儿童期。

由于体重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红细胞生成的速度,血浆量相对增

多,所以每立方毫米的红细胞数量减少。

儿童期的红细胞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到了青春发育期,红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而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我国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为4.0~5.5乘10的12次方/L(每毫升400~500万个);成年女子红细胞数低于男子,约为3.5~4.5乘10的12次方/L(每毫升350~450万

个);婴儿和儿童期的红细胞数没有性别差异,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红细胞数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性腺的成熟有关。

另外,在正常情况下,每单位容积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密切相关,红细胞数多,血红蛋白含量也高,初生婴儿血红蛋白含量可超过20克/100毫升血液。

我国成年男子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120~160g/L(每百毫升血液中为12~16g),成年女子为110~140g/L(每百毫升血液中为11~14g)。

(三)功能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其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的,功能有二:

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对机体产生的过酸或过碱的物质起缓冲作用(红细胞内也有缓冲对)。

血红蛋白只有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当红细胞破坏时,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便丧失其功能。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所表现的抵抗力大小。

置红细胞于

低渗溶液中时,红细胞体积会变大,其细胞膜便会承受一定张力。

这种张力若低于红细胞的抵抗力,红细胞结构可保持完整;这种张力若高于红细胞膜的抵抗力、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正常红细胞在0.45%Nacl溶液中开始破裂,在0.35%Nacl溶液中全部破裂。

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彼此保持一定距离而悬浮于血浆之中不易下沉。

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通常以红细胞在1小时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为血沉)。

具体做法是将抗凝血(见第四节)注人血沉管中,静置1小时后,记录红细胞往下降的毫米数,此即为血沉值。

用韦氏法测定,其正常值在成年男子为0~15mm/h。

在成年女子为0~20mm/h。

血沉是衡量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一种尺度。

在月经期和妊娠期,或在患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或肿瘤等疾病时,血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快,主要是由于血浆蛋白的改变引起红细胞叠连增多所致。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正常时,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呈动态平衡。

各种原因破坏这种平衡时,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人体的不同时期,红细胞的生成部位有区别。

胚胎时期,红细胞生成的部位,依次序先后为卵黄囊、肝、脾及骨髓。

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在这里产生。

骨髓有红、黄两种。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则无。

儿童期的骨髓主要是红骨髓。

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的含量逐渐减少,造血功能和红细胞生成率下降,长骨的骨髓腔内逐渐充满脂肪而变成黄骨髓。

到20岁以后,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只限于颅骨、胸骨、肋骨、骼骨等扁骨中以及椎骨和长骨的近端骨骺处,也即只有这些地方才有终身造血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骨的造血功能也逐渐下降。

成年人红细胞在生成与成熟的过程中,首先是原血细胞(又称干细胞)分化成为原始红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然后经过4次有丝分裂,依次经过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等阶段。

这一过程约需72小时。

一个原始红细胞通过4次有丝分裂,最终可形成16个成熟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形成后,大约经过48小时,才发育成为成熟的红细胞而进人血液循环。

但也有1~2%的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流。

若外周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则表示造血功能亢进。

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有三个特点:

红细胞体积逐渐由大变小;细胞核也由大变小,直至消失;细胞质内血红蛋白从无

到有,逐渐增多。

(二)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物质

红细胞生成过程中需要蛋白质和铁(二价正铁离子)作为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此外,还需要

一些微量物质,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通常一般饮食中的蛋白质的供应量大致都能满足需要。

临床上常

见的贫血多见于缺铁,和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1.铁人体铁的来源有二:

其一,来自食物称外源性铁;其二,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所释放的铁大

部分可被机体重新利用,这属于内源性铁。

机体每天要损耗一定量的铁,这部分铁可由食物供给。

当食

物供应铁不足时,如饮食不当、久用铝制器皿或吸收障碍时,机体可因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种原因造成的贫血称缺铁性贫血。

其红细胞的特点是: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细胞体积小于正

常,但细胞数量不一定减少或减少甚少。

所以,又称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2.维生素B12、叶酸、内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都与细胞核中DNA合成有关(起辅酶作用)。

DNA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DNA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而合成障碍时,将引起细胞核成熟和分裂的障碍,使细胞核发育停滞。

细胞的体积也停滞在幼稚阶段,结果大量巨核不成熟的红细胞进入血循环。

这种细胞的特点是:

红细胞处于幼稚阶段,表现为体积大、核不消失,细胞数目减少,生存期缩短,但每个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量尚正常。

只是因细胞数目减少,寿命缩短而造成贫血。

这种贫血称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又称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与内因子结合成一种复合物,以免遭受消化液的破坏。

内因子是由胃底部粘膜

的壁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环境

关于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目前一般认为血中氧分压(二氧化磷)的变动是调控骨髓造血功能的主要因素。

当血中氧分压降低时,肾脏释放一种红细胞生

成酶;此酶可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由肝脏产生并释放入血浆中的一种子球蛋白)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最近有人认为,肾脏也可产生促红细胞生

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内原始血细胞,使其加速增殖分化,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使血中成熟红细胞增加,满足机体供氧需要。

当缺氧得到缓解时,肾脏释放的促红细胞生成酶(素)也随之减少(图3一2)。

此外,雌激素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红细胞生成增多;也能作用于肾脏使其合成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或酶)增多。

因此,青春期后男性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女子。

(四)红细胞的衰老和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24小时的更新率近百分之一。

红细胞衰老破坏的原因是: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无法进行细胞结构的自身更新和修补;衰老的红细胞膜脆性增加,细胞

膜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也减弱;衰老的红细胞内某些重要酶的活性愈来愈低,使某些反应不能进行,ATP

合成减少等。

这些因素均可加速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破坏的场所有两处:

其一,是血管内破坏。

如血流湍急处,脆性较大的红细胞可因机械撞击而破裂。

其二,是血管外破坏,如受损而未破裂的细胞或是异常的、衰老的细胞,可被血管外的脾脏、肝脏的网状内皮细胞所吞噬。

脾脏是一个很重要的破坏红细胞的器官。

当脾功能亢进时,可使红细胞破坏过多。

造成脾性贫血。

红细胞无论在何处破坏,其破裂释放的血红蛋白都被分解成珠蛋白和血红素。

珠蛋白参加体内蛋白质的一般代谢过程。

而血红素又分解成铁和胆绿素,其中的铁大部分被再吸收利用,而胆绿素则又可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胆红素。

胆红素进一步代谢成为尿(粪)胆素排出体外。

第四节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虽少于红细胞,但它是临床上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为4.0~10乘10的9次方/L(4000~1000O个/毫升)。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细胞。

白细胞总数的生理变动范围较大;如饭后、运动、女子月经期及分娩期等均有增加,在一天内下午较早晨多。

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每立方毫米可达20000个。

白细胞包括5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其中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约占65%,其次是淋巴细胞约占25%,单核细胞约占6%,嗜酸性粒细胞占3%,嗜碱性粒细胞约占1%。

在某些病变时,白细胞总数和百分数都可发生明显的改变,如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增加更明显。

因此,测定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嗜中性粒细胞

主要的机能为吞噬外来的微生物,吞噬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等。

故它有防御病菌和清除坏死组织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发生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细菌、毒素及坏死组织产物都能引起炎症反应。

中性粒细胞可借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人组织,集中于病灶处,进行吞噬活动。

吞噬后的细菌、异物等借细胞内的蛋白水解酶来分解消化。

若吞噬了毒性很强的细菌,中性粒细胞也随之死亡。

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叫脓细胞。

脓细胞和被溶解的组织碎片及细菌一起组成为脓液。

临床上白细胞总数增多,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往往说明体内有急性化脓性炎症。

(二)嗜酸性粒细胞

虽然也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但作用较弱。

它的功能主要是与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通过溶酶体的消化作用,减轻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所引起的有害作用。

另外嗜酸性粒细胞可借助溶酶体内所含的某些酶对一些寄生虫起一定的杀伤作用。

因此,患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可见该细胞增多。

(三)嗜碱性粒细胞

这种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相似,都参与过敏反应。

细胞内有组胺和肝素以及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和肠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血压下降、组织水肿、哮喘、尊麻疹等各种过敏反应症状。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虽然都与过敏反应有关,但前者是

参与过敏反应,而后者是能在过敏反应的局部聚集,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四)单核细胞

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但都较弱。

当它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能力大为增强,成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能吞噬较大的颗粒。

另外它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不同器官内的巨噬细胞给予不同的名称,如疏松结缔组织中叫组织细胞;肝内叫柯氏星形细胞;肺内叫尘细胞;碑和淋巴结内叫吞噬细胞。

(五)淋巴细胞

在机体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

一类是依赖于胸腺成熟的,称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为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另一类不依赖于胸腺成熟,简称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三、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成人的各类白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子细胞,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有的淋巴细胞虽起源于骨髓的子细胞,但它是在淋巴样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等)内发育成熟。

白细胞生成过程中也需要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等物质。

各种白细胞的寿命不同。

一般说,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不到一天,中性粒细胞在血循环中停留8小时左右即进入组织执行其功能,一般3~4天后衰老死亡。

单核细胞在血液中也是短暂停留后即进入组织,在组织中可生存数日。

淋巴细胞分两种:

T淋巴细胞寿命可长达一年以上,而B淋巴细胞寿命则短,仅生存几天。

衰老的白细胞主要被肝、脾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分解,还有部分白细胞可从粘膜上皮渗出,随分泌物一起排出体外。

第五节血小板生理

一、血小板的数量、生成与破坏

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为100~300乘10的9次方/L。

,(10~30万个/毫升)o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的细胞质碎片形成。

故血小板是无色,无核的不规则形小体(可有细

胞器)。

进入血液后的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4天,但只有在进入血液的前两天具有生理功能。

衰老

的血小板主要由脾脏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主要有粘着、聚集、收缩、吸附和释放反应等。

这些特性与血小板的止血和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一旦这些特性失常,血小板的功能也就发生紊乱。

1.粘着当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受到损害,暴露出血管内膜下的组织如胶原组织时,血小板就粘着在胶原组织上,这一现象是血小板具有粘着特性所产生的。

粘着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开始步骤。

2.聚集血小板彼此之间互相聚合起来,叫做聚集。

聚集后还可解聚的称可逆聚集;聚集后不再能解聚的称不可逆聚集。

血小板聚集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水分容易进入膜内,血小板发生肿胀或变成圆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