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037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docx

单元11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

单元十一动力转向系和四轮转向系

课题11.1液压动力转向系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鉴定标准

教学建议

1.了解动力转向装置的功用

2.掌握液压动力转向系的基本组成

3.熟悉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

应知:

液压动力转向系的功用、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应会:

液压动力转向系基本组成和零部件认识

建议:

动力转向装置工作原理以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为主,动力转向系基本组成和零部件认识以理实一体方式进行

一、动力转向系的功用和分类

提示:

对于转向系来说,最主要的要求是转向的灵敏性和操纵的轻便性。

高的转向灵敏性,要求转向器具有小的传动比;好的操纵轻便性,则要求转向器具有大的传动比。

可见这是一对矛盾,普通的机械转向系很难兼顾汽车的转向灵敏性和操纵的轻便性。

为解决这一矛盾,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了以发动机输出的部分动力为能源的动力转向系。

动力转向系是利用一定的动力助力方式,对转向器施加作用力以减少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减轻驾驶疲劳的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按动力介质的不同分为气压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类。

气压式动力转向系主要用于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货车和客车。

对于装载质量过大的货车,因为其气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压力较低,使得部件结构复杂、尺寸过于庞大、消耗功率多、易产生泄漏,而且转向力也不宜有效控制,所以这种助力系统不容易用于大型货车和小型轿车。

电动动力转向系通常需要微机控制,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普及。

液压动力转向系工作灵敏度高,结构紧凑、外廓尺寸较小,工作时无噪声,工作滞后时间短,而且能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

因此,液压式动力转向系在各类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按液流形式可以分为常流式和常压式;按转向控制阀的运动方式又可以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液压式动力转向装置。

二、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的组成、原理

1.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装置的基本组成如图11-1所示,主要包括转向储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等。

图11-1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1-滑阀2-反作用柱塞3-滑阀复位弹簧4-阀体5-转向螺杆6-转向直拉杆7-转向摇臂8-转向动力缸9-转向螺母10-单向阀11-安全阀12-节流孔13-溢流阀14-转向储油罐15-转向油泵

汽车直线行驶时,如图11-1a)所示,滑阀1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保持在中间位置。

转向控制阀内各环槽相通,自油泵15输送出来的油液进入阀体环槽A之后,经环槽B和C分别流入动力缸8的R腔和L腔,同时又经环槽D和E进入回油管道流回油罐14。

这时,滑阀与阀体各环槽槽肩之间的间隙大小相等,油路畅通,动力缸8因左右腔油压相等而不起加力作用。

汽车右转向时,驾驶员通过转向盘使转向螺杆5向右转动(顺时针)。

开始时,转向螺母暂时不动,具有左旋螺纹的螺杆5在螺母9的推动下向右轴向移动,带动滑阀1压缩弹簧3向右移动,消除左端间隙h,如图11-1b)所示。

此时环槽C与E之间、A与B之间的油路通道被滑阀和阀体相应的槽肩封闭,而环槽A与C之间的油路通道增大,油泵送来的油液自A经C流入动力缸的L腔,L腔成为高压油区。

R腔油液经环槽B、D及回油管流回储油罐14,动力缸8的活塞右移,使转向摇臂7逆时针转动,从而起加力作用。

想一想:

如果油液总是按上面的方向流动,转向轮一直偏转,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所以,助力作用必须是随转向盘的转动而进行,随方向盘的停转而减小(维持),若继续转动,则继续助力。

这就是所谓的“随动”作用(转向轮的偏转角随转向盘转角变化而变化)。

随动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只要转向盘和转向螺杆5继续转动,加力作用就一直存在。

当转向盘转过一定角度保持不动时,转向螺杆5作用于转向螺母9的力消失,但动力缸活塞仍继续右移,转向摇臂7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上端拨动转向螺母,带动转向螺杆5及滑阀一起向左移动,直到滑阀1恢复到中间稍偏右的位置。

此时L腔的油压仍高于R腔的油压。

此压力差在动力缸活塞上的作用力用来克服转向轮的回正力矩,使转向轮的偏转角维持不动,这就是转向的维持过程。

如转向轮进一步偏转,则需继续转动转向盘,重复上述全部过程。

松开转向盘,滑阀在回位弹簧3和反作用柱塞2上的油压的作用下回到中间位置,动力缸停止工作。

转向轮在前轮定位产生的回正力矩的作用下自动回正,通过转向螺母9带动转向螺杆5反向转动,使转向盘回到直线行驶位置。

如果滑阀不能回到中间位置,汽车将在行驶中跑偏。

在对装的反作用柱塞2的内端,复位弹簧3所在的空间,转向过程中总是与动力缸高压油腔相通。

此油压与转向阻力成正比,作用在柱塞2的内端。

转向时,要使滑阀移动,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不仅要克服转向器内的摩擦阻力和复位弹簧的张力,还要克服作用在柱塞2上的油液压力。

所以,转向阻力增大,油液压力也增大,驾驶员作用于转向盘上的力也必须增大,使驾驶员感觉到转向阻力的变化情况。

这种作用就是“路感”。

总结:

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所以大多应用于大型货车、客车和工程机械上。

而小型汽车上主要应用的是液压常流转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2.液压常流转阀式动力转向装置的工作原理

液压常流转阀式动力转向装置的基本组成如图11-2所示,也是有转向油泵、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等组成。

图11-2液压常流转阀式动力转向装置

1-转向油泵2-油管3-阀体4-阀芯6-油管7-车轮8-转向拉杆9-转向动力缸10-转向摇臂11-转向横拉杆

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转阀处于中间位置,如图11-3a)所示。

工作油液从转向器壳体的进油孔B流到阀体13的中间油环槽中,经过其槽底的通孔进入阀体13和阀芯12之间,此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

进入的油液分别通过阀体和阀芯纵槽和槽肩形成的两边相等的间隙,再通过阀芯的纵槽以及阀体的径向孔流向阀体外圆上、下油环槽,通过壳体油道流到动力缸的左转向动力腔L和右转向动力腔R。

流入阀体内腔的油液在通过阀芯纵槽流向阀体上油环槽的同时,通过阀芯槽肩上的径向油孔流到转向螺杆和输入轴之间的空隙中,从回油口经油管回到油罐中去,形成常流式油液循环。

此时,上下腔油压相等且很小,齿条—活塞既没有受到转向螺杆的轴向推力,也没有受到上、下腔因压力差造成的轴向推力。

齿条—活塞处于中间位置,动力转向器不工作。

图11-3汽车直线行驶时转阀的工作情况

a)阀芯与阀体的相对位置b)阀芯中的油流情况

R-接右转向动力缸L-接左转向动力缸B-接转向油泵C-接转向油罐(其余图注同图11-6)

左转向时(右转向与此正相反),转动转向盘,短轴逆时针转动,通过下端轴销带动阀芯同步转动,同时弹性扭杆也通过轴盖、阀体上的销子带动阀体转动,阀体通过缺口和销子带动螺杆旋转,但由于转向阻力的存在,促使扭杆发生弹性扭转,造成阀体转动角度小于阀芯的转动角度,两者产生相对角位移,如图11-4b)所示。

造成通下腔的进油缝隙减小(或关闭),回油缝隙增大,油压降低;上腔正相反,油压升高,上下动力腔产生油压差,齿条—活塞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移动,产生助力作用。

图11-4汽车左转向时转阀的工作情况

a)阀芯与阀体的相对位置b)阀芯中的油流情况

R-接右转向动力缸L-接左转向动力缸B-接转向油泵C-接转向油罐(其余图注同图11-6)

当转向盘转动后停在某一位置,阀体随转向螺杆在液力和扭杆弹力的作用下,沿转向盘转动方向旋转一个角度,使之与滑阀的相对角位移量减小,上、下动力缸油压差减小,但仍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使助力转矩与车轮的回正力矩相平衡,车轮维持在某一转角位置上。

在转向过程中,若转向盘转动的速度快,阀体与阀芯的相对角位移量也大,上下动力腔的油压差也相应加大,前轮偏转的速度也加快;转向盘转动得慢,前轮偏转的也慢;转向盘转到某一位置上不动,前轮也偏转到某一位置上不变。

此即“快转快助,大转大助,不转不助”原理。

转向后需回正时,驾驶员放松转向盘,阀芯在弹性扭杆作用下回到中间位置,失去了助力作用,转向轮在回正力矩的作用下自动回位。

若驾驶员同时回转转向盘时,转向助力器助力,帮助车轮回正。

当汽车直线行驶偶遇外界阻力使转向轮发生偏转时,阻力矩通过转向传动机构、转向螺杆、螺杆与阀体的锁定销作用在阀体上,使之与阀芯之间产生相对角位移,动力缸上、下腔油压不等,产生与转向轮转向相反的助力作用。

转向轮迅速回正,保证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当液压动力转向装置失效后,失去方向控制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旦液压动力转向装置失效,该动力转向器将变成机械转向器。

动力传递路线与机械转向系完全一致。

小结:

动力转向系统是由机械转向器、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以及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的转向油泵(或空气压缩机)、转向储油罐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渐进随动原理”,即快转快助,大转大助,不转不助。

动力转向装置可分为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液压式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两种。

测试题:

1.简述动力转向系的功用及常见类型。

2.对照实物或图片说出液压动力转向系各部件的名称。

3.对照实物或图片说明液压常流滑阀式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

4.对照实物或图片说明液压常流转阀式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

课题11.2液压动力转向系的主要部件

学习目标

鉴定标准

教学建议

1.掌握动力转向系中动力转向器、转向油泵的基本结构及功用

2.掌握动力转向器、转向油泵的检修

应知:

液压动力转向系中动力转向器、转向油泵的功用、结构及原理

应会:

动力转向器、转向油泵的检修

建议:

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为主,技能以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

一、动力转向器

1.滑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JN1181C13型汽车滑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如图11-5所示,主要由机械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组成。

机械转向器:

为循环球—齿条齿扇式。

由转向螺杆26、转向螺母37、动力缸活塞27(齿条)和齿扇轴30组成。

齿条与齿扇的啮合间隙用调整螺钉44调节。

转向动力缸:

由转向动力缸的缸体(转向器壳体28)、动力缸活塞27组成。

转向控制阀:

位于转向螺母下方,二者轴线互相垂直,阀体55借紧定螺钉36限制其轴向和周向位置,滑阀54的轴向位置由转向螺母下部的板状凸缘控制,其中立位置由复位弹簧56保证,滑阀两端各有一个由反作用柱塞53密封的反作用孔腔,分别与动力缸前、后腔连通。

图11-5黄河N1181C13型汽车滑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1-从动圆锥齿轮2-圆锥滚子轴承3-齿轮箱放油螺塞4-平键5-主动圆锥齿轮6-齿轮箱壳体7-圆锥滚子轴承8-锁紧螺母9-调整螺塞10-输入轴11-向心球轴承12-转向器前盖3-锥面垫圈14-向心滚针轴承15-调整座16-动力缸前腔放气阀17-锁紧螺母18-球面垫圈19-蝶形弹簧20-动力缸后腔放气阀21-径向推力球轴承22-钢球导管23-钢球24-推力滚子轴承25-蝶形弹簧26-转向螺杆27-转向动力缸活塞28-转向器壳体(动力缸体)29-转向器后盖30-齿扇轴31-放油螺塞32-转向限制阀柱塞33-通动力缸前腔的油管34-转向限止阀弹簧35-转向限止阀体36-紧定螺钉37-转向螺母38-调整垫片39-锁片40-锁紧螺母41、48-润滑油管42-推力滚子轴承43-转向器后侧盖44-调整螺钉45-垫圈46-固定螺母47、49-向心滚针轴承50-转向摇臂51-单向阀弹簧52-单向阀53-反作用柱塞54-滑阀55-转向控制阀体56-滑阀复位弹簧57-转向器前侧盖P-转向控制阀进油道O-转向控制阀回油道A-控制阀通动力缸前腔油道B-控制阀通动力缸后腔油道

刚通过转向盘转动螺杆时,由于转向螺杆的轴向位置已被推力轴承42限止,动力缸活塞也因受齿扇轴传来的路面阻力而暂时不能运动。

螺母两端蝶形弹簧的预紧力又使得转向螺母不可能相对于活塞轴向移动。

结果只能使转向螺母随转向螺杆转动一个不大的角度,将滑阀拨到相应的工作位置。

于是动力缸的一腔通进油道P,另一腔通回油道O。

在动力缸活塞上的液压作用力与转向螺母的轴向力共同作用下,带动扇齿轴30和转向摇臂50转动。

2.转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北京切诺基汽车转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结构,如图11-6所示。

主要由机械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旋转式转向控制阀三者组合而成。

图11-6北京切诺基汽车转阀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1-卡环2-锁销3-短轴4-扭杆5-骨架油封6-调整螺塞7-锁母8、10、11、15、20-O形密封圈9-推力滚针轴承12-阀芯13-阀体14-下端轴盖16-锁销;17-转向螺杆18-转向摇臂轴19-转向螺母(齿轮-齿条)21-转向器端盖22-壳体23-循环球导管24-导管压紧板25-侧盖26-锁紧螺母27-调整螺钉28-推力滚针轴承29-定位销30-锁销31-止回阀32-进油口33-出油口34-滚针轴承

机械转向器:

为循环球式,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活塞—齿条)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

转向器壳体侧盖上的调整螺钉27及锁紧螺母26,用来调整齿条和齿扇的啮合间隙。

转向控制阀:

用于控制压力油的流动方向。

主要由阀体(阀套)3、阀芯4、输入轴组件及密封件等组成,如图11-7和12-8所示。

扭杆1的一端同阀体3连接在转向轴上,另一端通过定位销与阀芯4相连。

阀体3和阀芯4上开有相对应的油道,动力缸左腔和右腔分别与阀体上相对两油道相连,阀上还开有回油道。

转向动力缸:

为双向作用型,其作用是利用油压来扩大传送到转向传动机构上的转向力。

动力缸缸体即转向器壳体,动力缸活塞即齿条活塞。

图11-7输入轴组件

1-扭杆2-锁销3-阀体(阀套)4-阀芯5-锁销6-轴盖7-短轴

图11-8阀体及阀芯的结构

a)阀体b)阀芯

1-小孔(通动力缸前腔)2-小孔(通动力缸后腔)3-环槽4-缺口5-槽肩6-孔(通进油口)7-纵槽;8-锁销;9-孔(通回油孔)

3.动力转向器的检修

1)检查

转向器分解后应对控制阀组件、支座组件、滚珠轴承、管道组件、转向横拉杆、转向器壳体、压力密封垫和弹簧、齿条组件、防尘套进行检查,如有明显损伤,应更换。

2)检查系统的密封性

转向系统密封性的检查,应在热车时进行,其常见的泄漏点如图11-9和图11-10所示。

其方法是:

a.将转向盘快速向左、右两侧转至极限位置(注意在极限位置停留不得超过5s),并保持不动。

目测检查转向控制阀、齿条密封(松开波纹管软管夹箍,再将波纹管推至一旁)、叶轮泵、油管接头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渗漏应更换密封件。

b.如果发现储油罐中缺少ATF油时,应检查转向系统的密封性是否完好。

c.当转向器主动齿轮不密封时,必须更换阀体中的密封环和中间盖板上的圆形绳环。

d.如果转向器罩壳中的齿轮齿条密封件不密封,转向动力油液可能流入波纹管套里。

此时,应拆开转向机构,更换所有密封环。

e.如油管接头漏油,应查找原因并重新接好。

图11-9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常见泄漏点

1-侧盖泄漏2-调整螺母油封泄漏3-压力软管接头螺栓泄漏4-转向摇臂轴油封泄漏5-端盖油封泄漏

图11-10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常见泄漏点

1-小齿轮轴油封2-油管接头3、4-防尘套及卡箍

二、转向油泵

1.作用

转向油泵是动力转向装置的动力源,其功用是将发动机的机械能变为驱动转向动力缸工作的液压能,再由转向动力缸输出的转向力,驱动转向车轮转向。

2.类型

转向油泵的结构类型有多种,常见的有齿轮式、转子式和叶片式,分别如图11-11、11-12和11-13所示。

下面介绍应用最广泛的叶片式转向油泵。

图11-11齿轮式转向油泵

1-进油口2-出油口3-卸荷槽

图11-12转子式转向油泵

1-主动轴2-内转子3-外转子4-油泵壳体5-进油口6-出油口

图11-13叶片式转向油泵

1-定子2-转子3-叶片4-转子轴5-出油管道6-溢流阀7-安全阀A-进油孔B-出油孔

3.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油泵

1)结构(目前最常用的是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油泵)

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油泵的结构,如图11-14所示。

驱动轴14上压有一个皮带轮并由曲轴上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转向油泵。

油泵主要由转子27、定子21、配油盘(19、23)、壳体1、驱动轴14及组和阀(溢流阀2和安全阀3)组成。

转子27上均匀地开有十个径向叶片槽,槽内装有可径向滑动的矩形叶片28,叶片顶端可紧贴在定子21的内表面上。

在转子和定子的两个侧面上各有一配油盘(19、23),由于转子的宽度稍小于定子的宽度,使两配油盘紧压在定子上。

两配油盘和定子一起装在壳体内,不能移动或转动。

两配油盘与定子相对的端面上各开有对称布置的腰型槽,分别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

定子内表面曲线近似于椭圆形,使得由转子、定子叶片和左右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室。

工作室容积大小随转子旋转实现“由小变大,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由大变小”一直循环。

图11-14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油泵

1-壳体2-溢流阀3-安全阀弹簧4-出油管接头5、10、18、22-O型密封圈6-节流孔7-感压小孔8-横向油道9-出油道11、20-定位销12-配油盘压紧弹簧13-轴承14-驱动轴15-骨架油封16-卡圈17-隔套19-右配油盘21-定子23-左配油盘24、26-环形油槽25-滚针轴承27-转子28-叶片29-定子轴向通孔30-挡圈31-进油腔32-进油槽33-螺塞34-钢球35-溢流阀弹簧36-安全阀弹簧37-进油道J-吸油凹槽E-压油凹槽

2)原理

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油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1-15所示。

当发动机带动油泵逆时针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在定子的内表面上,工作容积开始由小变大,从吸油口吸进油液,而后工作容积由大变小,压缩油液,经压油口向外供油。

再转180º,又完成一次吸压油过程。

图11-15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进油口2-叶片3-定子4-排油口5-转子

双作用式叶片泵,有两个工作腔,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腔都各自吸压油一次。

溢流阀、安全阀的功用、原理如图11-16所示。

图11-16双作用卸荷式叶片泵结构、原理示意图

1-溢流阀活塞(溢流阀)2-安全阀3-节流孔

溢流阀用以限定转向油泵的最大输出流量。

当输出油量过大时,节流孔处油液的流速很高,但该处的压力很小,此压力经横向油道传到溢流阀右侧,使节流阀左右两侧的压差增大,在压差的作用下,节流阀压缩弹簧右移,使进油道和出油道相同,部分油液在泵内循环流动,减少了出油量。

安全阀用以限定转向油泵输出油液的最高压力。

当输出压力过高时,这个压力传到溢流阀右侧,使安全阀左移开启,高压油流回进油腔,降低了输出油压。

当这两个阀出现弹簧过软、折断或不密封时,将会导致油泵油压和流量不足而出现故障。

3)检修

转向油泵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皮带情况。

除此之外,动力转向器出现故障时,应检查转向油泵泵油压力。

若确认转向油泵的工作性能下降,一般应整体更换。

转向油泵压力的检查步骤如下:

a.将量程为15MPa的压力表和节流阀串接到转向油泵和转向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中,如图11-17所示。

b.起动发动机,如果需要,向转向油罐中补充ATF油。

c.发动机怠速运转,转动转向盘数次。

d.急速关闭节流阀(不超过5~10s),并读出压力数,额定值应为:

桑塔纳2000:

6.8~8.2MPa

奥迪200:

12~13MPa

若压力足够,说明转向油泵正常。

e.如果没有达到额定值,就应检查压力和流量限制阀是否完好。

如不正常就应更换溢流阀、安全阀或更换转向油泵。

图11-17转向油泵压力的检查

测试题:

1.对照实物或图片说明动力转向器、转向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实操并说明如何检查转向油泵的压力。

课题11.3液压动力转向系的故障诊断

学习目标

鉴定标准

教学建议

1.掌握动力转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应会:

给出液压动力转向系的故障现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排除故障

建议:

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进行

一、转向沉重

1.故障现象

装有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在行驶中突然感到转向沉重。

2.故障原因

一般是液压转向动力系统失效或助力不足所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液压不足,引起转向系统油压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1)转向油罐缺油或油液高度低于规定要求。

2)液压回路中渗入了空气。

3)油泵驱动皮带过松或打滑。

4)各油管接头处密封不良,有泄漏现象。

5)油路堵塞或滤清器污物太多。

6)油泵磨损、内部泄漏严重。

7)油泵安全阀、溢流阀泄漏、弹簧弹力减弱或调整不当。

8)动力缸或转向控制阀密封损坏。

3.诊断与排除

1)检查转向油泵驱动部分的情况

(1)用手压下转向油泵的驱动皮带,检查皮带的松紧度,若皮带过松,应调整。

(2)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怠速运转,突然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检查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有无打滑现象,发现问题后应按规定更换性能不良的部件。

2)检查转向油罐内的油液质量和液面高度,若油液变质则应重新更换规定油液。

若只是液面低于规定高度,应加油使油面达到规定位置。

3)检查转向油罐内的滤清器

(1)若发现滤网过脏,说明滤清器堵塞,应清洗。

(2)若发现滤网破裂,说明滤清器损坏,应更换。

4)检查油路中是否渗入空气,如果发现油罐中的油液有气泡时,说明油路中有空气渗入,应检查各油管接头和接合面的螺栓是否松动,各密封件是否损坏,有无泄漏现象,油管是否破裂等。

对于出现故障的部位应进行修整和更换,并进行排气操作,最后重新加入油液。

5)检查各油管接头等处有无泄漏,油路中是否有堵塞,查明故障后按规定力矩拧紧有关接头或清除污物。

6)对转向油泵进行输出油压检查,如果油泵输出压力不足,说明油泵有故障,此时应分解油泵,检查油泵是否磨损或内部泄漏严重、安全阀、溢流阀是否泄漏或卡滞、弹簧弹力是否减弱或调整不当、各轴承是否烧结或严重磨损等。

对于叶片泵还应检查转子上的密封环或油封是否损坏,对于齿轮泵应检查齿轮间隙是否过大等,查明故障予以修理,必要时更换油泵。

二、异响

1.故障现象

汽车转向时,转向系统有过大的异响,并影响汽车的转向性能。

2.故障原因

1)转向油罐中液面太低,油泵在工作时容易渗入空气。

2)液压系统中渗入空气。

3)油罐滤网堵塞,或液压回路中有过多的沉积物。

4)油管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

5)油泵严重磨损或损坏。

6)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

3.诊断与排除

1)当转向盘处于极限位置或原地慢慢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发出“嘶嘶”声,如果这种异响严重则可能为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应更换转向控制阀。

2)当转向油泵发出“嘶嘶”声或尖叫声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1)检查油罐液面高度,液面高度不够时应查明泄漏部位并修理,然后按规定加足油液。

(2)检查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是否打滑,若打滑应查明原因更换皮带或调整皮带紧度。

(3)察看油液中有无泡沫,若有泡沫,应查找漏气部位并予以修理,然后排除空气。

若无漏气,则说明油路有堵塞处或油泵严重磨损及损坏,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三、左右转向轻重不同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时,向左和向右转向操纵力不相等。

2.故障原因

1)转向控制阀阀芯(或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或虽然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槽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

2)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