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9654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docx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

语病的判断和修改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的语病类型。

②能力目标能够在语境中准确地发现语病和正确地修改病句。

③情感目标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训练,纯洁我们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发现各种常见的语病,并能正确地修改病句。

三、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判断语病;能正确地修改病句。

四、课时安排

共5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准确地判断和修改由“语序不当”所产生的语病。

二、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语病分为狭义的语病和广义的语病。

狭义的语病主要是指以下六个方面的语病:

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广义的语病还要包括词语成语运用不当,关联词运用不当,表达不得体,等等。

句子内部的词语、短语的组合,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它们的先后顺序不能随意颠倒;各种修饰成分(定语、状语等)不能错位;几个词语、短语之间必须要注意自身的逻辑关系。

(一)定语的位置要恰当

1.多重定语的位置要恰当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名词性的中心词有多重定语(即几个定语不是并列的),就一定要注意这些定语的先后顺序。

其规律是:

领属性定语+指代性定语+数量定语+形容词+表特性的定语+名词(中心词)。

在具体的句子中,上述定语不一定都要完整,其间允许“缺项”;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非并列的定语,其排列顺序与上述规律不一致,就会产生语病。

修改的方法就是按照上述规律来调整定语的顺序。

例如:

①我认识师部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这位光荣的老战士。

这是一个病句,因为它的几个定语,其排列顺序违背了上述规律。

“这位”即“这一位”,包括指代性的定语和数量定语,它应该放到领属性的定语“师部”之后。

这个病句可以修改为:

我认识师部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光荣的老战士。

②她是一位国家队里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女篮球教练。

这也是一个病句,因为它的几个定语,其排列顺序也违背了上述规律。

在“教练”这个中心词的几个定语中,“国家队里”是一个表领属

关系的定语,必须放到所有的定语之前;“一位”是数量定语,在缺指

代性定语的情况下,它必须紧靠领属性定语“国家队里”;“篮球”和“女”都是表特性的定语。

这个病句可以修改为:

她是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定语要直接修饰(或限制)中心词

定语修饰(或限制)的对象不能弄错。

例如:

①历届美国的总统候选人,对解决棘手的国内经济问题,都拿不出灵丹妙药。

这个句子的定语“历届”不能修饰“美国”,只能修饰“总统候选人”,所以要把“历届”放到“总统”之前才能消除语病。

②从三毛、徐迟、方宏(原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等名人到许许多多普通人的自杀,在社会上和心理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个句子括号中的定语“原”修饰错了对象,因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依然存在,所以“原”只能修饰“总经理”。

3.不要把定语错置于状语的位置上

定语本来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性的中心词的,却错误地把它放到动词前面当了状语,结果产生语病。

例如:

①这种管子要不要?

厂领导和工人群众广泛地进行了讨论。

在这个句子中,“广泛”只能修饰“讨论”,不能修饰“进行”。

②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只300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怒目地站着一名卫兵。

在这个句子中,“横眉怒目”只能修饰“卫兵”,不能修饰“站”。

4.几个定语的顺序要注意逻辑关系

在句子中,几个定语的顺序还要看是否有违反事物逻辑的地方,如果有,就必须调整顺序。

例如:

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古代栽培稻。

在这个句子中,“八千多年前新出土”不合生活逻辑,说明其顺序有错。

可以把“新出土的”移到“数以”之前。

(二)状语的位置要恰当

1.多重状语的位置要恰当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动词(中心词)有多重状语(即几个状语不是并列的),就一定要注意这些状语的先后顺序。

其规律是:

表时间的状语+表处所的状语+表范围的状语+表情状的状语+表对象的状语+动词(中心词)在具体的句子中,上述状语不一定都要完整,其间允许“缺项”;表时间的状语可以放到句首。

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非并列的状语,其排列顺序与上述规律不一致,就会产生语病。

修改的方法就是按照上述规律来调整状语的顺序;例如:

①昨天,大家都同他在休息室里热情地进行了交谈。

在这个句子中,中心词“交谈”的几个状语的顺序就违背了上述规

律,可以修改为:

昨天,大家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进行了交谈。

②七位厂领导今天上午全都开诚布公地向工人代表在工代会上做了述职报告。

在这个句子中,中心词“做”的几个状语的顺序也违背了上述规律,可以修改为:

今天上午,七位厂领导在工代会上全都开诚布公地向工人代表做了述职报告。

2.把字句中的否定词和助动词必须放在“把”字前

在“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词或助动词,那么否定词和助动词必须放在“把”字之前,不能放在动词之前。

例如:

①你为什么把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不告诉大家?

在这个句子中,“不”是一个否定词,它不能紧靠中心词“告诉”,必须把它移到“把”字前。

②大家纷纷表示把青春要献给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在这个句子中,“要”是一个助动词,有“愿意”、“肯”的意思,它不能紧靠中心词“献给”,必须把它移到“把”字之前。

3.被字句中表否定、时间的副词以及助动词不能放在动词前面

在“被”字句中,表示否定、时间的副词以及助动词,都不能放在动词的前面,而要放到“被”字的前面。

例如:

①他有顽强的毅力,因而被困难没有吓倒。

在这个句子中,表否定的副词“没有”(注意,它在这里不是动词)不能放在动词“吓”前,而要把它移到“被”字前。

②这件事被人已经传出去了,你看怎么办?

在这个句子中,表时间的副词“已经”不能放在动词“传”前,必须把它移到“被”字前。

③大家纷纷推测,他被敌人可能抓走了。

在这个句子中,助动词“可能”不能放在动词“抓”前,必须把它移到“被”字前。

4.不要把状语错置于定语的位置上

①对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在这个句子中,“广泛”只能修饰“交换”,不能修饰“意见”。

②我们在强调知识经济的今天,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在这个句子中,“充分”只能修饰“发挥”,不能修饰“作用”。

(三)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要恰当

在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错。

复句如果只陈述一个主语,那么这个主语一般放在前一个分句里,这时关联词不能放在句首,而要把主语放在句首;复句如果前后分句陈述的主语不同,那么关联词就要放在句首,即前一分句的主语不能放在句首。

例如:

①如果他不彻底认识并改正这些错误,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在这个句子中,前后分句只陈述同一个主语“他”,所以关联词“如果”不能放在句首,而要把主语“他”放在句首。

②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在这个句子中,前后分句各有一个主语,即前后分句不是陈述的同一个主语,所以前一分句的主语“我”不能放在句首,而要把关联词“不但”放到句首。

(四)前后行文要注意一一对应

在句子内部,要注意前后的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例如:

①这次地名补查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更新、补漏、改错,也就是改正错误的地名,更新过时的地名,补充遗漏的地名。

在这个句子中,“更新、补漏、改错”与“改正错误的地名,更新过时的地名,补充遗漏的地名”前后没有一一对应,改为“更新过时的地名,补充遗漏的地名,改正错误的地名”就正确了。

②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在这个句子中,“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与“南北”不能一一对应,改为“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就正确了。

(五)课堂小结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判断与修改语病时可以作为依据:

定语的位置要恰当

①多重定语的顺序是否恰当

②中心词是否被有关定语直接修饰

③定语是否占据了状语的位置

④定语顺序是否合乎逻辑

状语的位置要恰当

1多重状语的顺序是否恰当

2把字句中有关状语的位置是否恰当

3被字句中有关状语的位置是否恰当

4状语是否占据了定语的位置

关联词位置要恰当

1前后分句只有一个主语的情况

②前后分句各有不同主语的情况

前后行文依次对应

①词语短语的语意前后是否一一对应

②词语短语的逻辑关系前后是否一一对应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准确地判断和修改因“搭配不当”所产生的语病。

二、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在句子内部,各个句子成分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如果前后搭配出现错误,那么就会产生语病。

这里所说的“搭配”,主要

指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主宾搭配、定心搭配、状心搭配、动补搭配、前后对应,等。

(一)主谓搭配

在句子中,如果主语和谓语搭配不恰当,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今年这个村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实行了科学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生产”与谓语“长势良好”不能搭配。

改:

去掉“生产”,让“水稻”作主语。

②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

在这个连动句中,主语“风”与后一个谓语“下”不能搭配。

改:

把主语改为“雨点”,全句改作“豆大的雨点被风夹着哗哗地下了起来”。

③从古至今,艳艳红梅倾倒了多少诗人啊,咏梅成为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品格。

在这个句子中,后面暗换了主语。

“咏梅”与谓语之一的“象征”不能搭配。

改:

在“象征”前面加“红梅”,就消除了语病。

④在东北解放后,广大军民积极支前,参军参战,决心彻底埋葬蒋家王朝。

在这个句子中,典型的错误是前后两个主语和前后两个谓语有一部分搭配不当,即“军民积极支前,参军参战”的搭配有毛病。

改:

把“军民”改为“人民”或“民众”或“群众”,就消除了语病。

(二)动宾搭配

在句子中,如果动词和宾语搭配不恰当,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厂党委成员经常深入车间听取意见,并且虚心征求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这个句子中,动词“征求”与宾语“要求”不能搭配。

改:

把“要求”改为“意见”。

②最近山东省济南市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在这个句子中,典型的错误是一个动词“推行”带了两个宾语“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其中一个宾语不能与动词搭配。

改:

去掉“和服务忌语”。

③纪委指出,那位给儿子大办婚事的局长一定要全部退回所收的礼金和少付给饭店的酒菜费。

在这个句子中,语病的类型和上一个句子相同,都是一个动词不能同时与两个宾语搭配:

“礼金”应该“退回”,“酒菜费”怎么能“退回”?

改:

在“礼金和”的后面加“补足”,就消除了语病。

(三)主宾搭配

在句子中,如果主语和宾语搭配不恰当,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打捞船船员找到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助推火箭连接组件的关键碎片,这块碎片是十周来打捞工作头等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句子中,第二个分句的主语“这块碎片”与宾语“任务”不能搭配。

改:

在“这块”之前加“打捞”,就消除了语病。

②三月的江南,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江南”与宾语“季节”不能搭配。

改:

把“三月的江南”改成“江南的三月”,就消除了语病。

③红日小学是去年八月份新建的一幢三层混合结构的教学楼,建筑面积五百一十九平方米。

主语“红日小学”与宾语“教学楼”不能搭配。

改:

可在句首加“这栋楼房是”,把“去年”前的“是”改为“在”,就消除了语病。

(四)定心搭配

在句子中,如果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恰当,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在这个句子中,定语“50万朵”与中心词“花粉”不能搭配。

改:

在“朵”后加“花”,就消除了语病。

②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在这个句子中,定语“这件”同时限制两个中心词“好人”和“好事”,结果与其中一个中心词“好人”不能搭配。

改:

去掉“好人”,就消除了语病。

(五)状心搭配

在句子中,如果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恰当,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在这个句子中,状语“陆续”与中心词“交卷”不能搭配。

因为在考试时,不可能同一个人陆续交卷。

改:

把“有人”与“陆续”对调,就消除了语病。

②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二十年内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这个句子中,状语“把……事业”与中心词“达到”不能搭配。

改:

将“把”字改为“使”字,让句子变成兼语式,就消除了语病。

[说明]为什么状语“把……事业”与中心词“达到”不能搭配呢?

这是因为在规范的“把”字句中,谓语中心词(即动词)必须要有强烈的动作行为。

“达到”虽然是动词,但它和“知道”“允许”等动词一样,没有强烈的动作行为,所以不能搭配。

(六)动补搭配

在句子中,如果动词和补语搭配不恰当,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在这个句子中,动词“照顾”与补语“周全”不能搭配。

改:

把“周全”改为“周到”。

②据电子部掌握的资料分析,目前,大多数CVD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上,大约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在这个句子中,动词“下降”与补语“一倍”不能搭配,这是因为,“下降”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或小数、或“成数”(“一成”为十分之一)。

改:

把“一倍”改为“一半”(或“五成”,或“二分之一”,或“50%”)均可。

(七)前后对应

在句子中,如果前后形成“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情况,就会产生语病。

例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培训,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在这个句子中,前面的“能否”是正反两个方面,而后面却只有正面这一个方面了,这样前后就不能一一对应地搭配,产生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改:

把“要”改为“能否”,在“造就”前加“能否”,这样使之形成前后“两面对两面”的形式,就消除了语病。

②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这个句子中,也有与前面例句中完全同类型的语病。

改:

在“保证”前加“能否”,就消除了语病。

③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改革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改革中的各个基本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在这个句子中,有逻辑关系的错误。

“理论”不能作“规定”,“政策”不能作“说明”,前后的对应关系错了。

改:

把后面的文字改为“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这样前后就能一一搭配了。

(八)成语搭配

有些成语,就从孤立的语义来说,好象能在语境中与其他词语搭配,但仔细一分析它的“内涵”,就发现适用对象错了。

例如:

①大家不要在新刷的墙上信笔涂鸦。

成语“信笔涂鸦”的意思是随意写字或画画,且技艺拙劣。

仅从这个解释来看,它似乎在这个句子中可以用,但这是一个表自谦的成语,一般表示说话人的谦虚。

由此可知,这个成语的适用对象错了,它不能与主语“大家”搭配。

②张真清今天和父母拌了几句嘴,就赌气出走。

夜深了,他孑然一身地在荒野徘徊,感到有些后悔。

成语“孑然一身”的意思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仅从这个解释来看,它似乎在这个句子中可以用,但这个成语不是从“没有同伴”这个角度讲的,而是讲一个人的身世孤零零的,没有什么亲属。

张真清有父母,说明其身世并不孤单。

由此可知,这个成语的适用对象错了,它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不能与主语“张真清”搭配。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使用成语时,不仅要看它的语义是否适用于语境,还要根据它适用的对象来看它在句子中是否可以和其他的成分相搭配。

(九)课堂小结

“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判断与修改语病时可以作为依据:

1.主谓搭配不当

①句子主语谓语搭配不当的基本形式

②连动句中出现的主语谓语搭配不当

③句子后面的部分内容暗中偷换主语

④两个主语和两个谓语不能全部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①动词和宾语搭配不恰当的基本形式

2一个动词对两个宾语不能完全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4.定心搭配不当

①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的基本形式

②一个定语两个中心词不能全部搭配

5.状心搭配不当

①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的基本形式

②把字句中违背了对动词的特殊要求

6.动补搭配不当

①动词和补语搭配不恰当的基本形式

3动词“下降”不能用倍数来作补语

7.前后对应不当

①句子前后两面对一面的搭配不恰当

②句子前后内容逻辑关系对应不恰当

8.成语搭配不当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准确地判断和修改“成分残缺或赘余”所出现的语病。

二、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在句子中,我们所说的“成分残缺”主要是指:

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介词残缺,等。

“成分赘余”指的是:

在同一个句子中,某些成分是多余的。

句子成分的残缺与句子成分的省略是两码事。

成分的省略是依据表达要简洁的要求而省略的;一般情况下,在句子相关的位置能够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但表达就明显地显得罗嗦)。

句子成分残缺则不然,它要么是因为介词或动词掩盖了主语,要么是在行文时中途暗换了主语,要么是在行文时漏掉了主语或谓语或宾语或介词,从而导致语意不清或结构残缺。

主语残缺与无主句也不是一回事,有一类句子不需要主语就能使表达清晰明白,而且一般也无须或无法补出主语(例如“刮风了”、“打雷了”)。

(一)主语残缺

①从大量的观测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在这个句子中,“告诉”缺主语,产生语病的原因是介词“从”掩盖了主语“观测”。

改:

去掉介词“从”。

②听了吕师傅的话,使我们深受鼓舞,现在农村的形势确实好多了。

在这个句子中,表使令的动词“使”缺主语(即兼语句缺大主语),产生语病的原因是动词“听”掩盖了主语“吕师傅的话”。

有两种修改方案:

一种是去掉“听了”;另一种是去掉“使”。

③在《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在这个句子中,前一部分的主语是“江南才子周文宾”,而后一部分的主语却暗换成“王老虎”了。

改:

将“把他送到”改为“并被送到王老虎的”。

④生产电冰箱收益快,于是一哄而上,争相制造,一时间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出现了不少伪劣产品。

在这个句子中,“一哄而上,争相制造”缺主语。

改:

在“于是”后面加“厂家”。

(二)谓语残缺

①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菜模样的人迎面朝他走来。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朱柯忠”后面没有谓语(“在去炮阵地的路上”是状语),即朱柯忠在去炮阵地的路上做什么事,下文没有交代,后面讲的是另一件事,因而这个句子缺谓语。

改:

把“有”改为“发现”或“看见”。

②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八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上。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南堡人民”后面没有谓语(“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是状语),后文讲的是另一件事(陈述的是“拦河大坝”了),因而这个句子缺谓语。

改:

把“经过”移到句首,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让“拦河大坝”作主语中心词。

(三)宾语残缺

①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想敢闯,打破旧框框,大搞技术革命。

在这个句子中,动词“发扬”的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宾语(“敢想敢闯”不是它的宾语)。

改:

可在“闯”后加“的精神”。

②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在这个句子中,动词“担当”的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宾语(“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不是它的宾语)。

改:

可在“命运”的后面加“的神圣职责”等,同时去掉“命运”前面的“的”。

(四)介词残缺

介词残缺这种语病最不容易发现,特别是当句子中已经有一个介词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判断出漏掉的介词(这个漏掉的介词和句中已有的介词一般都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的)。

例如:

我国将于5月12日到6月10日在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0′、东经171°33′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在这个句子中,介词“向”所带的宾语中心词是“公海上”,因此可知,句中的“为中心”缺少一个介词与之相呼应。

改:

在“向”和“太平洋”之间加一个介词“以”。

(五)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指的是在句子当中,某些成分前后重复出现;或者某些词语或短语在语意上重复(例如“凯旋归来”、“无数莘莘学子”之类),也是导致成分赘余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分赘余,说到底就是讲话罗嗦重复。

有一首诗歌就是专门讽刺那些讲罗嗦话的(诗中的“谢豹”、“子规”都是杜鹃):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①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

革命战士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在这个句子中,“革命先辈”和“革命战士”在语意上重复,有主语赘余的毛病。

改:

去掉“这些革命战士”。

②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不久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在这个句子中,“进行”这个谓语中心词是多余的,要去掉。

[说明]“进行”这个词不可滥用,如果它后面是一个动词(名物化的动词如“他热爱劳动”中的“劳动”这样的词除外),就不可随便用,例如在“班上正在进行评奖”、“全校都在进行大扫除”这两个句子中,“评奖”和“大扫除”都是有具体动作意义的动词,它们在语境中并没有“名物化”,那么这两个“进行”就是多余的,都要去掉。

③今天全校的女老师隆重集会,纪念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在这个句子当中,“到来”这个宾语是多余的。

改:

去掉“的到来”。

④语文老师今天上课时朗读了一篇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范文,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在这个句子中,我们首先要弄清“范文”的意思。

“范文”是指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

由此可知,“值得我们学习的”和“好”这些定语都是多余的,要去掉。

⑤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

梨呀,苹果,柿子……

在这个句子中,“漫山遍野”隐含有“到处”的意思,因而句中的状语“到处”是多余的,要去掉。

⑥小王做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

在这个句子中,“非常”与“很”的意思相同,所以“很”这个补语是多余的。

改:

去掉“得很”。

⑦绵延七八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人民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成语“生灵涂炭”中的“生灵”与“人民”的含义基本相同,因此句中的小主语“人民”是多余的,要去掉。

不明词义而产生成分赘余的语病,这种情况不管在口头表达还是在书面表达中,都是经常出现的。

《语文月刊》1997年第3期转载了《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一首近乎打油诗的《遣词造句蛇足病举例》。

它指出了十几个词语因使用不当而产生成分赘余的语病。

教者又把平时自己积累的此类资料依照报刊上这首“打油诗”的韵脚,增补了20句(即从“使用生灵涂炭时”起到“大方本是内行人”为止的20句)。

现在全部抄录如下,为了排版整齐,诗句中一些本该加引号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是改用底线表示,也就是说,加底线的是表示要强调的词语。

同时教者对某些费解的诗句略加了一点注释,供同学们参考。

遣词造句颇费神,稍有疏忽蛇足伸。

(成分赘余就是画蛇添足)

很多字约义丰词,书报常见错不新。

(很多词语的字虽少而含义丰富)

略举几例说禁忌,用时请多动脑筋。

凯旋之前禁胜利,之后归来别跟近。

囊括前后砍全部,俩后不准量词跟。

(“俩”读liǎ,后面不能用量词)

当务之急含现在,当前也别为近邻。

(成语前不能有“现在”“当前”)

蝉联用时巧安排,若加连续不谨慎。

恍然大悟常用词,忽然明白休来混。

(前后不能加“忽然”、“明白”)

莅临含有尊敬意,前后来到无位蹲。

(前后不能加“来”或“到”)

德育之后忌教育,邂逅已把相遇蕴。

破天荒含第一次,楷模何须冠先进。

使用生灵涂炭时,别加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