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039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

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治理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A

解析:

图中显示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因素主要是降水和蒸发,降水量越大,土壤中的盐分下渗淋溶越多,土壤盐分含量越低;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向地表集聚,蒸发量越大,地表和土壤中盐分含量越高。

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所以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或土壤层集聚,形成土壤盐渍化。

2.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

A.排灌结合B.大水漫灌

C.管道渗灌D.精准滴灌

答案:

B

解析:

通过上题分析可知,盐渍化的形成与土壤中水盐运动有关。

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蒸发强烈,盐分容易向地表或土壤层运动,形成土壤盐渍化。

3.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板结加重D.地下水位下降

答案:

C

解析:

土壤盐渍化使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变硬,养分有效性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产量降低,但不会导致物种的减少;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与土壤盐渍化无关;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往往是由地下水位升高引起的,土壤盐渍化不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塔拉滩地区(图甲)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完成4~6题。

4.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答案:

A

解析:

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

由材料信息“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

5.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答案:

C

解析:

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

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

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

6.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

D

解析:

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光伏产业园区与水电发电量无关,该区多沙丘戈壁,牧羊业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近年来甲湿地水域面积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

读图,完成7~8题。

7.甲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河道弯曲,水流平缓B.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C.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答案:

D

解析: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与湿地水域面积变化没有关系。

读图可知,甲湿地地处大兴安岭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

甲处有河流汇集,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功能强,故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小。

8.乙湖泊水位下降会(  )

A.导致海平面上升B.加剧湖区草场沙化

C.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D.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答案:

B

解析:

海平面上升主要由全球变暖导致,乙湖泊水位下降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乙湖泊水位下降导致湖区周围水分条件变差,加剧湖区草场沙化。

入湖径流大幅减少会导致乙湖泊水位下降。

注入乙湖泊的河流来水量小,湖泊的调蓄洪水能力不明显。

)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下面左图示意研究范围,右图为研究区2001~2010年NPP的变化。

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有关研究区年NP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广丘陵的年NPP大于山东丘陵的年NPP ②华北平原的年NPP大于江汉平原的年NPP ③影响右图年NPP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类型的变化 ④影响右图年NPP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水热状况的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读材料可知,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两广丘陵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江汉平原植被类型以农田植被为主,山东丘陵、华北平原属于落叶阔叶林带,由此推测,NPP最大的地区是两广丘陵,①对,②错。

右图不同年份同一地的植被类型相同,没有变化,故年NPP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降水条件的变化,即水热状况的变化,导致植物生产力的差异,③错误,④正确。

10.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洞庭湖平原的年NPP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为(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田还湖D.围湖造田

答案:

A

解析:

2001~2010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植被覆盖率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植被减少;退田还湖,对植物NPP无影响;环保意识增强,会导致退耕还湖,围湖造田不合实际。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22%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根据材料和图,完成11~12题。

11.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

答案:

D

解析:

中原经济区的西部三个生态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不属于生态问题;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区不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12.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

A.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

B.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C.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

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

答案:

B

解析:

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属华北平原,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盐碱化主要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之一,故B项正确。

该区域的洪涝灾害主要是黄河的“地上河”特征所致,因此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对防治洪涝灾害效果不明显,故A项错误。

西部地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大规模梯田改造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故C项错误。

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不符合客观实际,故D项错误。

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

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

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13.淖毛湖农场的灌溉水源直接来自(  )

A.地下水B.降水

C.冰雪融水D.跨流域调水

答案:

A

解析:

读材料可知,当地既没有河流也没有湖泊,可见当地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缺乏,灌溉用水不可能是降水或冰雪融水(如果有大量的冰雪融水,一定会发育内流河),周边地区气候干燥,不会有跨流域调水,所以B、C、D三项错误。

由于该地为深陷盆地,所以当地可能有承压地下水,故当地灌溉水源为地下水,A项正确。

14.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最可能是(  )

A.推迟播种时间

B.营造防护林

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流动沙丘

答案:

A

解析:

该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盆地中,山脉西部有缺口,所以强劲的西风对该地影响很大,而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主要盛行东南季风,而该地距海遥远,加上地形的重重阻挡,使得风力较小,所以可以通过推迟播种时间来克服春季风力大的影响;该地由于水资源缺乏,防护林不易成活且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塑料薄膜覆盖主要解决的是气温低以及蒸发强的问题,对于防风没有什么作用;该地由于地表主要为戈壁,而不是广大的沙漠,所以没有沙丘,也不需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流动沙丘。

15.瓜农给哈密瓜套上纸袋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哈密瓜因干燥缺水而出现皱褶

B.减弱光照,避免强紫外线对瓜皮的伤害

C.增强保温作用,促进哈密瓜迅速长大

D.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哈密瓜的含糖量

答案:

B

解析:

由于哈密瓜颜色较深,强烈的紫外线会对瓜皮有一定影响,使得哈密瓜的品相变差;套袋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瓜果的品相以及减少农药残留,对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多大作用。

套袋不能起到很大的保温作用,也不会使瓜迅速长大。

套袋削弱了太阳辐射,光合作用减弱。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势低洼,由于生境条件不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沼泽(下图)。

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并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

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的先民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

甘蔗生长需年积温5500~8500℃,需水量大却怕涝。

20世纪初,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4000公顷的甘蔗,收获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

为了种植甘蔗,当地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

此后,克拉莎草沼泽生境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红树林适宜生存的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张。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甘蔗种植。

(1)说明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种植业只出现在小块高地上的原因。

(2)分析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甘蔗种植后,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和水质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4)分析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导致红树林适宜生存的范围向陆地扩张的原因。

答案:

(1)地势较高,高地雨季不易被淹没;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

(2)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奥基乔比湖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以草本沼泽为主,土壤较肥沃。

(3)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沼泽补给水源减少,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造成水体污染。

(4)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红树林适宜生存的范围向陆地延伸。

解析:

(1)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高地处因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故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上。

(2)甘蔗喜欢高温多雨环境。

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光热、土壤等方面。

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湖泊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土壤较肥沃。

(3)种植甘蔗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沼泽补给水源减少,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造成水体污染,最终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减少,水质变差。

(4)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是指其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该地环境变得适合红树林繁殖,从而促使红树林适宜生存的范围向陆地延伸。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

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不同时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

(1)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请说明其原因。

(2)简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1998~2010年快速增长的原因。

(3)简述图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北洛河水文的影响。

(4)据监测,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除人工植被变化外,推测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

答案:

(1)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多垂直节理,表土质地松软易崩塌;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降水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降水变率大。

(2)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造林积极性高;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林木比重高,既环保又增收。

(3)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4)水库调水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沙分布;修筑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改变了水沙形成条件。

解析:

(1)主要从地形、土质、植被、水文、降水等方面进行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耕地减少,林地增加,说明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退耕还林,造林积极性高;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林木比重高,既环保又增收。

(3)从图中看林地增加,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4)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还有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