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935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docx

必修一二三知识复习

【知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先秦早期政治制度和秦朝专制集权制度)

一、先秦:

1.夏朝出现国家和世袭制。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神权与王权结合。

2.西周:

(1)宗法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分封制:

依据宗法制,建立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等级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以巩固周王统治,其核心是授土授民。

(3)礼乐制:

维护等级森严的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二、秦朝:

1.中央制度(专制主义的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皇帝制度:

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2)三公九卿制:

丞相(政务)、御史大夫(监察,位低权重)和太尉(军务,虚设其职)互不相属且互相牵制,权力集中于皇帝。

2.地方制度(中央集权的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实行郡县制。

按地域划分,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权力有限,不易叛乱,有利于集权统一,比分封制优越。

3.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知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到元的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制度(专制主义的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

中外朝制。

汉武帝任用身边亲信组成“中朝”,架空了三公九卿。

2.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割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3.宋:

二府三司制。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政军财。

4.元:

一省制。

废三省,只设中书省,下辖六部。

二、地方制度(中央集权的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

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2.唐:

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

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收精兵、削实权(设文官通判)、制钱谷。

4.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三、选官制度:

1.西周实行世官制(世卿世禄),秦朝实行军功爵制。

2.汉:

察举制和征辟制,依据才德(举孝廉)。

3.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4.隋:

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成为后世选官制度的典范)。

四、监察制度:

1.秦: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各州郡长官。

3.明:

设都察院、按察使司和特务机构。

五、谏议制度:

唐代设谏官(制约皇帝),宋代设谏院(制约宰相)。

【知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

【明:

撤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朱元璋废丞相后,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政务。

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内侍辅政机构。

内阁阁臣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拥有“票拟”权,草拟奏章的批复意见。

皇帝拥有“批红”权,用朱砂笔来最终定夺。

二、清朝:

【清:

设军机处】

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旗主共同商议军国大计,皇权受到极大限制(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一个例外)。

康熙皇帝设置南书房,把控朝政。

雍正皇帝设军机处,处理西北紧急军务,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的职责是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不是法定机构,并没有实权。

在军机处行走的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和“上传下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本质特点:

高度集权。

(二)具体表现:

1.专制主义趋势的不断强化: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除。

2.中央集权趋势的不断强化: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知识】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民主与法律——希腊城邦与民主政治)

一、希腊城邦:

1.爱琴文明: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分为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城邦特点: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形成原因:

多山多岛,人多地少,工商业繁荣,航运业发达。

二、民主政治:

1.历程:

A.梭伦改革:

标志着民主政治的开端,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

B.克里斯提尼改革:

标志着民主政治的确立,实行了陶片放逐法。

C.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实行了公职津贴制。

2.机构:

A.公民大会: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五百人议事会:

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类似人大常委会。

C.陪审法庭:

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日常司法机关,也叫民众法庭。

3.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本质维护奴隶主贵族)

4.公民:

本邦成年男性(外邦人、儿童、妇女、奴隶都没有公民权)

5.评价:

A.积极:

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提供了思想基础。

B.消极:

希腊民主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

【知识】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民主与法律——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含义: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伴随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法进行了不断的调整。

二、演变:

1.起源: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与习惯法相对),是罗马法的基本法。

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核心是维护私有财产权。

贵族再也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但本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如债务奴隶制)。

2.完备: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四部法典的总称。

3.分类:

A.公民法: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出现,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如《十二铜表法》仅限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但不适用于外邦人。

B.万民法:

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外邦人获得了公民权),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

三、意义:

稳定了罗马的社会秩序,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影响深远。

【知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1.背景:

13世纪的《大宪章》和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标志:

《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可记成“一溜不久”)

3.意义:

英国从人治走向法治,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掌握实际的行政权。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2.责任内阁制的内容: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政治上与首相共同进退。

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由议会批准。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影响:

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主权,王在法下

1.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3.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脑。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最高的决策者和领导者。

【知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美国总统共和制)

一、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松散的邦联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2.标志:

《联邦宪法》的颁布——1787年(可记成“一起霸气”)

3.内容:

A.联邦制原则:

加强中央集权,各州仍保留一定的自治权。

B.分权制衡原则:

最高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最高立法权由国会掌握,最高司法权由联邦法院掌握。

C.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4.评价:

第一部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存在种族和性别歧视。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完善

1.宪法修正:

南北战争结束后,第13、14条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宪法的至上性,是联邦主义对州权主义的胜利。

2.两党制:

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两党本质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

有没有独立的主权

1.邦联制:

邦联是独立国家之间的较为松散的政治联盟,如欧盟。

2.联邦制:

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各地区保留一定自主权。

【知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法国议会共和制)

一、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A.经济: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政治:

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C.文化: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D.其他:

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历程:

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3.标志: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875年(“你爸亲我”)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内容:

A.立法权:

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产生。

议会是权力中心。

B.行政权:

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2.发展:

共和派通过议会出台宪法修正案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3.意义:

使共和派掌权;最终确立共和制;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知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德国君主立宪制)

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根源: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方式: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3.标志: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871年(可记成“你爸亲你”)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1.国体:

规定德国为容克地主阶级统治的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

2.元首: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统率军队。

3.首脑:

首相(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首相既是帝国的宰相,也是普鲁士邦的首脑。

4.议会:

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行使立法权。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帝国国会实际权力很小。

三、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1.特点:

德国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其君权是实,其立宪为虚。

2.积极:

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德国很快地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消极:

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既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也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知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

一、中国近代历史分期:

(一)按社会形态划分:

1.中国古代: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周)、封建社会(战国-清)2.中国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

3.中国现代:

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社会(1956至今)

(二)按革命性质划分:

1.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鸦片战争—1956三大改造完成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爆发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五四运动—1956三大改造完成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956三大改造完成—至今

*****1919-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至今为社会主义社会。

(三)按学习阶段划分:

1.学习器物阶段:

19C40S鸦片战争—19C90S洋务运动

2.学习制度阶段:

19C90S维新变法—20C20S辛亥革命

3.学习文化阶段:

20C20S新文化运动—20C20S五四运动

【知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

二、中国近代政治事件:

1840-1919

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程度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领导人迅速封建化

【洋务运动】(1861-1895)—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学习器物

中法战争(1883-1885)—清廷无能,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早期维新变法(19C70S-19C90S)—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洋务运动破产,大大加深

【维新变法】(1898)—资产阶级改良派,学习君主立宪制

义和团运动(1899-1901)—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被清政府利用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辛亥革命】(1911)—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制

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1912)—清帝退位标志中国君主专制的结束

反军阀斗争(1913-1918)—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

【新文化运动】(1915-1919)—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学习文化

俄国十月革命(1917)—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巴黎和会(1919)—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五四运动(1919)—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知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

三、中国近代侵略战争:

1840-1900

(一)鸦片战争:

1840-1842【英国】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掠夺原料和打开市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

2.内容:

《南京》,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列强特权。

3.影响:

破坏领土主权,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被卷入资义世界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英法】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掠夺原料和打开市场(以修约为借口)

2.内容:

《天津》《北京》,允许通商传教,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影响:

半殖半封程度加深,设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促洋务运动。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日本】

1.原因:

列强侵略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以东学党起义为借口)

2.内容:

《马关》,割台湾澎湖,赔2亿,开沙重苏杭,在华设厂。

3.影响:

使中国半殖半封的程度大大加深,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英法美俄德意日奥】

1.原因: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2.内容:

《辛丑》,赔4.5亿,拆除炮台,北京设使馆区,禁止反帝。

3.影响: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知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

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一)农民阶级:

反封建(非理性),反侵略(没发展到帝国主义)

1.实践: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理论: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拜上帝教,扶清灭洋。

3.结果:

被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二)地主阶级:

反侵略,反民主(本质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1.实践:

抵抗派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2.理论:

“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结果: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甲午战败标志着它的破产。

(三)资产阶级:

反封建,对帝国主义有革命性也有妥协性。

1.实践:

改良派进行维新变法、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

2.理论:

改良派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民主共和制、“三民主义”。

3.结果:

遭到地主、军阀和列强扼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四)无产阶级:

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对资产阶级有联合有斗争。

1.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理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3.结果:

最终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完全胜利,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知识】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背景:

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壮大。

2.政治:

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加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3.文化: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4.其他: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及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二、过程:

1.概况:

1911武昌起义;19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清帝退位。

2.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内容:

人民主权,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总理副署制。

三、评价:

1.革命史观:

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现代化史观:

经济: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高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政治: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思想:

解放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社会史观:

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移风易俗。

4.文明史观:

促进了中国的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

【知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成果)

一、德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一巴死吧”)

(一)背景:

1.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2.阶级条件:

19C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觉醒。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理论条件: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三大理论来源:

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空想家:

法.圣西门-实业制度,法.傅立叶和英.欧文-合作组织

4.实践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二)标志:

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年(可记成“一巴死吧”)

(三)内容:

1.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创造极高的生产力。

2.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宣告了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建立的基本原则——所有人的自由发展。

(四)意义:

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指导工人运动发展。

【知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效果)

二、法国巴黎公社的失败:

1871年(“你爸起义”)

(一)性质: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终失败)。

(二)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

反动力量过于强大,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普鲁士勾结。

2.主观原因:

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缺乏斗争经验和领导威信。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处在上升期,无产阶级夺权条件不成熟。

(三)经验教训:

必须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1917年(“你舅一起”)

(一)背景:

1.国内:

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改革激化了阶级矛盾。

2.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战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过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2.《四月提纲》指方向。

3.七月流血抛幻想4.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性质:

是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四)意义:

1.国内:

摆脱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为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2.国际: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半殖民地国家指明道路。

专题:

中国的内政外交(新中国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初期:

(一)建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二)宪法:

《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制度:

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

1.文化大革命:

破坏民主法制

三、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

1.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

4.基层民主选举。

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专题:

国际政治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美苏英主导)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与苏联努力扩大自身世界影响的矛盾。

3.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对抗。

4.英国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的“铁幕”演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冷战的表现:

1.政治:

A.美国: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苏联:

1947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2.经济:

A.美国:

1948年推出“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

B.苏联: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3.军事:

A.美国:

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B.苏联: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局部冲突:

1948年柏林危机,1950年朝鲜战争,1954年越南战争。

三、冷战的影响:

1.积极:

客观上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消极:

美苏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制造了局部热战和地区冲突。

冷战:

1947年开始

两极格局:

1955年形成

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专题: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西欧战后地位下降,自身安全和发展需要,传统统一思潮。

2.过程:

1967年欧共体成立,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等。

3.影响:

促进西欧经济发展,削弱美国霸权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日本民主化改革和科教兴国,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植政策。

2.影响:

成第二经济强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第三世界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积极摆脱美苏的控制和威胁。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

3.含义:

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和平共处,裁军毁核武器。

4.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5.影响:

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打击美苏霸权主义。

四、中国的振兴

1.表现:

中国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

2.影响:

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变为资本主义)

【知识】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业(起源、发展、小农经济)

一、农业起源:

南稻北粟分布,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二、农业发展: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

1.社会阶段: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战国-清朝)

2.生产工具:

A.木骨石器、B.青铜石器、C.铁器时代(生产力飞跃)

3.耕作方式: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4.劳动方式:

AB.集体耕作(千耦其耘)、C.个体农耕(男耕女织)

5.其他工具:

原始耒耜、三国马钧改进翻车、唐代筒车和曲辕犁。

**曲辕犁:

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标志犁耕技术的成熟。

6.水利设施:

秦国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川西平原变成一片沃土。

三、小农经济:

也叫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三者有所区别)。

1.劳动方式:

个体农耕(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

2.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把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满足家庭需要以及缴纳赋税)

4.弱点:

A.分散性: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B.封闭性:

很少商品交换。

C.落后性:

生产技术和社会心理保守。

D.脆弱性:

天灾人祸易破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