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新北师大版.docx
《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新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新北师大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新北师大版
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新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另一部分是求平均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
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画折线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有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画折线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
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信息进行简单的预测。
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课时安排:
生日1课时
栽蒜苗1课时
栽蒜苗2课时
平均数1课时
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章节第六单元
主备人孙艳成员庞艳芳、王红霞、胥艳平
课题生日
教学内容教材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
准备:
教师
学生彩笔、直尺
预习
准备:
记录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并能说出在什么季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
一、激趣促学
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
你的好朋友呢?
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二、玩中学
.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分一分。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调查。
小组交流:
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说一说。
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三、实践应用
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
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调查、记录
汇报、交流
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明确自己的生日在什么季节是学习的前提,然后提出问题。
经历统计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组织学生回忆调查数据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本班同学生日情况统计。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东西,可以把礼物进行统计,做到活学活用。
练一练完成课本84页“练一练”第1题
测一测完成课本84页“练一练”第2题第小题
作业设计A、B:
课本84页第2、3题c:
课本84页第3题
板书设计生日
4、5月是春季
7、8月是夏季
10、11月是秋季
1、2月是冬季
教学反思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章节第六单元
主备人孙艳成员庞艳芳、王红霞、胥艳平
课题栽蒜苗
教学内容教材85---8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
准备:
教师、统计图、统计表
学生提前15---20天在家栽种的一盘蒜苗
预习
准备:
提前15---20天在家栽种的一盘蒜苗,定期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前15天的数据记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
一、情景创设
提前布置学生栽蒜苗试验,要求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教师适当作记录指导。
二、探究新知:
制作条形统计图,
.出示多教具,第1小组第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得到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和特
点,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
分小组讨论制图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格子不够怎么办等,提问:
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组记录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展开讨论、谁的蒜苗长得快等。
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交流
学生制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练一练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
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测一测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交流,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作业设计A、B、c:
课本87页第3题
板书设计栽蒜苗
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多个单位
教学反思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章节第六单元
主备人孙艳成员庞艳芳、王红霞、胥艳平
课题栽蒜苗
教学内容教材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自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
准备:
教师多媒体、小黑板
学生格子图
预习
准备:
提前15---20天在家栽种的一盘蒜苗,定期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前15天的数据记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
一、情景创设
计录数据。
教师在课前要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提前布置学生栽蒜苗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教师在之前要适当作记录指导。
交流整理数据,并填表。
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活动交流,交流后,每小组记录得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二、探究新知:
制作折线统计图,
.出示第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从折线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得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特点。
分小组讨论制图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格子不够怎么办等,提问:
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组记录整理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展开讨论、谁的蒜苗长得快等。
指名回答,
练一练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折线所代表的实际数据。
鼓励学生从折线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测一测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折线统计图,再进行交流,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作业设计A、B、c:
调查XX年奥运会获奖牌数名国家奖牌情况,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板
书
设
计栽蒜苗——折线统计图
天数/天3691215
蒜苗高度/厘米46101617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章节第六单元
主备人孙艳成员庞艳芳、王红霞、胥艳平
课题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材90---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会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
准备:
教师
学生学具
预习
准备:
统计全班同学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
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
出示相关数据。
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
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
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
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平均数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
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
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
但是数据不统一。
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小结:
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给四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
比较什么?
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
颁给那位教师?
预设:
生1:
颁给平均分最多的那个班。
生2:
不公平,要算一算两个班的平均分,再比较。
问:
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练一练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
测一测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统计图,再进行交流,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作业设计A、B、c:
课本91页第2题
板书设计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数据的总和÷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